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29|回复: 1

通渭小曲:地域性格和乡村灵魂孕育的民间旋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6:40
  • 签到天数: 295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2-19 16: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通渭小曲:地域性格和乡村灵魂孕育的民间旋律
    [ 来源:兰州晨报 | 发布日期:2013-12-04 |
    自乐班在尽情表演
      
    通渭皮影    
      通渭小曲是流行于通渭县境内的一种民间传统小戏剧,是明清时期通渭民间艺人在陕、甘、宁、青民歌的基础上,吸收和糅合了陇东道情、碗碗腔和山歌的各种韵味而形成的。通渭小曲以马营小曲最具代表性,常以地摊和农家院会的方式自发组织演出,与传统大戏相比,规模较小,故称“小曲”。2011年5月,“通渭小曲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唱家们便从炕桌移驾,纷纷亮出绝活,
      
      于是空气中便充溢了通渭小曲“咿咿呀呀”的优美曲调
      
      11月22日,兰州。
      
      雪终于落下来了,纷纷乱乱,错错落落,好像暮春时分漫天飞舞的花瓣,非常轻,一点点风,就随着飞扬回旋,在空中聚散离合,在地面转眼消融……
      
      好一个洋洋洒洒的“风搅雪”……
      
      说到“风搅雪”,我就不由得想起“通渭小曲”来。
      
      11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马营镇采访,它在明清时历史悠久,商业繁盛,清代前期被称为甘肃省四大名镇之一,时有“小北京”之誉。
      
      在通渭马营镇的一户农家里,初次聆听到通渭小曲的震撼。
      
      一双粗糙的手用秸秆枯柴逗弄出几簇火苗,铁丝固定的小搪瓷罐便在火上“滋滋”地发出响声;还有些七八只碗盏激烈地碰撞在一起……
      
      罐罐茶滋润了嗓子,烈酒烧灼了情感,唱家们便从炕桌移驾,纷纷亮出绝活,于是空气中便充溢了通渭小曲“咿咿呀呀”的优美曲调。
      
      通渭县文化馆姚子峰馆长介绍说,通渭小曲如在农家演唱,首一个曲子必须是《大赐福》、《小赐福》以取吉祥之意,接着可唱其它内容的曲子如《杏元和番》、《皇姑出家》、《访朋》、《百戏图》等等。
      
      台上一男一女表演的唱段,诙谐有趣,我觉得似曾相识,仔细一想,唱词有点类似我在成县小川镇听过的眉户戏《张连卖布》。
      
      姚子峰说就是《张连卖布》,在他的一字一句的解读下,终于听懂了台上的女艺人一段唱词是张连是耍赌买了菜地后,他妻子当面责问:
      
      你将咱二老爹娘
      
      门口大路东,一片川地人眼红
      
      正月菠菜满地青
      
      二月闪上个羊角葱
      
      三月韭菜担上卖
      
      四月的莴笋拿秤称
      
      五月的黄瓜架上搭
      
      六月的瓠子一张弓
      
      七月的茄子像个钟
      
      八月的芫荽绿莹莹
      
      九月的白菜嫩生生
      
      十月的萝卜吃一冬
      
      问强盗你
      
      卖着做上啥呀哈
      
      《张连卖布》是劝人戒赌学好的小戏,但是,这只是普通意义上的“高台教化”。这个小戏的真正拿人之处,就在于两个角色在互相对唱中,所表达的那些逼真而详细的现实生活情景,真是好听极了。
      
      姚子峰说在庙里演敬神的戏时,有的老艺人会在小曲的表演中混入了秦腔的唱腔,于是温婉细腻中便多了几分激昂悲凉,那些忠贞不渝的爱情,那些忠臣孝子的感人事迹,那些蓄积在内心深处的对黄天的呐喊便不继续这方风土流转下去,经久不散。
      
      姚子峰说,这种别具特色的编排,他们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风搅雪”。
      
      从字面上就能感受到它对人听觉的冲击力。
      
      通渭小曲和眉户戏中都有《张连卖布》,这却不是暗合,姚子峰说通渭小曲本身就源自眉户戏,只不过几百年来经过通渭当地艺人的演绎和发挥,另成一番景象。
    菩萨楼下就是昔日的丝路
      
    通渭人必不可少的罐罐茶
      初冬季节,牛谷河两边消退了
      
      绿色的山梁沟壑之间多了苍黄厚重的色彩
      
      我问,为什么源自眉户的小曲会在通渭盛行呢?姚子峰说不忙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去看牛谷河吧!
      
      出了马营镇,再次来到牛谷河边。沿公路西向右侧的山下就是怪石嶙峋、幽深曲折的锦屏峡,潺湲的牛谷河从中间流过。此峡因出产花岗岩出名,昔年的丝绸之路就穿越这里。
      
      锦屏峡口,那组精巧玲珑、砖木结构的“菩萨楼”风貌依然。
      
      它的主龛、献殿、过殿依次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布局十分得当。记得当时记者曾这样描写它的意趣:“主殿基为砖石砌成,中部的门洞可通车马,站在门洞下缓步而行,颇有西风古道、断月空弦的商旅意味。”
      
      现在已是初冬季节,牛谷河两边消退了绿色的山梁沟壑之间多了苍黄厚重的色彩。
      
      牛谷河和我几年前来的时候的景象一样寂寥萧索,心平如镜,但在历史上她也曾波涛汹涌,势如雷霆,无言地记录着通渭人的荣光与屈辱、悲伤与欢乐,孕育着这里的历史和文化。
      
      通渭地界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经归于秦境。秦人崛起意味着秦陇文化的兴起,而我们都知道按文化类型,它属于北方农耕文化的亚区。
      
      在司马光笔下,宋时的牛谷河(古称华川水)沿周边是“间阎相望,桑麻璐野”的陇右一角。但在明代诗人金銮作散曲《夏旱》里,这里已是“我则见赤焰焰长空喷火,怎能够白茫芒平地生波,望一番云雨来,空几个雷霆过,只落得焦烀烀煮海煎河,料着这落水珠儿有几多,也难与我相如救渴”的干旱景象。到了清朝左宗棠以陕甘总督的身份督师西进,平定阿古柏之乱,在定西设行辕,历时一年。这位生于芙蓉国的文人将军看惯了三湘绿水、九嶷白云,乍见定西濯濯童山、迷目黄尘,不禁喟叹:“辖境苦瘠甲于天下也!”
      
      牛谷河如今的脉脉细流不足以滋润这片土地,通渭仍是全国有名的中部干旱县之一,至今尚未完全走出困境,但当地的人们通过梯田、水窖来锁定每一滴来之不易的水。硬是在苦焦的土地上让生活结出了幸福之花。于是在去过通渭喜欢一尝地方风味小吃的朋友嘴里,罐罐茶、苦荞面酸棒棒、荞圈、烤洋芋、搅团就韭花都成了独具特色的美食。
      
      而贾平凹多次来过通渭,关注的却是通渭人的独特的精神世界,在《通渭人家》里他礼赞了“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的通渭人身上的文化风骨和气息,在2011年《定西笔记》中他又惊讶在通渭和其他的定西县份“农耕氛围很重”,保留着其他地方再也看不到的农具……
      
      随后在通渭县县城文化局所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里,我果真看到了大作家笔下的各种原生态的农具:“耱子、耙子、梿枷、筛子、笼头、暗眼、草帘子、磨杠子、木墩子,切草料的镲子,打胡基(土坯)的杵子,用布条缠了沿的背篓、笸篮、簸箕、圆笼。”
      
      姚子峰说,别看现在通渭交通便利,但在以往通渭呈现的却是封闭的地理环境。
      
      这显然是一个悖论,封闭的地理环境反倒有利于多种原生态民间文化艺术的保存,也有利于各种民间艺术独特地域文化风格的形成。各种古老而原始的民间文化艺术在通渭是美不胜收,按照他们的统计,全县有小曲、剪纸、春叶、遮面、唢呐曲牌、小调、民间舞蹈、秦腔、皮影戏、刺绣、编织、雕刻、纸火、仿古建筑和口述文学等民间艺术8大类1973种。
    泥雕《罐罐面》
    杨氏影子腔戏班第六代传人杨满仓在表演《四进士》
      通渭小曲却一点也不小,
      
      在它的唱腔中有着“郑声”的遗韵和“秦风”的传承
      
      早在春秋战国时,今天的陕西为郑、秦的辖地。“郑声”多为表达男女相爱和悲欢离合的“桑间”、“濮上”之音,曲调缠绵悱恻、如泣如诉,它在民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小曲中的“望家乡”、“哭长城”等曲调由反映秦筑长城,奴役人民的暴虐之政而来。又因关陇地区为秦的发祥地,故民间小曲多有“秦风”保留。
      
      “关陇”一词是“关中”、“陇右”两个地域的合称,概指关中和甘肃省东部地区。关陇是一个地域名称。历史上,从汉以来,指甘肃以东部分和陕西的关中、汉中等地方。
      
      眉户传入通渭的途径据老艺人讲,主要有三个:一是通渭地处甘肃中部,缀连于古丝绸之路,汉唐以来,东路商家沿着丝绸之路相继而来,于城关、马营等地经商旅居,将东部文化带到了这里;二是历史上曾几次从山西等地向外移民。通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山西大槐树的子孙后代,继承它的文化就成为天经地义;三是相传光绪三年(1877)关中大饥,依靠农村为基地的“眉户”艺人,遭遇到严重的打击,不得已纷纷外逃,将中西路的曲子带了出去,其中的部分也落户到通渭这块宝地。
      
      通渭小曲在明代已经开始盛行,因当时陕、陇(即今甘肃、青海、宁夏)为一省建置,明代陕西,原籍通渭的进士康海和王九思善歌弹,工词曲,有剧作行世。康王二人均仕途不得志,志同道合,名重当时,对关陇地区的戏曲有重大的贡献,民间还有关于他们二人组织戏班的传说,他们的影响所及对眉户小曲的形成与发展,不无关系。
      
      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曾有一首赞颂陇上戏曲同行的诗作:“秦中弟子最聪明,何用偏教陇上声。半拍未成声先绝,可怜白头为多情”。由此可见当时关陇地区戏曲的盛行与影响。
      
      小曲就是西北地区群众所喜爱的“眉户”或“迷胡子戏”,因其有别于秦腔大戏而得名。眉户流行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山西诸省区,是个地方剧种,它是民间流行的各种民调小调的集合集,最适于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思想。它起源于陕西省的眉县、户县,这里曾是牧歌、樵歌、情歌的发源地,拼合起来就不难理解“眉户”的来由了。又因其深深扎根于西北民间,群众听着着迷,感到“迷胡”(即舒坦),也称其为“迷胡”;古时候还称其为“清曲”,意为不经化妆,不用“行头”能在家庭院落或地摊“清唱”。
      
      因为它流行普遍,老百姓谁也能哼几句“眉户”,念几句曲子,所以也有叫“曲子”戏的。
      
      “通渭小曲”是在原“眉户”的基础上发展和变异的产物。
      
      长期以来,每当传统佳节,在通渭农村耍社火是文化活动的最主要方式之一,而听“小曲”、唱“小曲”更是社火中最主要的内容。人们弹唱小曲,表演秧歌、展示他们的文化技艺抒发他们渴望富足的愿望。
      
      由于小曲本身的喜庆色彩,经过了多年的演变,已不再局限于仅仅是传统节日期间的文化活动内容,更重要的是已发展成为人们每逢大小节日,老人高寿、小孩百天,甚至是茶余饭后、田间地头、下雪下雨时的精神食粮,喜好小曲的人们总愿意请几个“唱把式”和“弹拉家”美美地乐上一番。
      
      “小曲”音乐在通渭的发展不仅造就了几代民间老艺人的成型,同样,也正是这些老艺人丰富和发展了通渭小曲,他们把原有的“清唱”伴奏逐渐改造成了另一种表演形式——舞台伴奏,从此增添了当地民间文化活动新的色彩。清中叶,秦腔尚未流传到通渭之前和秦腔传入到通渭的起始阶段,小曲音乐就以舞台伴奏的形式经常活动在“庙会”舞台上,后来随着秦腔的蓬勃兴起,老艺人在一台戏中往往将秦腔音乐和小曲音乐连缀使用,把秦腔唱腔和小曲唱腔交互运用,这种不同腔体并用的唱法就是前文所说的“风搅雪”。
    通渭人自古以来以耕读传家为荣
      
    刘氏影子腔戏班在赶场的路上
      听到的太多,看到的太少;
      
      想象的太多,融进去的太少
      
      清嘉庆以后,随着秦腔唱腔及伴奏音乐的日趋丰富和完善,秦腔代替了多年来“庙会”上的小曲音乐。小曲也从此回到了它原有的存在形式——清唱。但是小曲作为一种民间曲艺,受众群体极大,具有玩强的生命力,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喜庆之余,在庭院、地滩、村落里活动的主要文化娱乐内容,它带着百姓生活的真切感,久唱不衰,百听不厌,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欢。
      
      漫漫的发展历程,使它在不断汲取当地民歌营养的同时,无论在音乐旋律、节奏变化,还是速度减缓与强弱改变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渐渐具备了自己的地域特色,成为今天的“通渭小曲”。
      
      提到通渭文化,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概:“听到的太多,看到的太少;想象的太多,融进去的太少。”
      
      有人提到陇中和关中的血脉相连的关系用了这样的联语:
      
      陕西山西山连山,秦晋之好
      
      陇中关中关锁关,泾渭分明
      
      在通渭,通渭小曲、秦腔都成了民众的最爱。
      
      陇中高原虽然和关中一马平川的景象不尽相同,但同样的是色调褐黄凝重。
      
      通渭县干旱少雨,广袤荒凉,风沙起处,一片苍茫,这里人们的性格质朴而深沉,民间音乐也在悠远深长中带有几分苍凉;面对黄土高坡、莽原大山,人们倍感压抑,人生多有苦难的感受,人与环境的对抗多于和谐。
      
      这里的人们没有理由不喜欢慷慨激昂的秦腔。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里,我们还看到墙壁上挂有在庆阳环县才能看到的皮影,姚子峰说,这是通渭小曲之外,通渭又一展现给世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影子腔皮影戏,它本源于陇南地区各县,俗称陇南影子腔。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通渭县曾经活跃着六十多个影子腔戏班,而目前主要分布在通渭的平襄、常河、马营、榜罗、义岗、襄南、陇山以及李店、华岭等十多个乡镇,总计有二十七个戏班还在活动。这正好印证了一句话:“戏曲民歌的产生与环境也有关系,水土不仅滋润着生灵,浸润着血脉,更塑造着地域性格和大众艺术。”
      
      通渭影子腔广泛分布于全县各乡镇,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通渭县曾经活跃着六十多个影子腔戏班,而目前主要分布在通渭的平襄、常河、马营、榜罗、义岗、襄南、陇山以及李店、华岭等十多个乡镇,总计有二十七个戏班还在活动。
      
      目前其它地区的陇南影子腔已消亡,通渭县由于山区交通和文化特殊环境的原因,影子腔戏班依然很多、并有序地传承着,是当今仅存的陇南影子腔的活态传承和重要代表。目前全县二十几家班社常年坚持演出,保持传统的演出习俗,并严格按照祖上“传孙不传子”之家规隔代相传,是影子腔传承的一种独特的民俗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2-17 07:14
  • 签到天数: 514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4-2-20 18: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通渭县文化馆姚子峰馆长,在同位的宗亲麻烦联谊一下, 波波厉害连我们老家的东西都给挖出来了,我还会唱几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7 04:53 , Processed in 0.13393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