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姚波

连载:《舜帝之谜》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09: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4、舜帝惩治“四凶”

    --------------------------------------------------------------------------------
                                    郑国茂《舜帝之谜》  
                                   4、舜帝惩治“四凶”


          《史记·五帝本纪》载:“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少皥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顺,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此三族世扰之。至于尧,尧未能去。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天下恶之,比之三凶。舜宾于四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以御魑魅,于是四门辟,言毋凶人也。”
           这段史实是说:先前,黄帝有不肖之子,他们不仁不义,以行凶作恶为乐,残害百姓,冥顽不化,是不知是非善恶的榆木疙瘩,天下人嗤之以鼻,呼为“浑沌”。少皥有不肖子,诋毁诚信,打击忠直,强词夺理,粉饰恶迹,因为他们专门颠倒是非,天下人称之为“穷奇”。颛顼帝有不肖子,不通人性,不做人事,顽劣到了无药可救的程度,被天下人称为“梼杌”。长期以来,这三族恶徒肆无忌惮为害天下,虽然恶贯满盈,可是谁都拿他们没有办法。这股祸水到了帝尧时代,帝尧碍于种种不便,也未能将这三大凶族除掉。炎帝的苗裔缙云氏亦有不肖子,贪财越货,贪吃好喝,天下人唯恐避之不及,呼为“饕餮”。混沌、穷奇、梼杌、饕餮合称为“四凶”。虞舜忍无可忍,将这四个家族全族流放到离帝都平阳四千里之外的蛮荒之地,让他们在那里抵御魑魅,(传说魑魅是山林中的妖怪,人面兽身,四足,好惑人)。虞舜大刀阔斧地清除了国家内部的隐患。经过这次严厉整肃,四门肃穆,老百姓拍手称快,都高兴地传唱着:“真好啊,没有凶人了啊!”
           据分析研究,舜除四凶应该是在担任司马期间。亦即是尧命舜“纳于百揆”“宾于四门”的时候。
         《史记·正义》云,“浑沌”即驩兜的象征。驩兜一属仰仗自己是王子王孙,目空一切,肆无忌惮为害天下,恶迹流被深远,被后来的人写成了神话中的怪兽。《神异经》这样写道:“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熊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性,有腹无五脏,有肠直而不旋,食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名混沌。”《史记·集解》则说“穷奇”是共工氏的象征。关于共工氏,《史记·正义》云:“毁败信行,恶其忠直,有恶言语,高粉饰之,故谓之穷奇。”,《神异经》则说:“西北有兽,其状似虎,有翼能飞,便剿食人,知人言语,闻人斗辄食直者,闻人忠信辄食其鼻,闻人恶逆不善辄杀兽往馈之,名曰穷奇。”
           有人说“梼杌”暗指禹的父亲鲧。因为鲧仗着是帝裔,很骄横,自肆天下无双,目空一切,不听诏令,不可一世,难于训教。《神异经》说:“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大,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一名傲狠,一名难顺。”
         《史记·正义》说“饕餮”是“三苗”的象征。三苗是缙云氏的后代。《神异经》说:“西南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性狠恶,好息,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强者夺老弱者,畏群而击单,名饕餮。”
         《庄子》就“混沌”这样解释:“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忽乃相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欲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庄子在这个寓言里告诉我们:人没有七窍才叫混沌,有七窍就是人。没有七窍的混沌倒是活得很好,有了七窍以后的混沌倒死了。他告诉我们,如果你是一个有七窍的人,就不要是一个糊涂虫!
          “四凶”所代表或是所象征的是邪恶,是人所深恶痛绝的异类。有人把虞舜除四恶之举理解为是出于权力斗争的需要,这种理解是有失偏颇的。虞舜将“四凶”流放到边远的地方,此举是大得人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09: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13-11-19 09:59 编辑

                         5、共工治水与鲧治水

    --------------------------------------------------------------------------------
                                    郑国茂《舜帝之谜》 
                                 5、共工治水与鲧治水


            有一个上古时期的传说故事,叫“共工氏怒触不周山”。故事说的是在与颛顼帝同时代,有一个叫共工氏的人,他本领很高强。共工氏有个儿子叫后土。父子俩很懂得农业,人们很喜欢共工和后土,他们尊称共工为水师——也就是管理水利灌溉的神;尊称后土为社神——也就是土地神。共工与后土考察了九个州的土地情况,认为地势的高低不一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共工氏制定了一个计划,要把高处削平,低地垫高。可是颛顼不同意,千方百计阻挠。然而共工氏具有坚强的信念,认定自己平整土地的主张是正确的,所以决不服输,决定用生命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猛然用脑袋去撞高耸入云的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填平山边的洼地。不周山被共工氏一撞,立即拦腰折断,顷刻之间天空剧烈摇晃,地面剧烈颠簸,大地向东南塌陷,天空向西北倾倒。因为天空向西北倾倒,太阳、月亮、星星就每日里从东边升起,从西边降落;因为大地向东南塌陷,大江大河的水就都奔腾向东,流入东边的大海。共工氏撞坏了不周山,在我国北方就出现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大片平原。神化中的共工氏,是一位令人钦佩的英雄。
          《淮南子》说:“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是个诸侯。虽然故事神化了,但是,共工氏是农业和水利方面的专家却真有其事。
           郑玄说:“共工,水官名,其人名氏未闻。先祖居此官,故以官氏也。”“共”即“洪”,“工”即“百工”,亦即高级技术员。因此,共工就是具体负责水利工程的世家大族。到尧时,水官仍为共工。
           但是,尧时的共工却是一个玩忽职守的水官。《国语·周语》曰:“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淮南子·本经训》曰:“共工振滔洪水,以蒲空桑。”可知,尧时的共工氏在治水问题上,既是玩忽职守,又不懂得治水的方法。
           尧时治水的共工是驩兜极力推荐的。而鲧治水是四岳推荐的。
    《史记·夏本纪》有这样的记载:“当帝尧之时,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甚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是说共工治水失败,尧与大臣们再次商量治水的事。尧问四岳,洪水滔天肆虐,危害人类,包围了高山,淹没了丘陵。老百姓都在询问洪水是否能够得到治理。四岳与众大臣都推荐鲧能治水。帝尧也曾对鲧能否治水表示过怀疑,说鲧弃教违命,危害族人,怕难以担治水重任。一因四岳推荐,二来无奈再无合适人选,就同意了让鲧治水。
           传说鲧是黄帝的曾孙,颛顼的儿子,帝尧之族叔,曾被封于崇(今河南嵩县北),故称崇伯。
         《竹书纪年·帝尧陶唐氏》载:“六十一年,命崇伯鲧治河。
           鲧本是一位天才的建筑专家,他的拿手好戏是筑城。正当洪水泛滥之时,共工因玩忽职守被革职,四岳举荐了管建筑而又刚愎自用的鲧。鲧治水九年,采用的是筑堤挡水的方法。由于洪水太猛,挡来挡去,这边挡住了,那边的堤又垮了。鲧妄想着筑一道比天高比地厚的长城去抵御那铺天盖地的大洪水,其结果城筑得越高垮时就越惨!劳民伤财,殍尸遍野,民不聊生。
          《山海经·海内经》云:“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山海经》讲叙的是鲧为了堵住洪水,于是铤而走险,到天庭盗偷息壤的故事。就此论,我们不能不认为就治水而论鲧还是一个忠于职守,想治好水的人。不然的话,他到天庭,一不偷仙丹宝贝,二不偷美女,而是偷能够自长自息因而能堵住洪水的“息壤”干什么呢?
         《唐虞书》所涉及的中国历史上大洪水时期负责过治水的有三人:共工、鲧、大禹。共工因不懂治水方法而又玩忽职守被尧免了职;鲧虽然治水很卖力,但同样因方法不当而酿成了灾难,初时被流放到羽山,最终被舜帝殛杀于羽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10: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6、殛鲧于羽山的原因

    --------------------------------------------------------------------------------
                                      郑国茂《舜帝之谜》  
                                   6、殛鲧于羽山的原因


           凭心而论,鲧治水是十分卖力的,但是,由于自己的拿手好戏是搞建筑,在四岳推荐、尧启用他治水的时候,他改变不了由来已久的思维习惯,采用筑城堵水的方法,至使水越治水患越凶。《国语·周语》说鲧“称遂共工之过。”意思是鲧采取填塞和堵截的办法治水,这是对共工故技的重演。鲧治水多年,水患未除。《博物志·卷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昔彼高阳,是生伯鲧。布土取帝之息壤,以填洪水。”说鲧窃取息壤,用以填堵洪水。息壤是宝物,只须在山谷中横筑一道小堤,山谷洪水一来,水涨堤长,很快长成了一道道千仞长堤,先时硬是把水治住了。但是,水高风大,洪水不断冲击长堤。堤高千仞,万一垮了,后果不堪设想。当时,年方十四岁的禹在其母去世后到了其父鲧的身旁,禹发现父亲治水光采取堵水的办法,就提醒要以疏为主。鲧刚愎自用,将禹视为小孩,不理不睬。后来禹所担心的事果然发生了。孟门山上游水涨,长堤受不了大水的反复冲决,几处决口,平地水深数丈,死了不少人。
           舜掌管朝庭政务,大臣们个个拥戴,有三个人却耿耿于怀。一个叫方驩兜,一个是共工,一个就是鲧。驩兜也就是被人们称为“浑沌”的,生性野蛮顽劣,喜好行凶作恶;共工荒淫无度,玩忽职守,被帝尧免了职;他们三人都出身帝胄贵族,对帝尧破格启用出身平民的舜极为不满,怪怨帝尧把天下让给一个山野村夫是老来糊涂,说帝尧欲将帝位传给女婿而不传给儿子丹朱是内外倒置。
          《白话插图山海经》(任孚先、于友发著)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说驩兜、共工、鲧三人到平阳找帝尧理论。鲧问帝尧:“帝一向是十分圣明的,这次为什么糊涂到要将天下让给山野村夫?”帝尧不悦,说:“天下者,本就是天下人的。我取人,只问才德,不问贵贱。如果才德兼备,即便是个匹夫,又有何妨?如果才疏德薄,即使是个贵胄,也万万不能把天下传给他。”鲧气鼓鼓道:“帝拿了天下传给匹夫,请问这是效法何朝何帝?”帝尧道:“不必问效法何朝何帝。我只问做天下君主的人,是否德才兼备,仁义均有。”鲧听了,怒气更大,口不择言地说道:“古人说,得天道的人才可以称帝,得地道的人就可以成为三公。我就得地之道,何以不令我做三公,倒反叫匹夫做帝?”
           鲧治水不力帝尧尚未追究,而今又出言不慎,毁谤虞舜,对帝尧大不敬,帝尧十分恼怒。没几天,帝尧接到报呈,鲧治水所筑堤城垮了大半,洪水滔天,人畜死伤无数。帝尧命令舜与大司农去查明原因回报。舜稽首领命。
            舜和大司农一行逢山过山,逢水过水,晓行夜宿。由于洪水成灾,野兽蛇蝎觅食困难,舜遭遇过狼群,遭遇过虎豹,遭遇过毒蛇侵犯,舜都一一战胜了它们。当到达大麓的时候,山深林密,天气燥热,黑云低垂,狂风怒号,雷声炸响,山崩地裂。一行人如同进入了幽幽地狱,非但对面不见人影,连说话也听不见。大司农与随行人都吓得瑟瑟发抖,舜却镇定自若,叫后人之手牵住前人衣裾以免失散,众人相牵而行,终于走出了大麓。
          《尚书》记载:舜“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史记》说:“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两本史书所记载的就是舜为考察鲧治水情况而心揣王命,在烈风雷雨中头脑清醒不辱使命这件事。
           虞舜亲眼目睹了由于鲧治水不力,所筑九仞之城垮塌,田园水没,殍尸遍野的惨景。回平阳后,便如实向帝尧作了汇报。帝尧痛心疾首,长叹连声。问众臣对于渎职殃民的鲧应该怎样处理?因为启用鲧治水是四岳极力主张的,四岳这时自然作不得声。舜与皋陶一致认为鲧非但是造成洪灾浩劫的罪魁祸首,而且与驩兜、共工有谋反之心,应该明正典刑。舜提议派德高望重的老臣祝融前往殛杀。帝尧接受了舜的意见。后来祝融一路寻访鲧到了羽山,用尧亲赐的宝刀杀鲧。宝刀穿腹而过,将鲧钉死在一株大树上。
           舜帝毕生重教化,反对任意诛杀。对鲧的处置却主张明正典刑,其目的还在于告诫人们:在洪水泛滥的非常时期,必须排除一切干扰,举全国之力,尽快解民于倒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10: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7、关于摄政帝

    --------------------------------------------------------------------------------
                                           郑国茂《舜帝之谜》  
                                             7、关于摄政帝


            鲧被殛杀于羽山后,水患仍然存在。谁能接替鲧去治水呢?帝尧忧心如焚。一天帝尧召见群臣,商量治水大事,舜极力推荐鲧的儿子文命(禹)。舜保荐说自己注意考察了禹,发现禹对治水方略很有研究。并说禹曾经给他的父亲鲧提过许多意见,主张治水应以疏导排泄为主,但是鲧听不进意见,以至于治水失败,酿成灾祸。舜表示:自己愿意保举禹治水,倘使治水不成功的话,愿意与禹一同受罚。虞舜这种不惜以身家性命担保仇家之子继承父业治水的行为,完全是出自对禹的充分了解和高度信任。帝尧就听从舜的意见,起用了禹治水。
           帝尧在洪水泛滥之时要虞舜去调查鲧,实际上也是帝尧对舜的再次考查。通过考查,帝尧看到了虞舜应对非常事态的天赋和潜能。虞舜惊涛骇浪临危不惧,暴风骤雨安定如山,是一个完全可以托付天下的人。老君王最后的忧虑消失了,于是对舜说:“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三载。汝陟帝位。”(见《尚书·尧典》)。意思是说:“舜呀,近三年来我用了许多方法考查你。我看到,你谋事周到,言论正确恰当,建议切实可行,凡是你所操劳谋虑的事情,都能够按照预定的计划胜利完成。你已经顺利地通过了三年考试,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你就登上帝位吧!”
           虞舜知道老君主逊位之意由来已久,于是再三请求帝尧将帝位禅让给比自己更有德行的人,帝尧对自己的观察和判断坚定不移。他遍查群臣,除虞舜之外,他不会把帝位禅让给任何人。
           帝尧精心地安排了禅让大典。他命令帝国的所有官员,部落联盟中所有诸侯国的大小诸侯、酋长和首领,都按时赶到帝都平阳;他规定京都的平民也必须参加禅让大典。帝尧如此大动干戈,其用心显而易见:他就是要把大典办得格外引人注目,他要通过辉煌的场面,体现复兴帝国的意志和希望。帝尧把禅让大典定在新年正月初一,就是表示万象更新,象征饱受洪水之害中举步维艰的帝国,从此将展示出新的开端。
    禅让大典就在祭祀先祖黄帝的太庙举行。
           虽然虞舜接受了帝尧的禅让,但是虞舜与帝尧之间达成了一项不成文的协议,即:名义上,帝尧仍是至高无上的君王,而虞舜则负责对帝国的实际管理;帝国所有的政令仍以尧的名义发表,而虞舜则负责具体监督执行。这种特定的形式,实际上就相当于中央帝国有两个皇帝,尧是名份的帝君,舜是实际意义上的帝君。因此,我们就把虞舜叫作“摄政帝”。
          《尚书·尧典》曰:“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三载。汝陟帝位。’舜让于德,弗嗣。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史记·五帝本纪》曰:“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又曰:“舜入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尧乃知舜之足授天下。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
            由以上史实可知,舜是在五十岁的时候成为摄政帝的。这时候,由于尧已经110岁高龄,因此,虞舜虽然是摄政帝,实际上已经挑起了管理国家、协调万邦、治理洪水、恢复活力、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任。
          《竹书纪年·帝尧陶唐氏》说:“七十三年春正月,舜受终于文祖。”舜是在帝尧七十载时被举用的,时年三十岁。于是有人据此误认为虞舜是在三十三岁时就因“受终于文祖”而做了摄政帝,这是一种误解。其实,在舜被举用三年后,帝尧对其通过了三年的考察,仅仅是通过一个仪式,把虞舜推荐给上天——即是确定为帝位继承人,让虞舜接触朝廷政务,即是所谓的摄政。后来,虞舜做了多年主管教化等事务的司徒,又做了多年“以揆百事”的司马、以及管理全面事务的、相当于“太尉”的职务,一直到五十岁时,才开始真正做摄政帝。正如《史记》所言:“尧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10: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8、五年巡狩之制的建立

    --------------------------------------------------------------------------------
                                               郑国茂《舜帝之谜》  
                                           8、五年巡狩之制的建立


            远古时期,人们对天、地、日、月、星辰、神祇都十分崇拜。虞舜虽然做了摄政帝,心里却不十分踏实,他很想知道上天对他接受帝位的看法如何,也希望通过观察天象来检查一下当前的政治举措有没有失误的地方。虞舜知道,处理好春、夏、秋、冬、天文、地理、人道这七个方面的政务,自古是君王施政的根本。国家安天下,养万民,靠的是农业生产,仰仗的是准确的时令节气。当春不春,万物不生;当夏不夏,万物不长;当秋不秋,万物不收;当冬不冬,万物不藏。治理天下,如果不以上天为准绳,就把握不了阴阳平衡;如果不以大地为准绳,就看不清柔与刚之间的调节;如果不以人道为根本,就会迷失行仁取义的大政方针。所以,虞舜决定要认真观察北斗七星的运转,检测天地二十八宿的盈缩进退,对照政治举措,严格反省天象所指示的微妙变化,从而根据上天的垂示,从各个方面对国家的政策作出平衡和调整,以便使朝政更加完善。
           因此,虞舜作了摄政帝后,第一件事就是祭祀天地,接着是祭祀日月星辰,然后祭祀各路神祇。
           虞舜在帝都平阳的南郊设下祭坛。他要把自己已经摄政天下的事告知上苍。他亲自确定筑建祭坛的位置,亲自教授用五色土筑建祭坛的方法,然后选定吉日,亲自登坛,用公牛为牺牲,以最大的虔诚,先祭祀上帝太乙(传说上帝太乙之神居住在紫微宫,是最为尊贵的天神),再祭日月星辰,名山大川以及天下所有的神祇。
           我们切不要简单地认为一切祭祀活动都是迷信活动。鉴于上古时期人们对宇宙和大自然的认知不可能像现代人一样深刻,看待和评价舜所主持的祭祀活动的积极意义在于他举行祭祀活动的出发点。前面说过,自古以来,处理好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这七个方面的政务,乃是君王施政的根本。舜主持祭祀的出发点,就是要“齐七政”;就是为了把自己举政的情况向上苍汇报,以期得到上天感应,然后修正自己的一些政治举措。同时,舜还要向上苍祈求天下太平,五谷丰登,地利人和,万民安康;就是为民祈求福祉。这恰恰是虞舜行德政的一种展示方式。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尚书·尧典》载:“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烟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史籍记载了舜接受帝尧禅让后,采用美玉做成的仪器观察天象,以及用公牛作牺牲祭天帝,同时让进献牺牲,燔祭上帝的烟火告慰天、地四时,将举行望祭典礼祭祀山川神灵的情况告慰六宗。
           这一年的二月,虞舜离开帝都到东方进行视察,首先抵达东岳泰山。因为天地变化自东向西,一年四季的代谢循环也首先从东方开始,所以东岳泰山又称岱宗。岱,是指循环代谢;宗,就是尊长。五岳之中天地先机首发东岳,因此泰山被称为五岳之首。岱宗又是东方区域各诸侯国的政治中心。所以,摄政帝虞舜把泰山作为首次巡视的第一站。虞舜以“柴祭”的方式祭完泰山后,又按次序望祭泰山以外的东方山川。然后召集东方各路诸侯,协调政务,校正四时节气,统一音乐、法律、尺度、斛斗、斤两;修订了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五种礼法;统一了思想,加强了团结,增强了中央帝国的凝聚力。
           这一年的五月,舜去南方各诸侯国视察,到达了南岳衡山;八月,舜到西方各诸侯国视察,到达西岳华山;十一月,舜到北方各国视察,到达北岳恒山。虞舜在衡山、华山、恒山所行的各种礼仪,都如同二月在泰山所行的一样。
           每次巡视回到帝都平阳,舜都用一头公牛作为祭品,到尧的太庙举行祭礼,告慰先祖。
           从此以后,舜每隔五年都进行一次视察。因为万物东生西成,泰山为岱宗;而衡山有七十二峰,其祝融峰为其首,祝融为火神,是三朝元老,国家功臣,且“衡”有平衡四方之意;恒山之“恒”有长久、赢满之意;而华山之“华”也就是“获”,万物成熟,于此收获之意。因此,每次的巡狩,舜都都分别在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召见诸侯,东、南、西、北四方诸侯分别到四岳朝见舜,向舜报告政绩。舜谨慎考察,安排、部署工作,论功行赏。此后五年巡狩,形成制度。这就是“五年巡狩之制,”这种制度,从未间断,一直持续到舜最后一次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10: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13-11-23 18:09 编辑

                   9、舜帝统一朝觐礼仪

    --------------------------------------------------------------------------------
    郑国茂《舜帝之谜》  
    9、舜帝统一朝觐礼仪





           舜帝通过巡狩发现,在历法、音律、以及度量衡方面,各诸侯国与中央政府已经确定的标准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各地的历法不一致。在治理洪水以及其他生产活动和有关事务中,各诸侯国就难以按照准确的时日统一行动。音律不统一,号角不分明,信息的传递就会出现失误。而度量衡千差万别,就无法准确地衡量人力物力的投入。舜帝决不允许这种混乱的局面继续下去。在巡狩的时候,他与诸侯们一起共同统一了一年四季应含有的月数天数,统一了合乎阴阳之声的音律关系,统一了用以计量长短、多少、轻重的标准及基本单位。


          到处都是洪水泛滥。要治理住洪水,就更需要调动整个国家的人力物力。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团结,迅速提高诸侯国之间的凝聚力。于是,舜帝明确规定了公、侯、伯、子、男,五爵朝觐天子时必须严格遵守的五种礼仪。公爵觐见天子,以九寸恒圭为信符;侯爵觐见天子,以七寸信圭为信符;伯爵觐见天子,以五寸弓圭为信符;子爵觐见天子,以五寸谷璧为信符;男爵觐见天子,以五寸蒲璧为信符。每一位请求觐见的人,都必须把自己的圭瑞用丝绢虔诚包好,觐见前预先呈交。觐见者如果是帝颛顼的后裔,其圭瑞就用红色丝绢包扎;因为帝颛顼高阳氏崇尚红色,帝喾高辛氏崇尚黑色,帝尧陶唐氏崇尚白色,因此,如果是帝喾的后裔,其圭瑞就用黑色的丝绢包扎;除此之外,其余诸侯一律都用白色的丝绢包扎。作出这样的规定,既体现了天子的尊严,也表达了国家对于先代帝王的敬重。


          舜帝对朝觐者呈送贡品也一一作了具体规定:诸侯朝觐,用美玉作贡品;卿朝觐,用活羊羔作贡品;大夫朝觐,用活雁作贡品;士朝觐,用死野鸡作贡品。


          因为美玉不怕火烧,不怕水浸。火烧不能使其轻,水浸不能使其重。诸侯用美玉作贡品,既寄托了舜帝对诸侯的殷殷期望,同时又表达了朝觐者的道德理想。君王与诸侯之间的忠贞与信守,通过美玉以象征。君王期望公侯们的德行和人品像美玉般完美。羊与羊之间无远无近,大羊群里不会有小羊群,小羊羔紧紧依偎在父母身旁,不可能随意地离群离居。卿以活羊羔作贡品,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告诫诸侯:卿之为人,一定要义字当先,义重如山,群而不党。而鸿雁是尽人皆知的候鸟,它们常常成群结队,在高高的天上呈“人”字形排开,高飞蓝天,不辞劳苦。选择大雁做为大夫觐见天子的贡品,就是要大夫们行礼仪,识时务,一心一意,齐心合力,遵纪守规,以赤诚之心报效国家。那么,为什么士朝觐选用野鸡作贡品呢?因为野鸡具有食物不能引诱,威吓不会被震慑,宁死不为他人所蓄养的秉性。士必用死野鸡作贡品,喻示士可断其头,而不可夺其志。


         《尚书·尧典》云:“望秩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用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如五器,卒乃复。”记载了舜在第一次巡狩中调正历法,音律,统一度量衡,以及定五种朝觐礼仪的史实。


          舜在首次巡狩时觐见完毕,将圭瑞等还给各诸侯。并向各诸侯宣布,从今以后诸侯觐见天子上奏国事以后,恪尽职守没有过失的,圭瑞由天子发还;凡事情处理不当,施政有过失的,圭瑞暂时留下,待纠正错误以后,再发还圭瑞;如果诸侯事隔三月还没收到圭瑞,就意味着当政者没有改正错误,对这样的人,天子将降他的爵位;如果一年以后还不发还圭瑞,天子就要减少他的封土;倘使三年还不能得到圭瑞,天子就将这个诸侯的爵位和封土全部革除。


          这些礼仪的规定,后来都得到切实的执行,这对于加强中央政府与各诸侯国之间的高度信任,齐心合力,共赴浩大的治水工程,最终取得治水胜利,意义十分深远,赢得了人民的安居,社会的和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18: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10、舜帝如何强化对国家的控制与管理

    --------------------------------------------------------------------------------
                                                                    郑国茂《舜帝之谜》  
                             10、舜帝如何强化对国家的


                                    控制与管理





         《尚书·尧典》载:“五载一巡狩。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肇有十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


         《史记·五帝本纪》载:“五岁一巡狩,群后四朝,遍告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肇十有二州,决川。”


         《尚书》与《史记》这两部权威史籍记载的是同一件事:说自第一次四方巡狩以后,每隔五年巡狩一次,在其间的四年中,各诸侯国君按时到京师朝见,舜便向诸侯们普遍地陈述治国之道,根据业绩明确地考察,根据功劳赐给车马衣服。舜把天下由尧时的九个州划分为十二个州,疏浚河川。


          舜帝在完成了对帝国全境的巡视以后,在广泛的国情调查的基础上,他决定本着讲礼仪、重调和的原则,逐步加强对部落联盟和诸侯国的控制和管理,以便推进治水大业的全面展开,进而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因此,舜帝有针对性地、有选择地进行了一些谨慎而又坚定的改革,在这种情况下,由摄政帝虞舜构思,经过帝尧首肯,旨在强化帝国与各诸侯国之间政治联系的新制度就出台了。


           一是“齐七政”。即是谐和春、夏、秋、冬、天道、地道、人道。(亦有说七政是指日、月及金、木、水、火、土或是北斗七星的)。


          二是“定五礼”。即在校正四时节气、月之大小、日之甲乙,统一度量衡的基础上,修明吉、凶、宾、军、嘉五种礼仪。


          三是规定朝觐礼仪。即规定诸侯用五种圭璧、三种彩绢,卿用羊羔,大夫用大雁,士用死野鸡作为朝觐的礼物。


          四是“定五年巡狩之制”。即天子每隔五年,对帝国全境作一次全面巡视;在两次巡视之间的四年中,四方诸侯都必须按时到京都朝觐述职。诸侯来朝,天子听取汇报,全面考察。凡是保境安民有突出成绩的,天子就赏赐给他们车马;凡是在富民教民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天子就赏赐给他们衣服。


          五是“设十二州牧”。尧帝时期,帝国划为九个行政区,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荆州、扬州、豫州、梁州、雍州。由于连年大水,交通受到破坏,致使帝国原有九大行政区的划分已经眉目不清。为了协同治水,方便管理,舜帝认为原有的冀州南北之间的跨距太大,所以就把后来被称为“卫”的那片地域从冀州里面划分出来,设为并州;梁、齐二州也过于辽阔,于是就在梁州之内设置了幽州;又在齐州之内设置了营州。新设置三州,再加上原有的九州,从此帝国所辖区域就有了十二个大的行政区域。舜又精心地挑选了新置三州的诸侯。十二个大行政区的诸侯在自己管辖的州内大山上封土为坛,祭祀山川,依照山川水系东流入海的自然走势,负责疏通好自己辖区内的所有河道。


           六是“象以典刑,流宥五刑”。即是制定新的刑法,以法治理国家。


          七是举贤任能,惩恶扬善。


          八是严于考核,奖勤罚懒。规定:诸侯对自己的臣仆的为政表现每月考核一次;州伯对自己的下属每季度考核一次;天子对自己直接管理的四岳、十二大行政区的行政长官、大诸侯以及所有朝廷高级官员每三年考核一次;然后对所有被考核的人,作出阶段性总结,再综合三次阶段性总结情况,归纳为政实绩,决定奖赏或是惩罚。


          总之,舜做了摄政帝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舜在帝尧治国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完善律法,确立职官制度,修正必要的礼仪,通过巡狩体察民情,纳言从谏以开诚议政,融汇诸族情感,倾力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以安定国民等等,从而强化了对帝国的控制和管理,使得全国正气肃然,吏治为之一变,这样一来,帝舜敬天重民的初衷也就落在了实处,国家方方面面的政事,都出现了兴旺发达的景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18: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11、舜对国家刑罚的整治

    --------------------------------------------------------------------------------
                                             郑国茂《舜帝之谜》  
                     11、舜对国家刑罚的整治





          远在黄帝时代,蚩尤首先想出了施之罪犯的多种肉刑:割鼻、割耳、断足、阉割、刺面、脑门烙字、斩首等等。蚩尤被黄帝消灭以后,到了少昊时代,这些肉刑又被苗族九黎之君所沿用。他们对罪犯的惩罚虽然十分严酷,却依然无法制止住人们犯罪。


          舜帝裂土封侯,重新界定了行政区划以后,紧接着就颁布了他新定的法典。在舜帝看来,蚩尤、九黎之君舍仁德而任诛杀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不教而诛,这是对老百姓的恶毒残害。而舜帝则以“象刑”取代“肉刑”,完全否定了九黎之君那种极不人道的野蛮做法。


          所谓“象刑”,简言之,就是象征性的惩罚。例如:本当受墨刑的罪人,只要在头上蒙一块黑色的巾布就算受刑了;本当受劓刑的罪人,只要在头上扎着小草绳就算受刑了;本当受刖刑的罪人,只要把他的一只脚涂黑就算受刑了;本当该受宫刑的罪人,只要两只脚穿上完全不相配的鞋子就算受刑了;本当砍头的罪人,只要穿上没有领子的上衣就算受刑了。舜帝认为,施刑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真正达到对犯人的教育。


           舜帝的刑法简明扼要,将仁德与法制结合起来,反映了舜帝宽厚的性格和慈善的秉性。而他的直接目的,就是想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全体国民共赴国难的积极性。因此,舜帝的刑法就把重点放在了劝人向善的用意上,而惩罚只是象征性的,次要的。舜帝制定的刑法包括六个方面:


    一、以图画的形式把各种刑罚刻画在日用器物上,使人随处可见,


    以作警示,做到众所周知。


        二、罪犯如果是幼小、老迈和愚蠢者,就予以赦免;其它的罪人,就用流放的方式代替受刑,以示怜悯和宽大。


    三、当官的犯罪,就以鞭打作为惩罚。


    四、在官府为学的世子如果不服管教,就用木条抽打。


    五、没有犯罪动机,却造成犯罪事实的,属于过失犯罪。对这类罪人,政府允许他们向国库交纳罚金来赎罪。


    六、过失犯罪虽可赦免,但是对那些作恶多端,死不悔改的人,或者是对那些聚众闹事、为害四方的人,则严惩不贷。


         《尚书·尧典》载:“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宫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即是说:舜用流放的方法来代替过去的五刑。鞭打是官府的刑罚;用木板笞打是学校教化使用的刑罚;犯了罪可以用交纳罚金的方式赎罪;如果犯了小罪,或者虽然过错较大,但只是偶然为之,那就通过教育后赦免他;如果犯的罪较大,而又不思悔改,便要给予严厉惩罚。


         《荀子·正论篇》说:“古无肉刑,而有象刑。”《汉书·武帝纪》说:“昔在唐、虞,画象而民不犯。”由此可见,“象刑”由来已久,不是虚构。《尧典》所谓“象以典刑”,即说虞舜所推行的是“以象刑为常刑”的刑罚制度。《太平御览·刑法部》引《慎子》的话作了解释:“有虞氏之诛,以幪巾当墨,以草缨当劓,以菲礼当刖,以艾鞸当宫,布衣无领当大辟,此有虞之诛也。斩人肢体,凿其肌肤,谓之刑。画衣冠,异章服,谓之戮,而民不犯也。中世用刑,而民不从。”由此可见,象之以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老百姓知道是非荣辱廉耻,通过自我反思,达到自我教育,从而控制自己不去犯法,这就是虞舜制定的刑法的目的。由这里我们还知道,舜帝制定刑罚,其出发点不是为了残民害民,而是为了警民爱民,教民养民,使人们不轻易陷入刑狱深渊,以免身受荼毒之苦。为此,人们把蚩尤和九黎之君的做法叫“刑”,把舜帝的做法称作“戮”。期望受“戮”的人为其廉耻之心所动,从此以后不再犯罪,没有犯罪的则加倍自勉,引以为戒。


           舜帝在所制定的法典的最后部分对执法官员千叮咛万嘱咐,要那些执法的官员们谨慎,当心,治罪量刑要实事求是,实施法制不要忘记德教,要以仁爱为怀。


          帝舜的仁德遍播人间,后人感叹说:“有德之君用‘戮’而民不犯,无德之君施‘刑’而民不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18: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12、舜帝抚慰三苗



           舜帝制定的“象刑”,充分体现了虞舜对普通民众的宽厚仁爱。但是,这并不等于虞舜对帝国的管理软弱无力。为了帝国的最高利益,为了不辱帝尧交给他的神圣使命,舜帝在刷新政治的同时,还必须运用尽可能高超的政治手腕,彻底解决那些为害国家的部族及其他们的首领的问题。


          在中国历史上,炎帝发明了农耕技术,使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实现了零的突破。就像发明了火的燧人氏一样,就像教民构木为巢,居住树上,以避免野兽侵害的巢居发明者有巢氏一样,炎帝家族是有大德于中华民族的。后来黄帝家族旋风般兴起,游牧部落与农耕民族形成对抗,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得手,黄帝成了名符其实的征服者。失败了的炎帝家族七零八落,水网密布的中国南方,崇山峻岭的大西南,就成了他们最终的落脚之所。黄帝家族接过炎帝的文明成果,变成了农业民族的正统,而散落在中国南方广大地区的炎帝的后裔,就沦落成了几乎是永远不服北方“王化”的蛮夷;除此之外,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并擒杀蚩尤,没有被完全消灭的蚩尤的后代也到了南方,再加上长期以来一直与中原敌对的三苗,于是,自黄帝以后,帝国最大的麻烦总是出自南方。南方蛮夷各自为政,彼此之间若即若离,共同盘踞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这些人不是与帝国中央政府直接对抗,就是游离于天子的监督之外。当初帝舜初做摄政帝时第一次南巡,本该抵达南岳衡山的,由于遥远的衡山地区恰恰是所有不驯服部落的心脏地带,结果,南方地区的诸侯会议就只能在长江以北的霍山召开。在帝舜已经摄政几年后,南方蛮夷仍然对新君王抱着挑战的敌对情绪,致使长江流域的治水处处掣肘,难以统一调度。问题不解决不行,然而解决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因为舜帝是一位讲求“和为贵”,对暴力天生反感的人,即使为事态所逼,必须使用暴力,他也不轻易动武。从另一方面来说,在治水为第一要务的情况下,也不允许帝国的中央政府将治水的当务之急放在一边,而去对这些蛮族大动干戈实施征伐。


    虞舜采取的办法具有调和的性质:即集体流放。


           三苗又称有苗、苗民。《史记·五帝本纪》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由此可知,当时的三苗分布在江、淮、荆州,即今河南南部、湖南洞庭、江西鄱阳一带。在征得尧的同意后,舜帝多次征伐三苗。舜帝征伐三苗,不是诛杀,而是“以德化之”。史书记载:“三苗不服,禹请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三年,而三苗服”。史书亦有“当舜之时,有苗不服,于是舜修政偃兵,执干戚而舞之。”的记载。史书中所说的“执干戚而舞之”的“干戚舞”是乐舞的一种。古时乐舞有文武之分,文舞执羽旄,武舞执干戚。干戚就是盾与斧,都是兵器。士兵操着盾与斧而舞,称干戚舞。所谓“修政偃兵,执干戚而舞之”,就是在对三苗的问题上,舜帝修正政策,停止用兵动武,通过“干戚舞”来说明帝国的强大,暗示不要轻易冒犯,进而达到教育、感化三苗的目的。


          在三苗心服口服以后,为不出现后患,舜帝又将三苗集体迁徙到了位于帝国西北部的甘肃敦煌一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18: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13、舜践帝位问题





         《尚书·尧典》曰:“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虞舜打自三十岁时被尧举用,摄政二十年,做过司徒、司空、司马。在经受了方方面面的锻炼以后,五十岁时就做了摄政帝。舜从五十岁时开始,就实际上掌握了帝国的大权,帝尧只是名义上的天子。这样又过了八年,即是在舜五十八岁的时候,年已一一八岁的帝尧陨落了。天下万民,就像死了亲生父母那样悲哀。大家感戴尧德,思念圣恩,自行罢市,服丧哀悼。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举国沉浸在深深的忧伤之中,天南海北都听不到音乐之声。在这个异常喜爱、崇尚音乐的国度里,以音乐为首的所有艺术活动都停止了,人们以无声的悲伤寄托对帝尧的无限哀思。


          为崇尚帝尧节俭之德,帝尧的葬礼十分简节。舜率群臣为帝尧守丧,长住在陵园边搭建的草棚里,睡草垫,喝稀饭,枕木块,虔诚之极。


          舜从政多年,励精图治,以身作则,已经理顺了方方面面的关系。“齐七政”、“定五礼”、“定音律”、“调历法”、“统一度量衡”、“举八恺”、“用八元”、“惩四凶”、“订象刑”等等。特别是,舜除去了对他登临帝位持有强烈反对意见的驩兜、共工、鲧、三苗。将驩兜流放到了远离京都的南方崇山峻岭之中;将共工流放到了远离京都的最北方的幽州;将桀骜不逊的鲧流放到东方最边远的羽山;将三苗迁徙到位于帝国西北部的甘肃敦煌一带。“四凶”各处东、南、西、北边远之地,相互之间音讯难通,自身难保,帝国也就少了后患。


          虞舜在做摄政帝的八年里,帝国的国务常规管理都已经形成,因此,舜与群臣守孝三年,国家的各项事务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当时国家的政治形势可以说是一派大好,虞舜正式登临帝位的时机按理说已经十分成熟。意想不到的是,舜竟然悄然去国,离开了帝都。


         《史记·五帝本纪》说:“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于天下。”尧将帝位传贤不传子,态度是十分明确的,且让舜已经作了八年摄政帝。但是,等三年守孝期满,虞舜考虑到尧帝之子丹朱尚在,且丹朱亦有过欲争帝位的言行。舜留书一封,离开了帝都平阳。群臣上朝,看见了舜的留言。舜在留言中写道:“舜乃畎亩间匹夫,蒙先帝知遇恩方以摄政,感念先帝为国为民之深情,故丝毫不敢懈怠,惟勤勉恭谨,恪尽职守,实欲尽释先帝爱民为国之一片苦心,救助万民之艰难困苦耳。然自古以来,大器皆传子孙或同宗,从未闻有匹夫承继大统者。帝子丹朱已经守孝期满,应承帝统,切望诸臣念先帝恩遇,全力辅佐,舜惟此愿耳。”


           群臣商量,一致认为:舜是帝尧选定的帝位继承人,从政摄天子事已经28年,政绩卓著。而丹朱不肖,天下共知。舜即帝位既然是先帝所定,就应该遵从先帝遗志。于是就派人四处寻访舜。最后,舜在四方诸侯以及皋陶、禹、稷等群臣的苦苦跪求下,感叹“天意不可违”,只好回到帝都即天子位。


         《孟子·万章上》说:“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辟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尧子丹朱也看透了事态,于是,就像《竹书记年》所说:“帝子丹朱避舜于房陵,舜让,不克。朱遂封于房,为虞宾。三年,舜即天子位。”


          舜登临天子位时已经六十一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3-29 10:39 , Processed in 0.12308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