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47|回复: 0

转载 桐城派三祖的整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10
  • 签到天数: 294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2-24 18: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桐城派三祖的整理

    来源 国学数典论坛

    方苞(1668-1749):

                    字鳳九,一字靈皋,晚號望溪,安徽桐城人,世居金陵。
                    高祖、曾祖為明朝官吏。父親方仲舒為監生,沒有做官,好讀書,善作詩,與方文、錢澄之、黃岡二杜(杜溶、杜岕)唱和。
                    長兄方舟長三歲,以八股文負時名,對方苞產生影響。方苞對《史記》研習就是受到長兄的影響。
                    未成童已能背誦《易》、《詩》、《書》、《禮記》、《左傳》。
                    康熙28(1689) 22 補為桐城縣學生員,受知於學使高齋。
                    康熙30(1691) 24 隨高齋入京,成為太學生。文章得李光地(1642-1718)、韓菼(音「坦」)(1637-1704)的賞識。交前輩學者,史學家萬斯同(1638-1702),萬勸他除了古文,也可學習經書。受劉言潔、劉拙修的影響,讀宋儒之書,醉心程朱理學。二十五歲時與姜宸英(1628-1699)、王源(1648-1710)論行身祈向說:「學行繼程、朱之後,文章在韓、歐之間。」成為他一生的目標。
                    其後幾年,在涿郡、寶應等地開館授經,兩應順天鄉試,未售。
                    康熙38(1699) 32 江南鄉試解元。後,兩應禮部試,未售。
                    康熙42(1703) 36 交李塨(1659-1733, 字剛主,別號恕谷),談格物,意見不一。回金陵,居由正街故宅之將園。
                    康熙45(1706) 39 入京,與李塨仍談不相契,禮部試第四名,然母親病重,南歸,未應殿試。
                    康熙50(1711) 44 冬,南山集案,因為南山集寫序,牽連入獄。
                    康熙52(1713) 46 出獄,因李光地幫忙,並因文名在外,康熙皇帝在康熙51年,將朱熹由孔廟東廡先賢之列,成為大成殿十哲之次,理學成為官方思想,康熙看中了他的文章。因而手批:「戴名世案內方苞學問,天下莫不聞。下武英殿總管和素。」命方苞撰《湖南洞苗歸化碑文》、《黃鐘為萬事根本論》、《時和年豐慶祝賦》,並大加讚賞,稱「此即翰林中老輩兼旬就之,不能過也。」命白衣入南書房,但家族仍與沒入旗籍。
                    前十年,教諸皇子,編校樂、律、曆、算諸書,期間主要致力於《春秋》、《周官》研究。
                    康熙61(1722) 55 武英殿修書總裁。
                    雍正10(1732) 65 翰林院侍講。
                    雍正11(1733) 66 編《古文約選》。
                    乾隆年間 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教席庶吉士,一統志館總裁、皇清文穎館、三禮義疏館副總裁,經史館總裁。
                    乾隆2 (1737) 70 告老請解侍郎,仍留原銜教席庶吉士。
                    乾隆3 (1738) 71 奉詔編《四書文選》。
                    乾隆4 (1739) 72 受彈劾落職,命仍在三禮館修書。
                    乾隆7 (1742) 75 辭去職務,回居南京。
                    乾隆14 (1749) 82 8.18南京居所去世。
                    程朱理學表現在「學」、「行」兩方面。
                    與顏李學派爭論(顏元(1635-1704),字易直,又字渾然,號習齋、李塨、王源)。方苞跟他們交情深厚,甚至與李塨易子而教。對於他們學派的本質是肯定的,說:「顏李重實行,以餘事習六經,程朱以性命之理為本,然後發之於行事,施行於天下,故顏李未嘗廢學,程朱未嘗廢行。」
                    雍正後期及乾隆年間,方苞官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等職,其間多次上奏章,提出關於國計民生的建議,因此李塨說他的文章「講求經世濟民之猷。」
                    義法是方苞論文的核心,也是桐城派文論的基礎。方苞認為「義法」自太史公發之,引用《史記‧十二諸侯年表》:「約其文辭,治其繁重,以制義法,王道備,人事浹。」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義法的兩種意義,一是強調文章條理精密,語言簡練。二是寓有褒貶,與所要表現的思想內容是密切相連的。這就是方苞「義法」說的基礎。《又書貨殖傳後》:「《春秋》之制義法,自太史公發之,而後之深於文者亦具焉。義即《易》之所謂『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謂『言有序』也,義以為經而法緯之,然後為成體之文。」他說義就體現在法之中,法是義的具體表現,因此「法以義起而不可易者。」,所以兩者是密不可分的。義法有如下多層含意:
                            1. 指文體對寫作的規定和限制:「諸體之文,備有義法。」
                            2. 對文章材料取捨詳略提出的要求:文章的重點,內容的取捨,左傳之精於義法在於能識詳略之義。方苞:「其詳略虛實,措注各有義法。」
                            3. 指文章的開合起伏,脈絡呼應。
                            4. 力求雅潔的文風:方苞提倡典雅、古樸、簡約的文風。方苞門人沈廷芳傳方言曰:「南宋元明以來,古文義法不講久矣,吳越間遺老由放恣,或雜小說,或沿翰林舊體,無一雅潔者。古文不可入語錄中語,魏晉六朝人藻麗俳語,漢賦中板重字法,詩歌中隽語,南北史佻巧語。老生所閱《春秋》三傳、《管》、《荀》、《莊》、《騷》、《國語》、《國策》、《史記》、《漢書》、《三國志》、《五代史》、八家文,賢細觀當得其概矣。」
                    雅潔也指內容上的簡練,《史記評語‧絳侯周勃世家》:「子厚以潔稱太史,非獨辭無蕪類也,明於義法,而所載之事不雜,故其氣體最潔也。此意惟退之得之,歐曾以下,不能與於斯矣。」《書周官大司馬四時田法後》:「聖人之文,盡萬物之情而無遺者,不以其詳,以其略。」「使以晚周、秦、漢人籍之,則倍其文,尚不足以詳其事。經則略舉互備,括盡面無遺,是之謂聖人之文也。」可知他尚簡尚潔原出於規摹經史。《古文約選‧凡例》中也說:「古文氣體,所貴清澄無渣。」
                    方苞的散文創作與其理論是相一致的。他的文章結構嚴密,重視取材的精當。如他為孫其逢所作的《孫徵君傳》就貫徹了「所載之事,必與其人之規模相稱」的主張。方文以白描代替藻繪,以寫實代替摹仿,以靜重和平代替飛動嫖姚。方文可以說是收斂的、內向的,表現了一種凝重簡樸的審美理想。平心而論,方文氣勢孱弱,文采貧乏,不可謂不是缺陷,然其文精煉平實,澄清淡雅,在當時不無矯正時風的作用。劉開說的好:「望溪豐於理而嗇於辭,謹嚴精實則有餘,雄奇變化則不足,亦能醇不能肆之故也。」
                    義法、雅潔。闡道翼教、清真雅正。道重於文。
                    方傳:劉大櫆、沈彤、雷x、沈庭芳、王又樸、王兆符、陳大受、李學裕。
                    恆慕義編的《清代名人偉略》在論及方苞時就說:「方苞之所以受推崇,是因為他官高、年長、飲譽海內,也因為他是位皇帝稱許的古文與八股文名家,這與他是桐城人毫不相干。」
            劉大櫆(1698-1779):
                    字才甫,一字耕南,號海峰,桐城東鄉陳家洲人。
                    桐城三祖之一。但不在傳承,而在變化、擴大。《國史‧文苑傳》:「大櫆雖游方苞之門,所為文造詣各殊。苞蓋擇取義理於經,所得文者義法。大櫆并古人神氣音節得之,兼集莊、騷、左、史、韓、柳、歐、蘇之長,其氣肆,其才雄,其波瀾壯闊。嘗著《觀化》篇,奇詭似《莊子》,其他言義理者又極醇正,詩能包括前人,熔諸家為一體,雄豪奧秘,揮斥出之。」
                    曾祖劉日燿,明朝崇禎歙縣訓導,祖父、父親都是諸生。
                    康熙50(1711) 14 與諸兄受業於吳直,馬其昶的《桐城耆舊傳》說他的老師是吳直。
                    青年時期,有建功立業的抱負,寫下:「少年負勇氣,志在立功勳,懸旌蔽白日,揮劍摩青雲。」「不惜微軀損,但令王愾彰,生則為國幹,死當為國殤,豈學凡夫輩,徒牽兒女腸。」可見得他個性慷慨豪爽,與他暢達明快的文風有關。與邑人張閑中、姚范(1702-1771)、葉酉相交。
                    雍正4 (1726) 29 應舉上京師,達官貴人們驚奇他的文章,已為一代宗師的方苞說:「如苞何足算耶?邑子劉生乃國士爾。」比之韓歐,因此劉的名聲鵲起,但本無師弟之誼。
                    雍正7 (1729) 32 登副榜。
                    雍正10 (1732) 35 登副榜。
                    乾隆1 (1736) 39 受方苞推薦赴京參加博學鴻詞科的考試,卻被同鄉大學士張廷玉黜落,據說張旋即反悔,但無法挽回。
                    乾隆15 (1750) 53 受張廷玉推薦入京應經學考試,但次年張去位而作罷。
                    乾隆19 (1754) 57 去武昌,後入浙江東武竇公幕
                    乾隆26 (1761) 64 授與夥縣教諭,在此任上結交了程瑤田(1725-1814,字易田)、方晰原、吳韓封、吳紹澤(蕙川)等結交,並廣收弟子。
                    乾隆31 (1766) 69 歸樅陽,在樅陽江畔講學,直至去世,對桐城派傳播起了重要作用。
                    劉對姚鼐的影響大於方苞,姚鼐在《劉海峰先生八十壽序》說:「有所法而後能,有所變而後大。」法說方苞,變說劉大櫆。
                    劉大櫆的哲學思想在桐城派文人中最富有個性色彩,與一般桐城作家恪守程朱理學不同,他認為不存在冥冥之中主宰自然與人事的「天」,他的《天道‧下》:「天無心也,其禍福偶中之於人,而與其人之善不善,未必果以類應也。」這反映了劉的哲學思想中具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因素,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他對現實中是非顛倒、果報不明的憤憊之情。劉承認萬物的本源是物質的,因而與理學家的復古思想不同,他認為一切事物都處在不停的變化發展之中,曾說:「天地之變化,萬變不窮。」反對一成不變,抱殘守缺。
                    他的「變化」思想表現在每個地方。人生:「人生如逝水,一往不復回,前者汩汩去,後者悠悠來。」學術:他抨擊是丹非素的門戶之爭,認為洛蜀之黨,朱陸同異都是無謂的攻訐,他正是從天下事物無一不變的立場出發,提出「天下之理不能以一端盡。」,對於文學,《論文偶記》:「文貴變。」社會制度:《答周君書》:「世異則事異,時去則道殊。」
                    他承認人的合理慾望,主張不要違逆人情,這就與理學家「存天理,滅人欲」格格不入,提倡在考慮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滿足自己的需要。
                    《論文偶記》表現劉的文學主張,其中關於「神氣」、「音節」的理論,是對散文的藝術規律、藝術特點的總結,對後世的桐城派作家起了很大影響。
                    神氣:劉大櫆論文首推「神氣」,他說:「行文之道,神為主,氣輔之。」他主張以神為主,氣隨神轉,神是文章賴以存在的核心和內涵,而氣則是他的外在表現,神與氣的結合便是指文章的精神氣勢。
                    神氣是指作品的神采風貌,氣勢韻味,是屬於藝術範疇的因素,他有別於作品的內容。對於文章的內容劉提出義理、書卷、經濟三個方面,也就是理學、考據學與經世之學,這就比方苞單純提倡宋儒之學較為寬廣,並開啟了姚鼐義理、考據、文章三者合一的理論。他比喻神氣音節猶如工匠的本領技術,義理、書卷、經濟即是材料。
                    「神氣」、「音節」、「字句」:「神氣」是文之最精處,音節是文之稍粗處,字句是文之最粗處。「蓋音節者,神氣之迹也,字句者,音節之矩也。神氣不可見,於音節見之,音節無可准,以字句准之。」神氣由音節、字句表現出來,把抽象的藝術概念與具體的表現方式結合起來。後來姚鼐的「神、理、氣、味、格、律、聲、色」八字論文主張根源於此。劉:「音節高則神氣必高,音節下則神氣必下,故音節為神氣之迹。一句之中,或多一字,或少一字,一字之中,或用平聲,或用仄聲,同一平字仄字,或用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則音節迥異。故字句為音節之矩,積字成句,積章成篇,合而讀之,音節見矣,歌而詠之,神氣出矣。」
                    這種以音節求神氣的方法,成為桐城派代代相傳的不二法門。姚鼐:「詩古文各要從聲音證入,不知聲音,總為門外漢耳。」因而他提倡誦讀,「急讀以求其體勢,緩讀以求其神味」。方東樹提倡「精誦」。張裕釗標榜「因聲求氣」。林紓說:「古文中亦不能無聲調,蓋天下之最足動人者,聲也。」
                    劉的散文以氣勢雄勁、音調高朗見長,與他自己注重神氣音節的理論相契合。劉亦擅長利用白描的手法,長於捕捉細節而情深語淡的寫作手法,這是來自歸有光的散文藝術,故張惠言:「海峰之文有學《莊子》、《史記》,為之者弗至也,學歐陽、王介甫,為之時至焉,學歸熙甫,轍至焉。」劉之文弊病在於擬古太似。吳德旋《古文緒論:「其摹諸子而有痕跡,非上乘也。」方宗誠:「學古得其神,特迹未化耳。」
                    承上啟下,文重於道
                    劉傳:姚鼐、王灼、吳定、程晉芳入室弟子。朱子穎、錢魯斯、金榜、張敏求。陽湖派惲敬、張惠言受其影響。
            姚鼐(1731-1815):
                    字姬傳,又字夢谷,以書齋名惜抱軒,故學者稱惜抱先生。
                    被認為是桐城派集大成者。姚瑩《惜抱先生行狀》:「自康熙朝,方望溪侍郎以文章稱海內,上接震川,為文章正軌,劉海峰繼之益振,天下無異詞矣,先生親問法於海峰,海峰贈序許之,然先生自以為得為文,又不盡用海峰法。故世謂望溪文質,恆以理勝,海峰以才勝,學或不及,先生乃理文兼至。方、劉皆桐城人也,故世言文章者稱桐城云。」
                    可見姚鼐能兼方、劉之長,致使桐城派之名得以確立,門庭日益張大,桐城後學大多出於惜抱之門。
                    高祖姚文然,康熙年間官至刑部尚書。
                    曾祖父姚士基做過湖北羅田知縣。
                    伯父姚范,進士及第後為翰林院編修,當時以貫通經史著名。
                    父親姚淑,終身未仕。
                    雍正9(1731) 1 出生
                    姚鼐自幼嗜學,伯父姚范某次問他的志向,他回答說:「義理、考證、文章,缺一不可。」於是姚范授以經學。
                    姚范的朋友劉大櫆、葉酉經常到姚家聚會,姚范最寵愛姚鼐,每次朋友來都讓他在一旁聽大人談話,而姚鼐似乎也特別喜愛劉大櫆,等客人回去後,他便模仿劉的衣冠模樣來玩耍。後來他便從劉大櫆學古文,並表現出非凡的天資。
                    乾隆15(1750) 20中了江南鄉試,自此以後,屢試禮部,但為中,但在京城認識了王文治、朱子穎、朱筠、程晉芳等人。
                    乾隆28(1763) 32中進士,受庶吉士。
                    乾隆31(1766) 35散館,任兵部主事。後改禮部儀制司主事。
                    歷任山東鄉試副考官,湖南鄉試副考官,恩科會試同考官,知名的學者孔廣森與和珅當權時剛直不阿的錢澧即出其門下,後又遷刑部廣東司郎中。
                    乾隆38(1773) 43開《四庫全書》館,姚鼐受劉統勳、朱筠的推薦入管充纂修官,當時非翰林出身的纂修僅有八人,其中以姚鼐、戴震、程晉芳、任大椿最有名。
                    乾隆39(1774) 44冬辭官歸里,有四種說法說明他離開的理由:
                            1. 姚瑩《惜抱先生行狀》說他因為劉統勳的去世,他才「決意去,遂乞養歸里。」
                            2. 翁方綱《送姚姬傳郎中歸桐城序》說他「以養親去」
                            3. 姚鼐自己《復張君書》:「以疾歸」
                            4. 姚瑩的《惜抱先生行狀》曾點出問題:當日四庫館內「纂修者竟尚新奇,厭薄宋、元以來儒者,以為空疏, (手立口)擊訕笑之不遺餘力,先生往復辯難,諸公雖無以難,而莫能助也。將歸,大興翁覃溪學士為敘送之,亦之先生不再出矣。」姚鼐篤守桐城家法,一尊宋儒之學,顯與館內之戴震、紀昀等論學相左,故後人以姚鼐與紀昀學術上的分歧為四庫館內漢宋學派的對立。可見學術上的與同僚不合是引退的主要原因。
                    自乾隆42(1777) 47 到姚鼐去世為止,姚鼐以治學與教書為業,家境並不富裕,先後主講過揚州梅花書院、安慶敬敷書院、歙縣紫陽書院、南京鍾山書院,因而他的弟子遍及大江南北,其中最著名的有管同、梅曾亮、方東樹、姚瑩(姚門四弟子)、劉開、陳用光、吳德旋等。
                    嘉慶15(1810) 80 與著名學者詩人趙翼重赴鹿鳴筵宴,詔加四品銜,可以說是他一生中最高的榮耀。
                    嘉慶20(1815) 85 9.23逝世於江寧書院。
                    他生活的時期是漢學大盛的時代,但姚鼐恪守桐城家學,以宋儒之學為治學根本,不滿齗於考據的漢學家,成為當時宋學派的代表。他攻擊漢學,批評漢學風氣是捨本逐末,搜細遺巨,反之,對宋儒則十分推崇,以為「宋之時,真儒乃得聖人之旨,群經略有定說。但姚鼐對經史訓誥之學也未嘗輕視。
                    姚鼐還長於作詩,書法造詣深厚,當時的書法家王文治,翁方綱都是他極好的朋友。
                    與姚鼐的學術思想相一致的是他提出了義理、考證、文章三者不可偏廢的主張。其《述庵文鈔序》:「余嘗論學問之事,有三端焉。曰:義理也,考證也,文章也。是三者,茍善用之,則皆足以相濟,苟不善用之,則或至於相害。今夫博學強識而善言德行者,固文之貴也,寡聞而淺識者,固文之陋也。然而世有言義理之過者,其辭蕪雜俚近,如語錄而不文,為考證之過者,至繁碎繳繞,而語不可了當。以為文之至美,而反以為害者,何哉?其故出於自喜之太過,而智昧於所當擇也。夫天之生才,雖美不能無偏,故以能兼長者之貴。」
                    姚氏所謂的義理就是指立言之旨,主要是指儒家的經義,尤其是程朱理學。
                    所謂考證,就是要求材料確實,實事求是,這樣就充實了文章的內容,他不排斥考證,但反對過於深入,而使文章過於龐雜,《與陳碩士》:「以考證累其文則是弊耳。以考證助文之境,正有佳處。」
                    所謂文章就是要求講究行文的字句章法,力求將文章寫得明白暢達,富於韻味。
                    「道與藝合,天與人一」的理論。他認為文章只是藝,藝必須與道相結合,而這種結合通過人的內在修養來完成的,姚鼐以為文人首先應重視道德學問的涵養,具有高尚的品格,然後發為詩文,便能使文與道相合,達到完美的境界。這種自我完善的過程,姚鼐稱作「天與人一」,「天」是指作者的性格、才氣,「人」是指作者的修養、學力,學問深厚便可進而至於道,故「天與人一」即指作家先天的稟賦、才能要與後天的學力相結合,由此便能達到「道與藝合」。
                    在文學批評上,姚鼐主張陽剛陰柔說。《復魯絜非書》:「鼐聞天地之道,陰陽剛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陰陽剛柔之發也。惟聖人之言,統二氣之會而弗偏。然而《易》、《詩》、《書》、《論語》所載,亦間有可以剛柔分矣。值其時其人告語之,體各相宜也。」他進而指出了這兩種美的形成是基於作者的才性與氣質,所謂「觀其文,諷其音,則為文者之性情形狀舉以殊焉」。他就指出了藝術風格與人格的統一。對陽剛、陰柔兩者,姚鼐強調了他們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在一篇作品中,不可以「一有一絕無」,但兩者又不能沒有偏勝,正是由於在不同的文章中這兩者的多寡不均,消長有別,所以造成了千差萬別絢麗多彩的藝術風格。在陽剛、陰柔二者之間,姚鼐更嚮往前者,儘管他自己的文風偏於陰柔。姚鼐關於陽剛陰柔的理論被桐城派文人廣泛接受,影響極大。曾國藩提出「古文四象」、「八字之贊」。張裕釗以「神、氣、勢、骨、機、理、意、識、脈、聲」與「味、韻、格、志、情、法、詞、度、界、色」二十字分配陰陽。
                    道文兼重。桐城派集大成,完成理論體系。
                    姚鼐的傳記墓誌銘結構謹嚴,其中雖有像朱筠、方觀承、袁枚這樣的名人,也有名不見經傳的普通人,但姚鼐都寫得明白暢達,不僅能勾勒出人物的生平事蹟,而且可見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古文辭類纂:選錄戰國至清代古文辭賦彙編。初稿於乾隆四十四年,幾經修改,至臨終才將定稿交於幼子姚雉。姚氏一生的論文宗旨與作文門徑都於此書中有所表現。因此後代桐城派作家都將此書奉為寶典。方東樹《答葉溥求論古文書》:「此編之纂,將以存斯文於不絕,紹先哲之墬緒。」吳汝綸《與李贊臣書》:「欲通中文,則姚氏此書固徹上徹下而不可不急講者也。」
                    共選文713篇(康本),分論辯、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傳狀、碑志、雜記、箴銘、贊頌、辭賦、哀祭十三類。這種分類是根據文章的功用而定的。後來曾國藩《經史百家雜鈔》、黎庶昌《續古文辭類纂》、吳曾祺《涵芬樓古今文鈔》皆是如此分類。
                    選錄的標準為醇雅,選擇的作家如方東樹《答葉溥求論古文書》說:「往者姚姬傳先生纂輯古文辭,八家後於明錄歸熙甫,於國朝錄望溪、海峰、以為古文傳統在是也。」
                    序文體現了姚鼐論文的精髓,首先提出了「當」,就是指言詞的切實合理。其次提出了「神、理、氣、味、格、律、聲、色」八字論文之訣,他說:「凡文之體類十三,而所以為文者八:曰神、理、氣、味、格、律、聲、色。神、理、氣、味者,文之精也,格、律、聲、色者,文之粗野。然苟捨其粗,則精者亦胡以離焉?」姚鼐以為抽象的神、理、氣、味要通過具體的格、律、聲、色來把握和理解,並進一步要求在領悟神、理、氣、味之後,能擺脫格、律、聲、色的束縛,創造出自己獨特的風格。達到「御其精而遺其粗者」的境界。因此他不滿形式的模仿,盛讚韓愈效法古人能遺貌取神。
                    現存的《古文辭類纂》有三個系統:
                            a. 嘉慶末年姚鼐弟子康紹鏞用李兆洛本刻於廣東的「康本」,七十四卷,是姚氏中年的訂本,被翻刻最多。
                            b. 道光五年,吳啟昌於江寧刻之本,經梅曾亮、管同、劉欽校刊的「吳本」,為姚氏晚年的訂本,康本的二十二卷分成兩卷,為七十五卷。
                            c. 滁州李承淵自桐城蕭穆得姚氏晚年圈點本,此本由姚鼐晚年傳幼子姚雉,由姚雉傳蘇惇元,並參考康、吳兩本,於光緒二十一年開刻,為「求是堂本」。
                    後來有黎庶昌、王先謙各有《續古文辭類纂》。黎選前部分為曾國藩《經史百家雜鈔》選錄,後半增清人古文。王選則限於清代桐城、陽湖二派之文。近人有蔣瑞藻的《新古文辭類纂》,所選多為晚清、民國之古文。
                    交遊:程晉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4-28 02:11 , Processed in 0.10450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