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36|回复: 0

姚运银: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书法?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4-29 20: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运银: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书法?2014-04-29 18:34:32 来源: 中国山东网(济南) 




    陋室中挥毫泼墨的姚运银

    书法史上著名的“三大行书”,依次是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和苏轼的《寒食帖》。王羲之和颜真卿,祖籍皆是古称琅琊的山东临沂。如果说临沂这片土地有着生养书法艺术的灵气,姚运银则再次做出了证明。

    《祭侄季明文稿》是颜真卿为祭悼在抵抗安禄山叛乱中就义的侄子颜季明而作,疾痛惨怛之情恣肆奔流,运墨纵悲迅疾而常至笔枯。这其中的沉痛、悲哀、惨淡、艰辛,像极了姚运银的处境。只是颜真卿的笔枯了,却成就了“天下第二行书”的传世。姚运银的笔若枯了,要拿什么来拯救?

    辛酸身世 几乎孑然一身

    姚运银的行书作品《墨缘》

      现年47岁的姚运银,1967年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费县马庄镇大井头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从他出生到现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贫寒却一如往昔,基本不曾改变。不曾改变的还有孤独,自小习练书法,他走过了一条基本没有教授、提携和理解的独自探索之路。人过中年,因为贫寒他没有妻子儿女,父母也已不在人世,家中的亲人只剩务农的哥哥和因重度残疾而常年躺在病床上的大嫂。肉身上的孤独,姚运银同样刻骨铭心。

    这让人想到明代那位让郑板桥恨不得做其门下走狗、齐白石恨不得早生300年为他铺纸磨墨的千古第一花鸟画大师徐渭。他死时辛酸得只有半卷破席和一条老狗相伴。也让人想到徐渭在自己的名作《墨葡萄图》上的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这一副情景,和姚运银的处境又是多么相似。

    少年习书 唯一的老师是“摸索”


    姚运银的隶书作品

      姚运银的书法启蒙,来自两位长辈和“几条红纸”。两位长辈是他的父亲和一位私塾老先生,都是当时农村里稀罕的“文化人”。“几条红纸”是过年时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平常人看着只是喜庆、好看,姚运银却对上面姿态变化万千的毛笔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烈的向往。村里的文化人案前挥毫书写时,围在桌前的他更是迷得迈不动脚步。这正说明着他对书法艺术的敏感度,以及在书法艺术上的灵性。

    于是少年时的姚运银,书包里就时常装着毛笔、墨盒和仿本,放学后写一篇书法仿影成了他雷打不动的习惯,并乐在其中。父亲的管教和私塾老先生的教授,可以说是他唯一的“师承”。像传统习书过程那样,他当时先后系统临摹了柳公权的《玄秘塔碑》、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和欧阳询的《礼泉铭》。这段时光美好却短暂,期待可以久远却天不从人愿。建国早期那段动荡的岁月,让刚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姚运银就此失去了继续上学的机会。过早投身到农业生产中的姚运银抛弃了很多东西,诸如理想、抱负。唯一没有放弃的,是他对书法的热爱和追求。机关单位的露天宣传板面,村里墙上随处需要书写的口号标语、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成了他练习的“课堂”。人的爱好和追求,有着多么顽强的生命力。

    只是此后将近40年的书法艺术追求之路,他都要自己一个人走过来,没有名师指点,也没有大师点拨。这成了他心里的一个结。

    艰辛现实 挣扎中不懈前进


    姚运银的篆书作品

      除非家境优越,谋生,这是每个人都要考虑的事,尤其是家境清贫的人。这是姚运银面前的一座山,带给他的不只是思虑和辛苦,更是痛苦和挣扎。家徒四壁,大嫂重残,哥哥只是个土里刨食的农民,生活在姚运银的肩上压下了沉重的担子。这却不是让他挣扎和痛苦的唯一原因,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更加难以承受的,是他要为谋生牺牲他的书法艺术追求,至少是牺牲很大一部分。人诚然要照应好生存与理想的平衡,只是若理想太过强烈,妥协和牺牲带来的痛苦也会更加强烈。

    在将近五十岁的人生里,姚运银为生存进行过种种努力。他种过田、卖过菜、当过建筑工人,还学得一手修理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电的好手艺。这些并不能根本改善他的生活,况且他还不愿意牺牲太多用于书法练习的时间和精力,生活的窘迫辛酸便不难想象。姚运银因此承受了太多的不解和怨气,被家人朋友和邻居村民认为是不务正业。这是他必然要付出的代价。姚运银的人生之路,就是这么走的,并且走过来了。

    如今他每天呆在家里苦练书法,常常一练数小时甚至一天。没钱买笔和纸,他就用驴车从村头山上拉回一块块平整的石块放在家门口,然后打一盆清水,用笔蘸着练习。偶尔有村人的家电坏了,找他来修,几十块钱的费用便是他唯一的收入。听起来颇有些“安贫乐道”的意味,就像“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亲书“心远地自偏”以自勉的姚运银,或许还没达到如此的境界,他或许只是无法勉强自己。在如此艰难窘迫的现实面前,书法也已经成为他唯一的寄托,即使再痛苦,也要守住。

    这期间唯一为他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的,是他用书法写春联赚过一些钱,2006年春节卖了4000元,2008年春节卖了6000元。不难想象当时姚运银心中的欢欣鼓舞,因为他的书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因为他用他的爱好赚到了钱。只可惜春联只在春节时有销路,如今已形成工业化生产的更炫目且更便宜的现代春联,也大大挤压了他“手工”春联的市场。姚运银的书法,还是没能改变他的生活,他的心境也还是低落的,或许更加低落。

    固守理想 处蓬蒿不堕青云志


    姚运银的行书作品《凌云志》

      “没有文化”,是姚运银心中的另一个结,这让他心怀自卑,也心有不甘。所以他早早买了《新华字典》、《辞海》、《说文解字》等工具书,只是为了识更多的字。童年时他就用母亲的头发做成的毛笔将《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书写过很多遍。即使生活艰辛,他仍省吃俭用,买了名家碑帖和书法教材,订阅了《书法报》、《中国书法》和《书法研究》等报刊,广泛学习柳公权、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等大家的名帖,魏碑、秦篆、大篆、石鼓文等书法样式,以及楷书、行书、隶书、篆书等书体,只是为了提升自己书法作品的正统性和文化底蕴。这源于他对文化修养的向往,也源自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认识—书法艺术是一个人人格和文化修养的反映,也只有人品端正、修养深厚的人才能写出意境高远、品位上乘的书法作品来。

    姚运银的理想,不仅仅在于书法艺术本身,他还有着更高、更远的追求。他很想在乡镇学校开设书法课,并编写一套自己的书法教材,教孩子们学习书法,不让书法艺术在民间断了传承。他甚至想发扬广大书法艺术、推动古今文化交流、促进国家的文化繁荣,很多人听了或许会嗤之以鼻,认为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这样的看法失之于功利,对于这样一个备尝生活艰辛、不懈追求书法艺术四十年的人,他宏大而纯粹的理想,人们更应抱有的是敬意。而且,他也许只是缺少一个机会。“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或许正是他的心声。

    从哪里来?是谁?到哪里去?


    姚运银的行书作品《观海听涛》

      19世纪法国后印象派绘画大师高更有一幅名作,名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表达了人类永恒的迷茫。姚运银也正经历着迷茫,在放弃还是坚持的问题上挣扎,因为生活的沉重压迫,也因为在数十年坚持却回音寥寥的处境下,所本能产生的对“意义”的怀疑。这种迷茫,让人无可指责,只会让人对他的压抑、痛苦和悲哀感同身受。


    而他此时心底最大的愿望,却是能够得到名师的指点,好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这源自他对自己“野路子”和“没文化”的无法释怀。一些相关的经历也让他刻骨铭心—为了和同行交流,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他曾多次参加书法协会和团体的活动,虽得到过赞赏和勉励,却也没少受屈辱。让他更加坚定了求教名家的信念。

    这让人莞尔,因为旁观者清,他这个愿望已经明白回答了是坚持还是放弃的问题,他心中已有答案。

    高更的千古之问,姚运银其实也已经做出了自己回答—我来自人杰地灵的沂蒙大地,我是“沂蒙山人”姚运银,我将仍向着我的书法艺术追求之路而去,继续着我的坚持,还有等待。

    拿什么来拯救他的书法?答案从未改变,便是他的“本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7 10:11 , Processed in 0.10304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