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58|回复: 2

转载:修姓氏宗谱必备知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07
  • 签到天数: 295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3-26 09: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修姓氏宗谱必备知识
                                      (一)

                                                                                           
        清代官衔
        “中宪大夫”文官名(宋 金 辽官价)金始置,正五品中,元升正四品,明为正四品升授之价,清正四品。
        清代官衔:文官分大夫 郎 佐郎三种,武官为将军 都尉 骑尉 校尉四种。文官大夫为五品以上官员,郎为正六品至正八品官员,佐郎为从八品以下官员。
        三品:通议大夫 通奉大夫
        四品:中宪大夫 朝议大夫
        五品:奉正大夫 奉直大夫
        六品:承德郎 儒林郎
        七品:文林郎 征仕郎
        八品:修职郎 修职佐郎
        九品:登仕郎 登佐郎
                                      (二)
        宗姓堂号和郡望
        堂号和郡望一样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的特有范畴。也是中国人进行寻根问祖时不可不先熟悉的一个概念。
      在旧时中国各姓祠堂正门上方,往往有一块牌匾,上面写着 "XX堂"。在海外的宗亲社团和各姓联谊会所,也往往挂有写着"XX堂"的灯笼和牌匾。这就是中国人的堂号。
        堂号是什么?简单地说,堂号就是祠堂的名称、称号。
      祠堂又称为家庙,是中国人供奉祖先神位、祭祀祖先神灵、举办宗族事务的公共场所。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传统的一个民族。在每个家族中,往往都有一个场所来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所以,旧时的每个家族都会有本家族的祠堂,并给它取一个名号,目的是让子孙们每提起自家的堂号,就会知道本族的来源,记起祖先的功德。
      俗话说,树大分杈。随着生命的传递、繁衍,家族就会不断扩大。扩大的结果是一些家族从祖居地迁居他处,另开基业,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这些新形成的宗族和分支,往往又会建立新的祠堂,来供奉最亲近的祖先。于是,由一个祠堂又会派生出许多新的祠堂来。因此,象族谱有总谱、支谱一样,祠堂也就有总祠、支祠、分祠之分,也就是民间所说的所谓大堂祠和小祠堂。
      堂号不仅仅是用在祠堂,还多用在族谱、店铺、书斋及厅堂、礼簿等处;也有用在生活器具上的,如在斗、口袋、钱袋、灯笼等上面大书堂号,以标明姓氏及族别。凡看重自己的姓氏和族属的人,都不会忘记本族世代相传的堂号。不仅汉族,许多迁居内地的其它少数民族,如匈奴的呼延氏(太原堂)、回纥族的爱氏(西河堂)、蠕蠕族的苕氏(河内堂)等少数民族,内迁后接受了汉文化,也有以其繁衍地的郡名或祖上业绩之典故作堂号的。
      历来每个姓氏、每个宗族、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堂号。堂号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在中国宗法社会中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从功能上说,堂号的意义主要在于区别姓氏、区分宗派,劝善惩恶,教育族人。如果说郡望是高一级别的宗族寻根标志,那么堂号就比郡望堂低一级的宗族标志。郡望往往可以作为堂号,但堂号却大都不能用作郡望。一个姓的堂号要比郡望多得多,一姓的郡望只有数个多至数十个,但堂号往往有数百甚至上千个之多。郡望在宋代以后就开始走向统一和固定,但堂号却随着宗族的发展,一直在不断的增加。
      各姓的堂号虽然很多,但也不是随便乱取的。各一个家族的堂号,往往都有其非常深刻的含意。根据取名的依据和其用意不同,堂号又可以分为如下几个类型:
      以地名作堂号:许多宗族喜欢以他们的发源地来作为自己的堂号,这在各姓中都是一样。如王姓的"太原堂"、"琅邪堂",李姓的"陇西堂",刘姓的"彭城堂"、"中山堂"。这些堂号,使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家族是从哪里发源来的。
      以宗族典故作堂号:这类取堂号的方法,在各姓中都非常流行,也非常有意思。一个堂名,就是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当然,这个故事必须是有关本姓祖先的,而不是讲的他姓人物。如王姓的"三槐堂"、刘姓的"藜照堂"、吴姓的"三让堂"。这些故事,往往都极富有教育意义,能使族人缅怀先祖,激励斗志,奋发图强。
      以道德伦理作堂号:这种取堂名的方法,是将一些教育族人劝善惩的词语作为祠堂名称。这类堂号在各姓氏中也比较普遍,而且往往各姓共用。如"敦厚堂"、"敦睦堂"、"敬本堂",几乎各姓都有。因为中国人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是全民族共有的,非一姓所有,因此这一类的堂名除了通常的道德鼓吹外,事实上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含意。
      以祖先名号作为堂号:这种堂号在各姓中也都常见,但相对要少于前几种。其方法是将某一祖先的某种有特殊含义的称号或者居住地,作为本族的祠堂,如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后裔的"伏波堂"、唐代大诗人香山居士白居易后裔的"香山堂"、宋代学者屏山先生刘子翚后裔的"屏山堂"。
      堂号是宗法社会的产物,在传统宗法社会中,它对于敦宗睦族,弘扬孝道,启迪后人,催人向上,维护家庭、宗族和整个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中国传统社会的终结,祠堂在中国大陆不是成了历史,就是成了文物,因此,新的堂号不可能再产生,但是,旧有的堂号却仍然留在各姓各族人们的记忆中。
      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的开放改革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许多大陆宗祠被恢复,族谱被续修,因此,堂号再一次被人们抬了出来。不过,今天的堂号,已经没有了宗族主义的负面作用,有的只是给人们寻根问祖、缅怀先祖、激励后人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对于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对于早日实现统一大业,堂号都必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
        家谱的编写
        1.家谱的格式
      中国家谱保存至今的,以清代和民国的为主,约占全部数量的将近90%。就这部分现存家谱来看,尽管其编纂形式有所不同,编纂体例有详有略,记载范围有大有小,记载内容有多有少,编修重点各有侧重,但其格式基本上是相同的,是统一的,是有章可循的。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以下各项:
      1.谱名   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2.谱序   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3.谱例   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4.谱论   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5.恩荣录   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本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6.像赞、遗像   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7.姓氏源流   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8.族规家法   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9.祠堂   记载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历史,介绍祠堂的建筑规模、地理位置,收录有关祠堂的碑文、诗文、祠联、祠匾、祠堂图,建祠捐资人名,记录祠堂内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况等。
      10.五服图   又称服制图。所谓五服,就是指古代丧服制度中的五种服色,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丧服是根据生者与死者的远近亲疏关系而穿着的一种服饰。因五服本身就表明生者与死者的亲疏远近关系,同时又表明与死者同有关系的生者与生者之间的远近亲疏关系,所以不仅在执行丧礼时要涉及到,而且在执行宗族、家族事务及执行法律时也必须涉及,所以家谱中一般都载有五服图。
      11.世系   这是家谱中的主体部分,又称为世系图、世系考、世系记等。这部分内容为所有中国家谱共有,因而成为家谱区别于正史、地方志的最明显的标志。世系表除欧阳修、苏洵所发明的欧式图谱和苏式图谱外,还有两种比较常见:(1)宝塔式图谱:这一图谱形式何人所创、创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不过最迟已在南宋时出现了,因此很可能也是北宋人的产品。(2)牒记式图谱:这一图谱的特点是分别按世代以文字叙述先人的事迹,既不用线条,也不用图表。
      12.传记   家谱中的传记又称行状、行述、行实、事状、志略等,其体裁有传记、行状、寿文、贺序、墓志、祭文以及抄自史传中的资料,主要载录家族成员中“方行可书”的“忠臣孝子”、“节妇义夫”的事迹和传记资料。
      13.谱系本记   也称作世序、世系录、先世考等,主要内容与世系部分大致相同,记载本族成员的简况,即本人名讳、父名讳、排行、字号、生卒年月、寿数等。
      14.族产   记录家族、宗族的集体财产,如祀田、坟地、义庄、学田、义墅、山林、房屋等。
      15.契据文约   专门登载与记录和族产有关的契据文约、管理制度以及宗族、家族内部关于承嗣、婚姻、分家等的文书及契约。
      16.坟茔   记载族中公共坟地的情况,包括墓地图、坟向、祖坟及各支派墓地分布等。
      17.名迹录   记载与本族或族中成员有关的山水桥梁、亭台堂舍、庵寺书院等。
      18.任宦记   记载族中成员历代官宦名人事迹,其内容与传记部分大致相同,包括履历、科第、政绩、功勋、著作、学说等。
      19.年谱   是按照年、月、日专门记载一个人生平事迹的一种体裁。
      20.艺文   收录家族、宗族成员的著述,包括奏疏、殿试文、万言策、诗词和各式文章等。
      21.字辈谱   又称派语、派行诗、行第、派引、排行等,专门登载族内成员姓名排行的字语。
      22.领谱字号   中国古代家谱修好后,在派发给族中成员前,对每部谱都编以号码。
      23.续后篇   或称余庆录。指家谱修完后,专门留空白纸数页,留待后世子孙续,以示绵延不绝。
      24.纂修、捐资人名   家谱的纂修或续修,是家族、宗族中的一件大事,涉及族中许多人员,且须动员全族成员捐款助修。   以上是家谱的基本格式。一部家谱也许不可能将上述基本格式全部用到,但格式中的主要部分,如谱序、凡例、世系图、传记、家规、艺文、字辈谱等肯定会有,家谱也正是凭借上述内容将家族的历史渊源、迁徙情况、历代英贤等保存下来,并流传后世。   其实一部完整的家谱就是一部宗族、家族史或宗族、家族百科全书。通过一部家谱,我们可以了解到该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变迁,婚姻状况,该家族成员在科第、官职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该家族的经济情况和丧葬、礼典、家规、家法等典章制度等。而家谱也正是将这些内容以书、图、志、表、史的形式记录下来,成为可与正史、方志并列的又一文史宝库。
        2.家谱的纂修
      家谱是一个家族、宗族全面、详细的记录,堪称家族、宗族史或家族、宗族百科全书,同时家谱又起着敦宗睦族、凝聚血亲的功能和作用,那么纂修家谱可说是中国古代家族生省事中的一件大事了。古从对纂修家谱可以说是谨慎而又隆重的,将修谱视为宗族中的头等大事。有些家族在纂修家谱时请本族或族外当时有名的文人学士撰写部分内容或题写序言,如欧阳修撰有《欧阳氏谱图》、苏洵撰有《苏氏族谱》、曾肇撰有《曾氏谱图》、王安石撰有《许多世谱序》、文天祥撰有《跋李氏谱》等。其主要目的是借以扬名和炫耀,但从另一侧面也保证了族谱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一部家谱从酝酿重修或续修到新谱修成,中间有许多过程,这里分别叙述如下:
      1.家谱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1)平时分项记录族人的情况如家族成员凡生丁口、行冠礼、结婚时均须预先立册一本,以便以后陆续增入新添丁口。每年冬至祭礼祖先前,家族内各房须将男丁情况报至族里,同时将婚、嫁、卒、葬等一并报上,以作为日后修谱续修的依据。   
    (2)平时由各房单独记录,再按时汇总登录平时家族成员的基本情况就由各房或各支单独记录和掌握,各家族成员也主动将变化情况报告房长,如生丁后须报以下内容:某房、祖某、父某、行某之第几子、生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每年冬至,各房长将该年的全年变动情况造表登记后送入族内,再由专人登入总册送至族祠或派专人保存,到修谱续修之年时再拿出来使用。   
    (3)由各户按时报告变动情况如山东曾参后裔在祠堂内设有《纪年簿》,规定族内成员生子三天命名后即报告族长,登名于簿,记明出生时日;去世者,家属半年内将死者寿数、葬地报告登记;即媳妇,要求把女方生日、娘家情况记录在簿;迁居外地者,要一年汇报一次情况,注明居地等项,以便族长记录。   
    (4)修谱时普查填表而后汇总纂局格式如下:第几某户、几十几代、名某、年几十几岁、现居某县某村、习何业何职、曾祖名某、号某、何指、在否、父字某、号某、何指、在否、有子几人、名某。   
    (5)派人外出实地调查这是一般家族修谱、续谱时最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之一。有些家谱在载录修谱人员时称从事这项工作者为“采访”。外出实地调查的主要对象是迁居外地的本族成员的基本情况。   
    (6)各支族提供有些家族规定:修谱前两年,各支族要将各自的情况先行编好送来汇总,各房“预先编订,早发传启,汇齐修梓”。   
    (7)利用旧谱资料这也是一般家族修谱、续谱时最重要的资料来源之一,几乎所在的得修谱、续修谱都是在旧谱基础上参核考证,拾遗补缺再填加新材料而修成的。   
    (8)利用御赐诗文及各种契约文书等文献资料福建莆田《九牧林氏家乘》则载有宋、明两朝五位皇帝赐给族人的八首诗词及唐朝时发给林家的免税役户贴。   
    (9)从正史、方志、文集及其它书籍、资料中抄录资料一些大家族的家谱收录人物众多,这些人物或在正史中有传,或有文集行世,或在方志有载,另外他们与同时代的族外好友或有彼此酬唱、书函往来。这些酬唱、书函等也许收录于他人的文集之中。以上种种情况都会在修谱、续谱的过程中遇到,因而正史、方志、文集和其它书籍、资料也成为修谱时不可遗房的重要宝库之一。   
    (10)辑录族人所撰诗文及其它存稿如贵州黄平县新州镇周家山《周氏族谱》除记载周瑛的传记外,还收了他的诗词、散记和其它文字,并对他的著作《草庭类稿》予以介绍。
        修家谱兴起在明朝中期,一直到清朝咸丰年间达到鼎盛。“以前普通老百姓是不能修家谱的,只有王公贵族才有修家谱的权利。”王正奎说,全国除了孔孟两家的族谱可循,其他的族谱乱认祖宗的行为很普遍。
                                        (四)
        数字起名字的由来
        元代汉人不能用名字起名,元代用名字起名要杀头的 ,在南方客家人还用郎名数字起名。
    南宋也有数字起名,在吴地。据清代阮葵生《茶余客话》记载,最早用数目字取名的做法不是出现在民间,而是在宫廷,始作俑者乃是春秋时的吴王,他给女儿取名为“二十”。吴国人为了避讳,就把二十改读为“念”(直到现在,“廿”仍读作“念”)。自此,数字名就在吴地流传开来,并进而推向各地,成为民间一种重要的取名风习,这在宋、元、明时期的平民取名为较为突出。据南宋文学家洪迈《夷坚志》所载的人名统计,是书各卷中数字名比比皆是,如男性有“鄱阳城民刘十二”、“昆山民沈十九”、“丽水商人王七六”、“苏州大亨沈万三’、“温州担麻人顾百一”,又有,兴国军民熊二、南城人夫周三、符离人从四、楚州山阳县渔者尹二、黄州市民李十六、金华孝顺镇农民陈二等;女性有“福州黄秀才女黄十一娘”、“房州人解七五姐”、“岳州甘百十”、“隆兴卖艺女”“王千一姐”等。这些人名的分布范畴很广,包括今浙江、江西、江苏、安徽、湖北、山西等地,由此可见宋代下层社会平民取名有多用数目字的习俗。洪迈下的结论是:“疑宋时里巷细民,固无名也。”元代政治制度十分严酷,族分四等,人分十级,并规定平民百姓不准取名。俞樾在《春在堂随笔》中就说过:“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即怕是富人也是如此。平民百姓如要取名,只能用父母年龄的合计数字或排行来取,这实际上是一个数字代码,没有什么意义。例如“夫年二十四,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六,生子即名四六。夫年二十三,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五,生子或为五九,五九四十五也”。明太祖朱元璋出生于安徽风阳县的农家,早年还当过小和尚,像他这样的“家庭出身”当然只能取一个数字代码了。他父亲叫五四,大哥叫重四,二哥叫重六,三哥叫重七,大姐夫叫王七一;他自己的本名叫重八,可见明太祖一家原来都是以数字命名的。“元璋”是他发迹后取的名,他另有一个名字叫兴宗,其父亲又名世珍,二哥名兴盛,三哥名兴祖,这类堂而皇之的名字,都是他爬上统治地位以后所追取的。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常遇春的曾祖父叫四三,祖父叫重五,父亲叫六六;另一员大将汤和的曾祖父叫五一,祖父叫六一,父亲叫七一;吴王张士诚原名叫张九四(见《春在堂随笔》)。关于张士诚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龙门阵可摆。据黄清《闲中今古录》记载:“有人告诉朱元璋,张士诚一辈子宠待文人,却上了文人的当。他原名九四,作了王爷后,要起一个官名,有人替他起名士诚。朱元璋说:‘好啊,这名字不错’。那人说:‘不然,上大当了。’《孟子》上有“士,诚小人也。’这句话也可以读作‘士诚,小人也。骂张士城是小人,给人叫了半辈子小人,到死还不明白,真是可怜。”
                                       (五)
        死亡用词
        古代对不同年龄的死亡,用词有讲究,读其词即知年龄大概,宜慎用。
    殇  7岁及其以前身亡,或作“早殇”。
    夭  8岁至15岁,未成年或称“早夭”、“夭折”。
    亡  16至30岁,短寿曰“亡”。
    卒  31岁至50岁,中年称“卒”。
    享  51岁至59岁,“半百”老人方可称“享年”或“终年”。
    寿  60岁及以上可称“享寿”、“寿终”、“高寿”。
    耄耋 80-90岁高龄。
    期颐 百岁老人。
                                      (六)
        家谱的流弊
        中国人认祖归宗,靠的是姓氏祖谱,皇室的玉牒、普通百姓的祖谱、家谱,就是岁月传承的家世档案,直到今天,国人在对组织和管理机关填写有关申报表格的时候,还保留有“籍贯”一栏,籍贯实际上就代表着祖居地望的意味,它和姓氏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的人文地理记忆。
        夏商周以来,中国人就有家谱,诗人屈原官居三闾大夫,职责就是掌管楚国昭、景、屈三大姓的家谱,而汉代司马迁写的《史记》里就记述了大量上古以来的政权更迭和诸侯世家历史的权威性资料,而成为先秦时期的家世性经典文献。南北朝时期,讲究士族门阀制度,官分中正九品,看重出身的门选制度大行其道,家谱就成为选官、通婚的重要鉴证档案,是以政府、豪门士族很重视篡修家谱,至隋唐,政府开始设置专门机构,多次编写大型谱牒著作,著名的有《氏族志》、《姓氏录》、《元和姓篡》、《皇室永泰志》、《唐皇玉牒》等。宋代更有著名文人欧阳修、苏殉等人参与编谱修谱,使宋以前的家谱由维护门第、选举、婚姻为目的而扩展为宋以后的家谱具有尊祖、敬宗、收族等具有的教化功能,家谱的记载也扩展到了整个宗族制度。有了教化功能,等于修成了一件统治工具,当权者的重视就可想而知了。其中,明清两代的家谱编修无疑达到了封建社会的最高峰。如清代家谱在旗人袭爵、入仕都要查验家谱,而清代皇帝玉牒二百年间共修28次,平均不到10 年就续修一次。明代嘉靖年间,张宪、张辉阳主修的《张氏统宗世谱》,记载了张氏遍及全国15 个省,1470多个点的117个支派,只有民国初年山东孔府修的《孔子世家谱》的规模可与之比美。
        家谱既然是家族文献,免不了带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官修则可假他手粉饰家族,自修则更可自我方便作伪。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则自觉不自觉地按照儒家礼制来重塑祖先形象,规范祖先言行,掩盖祖先劣迹,抹去不良影响以获得主流文化的认同,所以中国家谱最大的流弊就是作伪,尤以宋代以后,明清两代为烈。
        今人徐建华在《中国的家谱》一书中总结了中国家谱作伪的六方面表现,可谓切中其弊:
        第一, 在姓氏朔源上攀龙附凤,以上古和汉唐以来的帝王将相、贵胄名臣为本氏族始祖或远祖,乱人他人做祖先,这连谱学大师欧阳修、苏殉等人都不能免俗。以明清两代为例,通常林姓上朔至比干,陈姓上朔至南朝陈武帝陈霸先,李姓为李耳、黄帝,萧姓为萧何,赵姓为宋代帝室等,不一而足;
        第二,为提高家族地位,乱标地望。所以王姓必琅铘,李必陇西,张必清河,刘必彭城,周必汝南,顾必武陵,朱必沛国,钟必颖川,应已成为通例;
        第三,世系虽远,却不可靠。名清以来的家谱,通常将家族远祖或始祖上溯至远古,然而历代世系又十分清晰,甚至数十代、上百代代代不乱。一个家族十代八代延续完全有可能,十代以上就应该存疑义,而上百代的连续记录又怎么能够靠得住呢?这是因为后代续修家谱,大多来源于记忆,附会或抄录史书、志书和其他图书,这些资料的来源本身就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
        第四,在一些迁入异地发展的家族中,大多在始迁祖身上大做文章。最典型的例子,宋朝以前的家谱中记录家族中的功名、官爵且显赫的特别的多,而到了明清以后则十分稀少,这是因为明清以前的资料稀少,可尽情作伪,明清以后对科举和官员履历可证明的资料太多,作伪则容易暴露;
        第五,书善不书恶。在几乎所有的家谱凡例中,都有家谱写法的“不书”条目,即不让入谱的标准,大多是“不道、乱伦、乱宗、绝义、辱先”等,这样就使得所有的家谱中就只有好人、正义君子而见不到坏人,“我在坟前愧姓秦”大约就是如此。历史上的大奸大恶之徒,如李林甫、秦烩都是既没有祖先父母,也没有子孙后人,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非常有趣;
        第六,为了炫耀目的,借助有地位名人为族谱增光,比如收入一些皇帝的赐文,如圣旨、敕书、上谕、赐诗,以及一些官方文书,如告示、公文之类,同时宴请历代外姓名臣硕儒写序作跋、书写题词、赞词、颂诗等,其间伪造或篡改,移花接木改头换面的代笔之作屡见不鲜。
    秦始皇是个有作为的大革命家,起码在“姓”与“氏”的问题上,秦灭六国后开始一锤定音,“姓”与“氏”合一为姓氏,周代“分封制”影响下的1745个“氏”全部变成了“氏”。  《中国姓氏寻根》载:到南北朝至隋,“崔卢王谢”为四大望族,唐代李世民见到官修宗谱仍延续前载便怒斥:我李氏贵为天子,“崔卢王谢”已经衰微,为何还持之不变?遂下诏改李氏为第一望族,公孙氏为第二望族,而“崔卢王谢”自然往后顺延。唐高宗后期,武则天干政,开始修编《姓氏录》,令五品以上的官员全部入谱,然后根据职位高低确定姓氏高低,此举大大提高了武则天皇后的声望与地位,为武则天以后顺利接掌李唐政权奠定了基础。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家谱文化与中国的“官文化”是紧密相关的,显摆家谱,无非是想向世人表明,自己祖上出过官员,认祖归宗也大多以先祖为皇室帝胄、名臣贤相为荣,这与当今修志纪念丰功伟绩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可否认,历代家谱的文化价值在凝聚人心、后世认祖归宗和促进团结等方面有积极作用,而其史料价值就不敢视为言之凿凿的真迹了。中华民国编录的《孔子世家谱》,向来被视为名谱之最,孔姓也曾被视为天下第一望族,有孔子这一高大全的偶像犹为不及,还要上溯始祖至商汤,进而上溯至商祖契(传说简狄吞燕卵而生商祖契),不啻为画蛇添足一样的笑话?今有河南人号称中华伏羲研究会的一帮人著书《中华万姓归宗》,言说天下万姓,同归太昊伏羲氏,其拳拳倡中华万姓归于一统之情尚可理解,然以天下万姓,归于一个神话传说生造出来的所谓“人文始祖”,从史料价值上说几近谬然,这中新儒家的论调岂不是另一种赤裸裸地公开作伪?这样一种伪作基础上的文化价值不知道又为多少华夏后世子孙所认同?恐怕只有时间的历史去验证了。再看看最近搜狐网上所谓“全球追认祖先”之类的话题居然成为焦点话题就可以知道,现在的主流话语和文化流向主权荒谬在哪里了,不由人不感慨良多。
                                         (七)                                                                                    
        靠不住的家谱
        8 月23日《南方周末》上发表了葛剑雄教授的题为《靠不住的家谱》的文章,说“近年来常从报上看到一些某某名人第几代后人在某地发现的消息,根据都出于他们自己保存的家谱。稍作分析,就能发现漏洞百出,不是误信了前人作的假,就是当代人为了某种需要故意以假乱真”。说得好,这样的文章早就应该发表了。
         家谱的前身叫谱牒,是西周春秋时为封建领主们编制的。从战国起社会本已进入地主制,可东汉后期领主制又来个回光返照形成了门阀制度,所谓“谱学”又盛行起来,《隋书·经籍志》在史部里还开设了专收家谱族谱的类目。隋唐以后门阀制度虽告衰亡,但在思想意识上讲究家世、借祖上之显贵为自己贴金的事情仍不易清除。于是阿Q之流动辄会说“我的先人比你阔”,修谱之举到解放前还未断绝。现在见到的家谱,包括明清时修的以及进入民国后修的,都是这种产物。
         这种家谱一般都有两部分。后一部分占的篇幅多,记载得也翔实。如第一代某某娶妻某氏,生了儿子,长子某娶妻某氏,又得儿子,次子某某娶某氏又有儿子,……这样一代代写下去,有的还记上女某某适某某即嫁给了谁,有的除名某某外还记上字和号,有功名的如中了举人进士做了什么官当然也必记不漏。这一般都是可靠的,不会无中生有,但一般也只是从明代晚期甚至从清代开始,这开始在某地安家落户的第一代还得了个名称叫“始迁祖”。抗日战争爆发时我随父母回到过江阴西乡的黄家坍老家,看到清末修的《黄氏家谱》,记得始迁祖某某是在明代初年从江西迁来的农民,实际上是逃荒逃到了长江江边当时还荒僻的地方以谋生。
         逃荒的农民哪有携带上代家谱的,弄不好连字都不见得认识。可家谱上在始迁祖之前的第一部分居然还从远祖写起。如我们的《黄氏家谱》就以战国时的春申君黄歇为远祖,以后的记得有西汉时的循吏黄霸,北宋时的大诗人黄庭坚,还有个元朝的文人黄溍,当然还不止这一些,苦于其时我只十三岁,历史知识少,其它统统记不住了。不过黄巢是肯定没有的,因为原先认为他是大强盗头;南宋初跟随过赵构的宰相黄潜善也与敝族不相干,因为他是奸臣。至于黄歇、黄霸、黄庭坚、黄溍这些黄氏先人之间的世系,好像这部《黄氏家谱》上并没有讲清楚,不像始迁祖以来那么班班可考。画像倒是有的,记得黄溍的衣冠就颇为特殊,大概是仿元朝的服饰吧,所以我才记住他的名讳,后来看到《四部丛刊》里有他的《黄文献公集》,才知道他真是个名人。只是其时并无照相技术,战国以至汉代的黄歇、黄霸也不可能真有画像传下来,无非是想当然地画一画而已。黄姓如此,其他各姓也不会例外,他们家谱上的第一部分始迁祖以前的列朝名人,大体上也是什么编造出来的。
         1956年,因公到北京,在干面胡同当时的中科院宿舍见到张政烺先生,闲谈时张先生讲到了旧社会编造家谱的事情。说当时有一种专以包修家谱为业的人,是多面手,还备有一副排印书的木活字,从家谱的编写到用木活字排版印刷,最后装订成书,能一手包办完成。这种人当然有技术,同时也有点文化,能用半通不通的文言文给该姓的名人和地主老财写篇家传、寿序之类。始迁祖以前的名人如有旧本可据当然很好,没有,就靠他们来编造。
        怎么编张政烺先生没有说,我想无非也是用些通行的姓氏书吧!早一点有元明时编刻的《排韵增广事类氏族大全》之类可用,晚一点可用明万历时凌迪知编刻的《万姓通谱》。还有一部更易得的叫《尚友录》,是明天启时廖用贤编的,在清代直到民国时还流行,我小时候就买过这书的石印小册。《尚友》者,用今天的白话说就是向前贤学习,所以《录》上面记载的各姓列朝人物无一不是名人,包修家谱时要编造始迁祖以前的人物,拿来一翻便得。我猜想敝姓《黄氏家谱》上那些先贤从黄歇到黄溍,当即是从这《尚友录》上抄来的;否则,黄溍的名气毕竟不能和黄庭坚等相比,没有《尚友录》之类的工具书,凭修家谱者的这点文化是不可能知道的。
         也许以上这些修家谱的知识偏了点,有点像考试中出的偏题怪题,以致某些以通晓文史自诩者未必都知道,于是难免发生如葛剑雄教授所指摘的这类荒唐事,闹点这类的笑话。葛教授指摘的都发生在近年,我记忆中在“文革”前60年代初也已闹过一次,是某老教授发现南宋末年抱了小皇帝赵昺跳海殉国的大忠臣今江苏盐城人陆秀夫,原来还是大诗人今浙江绍兴人陆游的孙儿,当时也在报纸上喧闹了一阵子,其根据就是他看到了陆姓的家谱,相信了上面的那些胡言乱语。这位老教授还是颇以熟悉清代诗文掌故自命的,遗憾的是他怎么没有看过黄宗羲的集子。这位人称梨洲先生的黄宗羲是浙江余姚人,和我们江阴黄家并非同宗,但因为是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他的集子我倒是看过的。在他的《南雷文定》三集里有一篇《淮安戴氏家谱序》,就毫不客气地指出:“天下之书最不可信者有二,郡县之志也,氏族之谱也。”四集里还有一篇《唐氏家谱序》,更进而分别了始迁祖以下之可信与以上之多出伪造。这位黄宗羲先生生活在三百年以前,已有这样明快的识见,今天某些文化人倒糊涂起来,未免太说不过去了。
        当然,这些伪造了祖先的家谱今天见到了也不必丢弃,更不能学破“四旧”的办法付之一炬,还是要把它收藏起来,有些图书馆还给馆藏家谱编了专目,这就做得很对。因为始迁祖以下的仍是可信据的资料,今天研究人口迁移、族姓分布等问题都用得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07
  • 签到天数: 295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3-26 09: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谱常识
        为什么要修谱?
        “乱世藏黄金,盛世修家谱。”中国人百善孝当先,寻根是人的天性,通过修家谱,有助于提升家族的凝聚力,维护团结,增进各个家庭的彼此了解和信任,加强沟通,促进家庭间的互帮互助;了解家族的历史和迁徙情况。
        一部完整的家谱具有哪些体例要素?
        谱名、祖先像赞、目录、修谱名目、谱序、凡例、恩荣录、谱论、姓氏源流、字辈排行、家法、世系、传记、风俗礼仪、祠堂、坟茔、族产、契约、艺文、领谱字号等。
        修家谱的准备条件有哪些?
        修谱组织及经费、相关家族资料书籍及文稿、入谱人员登记表。
        如何成立修谱委员会?
        1.家族内部召开筹备会议,统一思想,选举负责人;
        2.由家族成员中有影响力,威望,各支联络人及热心宗族事业的人员组成修谱委员会班底。
        修谱委员会负责的工作有哪些?
        1.确定以主编为首的编辑班子;
        2.筹措经费,并确定开支范围和标准;
        3.组织协调普查工作;
        4.确定家谱格式;
        5.汇总文字、图片资料;
        6.组织审查族谱草稿;
        7.联系修谱—制谱服务商;
        8.圆满庆祝发谱活动。
        如何收集资料?
        1.发布族人修谱倡议书;
        2.填写家族成员信息登记表;
        3.利用旧谱资料;
        4.从正史、方志、文集及其他书籍、文献中抄录资料;
        5.利用诗文及各种契约文书等文献资料;
        6.通过互联网络收集、补充资料;
        7.辑录族族人所撰诗文及其他文稿;
        8.辑录与族人有关的其他材料;
        9.辑录族人墓表、墓志、墓铭等材料。
        10.参阅户口登记及普查旧档案。
        如何筹集修谱经费?
        修谱的经费一般是来自入谱的男丁,都必须交纳一定数额的款项,其中还有一些族内有钱的成员的捐助。
        如何选择修谱公司?
        在家谱资料收集完毕后,如有必要,可决定是否与修谱专业者合作。家谱资料交给修谱公司后,会与修谱公司经常沟通联络,校对稿件,当排版完成后,修谱公司可以代为用户寻找印刷厂或与合作印刷厂来制作家谱,包括出片,校对、印刷、装订、运输。这期间修谱公司会与印刷厂沟通、校对和跟进印刷制作的过程,而节省了用户的时间。
        修谱公司具有该领域的权威性;丰富的修谱、制谱经验;优秀的印刷合作伙伴,这样在查询资料、校对资料、制作排版、印刷装订过程中避免出现问题。
        所以用户在选择修谱公司最好能够一条龙服务下来,这样省去了双方不少精力和时间。
        修谱的意义?
        修谱可以弥补历史文化、社会制度所涉及不到的内容,通过家族、家规、凝聚力来解决很多问题,可以发扬传统尊宗敬族的传统伦理美德,给后代子孙提供血缘寻根的线索。
        数字化家谱有哪些优势?
        参考与利用相关族谱的编修体例及资料内容,对寻根和修谱带来很大的益处,但是传统的中国族谱文献,使用上存在诸多不便,如数量庞大,卷帙浩繁,繁体中文、典籍分散、标点断句等等,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过最新的网络科技传输资料,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寻根与修谱,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寻根是为了修谱,而修谱是为了流传,因此除了印刷的传统纸本族谱外,家谱数字化,建立电子家谱可以节约纸本印刷成本,方便资料传输与分享,资料内容增修易行,复制备份增加资料保存安全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07
  • 签到天数: 295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3-26 09: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14-3-26 09:55 编辑

    修姓氏宗谱必备知识   
                                                   (八)
                                                                                        
    古代官职变动用词
        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果是降级授职,则称“左除”。
        2.赏:是指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于官职官衔或爵位.
        3.擢:既由选拔而提升."超擢"乃越级破格提升.
        4.迁:改官,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下列三种,一是升迁;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相当的官职;三是降职,即左迁.
        5.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
        6.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
        7.拜:授于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
        8.出:指出京受职.
        9.去:卸职.
        10.黜:废免.革职免官.黜虽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诏令,但黜有时指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理.
        11.放:放逐.贬谪放逐之意.放有时也指京官调往外地,既委任委派之意.
        1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降官职曰黜,升官职曰陟.
        13.夺:罢官免职.
        14.复:恢复旧职.
        15.致仕:又名休致.指官员退休,辞职归家.
        16、绌:同黜,指罢免官职。
        17削:降职。
        18革(褫):革除之意,指撤职查办。
        19转: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
        20加:升职或兼职。
        21改:改任。
    22进:晋升
        23迁授:升迁。
        24累迁:表示多次调动。
        25知:表示主管。
        26典:主持主管。
        27主;表示主管。
        28补:任官,补缺或由候补转正式任命。
        29捐补:按朝廷“捐例”捐输财物或银两而获得官职。
        30捐升:按朝廷“捐例”捐输财物或银两而获得升职。
        31恩荫:又称任子、门荫、荫补、世赏。因父祖为官或有功,子孙承恩特许入仕(也指承恩入学)
        32守:秦代郡的长官名。汉代更名“太守”。后世作州、府地方长官的省称。指被委任在某一方或区域负责实施法律或管理的政府主要官员。
        33为:做,指当任某职。
        34任:担当、担任。
        35视事:表示在任。
        36兼:兼职。
        37署:代理,暂任。
        38摄:暂时代理。
        39假:临时暂代。
        40判:高职位之官员出任地方官。
        41行:以低职位代高职位。
        42领:以高职位代低职位。
        43权:临时代职。
        44授:授官、任命。
        45护:原官员短期离职,临时守护印信。
        46征(徵):奉征召入仕。一般指君招臣。有时也指上级招属官。
        47举:被推荐推举入仕。
        48荐:同举。
        49间、提、拔:指提升没有官职之人入仕,一般用于布衣任官。
        50解:同去,辞去官职之意。
        51谢病:因病辞官。
        52乞骸骨、归故里、退、告退、自乞、致事、辞、致政:以上皆表示自己申请辞任官职退休还家。
        53出宰:调离开京都。
                                              (九)
        谱牒是中华文化圈中特有的一个档案种类
        刘耿生(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谱牒是记载宗族人物世系及其事迹的档案,一般称作家谱、族谱或宗谱。“谱牒”一词源于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本于兹,于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广雅》说:“谱,牒也。”《玉篇》说:牒,“谱也”。也就是说,谱与牒是同义词。明代学者方孝孺说:“谱者,普也,普载祖宗远近、姓名、讳字、年号;谱者,布也,敷布远近,百世之纲纪,万代之宗派源流。”清代著名档案学家章学诚认为:“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总之,谱牒体现了档案学、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旨要,在历史上曾起到“明血统、序昭穆”,记载家族历史的作用,是中华民族尊重祖先之美德的一种产物。
        谱牒主要由表、牒、图、传等组成,内容为族姓源流,世系辈字,郡望支派,移住始末,恩荣表述(制诰、族节、恩例、进士),祠堂家墓(族规、祠产、义庄),家传著述和家训等等。随着时代的进步,谱牒逐渐增加了本家族重要人物的事迹、一定历史时期与家族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事件,以及风俗习惯、名胜古迹、年节来历等等,谱牒的内容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有关家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方方面面的情况,堪称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
        口述谱牒是文字产生前最为古老的一种谱牒,它通过人们的口传心授将宗族的世代谱系传承下来。我国古籍文献中记载的上古传说时代的家族世系,例如《史记》中记载黄帝各支系的《五帝本纪》等,就是口述谱牒。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口述谱牒更为普遍。
        从目前考古发现得知,人类发明文字后,我国最早出现的是甲骨谱牒,属于甲骨档案的一种,最早的甲骨谱牒记载了殷王世系,以及祭祀祖先的祭祀谱,它只记世系和人名,没有事迹。稍后还出现了青铜谱牒,先秦称铜为金,故将商周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谱牒称为 “金文谱牒”。青铜谱牒多为祭祖用,铸上列祖列宗名字、忌日,随器永存,按时祭祖,使子孙不忘。
        铁器的出现,使得石刻成为可能,石刻比青铜铭文更廉价、更方便,可以写更复杂、更大量的文字,因而“刻谱于石,以垂永久”。至汉代,碑谱已十分流行,碑谱上刻有家族的世系、成员名字、繁衍情况、官位、封地等等,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家谱了,并逐渐演变为墓碑。尽管后来广泛使用纸谱,但碑谱以其“以垂永久”的优势,延续至今。
        谱牒是中华文化圈中特有的一个档案种类,除中国外,受中国文化影响较大的一些国家,如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国亦存在谱牒和谱牒学。迄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档案原件——商代甲骨文档案,大量内容是商王世系的记载,因此可资证明,中国自从有文字以来,即出现了谱牒,谱牒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档案之一。尚未发现还有哪种档案比谱牒影响更加广泛,历史更加悠久。
        家谱是地方志以外一个重大的史料宝库
        周振鹤(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家谱与方志历来经常被相提并论,如果从今人重视其史料价值来看,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从渊源来看,则两者差异很大。方志的源头很远,有人以为从《越绝书》那样的著作出现就可以算是开端了,但其实如果以六朝群出的地记为标志会更合适些。唐代北宋图经的出现则是方志的官书化,这以后修撰地方志就是官方的正式行为。南宋以后,以“志”为名的地方志正式登场,一直延续到今天。地方志与一统志的配合,使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地理现象资料得以保存,让我们今天的历史地理学术研究有很厚实稳妥的基础。
        家谱的情况则有些不同。唐以前只有皇帝才能立庙,只有皇族才有族谱玉牒。宋以后,高官名宦也立宗祠,修家谱,这虽然是僭越,但礼崩乐坏本是历史正常的发展进程,再往后,就是礼下庶人,连普通老百姓也都开始修谱了。于是明清以后就出现了数量巨大的家谱,于研究人口史、社会史以至文化史都有莫大的意义,的确是地方志以外一个重大的史料宝库。
        修谱反映了中国人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心理
        励双杰(家谱研究者,著有《中国家谱藏谈》等):对修谱的重视,反映了中国人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心理。前人对家谱的理解是,“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古今士大夫必详其谱系者,所以辨昭穆、别亲疏,俾其后裔起尊祖敬宗之念,敦孝友雍睦之行”(王禧《常州董墅王氏宗谱序》)。
        中国家谱由来悠远,溯其端绪,几乎与中国进入文明社会同时。数千年来,家谱在不同时代显现出不同的形态,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宋代是中国家谱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由于赵宋凭才学取士,不矜门胄,家谱的功能从以往别选举、定婚姻、明贵贱的社会政治功能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伦理道德教化功能,编纂方式也由过去主要由官府修撰发展为私家修撰。著名学者欧阳修、苏洵分修《欧阳氏谱图》、《苏氏族谱》,总结前人修谱例则,另创谱法,或直书,或横缀,世称欧、苏体,最为后人推崇,从而奠定了后世修谱的基本体例格局。
        周振鹤:前面我说到庶人修家谱本来是一种僭越做法,但一旦成为社会上的正常的行为,就反过来成为统治者的利用工具了。为了社会的稳定,清朝统治者尤其支持纂修家谱,目的就是笃宗族,进而稳定社会。当时社会在县以上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员来治理的,在县以下则由乡绅参与管理,家族的作用于是不可忽视。家族由族长等人的管理与族规的规范而成为社会的稳定力量,这是统治阶级的愿望,而在传统社会里的确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这个目的的。但在现在的社会里,家族的这种作用显然已成历史。现代的社会管理直到每一个个人,都有极为详细的资料可查。他的各种社会关系也是从档案里就唾手可得,无须假家谱才得明白。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不以现代社会修家谱族谱的行动为然的。但毕竟这种行动是一些人的兴趣爱好,只要与和谐社会不发生矛盾,也不必强作反对,听其自然可也。
        利用谱牒可以补正史之不足
        刘耿生: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名人有传,这构成了我国珍贵的文化财富。完整的谱牒,记载了本家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不仅仅“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还记载和家族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与本家族相关的地方风俗习惯、名胜古迹、年节来历等,无疑具有难能可贵的史料价值。
        励双杰:关于谱牒的史学价值,可以举一个例子。张伟先生在专著《尘封的珍书异刊》中有一篇“《北岭徐氏宗谱》中的世博会文献”,通过对《北岭徐氏宗谱》(光绪十年刊本,八册)中记载的徐荣村咸丰元年(1851)在伦敦世博会以自己的“荣记湖丝”参展并一举荣获金银大奖的史实,把中国与世博会的渊源一下子前推了十六年。他说:“《北岭徐氏宗谱》为后人保留了很多难得的第一手史料,其中关于中国参加1851年伦敦首届世博会并获奖的第一手文献,更是弥足珍贵,这套家谱也因此成为极具历史意义的近代谱牒中的珍藏品。”家谱对正史之补正,于此可见一斑。
        研究利用家谱有一个重要前提,即只应以谱中所载的当代事为参考,而不可对其溯源过远的材料完全当真
        周振鹤:利用家谱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只应以谱中所载的当代事为参考,而不可对其溯源过远的材料也当了真。因为那些材料往往是为了给家族脸上贴金而装饰上去的。
        任何时代甚至任何文化都有以高贵出身为荣,以祖先的光辉来抬高自身的欲望。只是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标准罢了。譬如在文化大革命时就以出身穷苦相标榜,以书香门第为不齿。澳大利亚现代化以后,有些人就到图书馆或档案馆去,将自己不光荣的犯罪的祖先的纪录毁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此家谱中扯来做自己祖先的名人多半靠不住。姓孔的未必都出自孔老夫子,姓柳的不见得都是柳下惠的后代。
        修谱的人往往多是三家村的冬烘先生,于历史只有一知半解的能力,其主要任务就是寻找同姓的古人中有谁是可以与本家族挂上钩的,只要能添光加彩,就可以拉上关系。甚至无须那些冬烘先生,即挑担刻谱的人也能为你造出光荣的祖先来。因为晚明就出现了一本《尚友录》的书,里头将古来同姓的名人归类在一起,你是姓赵的,起码有宋太祖赵匡胤摆在上面,再不济是他的某一后代的后代。姓孟有轲,姓诸葛有亮,中国历史悠久,名人指不胜屈,《尚友录》一翻,认一个就是。所以族谱虽有价值,但须利用得当,不能拿到篮子里就是菜。即使方志也是如此,许多现代人以明清的方志来证明秦汉的地理沿革,结果往往闹笑话,原因不是别的,就是明清时代那些写方志的人对秦汉地理的认识并不比现代人高明多少,因为他们的依据无非也是《史记》与前后《汉书》,与我们所见正同。如果他们见识错误,难道我们也跟着他们跑吗?
        许多学者推崇方志与家谱主要就是因为它们的史料意义,而不在于别的价值。因为古代文献存留远较现代为少,所以我们都应该珍惜,并加以好好利用。

      整理:刘立志

      延伸阅读

      要收集县志、府志、省志、家谱,加以研究。
      ——毛泽东
      我国史学领域有尚待开发的两座金矿:一是方志,一是家谱。
      ——顾颉刚
      将来中国有无数存真传信的小谱,加上无数存真传信的志书,那便是民族史的绝好史料了。
      ——胡适
      我国乡乡家家皆有谱,实可谓史界瑰宝。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家谱,俾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也。
      ——梁启超
                                          (十)
                                                                                       
       “庙讳”问题
        例:1、永侠三子 承杵 原名贝旁宁因避 庙讳改为杵字思有生于清康熙六十年辛丑十二月三十日亥时娶杨氏生于清雍正二年甲辰生子一 宗林 公妣卒失考 公卒葬附兄承宝墓 妣卒葬附姆朱氏墓
        例:2、宗相 子 德纯 原名水旁享因避 庙讳改为纯字字俸
        首次看,还真孤陋寡闻了,不曾听说!查了一下,才知道是古代避皇帝父祖的名讳。
    “庙讳:封建时代称皇帝父祖的名讳。
        《魏书·崔玄伯传》:“ 崔玄伯 , 清河 东武城 人也,名犯 高祖 庙讳。”《旧唐书·韦贯之传》:“ 韦贯之 本名 纯 ,以 宪宗 ( 李纯 )庙讳,遂以字称。”《新五代史·职方考》:“ 镇州 故曰 成德军 , 梁 初以‘成’音犯庙讳,改曰 武顺 。”按,“成”与 梁太祖 父 朱诚 之名谐音。
        各个朝代在位的君主必须避讳;已故的君主七世之内也须避讳,叫做避“庙讳”。其类别大致有:改姓氏、改名字、改地名、改官名、改物名、改书名、改干支名、改方药名、改常语。在封建时代,不避讳是要判刑的:“诸上书若奏事,误犯宗庙讳者,杖八十;口误及余文书误犯者,笞五十。即为名字触犯者,徒三年。”(《唐律疏议》卷十《职制篇》)金代医学家张元素二十七岁时参加经义进士考试,就是因为试卷中用字“犯庙讳”而落第的。明清时期,因犯君讳而引起文字之祸,甚至无辜遭戮的,也不少见。”
        不知先生对此为何还有疑问?难道此种解释有问题?
                                           (十一)
        古今称谓大全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
       (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解。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句,“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太师”是颜真卿官职“太子太师”的省称,“少保”则是文天祥的官职。《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被称为刘宾客;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苏轼曾任端明殿翰林学士,被称为苏学士。
       【称爵名】《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梅花岭记》“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代多铎被封为豫亲王。《柳敬亭传》“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是明末左良玉爵号宁南侯的省称。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唐初名相魏徵曾封爵郑国公,故世称魏郑公;名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因功封爵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大书法家褚遂良封爵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曾封爵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明初朱元璋的大臣刘基封爵诚意伯,人们以诚意伯相称。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
       【兼称】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前两人兼称官职、字和姓,后一人称字和姓;《梅花岭记》“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兼称官职与谥号,“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兼称姓、官职和名;《促织》“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
       【谦称】(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十二)
        谱牒中的常用名词解释
        黄祖珩
       【谱牒】记述氏族或家族世系的书。
       【家谱】又称族谱,记录家族世系和事迹的书,内容记载家族的起源、发展历史,家族成员的身份事迹及相关的各种内容。
       【家乘】春秋时晋国史书名《乘》。后因称史籍为史乘。宋黄庭坚有《宜州乙酉家乘》是日记性质。后人撰写家族之史,袭用《家乘》之名,其内容比家谱更广泛、更详尽。如《即墨黄氏家乘》内有明清皇帝诰命,圣旨、敕谕,家族名臣给皇帝奏疏、议,家族贤达传记、墓志、科举、著作目录、诗词文章等。
       【玉牒】1、古帝封禅所用文书。2、帝王族谱(以编年体叙帝系而记其历数称玉牒)。3、典册。4、神仙名籍。
       【考】①老。②父亲。后只称亡父曰考。《礼·曲礼》:“生曰父……死曰考。”
       【妣】①祖母或祖母辈以上的女性祖先。②母亲。《尔雅·释亲》:“父为考,母为妣。”后来只用于亡母。《礼·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谥号、谥】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
       【昭穆】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以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的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称穆;用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亲疏和远近。《周礼·春官·小宗伯》:“辨庙祧之昭穆。”后来泛指家族的辈分。晋陶潜《陶渊明集》赠长沙公词序:“长沙公于余同族,祖同出大司马,昭穆既远,以为路人。”
       【出嗣、嗣】嗣即继承,接续。出嗣:在封建宗法制度下,把自己的儿子给没有儿子的亲属作过继子。
       【承祧】承奉祖庙的祭祀。后亦称嗣子为承祧子。祧:古代称远祖的庙。在封建宗法制度中承继先代,称承祧。
       【双承】继承两支的祭祀。
       【嗣子、嗣孙】无子者以同辈兄弟之子过继为后人,称“嗣子”。过继孙辈的,称“嗣孙”。
       【乏嗣】缺乏承继人。
       【止】一般指已婚无后代(儿子)即去世。
       【早卒】早年去世。
       【流寓】寄居他乡。
       【适辽】至辽宁,泛指到我国东北地区。
       【配】元配。初娶的妻子,也称“嫡妻”。继配。元配亡故后,继娶之妻。
       【嫡、庶】“嫡”与“庶”相对,“嫡”在封建宗法制度中指正妻;“庶”指妾,又称副室、偏房。
       【守节】在封建社会中,妇女在丈夫死后,立志不嫁,直到老死就是守节的行为,这样的妇女称为“节妇”。
       【契】古代把合同、总账、案卷、具结都称作契,后单称买卖的文卷为契。
       【契约】双方或多方同意订立的条款、文书。
       【司厅】即驿丞。明清时,各州县设驿站之地,均设驿丞。掌管驿站中仪仗、车马、迎送之事。
       【翰林院】官署名,唐初置翰林,为内廷供奉之官,本以文学备顾问,得参谋议,其时医、卜、伎、术、方士僧道,皆得待诏翰林,非尽文学之士。玄宗开元初始置翰林院,以张九龄、张说、陆坚等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司起草诏书及应承皇帝的各种文字。开元二十六年改翰林供奉为学士,别置学士院,专掌内制。宋设翰林学士院,职掌在内朝起草诏旨。此外在内侍省下设翰林院,总天文、书艺、图画、医官四局。明将著作、修史、图书等事务并归翰林院,成为外朝官署。清沿明制,翰林院掌编修国史及草拟制诰等,其长官为掌院学士,满、汉各一人,由大学士、尚书中特派,所属职官有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无定员。
       【国子监】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设六堂,分别为: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是贡生、监生们的教室;国子监设祭酒、司业以及学正、助教、主教、主事、收掌、对读等学官,品秩为从正四品到九品。
       【内三院(内翰林)】清官署名,天聪十年,置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各设大学士一人。内弘文院掌注释历代行事善恶、进讲。合称内三院,康熙九年改为内阁。
       【处士】古时称德才兼备而不为官的人士。
       【伯仲叔季】兄弟排行。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封赠】封建时代施恩臣下,实行封赠之制。即将文武官员的官爵、有关名号授予其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及本人妻室的制度。存者称“封”,殁者称“赠”。一品高官可封赠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连同妻室共四代。以下有两代、一代,品位低流官只封赠妻室而不追及上代。
       【诰命】在明清之际,对文武官员及其先代、妻室授予爵位、名号时,皇帝命令有“诰命”与“敕命”之分。五品(含五品)以上授诰命,而针对官员本身的叫“诰授”,针对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时,存者叫“诰封”,殁者叫“诰赠”;六品以下授敕命,称“敕授”、“敕封”、“敕赠”。
       【例授】循例授官。清制封典,朝廷按照定例授予官爵:授予本人者为“例授”;因推恩而授给本人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之存者为“例封”,其殁者为“例赠”。
       【貤封】清制,官员以自身所受的封爵名号呈请朝廷移授给亲族尊长(远祖、伯叔或外祖父母等)称为“貤封”、“貤赠”。
       【议叙】清制,吏部考核官吏后,对成绩优良者加级或纪录,以示奖励,称“议叙”。功多者加倍议赐奖励称“优叙”。又由保举而任用的官员亦称“议叙”,如议叙知县等。
       【承荫】明清时,凭借上代的余荫而授的官职叫承荫。
       【恩荣】由皇帝批准下旨,赐与荣典,予以褒奖,为“恩荣”。清中期以后,冠以恩荣的官秩,多由朝廷筹饷特许而捐纳取得的品级。
       【拣选】各省若因本省人员不敷差遣,可要求于候补人员中挑选相宜者委用,经吏部奏请后,由特派大臣负责拣选。
       【署理】是指代理、暂任或试充官职的意思。
       【庠生】明、清时,府、州、县学的生员为庠生。
       【廪生】明洪武二年,朝廷令府、州、县皆置学,府学生员四十人,州、县以次减十,人月给廪米六斗。后来名额增多,食廪者谓之廪膳生员,省称廪生;增多者谓之增广生员,省称增生,无廪米;后来名额再增,称附学生员。清沿明制,廪生名额及待遇视州县大小而异,月给廪饩银四两。经岁、科两试成绩优秀者,增生可依次升廪生,称补廪,廪生可依次升国子监学生,称岁贡。童生应试,例须觅廪生具保无冒籍、顶替、匿丧等情,称廪保。
       【贡生】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太学)肄业,称为贡生。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
       【举人】明清专称乡试登第者为举人。
       【进士】明清时,举人会试中式,殿试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通称进士,凡列衔皆先书赐进士及第或出身。
       【大学士】官名。唐、宋、明、清皆设,职权不一。唐中宗景龙二年,修文馆置大学士四员,宋有昭文馆大学士、集贤殿大学士,以首相、次相分领。明初政归六部,洪武十五年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大学士以备顾问,秩仅五品。其后增设谨身殿大学士。宣宗时,杨士奇、杨荣、杨溥入阁,乃以师保尚书兼大学士,官尊于六卿。清因之,设殿(保和、文华、武英)阁(体仁、文渊、东阁)大学士四人,协办大学士二人,秩皆正一品;赞理机务,表率百僚,遂为宰相之职。
       【庶吉士】官名,明洪武初采《尚书·立政》“庶常吉士”之义,置庶吉士,六科及中书皆有之,永乐二年始专隶于翰林院,以进士之擅长文学及书法者任之。清因之,设庶常馆,进士殿试后朝考前列者,得选用为庶吉士。肄业三年期满再经考试,按等第而分别授职,谓之散馆。二甲进士授编修、三甲授检讨,不入选者,内用六部主事,内阁中书;外用知县。
       【六科给事中】官名,明初沿前代设给事中,洪武六年开始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设给事中,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稽查驳正六部之违误。每科又设都给事中一人及左右给事中各一人以总司之。给事中衙署即在午门外东西朝房,章奏均必经其手,故权势尤重。与各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同有建言及进谏之责。又合称台垣,台指御史,垣指给事中。清初沿明制,六科设掌印给事中满、汉各一人,给事中满、汉各一人,秩为正五品。雍正元年始并入都察院,职权范围已大为缩小。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撤销六科,仍通设给事中。
       【光禄大夫】文、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代正一品升授特进光禄大夫,从一品升授光禄大夫;清正一品。
       【荣禄大夫】文、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代正一品初授特进荣禄大夫,从一品初授荣禄大夫;清从一品。
       【资政大夫】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正二品初授资善大夫,升授资政大夫,加授资德大夫;清正二品。
       【通奉大夫】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从二品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清从二品。
       【通议大夫】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正三品初授嘉议大夫,升授通议大夫,加授正议大夫;清正三品。
       【中大夫】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从三品初授亚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清废。
       【中议大夫】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正四品加授中议大夫;清从三品。
       【中宪大夫】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正四品初授中顺大夫,升授中宪大夫;清正四品。
       【朝议大夫】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从四品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议大夫,加授朝请大夫;清从四品。
       【奉政大夫】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正五品初授奉议大夫,升授奉政大夫;清正五品。
       【奉直大夫】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从五品初授奉训大夫,升授奉直大夫;清从五品。
       【承德郎】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正六品初授承直郎,升授承德郎;清正六品。
       【儒林郎】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从六品初授承务郎,儒生出身者升授儒林郎,吏员出身者升授宣德郎;清从六品授儒林郎,吏员出身者授宣德郎。
       【文林郎】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正七品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吏员出身者授宣议郎;清正七品授文林郎,吏员出身者授宣议郎。
       【徵仕郎】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为从七品初授从事郎,升授徵仕郎。清从七品。
       【修职郎】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正八品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职郎;清正八品。
       【修职佐郎】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从八品初授迪功佐郎,升授修职佐郎;清从八品。
       【登仕郎】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正九品初授将士郎,升授登仕郎;清正九品。
       【登仕佐郎】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从九品初授将士佐郎,升授登仕佐郎;清从九品。
       【骠骑将军】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正二品初授骠骑将军,升授金吾将军,加授龙虎将军。
       【镇国将军】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从二品初授镇国将军,升授定国将军,加授奉国将军。
       【昭勇将军】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正三品初授昭勇将军,升授昭护将军,加授昭武将军。
       【怀远将军】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从三品初授怀远将军,升授定远将军,加授安远将军。
       【明威将军】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正四品初授明威将军,升授宣威将军,加授广威将军。
       【宣武将军】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从四品初授宣武将军,升授显武将军,加授信威将军。
       【武德将军】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正五品初授武德将军,升授武节将军。
       【武略将军】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从五品初授武略将军,升授武毅将军。
       【昭信校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正六品初授昭信校尉,升授乘信校尉。
       【忠显校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从六品初授忠显校尉,升授忠武校尉。
       【建威将军】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正一品。
       【振威将军】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从一品。
       【武显将军】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正二品。
       【武功将军】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从二品。
       【武义都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正三品。
       【武翼都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从三品。
       【昭武都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正四品。
       【宣武都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从四品。
       【武德骑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正五品。
       【武德佐骑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从五品。
       【武略骑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正六品。
       【武略佐骑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从六品。
       【武信骑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正七品。
       【武信佐骑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从七品。
       【奋武校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正八品。
       【奋武佐校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从八品。
       【修武校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正九品。
       【修武佐校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从九品。
       【云骑尉】清代为世爵名。为奖赏作战有功或阵亡将士而授的爵位。
       【翰林】翰林,即文翰之林。翰林院是一个带有浓厚学术色彩的官署。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是传统社会中层次最高的士人群体。
       【翰林院待诏】明清时,翰林院中置有待诏官职,掌校对章疏文史,官秩从九品。
       【主事】明代为各部司等官中最低的一级,官秩正六品。清代沿袭。进士分到各部,先补主事,递升员外郎、郎中。
       【署正】在清代,此官职配置于朝廷之神乐署,官秩为正六品。
       【典籍】官名。明翰林院及国子监皆有此官,掌文牍及金钱出纳等事务。清内阁置典籍掌章奏文移,国子监置典籍掌书籍碑版。官秩从九品。
       【礼部儒士】明清时在礼部设的文笔官员。
       【光禄寺署正】光禄寺为掌管宫廷膳食的官署。下设四署,署的主官为署正,官秩从六品。
       【鸿胪寺序班】鸿胪寺为掌管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的官署。主官为鸿胪寺卿。序班为鸿胪寺属员,官秩从九品。
       【布政司】全称“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为明清省级地方最高行政机构。长官为布政使,官秩为从二品,掌管一省的民政、田赋、户籍。
       【布政司理问】布政司设理问所,掌勘核刑名案件。理问所设理问一人,官秩初为正四品,后降为从六品。
       【布政司经历】布政使属官,主管出纳文书事,官秩为从六品。
       【卫经历】卫设经历司,管理文牍、军民词讼及儒学等。经历司设经历职官一人,官秩从七品。
       【攒典】明代称仓库、务、场等处的吏役。
       【知府】官名,明清府的行政长官,管辖所属州县。明为正四品。清沿明制,官秩为从四品。
       【府同知】官名,府的副职称为同知,官秩为正五品。
       【府通判】知府的属官,主管地方治安,官秩为正六品。
       【府经历】知府的属官,主管出纳文书事,官秩为正八品。
       【府大使】府中管理专项业务的官员,官秩从九品。
       【知州】州的行政长官,官秩一般是五品或六品。
       【州同知】明代地方各州之副职,官秩从六品。
       【州同】清代知州的佐官。属于直隶州的,相当于州同知;属于散州的,则与州判分掌粮务、水利、海防、巡捕诸事,官秩均为从六品。
       【州判】清代知州的佐官。属于直隶州的,相当于州同知;属于散州的,则与州同分掌粮务、水利、海防、巡捕诸事,均从七品官。
       【学正】学官名。明清时州设学正,掌教诲所属生员。官秩为从六品。
       【州吏目】州官的属员,掌理官署内部事务,官秩从九品。
       【知县】官名。县的长官,管理一县行政,称“知县事”,简称知县,官秩为正七品。
       【县丞】官名。县之副职,官秩为正八品。
       【主簿】官名。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官秩为正九品。
       【教谕】学官名。明、清县学均置,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官秩为正八品。
       【训导】学官名。明、清于府、州、县学均置训导,辅助教授、学正、教谕教诲生员。官秩为从八品。
       【典史】官名,知县下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官秩为从九品。
       【吏员】吏员是衙门中操办具体事务的人员,又称典吏。
       【都司】明清武官名,官秩正四品。
        【守备】明清武官名,官秩正五品。
       【镇抚】明代武官名,主管巡察、缉捕,官秩从五品。
       【千总】明清武官名,官秩正六品,又分为营千总、卫千总、守御所千总等。
       【把总】武官名,明设营的统兵官位次于千总;各地总兵属下军官,位次于守备。
       【千户、百户】宋元明卫所掌兵千人的武官名,元置大都督府,管辖三卫三府。卫府都有千户所,有行军千户、屯田千户、守城千户、钦察千户等名称。后千户所改为兵马司。明京卫也有千户所。千户下设多个百户所。
       【外委】清代额外的下级武官。外委千总官秩为正八品,外委把总官秩为正九品。
       【舰船正管】清代海军武官名,即舰长,由千总充任。
       【巡检】明清时,掌管社会治安的武官,官秩为九品。
       【土官】“土官”是相对于“流官”而言,土官是封建王朝封赐的少数民族地方官。
       【致仕】官吏因年老或有病不能继续任职而辞去官职,这就是古时的“致仕”(退休)制度。
       【一品夫人】正、从一品官员妻子的封号。
       【夫人】正、从二品官员妻子的封号。
       【淑人】正、从三品官员妻子的封号。
       【恭人】正、从四品官员妻子的封号。
       【宜人】正、从五品官员妻子的封号。
       【安人】正、从六品官员妻子的封号。
       【孺人】正从七品,正、从八品,正、从九品官员妻子的封号。
       【乡饮耆宾】明清制,每岁举行一次,朝廷使州县遴选年高德勋之士绅,头名为耆宾,次之者为介宾,余者为众介宾。以乡饮酒礼誉之,授“乡饮耆宾”等称号。
       【寿官】为明清时的一种闲职官员,没有具体的职事,类似现在的荣誉称号,是对高龄老人(一般要超过85岁)的荣典。
       【耆儒】指年高的学者。耆:指六十岁以上的人。
       【直隶】明朝时期称直接隶属于京师的地区为直隶,有南、北直隶之分。清代设直隶省,行政中心设在保定。明清时,不属府而直属省管辖的州称“直隶州”,属府管辖的州则称“散州”。
       【堪舆】堪舆即风水。《淮南子》中有:“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堪即天,舆即地,堪舆学即天地之学。
       【天官】以冢宰为天官掌邦政,乃百官之长。唐指吏部长官。
       【地官】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攘邦国。主管教化的官,为六卿之一。唐武后曾一度以改户部为地官。
       【大司徒】地官,主管教化的官,为六卿之一,《国语》周上,“司徒协旅”,注称掌合师旅之众。汉哀帝元寿二年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时改称司徒,主管教化,为三公之一。清时俗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
       【春官】《周礼》以宗伯为春官,掌邦礼。后春官为礼部的别称。
       【夏官】夏官以大司马(兵部尚书)掌邦(军)政。
       【秋官】主刑,大司寇(刑部尚书)。
       【冬官】大司空为冬官,掌管工程制作,后也以冬官为工部的通称。
                                          (十三)               
    月干支定法
        月干支定法  一年中阴历月的地支一字是固定的,即:寅为正月,卯为二月.辰为三月,巳为四月,午为五月,未为六月,申为七月,酉为八月,戌为九月,亥为十月,子为十一月,丑为十二月。    但月的天干一字却不固定,须由该年所属的天干推得。推法有歌诀如下: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  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  即若遇甲或己的,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顺序推知。  时干支推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一字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余照推。时的天干却由该日所对应天干遁得,其歌诀如下: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上配上戊为戊子,丁壬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8 06:58 , Processed in 0.12096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