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93|回复: 2

民俗专家姚古讲述“老桂林”的清明习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5-10 09: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俗专家姚古讲述“老桂林”的清明习俗

    http://www.gxnews.com.cn  2012年03月30日 17:29  


      桂林生活网讯(记者刘毅 实习生秦紫霞)关于有2500多年历史的清明节,桂林民间有许多习俗和传说,可如今大多已淡出人们的记忆,许多年轻人甚至认为清明节仅仅是“扫墓”。
      那么,桂林传统的清明节究竟是怎么过的?昨天,民俗专家姚古等人向记者讲述了一些桂林清明节的“老板路”,他认为传统民俗也应与时俱进,应对其去粗存精,使之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老桂林”清明节做粉蒸肉、摆豆腐宴
      扫墓祭祖少不了食物,清明节的食俗丰富多彩,而且每种食物背后都有一个民间传说。“清明节做粉蒸肉,是老桂林人的习俗。”民俗专家姚古说,粉蒸肉是桂林传说中的“十大碗”之一,俗称“九死一生”,正宗的吃法是用玻璃生菜包着吃。
      为何要在清明节做粉蒸肉?姚古称,这里面有一个关于广福王的传说。相传广福王小时候家里穷,父母先后去世。广福王成年后,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后来得道成仙。每年清明前后,总是雷雨交加,人们便知是广福王回来祭悼母亲。但许多人的房屋因此受损,广福王为弥补过失,就给受损的每户家庭一碗粉蒸肉。
      “做豆腐也是桂林本地习俗,而且要做成豆腐宴。”姚古说,这当中也有一段传说,讲的是花园村一个卖豆腐的小贩与七星岩一位道长之间的事。除此之外,老桂林清明祭扫还会带诸如乌米饭、扣肉等食物,并用柳条编制的篮子来装,非常有特色。
      踏青、放风筝、荡秋千,桂林有不少特色习俗
      扫墓始终是清明节的重头戏。姚古说,从前每逢清明,桂林家家户户都要打纸钱,“一叠叠长方形的那种草纸,摆在木桩上,再拿个两头半圆形、中间有个点的锥子,往草纸上打,印出铜钱的样子。”打钱纸的习俗相传已久,虽然费劲,却是为了表示对过世亲人的心意。
      待到扫墓时,人们便挑着一担一担的钱纸去烧,因为烧得越多,就代表自己越孝顺。现在的人改成了烧“房子”“手机”,其实是一个道理。除了烧钱纸,还要“修老屋”,也就是整理坟头,“但如今公墓管理已经完备,人们不再需要亲自去打理。”
      除了祭扫,桂林人过清明节还会放风筝、荡秋千,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人在这一天斗鸡。相比祭祀的沉重,这些活动代表了清明节所蕴含的另一层意思——— 亲近自然,珍爱生命。
      “以前尧山一带有很多人放风筝。过了一个冬天,人们出门放松活动,放风筝寓意是将一年的晦气放出去,迎接新气象。”姚古说,以前放风筝的人随处可见,正阳路还有人专卖风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09: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要去粗存精,还要符合时代发展

      说起民间习俗滔滔不绝的姚古,对传统的东西依然保持理智。他说;“传统是根,不能丢,但死抱传统也没得出息。”他认为,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要吸收,糟粕就要剔除,清明节的民间习俗也是一样。

      “以前讲孕妇不能扫墓,有生和死的相撞,经期妇女也不能扫墓,有红和白的相撞,这毫无科学依据,不能盲目继承。”姚古说,以前的人扫墓时都是穿草鞋,身上绑一根草绳,衣物的颜色都比较素净,“这点是合情合理的,是对死者的尊重,这类习俗健康向上,应该发扬。”

      关于插柳、戴柳一说,姚古也有自己的看法——— “插柳戴柳传说是为了纪念忠义之臣介子推,寓意好,但是以前人不多,折几条不会造成什么损失。现在就有点不合时宜了,要是人人都去折,那桂林市的柳树都看不得了。”

      “我们可以把折柳变成种树,其实济南那边就有在河边种柳树的习俗。”姚古认为,传统习俗应该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方能被人们传承下去。

      姚古说,现在一些丧葬、祭扫的“新观念”其实并不新,反而是一种回归。“远古时期,人们扫墓是不放鞭炮的,讲究‘入土为安’,后来放鞭炮才兴起,愈演愈烈;现在,人们开始倡导文明祭祀,墓园也朝生态化发展,这其实是一种返璞归真,回归宁静。”

      姚古说,清明祭祀,表达的是一份追忆、缅怀,最主要的是将心意传达出来,而不是单纯讲求形式要多么隆重。

      清明习俗的由来与“双重性”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习俗逐渐变淡,许多年轻人对桂林本地清明习俗的认识处于空白状态,认为清明节仅仅是出去扫墓。其实,清明节具有“双重性”特点,一方面是一个文化节日,有哀悼、缅怀先人之意,另一方面又是一个节气,具有赏春欢乐的一面。

      这种双重性与“寒食节”分不开。众所周知,清明原本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清明时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外出踏青的好时机。

      唐宋以前,清明的前一天有一个节日叫“寒食节”。民间普遍认为,“寒食节”的形成,与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的臣子介子推“割肉奉君尽丹心”的传说有关,重耳为纪念死去的介子推,下令禁火冷食,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的祭扫坟墓内容。约从唐代开始,人们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

      清明节的内涵发展至今,节日的内涵仍不断在丰富,现在更有一种饮水思源的感恩之意,以及孝道精神。

      清明节期间,晚辈们往往能听见长辈们在诉说家族史,这是一种追根溯源,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市民说,“曾看到一个人在为父亲扫墓时,拿着父亲曾经写的文章朗读,然后烧掉,他的儿子也站在旁边。这个场景很感人。”清明节,让一代代人懂得感恩,懂得孝道的重要,以及更珍惜自己和身边活着的亲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09: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桂林传统习俗“前三后四”今年清明假期方便错峰祭祀

      今年清明节,国家规定假期是4月2日、3日、4日三天,这三天正好是桂林清明习俗中的“前三”,而6、7、8、9日是“后四”,其中7、8日两天是周末,大家可避开清明节当天的祭扫高峰期,选择人流量相对较少的时间扫墓。

      关于“前三后四”的来历,民俗专家称,相传桂林从前每年的天气状况相对稳定,清明节的前三天和后四天,都有雷雨天气,传说是广福王前来为他去世的母亲上坟,于是人们便将清明节的“前三后四”作为祭扫的时间。

      链接:清明节由来的传说

      相传介子推在晋太子重耳流亡期间,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给濒临饿死的太子吃。而重耳即位成为晋文公后,加封有功之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得知介子推与其母上山隐居之后,晋文公亲自带人寻找,但始终找不到。于是有人献计,大火烧遍绵山,逼出介子推。火熄后,人们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悲痛不已。之后,从树洞里发现一封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这一天全国不准生火,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诏告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由于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连,都有怀念祖先、祭祀前人的情感诉求,所以清明节的许多习俗便与寒食渐渐相融,从唐、宋时期开始清明与寒食两节并过。

      延伸阅读 中国清明风俗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

      荡秋千

      荡秋千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来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

      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踏青

      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诗句。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6 08:52 , Processed in 0.11692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