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67|回复: 0

归根认祖瓦屑坝 同心共圆游子梦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35
  • 签到天数: 333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4-16 14: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归根认祖瓦屑坝 同心共圆游子梦

    2013-09-20 14:02   来源: 合肥晚报   


       壹

        齐聚合肥缅怀移民先辈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地,不少学者、移民后裔、媒体人齐聚合肥。这个共同的目标就是移民文化,共同的目的地就是那个叫瓦屑坝的古渡口。

        “作为今年11月首届中国瓦屑坝根亲文化论坛的‘序曲’,我们为什么要不远千里选择在合肥召开筹备会呢?”瓦屑坝根亲文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何世英说,“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瓦屑坝与安徽,与江淮儿女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六百多年前,从江西瓦屑坝移民入皖数量非常多,据史料统计,现今安徽人的后裔70%左右都来自瓦屑坝,当年的移民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安庆、凤阳以及合肥等地,其中合肥地区约半数的先民皆来自瓦屑坝。二是,2009年,合肥晚报率先在全国第一个系统地报道了‘瓦屑坝’,并组织了瓦屑坝历史第一支大型寻根团来到瓦屑坝寻根问祖,拜祭先民。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虽然在合肥,这次会议还是吸引了来自北京、湖北、河南及安徽安庆、滁州等十多个省市近百名瓦屑坝移民后裔参加。特别让人感动的是,不少代表团都“超员”了,来自湖北大冶的移民后裔本来只报名两人,但到合肥竟有八人之多,“虽然我们坐了十多个小时的火车,但是只要能参加此次会议,只要能看到这些根亲,只要能感受到先祖移民后裔的浓浓血脉之情,再苦再累我们都觉得值。”“害得”组委会不得不临时加房间。而岳西县徐氏根亲联谊会的代表,此次也带来了当地政府对这次论坛筹备会的贺信,他们表示,只要大家同心同德,就能把根亲文化继续传扬,让瓦屑坝的精神发扬光大。

        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度过,本定于上午11点结束的会议,结果在大家的畅所欲言中每每“超时”,一直到12点左右才结束,“和大家见一面不容易,别说10分钟,就是一个小时都说不完啊!”来自宿松的熊氏根亲联谊会的代表说。而作为“东道主”的陈氏家族安徽联谊会不仅对此次活动大力支持,会长陈逢山也对能在合肥召开会议备感高兴。

        当然,大家对本报一直关注瓦屑坝移民文化,并联合主办此次中国瓦屑坝根亲文化论坛筹备会表示感谢,“文化是一张报纸的灵魂。合肥晚报一直大作文化文章,彰显了一个责任媒体的形象。”而本报负责人也表示,合肥晚报将继续支持今年11月在鄱阳县召开的首届中国瓦屑坝根亲文化论坛。

        贰

        “一处瓦屑坝,半部安徽史”

        “之前很多人问我,瓦屑坝是什么地方?我的回答其实很简单,那是我们中国移民的圣地。”本次会议也邀请到了许多瓦屑坝移民文化研究者参与。江西上饶市政协文史馆馆员孔良海就是一位。

        孔良海馆员说,瓦屑坝位于鄱阳湖东岸——鄱阳县城西十公里的莲湖乡,这里也曾经是一个繁华的古码头,亦是一个古陶遗址。赣东北三大河流的昌河、信江、安乐河在这个地方汇合,融鄱阳湖进长江,乃至全国各地。

        对于瓦屑坝的地理位置、历史兴衰,孔良海介绍说,唐末经过战乱这里已变成废墟,码头也开始衰落,但到了元末明初因移民运输需要,这里又开始繁荣起来。江西各地移民分别从赣江、修水、抚河、昌江等地到鄱阳湖边上的瓦屑坝集中,有官方发放川资,办理过籍手续,一船船运往湖广、安徽、河南、江苏等十余省。直到清朝前期才逐渐停止,前后四五百年的移民历史成就了瓦屑坝的再度辉煌。

        中国移民史中指出全国主要的八个移民集散地,其中南方的江西瓦屑坝有其显著的特点:一是移民数量最多。光“洪武大移民”中就有210多万。二是“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中的移民后裔名人最多,当中有国家元首,有父子宰相,也有科学家和书法家,还有近代改革家等。三是移民相对集中。洪武七年,朱元璋一次就把14万饶州移民迁到他的家乡凤阳,恢复经济。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又迁饶州、九江移民27万人到安庆。因此有了“北有大槐树,南有瓦屑坝”之说。

        “今天的繁荣来自先民当年的汗水和辛酸,当年朱元璋强制移民实行‘四口留一,六口留二,八口留三’的办法,强行迁走了他们。并留下了一些文化,例如,‘解手’原意就是移民一队队、一拨拨用绳子捆住双手,纵队而行。途中的大小便,就喊军士‘解手啊解手’,今天江西人说的‘解手’与安徽湖广人说的‘解手’同音同意,这也是根脉相传的标志。”孔良海说。

        “安徽及至合肥半数以上的先民都来自江西瓦屑坝,甚至可以说,一处瓦屑坝,半部安徽史。”合肥市政协副秘书长、文史委主任戴健则给我们道出了安徽与瓦屑坝关系。

        “瓦屑坝移民在中国移民史上的历史地位很重要,其中安徽元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据戴健主任介绍,以籍贯代名殊荣的中国文学史上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龚“合肥”龚鼎孳,清末洋务运动的组织领导者、近代改革家的李“合肥”李鸿章,二十世纪初三造共和的民国执政的段“合肥”段祺瑞。他们三位均来自江西瓦屑坝,另外像改革家张树声,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美籍历史学家唐德刚及桐城的“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等,祖先都是来自江西瓦屑坝。

        的确,瓦屑坝先民艰苦奋斗的“移民精神”及“耕读世家”理念与文化习俗,给安徽、河南和湖北等地带来了影响,铸就了安徽、合肥乃至全省的人才辈出,世代辉煌。

        叁

        要做好瓦屑坝的“根亲”文章

        谈到这次瓦屑坝根亲文化论坛,北京中国国情文化网文化策划专家向绍兰女士深有感触。她认为,论坛不能就文化谈文化,还应该将文化建设与瓦屑坝当地经济建设相结合。

        “瓦屑坝移民的这段历史,在中国移民史上也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我们后人可以好好利用,发展成为移民后裔的精神家园。”向绍兰说,“瓦屑坝是我们2亿移民后裔的母穴之地、圣地。如果可以将2亿移民后裔动员起来,组织有条件的名人、名企业家,充分利用瓦屑坝的当地资源,最终,瓦屑坝的发展前景是无限的。”

        “瓦屑坝的发展还离不开高层次设计、高科技项目、高投入投资。”向绍兰说,文化发展可以和经济建设互相促进,互相支持,只有这样,瓦屑坝根亲论坛才会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才会更有高度。

        对于向绍兰的观点,澳门华人杂志社主任记者章达荣也持同样态度,“瓦屑坝移民历史,为我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既表现在文化方面,也表现在物质方面。”瓦屑坝根亲文化,说到底是一种中国文化。当年瓦屑坝,作为桥梁和纽带,为成千上万移民重生提供了平台和跳板;现如今,我们后裔发展起来了,我们应该反哺我们的故乡,回馈我们的瓦屑坝。

        “瓦屑坝后裔人数众多、人才辈出,移民后裔应该有一种担当责任,我们不能就文化讲文化。”章达荣认为,不能仅仅将瓦屑坝的文化探究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而应该讨论如何将瓦屑坝建设好,制定一个合理的方案。应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来认识瓦屑坝,建设瓦屑坝,这才是论坛的中心。

        肆

        让我们相约瓦屑坝

        今年11月,首届中国瓦屑坝根亲文化论坛将召开。而对于本次论坛的主要内容,江西瓦屑坝移民根亲文化联谊会秘书长胡建华也做了发布。

        据胡建华秘书长介绍,这一系列活动主要包含了瓦屑坝祭祖文化活动、首届中国移民文化瓦屑坝论坛、首届中国瓦屑坝移民宗亲联谊大会、中国瓦屑坝迁民遗址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研讨会及项目推介会、中国瓦屑坝移民根亲宗谱文化交流会和中国瓦屑坝书法现场泼墨展等,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

        “特别要指出的是,本次论坛系列活动之一的瓦屑坝祭祖文化活动,目前已成功申请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胡建华说,通过祭祖文化活动,燃起根亲追思感恩先祖之情,凝聚根亲认同回馈瓦屑坝之心。而在“移民文化瓦屑坝论坛”中,也将宣布组建“瓦屑坝论坛”,确定瓦屑坝为中国移民文化论坛永久地址,并发起组建“中国移民文化”瓦屑坝论坛发展联盟的签名活动。

        近年来,随着赣皖两地文化、媒体等各界人士关于瓦屑坝移民历史的良性互动,一股股寻根热潮涌动瓦屑坝,对瓦屑坝根亲文化的研究、保护欲开发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日益关注。

        开发中国移民圣地瓦屑坝,建设魅力故乡瓦屑坝,是先祖之夙愿,更是吾辈之重任。江西省鄱阳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汪天水说,为保护和建设瓦屑坝根亲文化,鄱阳县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牵头挂帅、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瓦屑坝根亲文化工作领导小组,为打造瓦屑坝“江南第一移民圣地”,科学组织统筹引领根亲文化建设。同时成立了以研究瓦屑坝根亲文化为重要工作内容的鄱阳湖文化研究会,建立了瓦屑坝根亲宗谱资料库。

        汪天水说,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位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区、兼具“中国移民圣地”和“古陶遗址”双重品牌的瓦屑坝,已经成为鄱阳湖地区不可多得的一座文化富矿。

        “一水之流润万物,一木之茂发千条。”瓦屑坝人历经600多年的岁月沧桑,绵延繁盛。我们期待11月下旬在瓦屑坝的相聚。同根同源瓦屑坝,同心同圆中国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4 08:31 , Processed in 0.09895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