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83|回复: 1

北大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姚卫群教授作"遮诠法"讲座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8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3-6 18: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大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姚卫群教授作"遮诠法"讲座
    2014年03月06日 18:24:58 学诚法师微博


    佛教在线北京讯 2014年3月3日,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姚卫群教授在龙泉寺明心阁为僧俗二众作题为“佛教中的重要思维方法——遮诠法”的讲座,对“遮诠法”在大乘佛典中的主要展现、早期和部派佛典中的相关内容以及“遮诠法”在古印度的理论源头等作了介绍,并与僧俗二众进行了互动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8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3-6 18: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3月2日下午,北京大学哲学系佛教与道教研究室主任、北大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姚卫群教授在龙泉寺明心阁为僧俗二众作了题为《佛教的重要思维方法——“遮诠法”》的讲座。

        姚卫群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佛教和东方哲学,曾经开设多门宗教以及哲学方面的课程,有《佛教导论》《印度佛教史》《汉译佛典选读》《印度古代哲学原著选读》和《佛教哲学专辑》等著作出版。

       “我是第一次来龙泉寺,早就有期待来看看北方这家著名寺院,有这样一个机缘与大家交流。佛教文化在中国各种宗教文化中影响是最大的,信众人最多。”姚卫群教授还以所在的北大哲学系招生为喻,不管是本科生、硕士生或者博士生,每年报考宗教类学生人数最多的就是佛教。

        姚教授谦逊地说:“佛教确实是博大精深,到现在为止,我也不敢说佛教我了解多少。”他认为,从哲学的思维方法上看,佛教的思维方法是否定形态的思维方法—— “遮诠法”。

        姚教授在讲座中从四个方面全面介绍了佛教中的重要思维方法 “遮诠法”:一、“遮诠法”在大乘佛典中的主要展现;二、早期和部派佛典中的相关内容;三、遮诠法在古印度的理论源头;四、简要的评述。

        姚教授认为,从佛教发展史可分为原始佛教、小乘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后期佛教四个发展时期。遮诠法比较突出的是在大乘佛教时期。

        遮诠法展示的一种基本思想是:对于最高实在或事物的实相不能采用正面的方式来直接表述,而是应采用不断否定各种名相概念实在性的方式来显明事物的本来面目,要在否定中体悟事物的真理。这种思维方法在佛教中使用较多,但使用最多或最受重视的是在大乘佛教中,特别是在般若中观的佛典中有不少典型的表述。大乘佛典种类很多,如般若类经、法华类经、华严类经、涅槃类经等等。其中较早出现的是般若类经典。般若类经典中十分著名的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该经中说:“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如来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金刚经》不长,里面却有大量上述这种“说……,即非……,是名……”的句式,可见此句式的重要性。说“即非……”就是一种否定或“遮”,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或实相,即才能说“是名……”。这也就是通过不断的否定达到对事物本来面目的真实展示。《心经》中也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可以看到,般若类经中有大量以“不”或“非”或“无”开头的文句。只有用这一系列的“不”或“非”或“无”,才能获得最高的智慧,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

        早期大乘经出现后,许多人对这类经典进行了解释,出现了大乘的论。这些论的作者,有不少是解释大乘经较多或较好的佛教论师。佛教的论中有不少是理解经的重要材料,有些把原经中隐秘的思想揭示出来,形成了大乘佛教中较早出现的一个重要派别,即中观派。中观派的主要论典中广泛运用了遮诠法。这些论中最突出的是中观派创立者龙树所作的此派代表作——《中论》。《中论》中大量使用了遮诠的手法。如该论卷第一一开始就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这里所提出的“八不中道”实际上就是一种遮诠的表述。中观派明确认为:诸法实相用一般的言语概念是不可说的。《中论》卷第四中说:“诸法不可得,灭一切戏论。无人亦无处,佛亦无所说。”中观派论师青目在解释《中论》的这一颂时说:“诸法有亦无,无亦无,有无亦无,非有非无亦无,是名诸法实相,亦名如法性实际涅槃。是法如来无时无处为人说涅槃定相。是故说诸有所得皆息,戏论皆灭。”中观派的遮诠手法几乎体现在此派的各种主要理论中。或者说,此派的一些核心观念或主要理念都与遮诠有关。如此派重点阐述的“空”观念和“中道”思想即是如此。

        遮诠的方法不仅在般若中观佛典中有突出的使用,而且在续出的大乘经以及瑜伽行派中也有不少使用。续出的大乘经中较重要的《解深密经》里就有这方面的内容。该经卷第二中说:“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谓一切法决定皆无自性……由此因缘于一切法获得无见及无相见。”

        讲座结束后,姚卫群教授又与僧俗二众进行了良好的互动,回答了大家的提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9-29 23:33 , Processed in 0.10433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