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姚波

孝经智慧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6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5-22 09: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闵子骞:单衣顺母


      《单衣顺母》,又称为《芦衣顺母》,这里讲述孔子又一个著名弟子闵子骞的孝行故事。这是《二十四孝》中的第四则故事。

      [周]闵损,字子骞,孔子弟子。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父察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改悔。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

      父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评说】

      闵损(前536~前487年),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其家乡在今天山东的费县汪沟镇闵家寨村。

      闵子骞,早年丧母,其父娶了后母,又生了二子。后母给自己生的儿子穿上棉絮做的冬衣。后母妒恨闵损,给他穿的是芦花填充的冬衣。父让闵损驾车,闵损因为身上寒冷不堪而失控,连驾车的皮带子都掉了。“”(),就是驾车前行所用的皮带,从骖马的外辔穿过服马的游环,系于车轴,从而引车前进。

      其父察知了此中的缘故,便想要休掉闵损的后母。闵损说:“母亲若在,只是我一个儿子寒冷;母若离去,三个儿子都寒衣单薄。”其母听到后,后悔不已,从而改过。

      这一则,民间又称为《鞭打芦花》,其中不是由闵子骞自己陈述原因,而是由其父用鞭子抽打闵子骞,从而衣中露出芦花而知道了实情,这样的细节似乎更有戏剧性。如今汪沟镇闵子故里,依旧民风淳朴,《鞭打芦花》的故事广为流传,并且已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准备打好闵子品牌,加快闵子祠的建设和闵子文化的传播,提升该镇的文化品位。

      在今日之济南,市内还有一条以其名字命名的道路,另外还有以闵子骞墓地扩建而成的“孝文化博物馆”。在济南百花公园西邻,便是“济南孝文化博物馆”。这里也称为“崇孝苑”,一座突起的坟墓,便是“闵子骞墓”,是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闵子骞曾得到鲁国季桓子之请,让他当费邑宰。他淡漠仕途,没有同意。后来经孔子劝说,他担任了费邑宰,并把家迁到东蒙之阳。他治理费地很有成绩,但与季氏的所作所为格格不入,最后毅然辞官。或说最后他病死于长清县内。因此,这里的闵子骞墓也仅是衣冠冢而已。闵子骞葬于何地,现在尚不能确定,在江苏萧县、河南范县以及安徽宿州都有闵子骞墓或祠。

      据有关材料报道,上世纪60年代前,济南的闵子骞墓规模还很大,当时墓区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200米,墓堆封土直径有七八米,高约十几米,周围还有合抱粗的古树30余棵,历代碑刻十余尊。但后来“文革”时,整个墓区遭到严重破坏,祠堂被拆掉,碑刻被毁,古树被砍,仅剩两棵,封土被挖去烧砖瓦。

      近年来,随着许多市民要求恢复保护闵子骞墓地的呼吁,加上文物部门的努力,在市政府的支持下,他们先后投资180多万元,对墓园进行了修缮,在2004年初步建成了现在的模样,并对外开放使沉寂多年的闵子骞墓终于又重见了“光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6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5-22 09: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子路:为亲负米(1)


      《为亲负米》,又称为《负米养亲》、《百里负米》等,讲述孔子的著名弟子子路的孝行。此为《二十四孝》的第五则故事。

      [周]仲由,字子路,孔子弟子。家贫,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负米供甘旨,宁忘百里遥。

      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评说】

      仲由(前542~前480年),字子路,春秋末期鲁国汴人,即今天山东泗水人,为孔子的弟子。他是又一个出名的孝子典型。

      子路对于“孝”是很重视的。他曾经向孔子提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人,夙兴夜寐,手足长满老茧,面目黧黑,种植五谷来侍奉双亲,但是还是没有孝子的声誉,这是为什么?

      孔子回答说,恐怕有几个方面没有做好。一,大概自身不敬重。二,大概脸色不温顺。三,大概出言不逊。四,大概是交的朋友不是仁人。因此君子在家要忠实地孝敬父母,出外结交贤能的朋友,就不会没有孝子的声名。(《韩诗外传》第九卷)

      在《为亲负米》中,可以看到子路的孝顺。子路家里很贫穷,只能吃粗劣的饮食。“藜藿之食”,即指粗劣之饮食。“藜”,草名,又名莱,初生可以吃,俗称为红心灰。“藿”,豆叶。子路曾从百里之外,背米回来供养双亲。

      亲人去世,子路游学到楚国。后来做了官,随从的四马拉的车就有百辆,积累的粟子多达万钟。“钟”,古代六斛四斗为一钟。此时子路就坐,有一层层的垫褥;饮食供给,则有一只只排列的大鼎。于是他感叹地说:“虽然想要再吃粗劣的饮食,能为亲人从百里之外背米回来,已经不可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6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5-22 09: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子路:为亲负米(2)


      这则故事有两点涵义可警示今人:一,孝子在奉养上要尽心竭力,比如子路为了让双亲能吃到米饭,从百里之外背米回家。这是孝养亲人的一个典型。正如诗句所说:“负米供甘旨,宁忘百里遥。”为了让父母尝到米饭的“甘旨”,也就是好味道,宁愿不顾百里之遥背米回家。

      二,故事还给人们这样的启示,孝子的尽孝要及时,在父母还在的时候要尽心尽力,即如诗句所说:“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自己荣华富贵了,但是亲人已经去世,即使念念不忘旧时亲人养育的种种“劬劳”,要孝敬父母却已不可能了。“劬”(),辛苦、辛劳的意思。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往往在失去了父母以后,心想再尽孝,但是已经不可再得;特别是自己生活条件好了、地位高了后,想再报答父母之恩情,却已经成为一生的遗憾了。

      人们都熟知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人重复着这句名言,表露出深深的、不可重新再来一次的巨大遗憾。这一则故事中子路的感叹,也便是这样的心绪。

      此名言出自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可以延伸解读一番。一次孔子出行,闻哭声甚悲。孔子说:“快赶车,快赶车,前面有个贤者!”一看原来是皋鱼,身披粗褐,手执镰刀,在路边哭泣。孔子下车,对皋鱼说:“你家没有丧事吧,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皋鱼回答说,我的过失有三方面:其一,就是少好学,周游各诸侯国,但回来时候,父母已去世了。其二,志向高尚,想做大事业,不愿侍奉庸君,结果年岁已晚仍一事无成。其三,与朋友交往很深厚,但是都中断了。最后说,“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后来他就自己寻死了。这时,孔子说:“弟子识之,足以诫矣!”于是门人辞别孔子,归还家里去侍养亲人的有十三人。

      以上三篇《啮指心痛》、《单衣顺母》、《为亲负米》,在《二十四孝》中可以看作一个单元,那就是讲述了孔门弟子中三位孝子曾参、闵子骞、子路的至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6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5-22 09: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郯子:鹿乳奉亲


      《鹿乳奉亲》讲述了作为孝子怎样冒着生命危险,想方设法得到鹿乳来奉养亲人。此为《二十四孝》的第六则故事。

      [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目,思食鹿乳。郯子顺承亲意,乃衣鹿皮,去深山,入群鹿中,取鹿乳以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具以情告,乃免。

      老亲思鹿乳,身挂鹿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评说】

      郯子,是春秋时候郯()国的第一任君主,品性至孝。郯子父母年老,且双目都患有眼疾。父母想食鹿的乳汁,郯子就披上鹿皮,前往深山里去,伪装在群鹿之中,于是取鹿乳来供养双亲。有一次,打猎者见到,以为是鹿而欲射之。郯子便将实情告诉他,才得幸免。

      郯国,可追溯的历史很悠久。早在商代,少氏的后裔即在此建立了炎国,至春秋时期演化为郯国。古城在今山东省郯城县西南二十里。

      关于郯子,《左传•昭公十七年》中有段记载:这一年的秋天,郯子来到鲁国朝见昭公。鲁昭公与他宴会时,问起少氏用鸟来命名官爵的原因。郯子很博学,回答说:少氏是我高祖,我知道为什么。往昔黄帝以云作为百官名号,炎帝以火作为百官名号,共工以水为百官名号,太以龙作为百官名号。我的高祖少挚立朝时,有凤凰正好飞来,因此用鸟作为百官的名号。于是百官的名号,有如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祝鸠氏、雎鸠氏、鸠氏、鹘()鸠氏、爽鸠氏、五鸠、五雉、九扈等。——孔子听到这一信息后,求见郯子,向他学习这一方面的知识。据说当时孔子还是一个27岁的年轻人,至今还流传着“孔子师郯子”的故事。

      这里可以看到,除了血统的传承外,郯子有孝行,而且有丰富的学识,也许这些都是他能成为国君的原因之一吧。再说,郯子披着鹿皮,伪装后居然能忽悠母鹿,而骗取乳汁,如果不深知鹿的生活习性,怎么可能呢?这也见到郯子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的一面,也许他的血脉中就遥承了来自他高祖的“天人合一”的智慧。

      郯,秦置郯县、郯郡,汉改郯郡为东海郡。隋唐几经废置,元时始称郯城县,其后成为了较为稳定的县级城市。今天郯城县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地处鲁苏交界,是著名的银杏之乡、杞柳之乡。境内马陵山绵延东境,沂、沭河贯穿南北,又素有“鲁南粮仓”之称。郯城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马陵古道神秘壮观。庞涓沟、恨谷崖、箭眼石、老虎崖、由吾仙境、孔子登临处,一线南北;孝妇冢、于公墓、郯国故城、郯子庙、倾盖亭等,星罗棋布。位于新村乡银杏古梅园内的“老神树”,是“华夏银杏第一雄树”,虽历经2000余年,仍树叶繁茂,果实累累。郯城的郯子孝文化也在默默流传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6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5-22 09: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莱子:戏彩娱亲(1)


      《戏彩娱亲》讲述老莱子奉养二亲的孝行。此为《二十四孝》中的第七则故事。

      [周]老莱子,楚人,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着五彩斑斓之衣,为婴儿戏舞于亲侧。又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小儿啼,以娱亲喜。

      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气满庭闱。

      【评说】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传说居住在蒙山之阳。楚王曾使其出仕,他和妻子便迁居江南,不愿应召。

      老莱子是至孝之人,侍奉父母二亲,极尽甘美香脆的饮食。自己将要七十岁了,还说自己不老。他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扮作婴儿嬉戏舞于双亲面前。又曾经取水上堂,假装跌卧在地上,随即发出像小儿那样的啼哭,以此来使双亲高兴。

      师觉授的《孝子传》中有关老莱子孝行的一个早期记载:“老莱子者,楚人也,行年七十,父母俱存。至孝蒸蒸,常著斑斓之衣,为亲取饮。上堂脚跌,恐伤父母之心,因僵仆为婴儿啼。孔子曰:‘父母老,常言不称老,为其伤老也。’若老莱子,可谓不失孺子之心矣。”——比较起来,“上堂脚跌”,作为事实,而不是“诈跌卧地”,似乎更合乎逻辑一些。

      又徐坚的《初学记》有另外记载:“老莱子,至孝奉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扑为小儿啼,或弄乌鸟于亲侧。”这里又多出在二亲身边把弄“乌鸟”的游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6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5-22 09: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莱子:戏彩娱亲(2)


      在《艺文类聚》的《列女传》中还有一则记载:“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扑,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于亲侧。”此可以见到这些版本中的同与异,在流传中整合,在整合中又流变。

      再看看武梁祠中的有关老莱子的画像,有学者作出了较详细的分析。武梁祠画像表现为四个人:老莱子的父母坐在帷幔下的榻上,一位妇女手持盘子,正在侍候他们进食;右边老莱子跌倒在地,并抬起手臂。再看武氏祠前石室的图像,重复了此图的左边部分,但右部与武梁祠画像不同,那位持盘的女性在此图中消失了,她可能是老莱子的妻子,但地上还留有一只盘子。老莱子跪在父母的前面,手持顶端有鸟的杖——此名鸠杖,是西汉政府赠送给耄龄之人的——这件器物表现出老莱子的年纪。然而另一种解释是,这只鸟是莱子用来取悦父母的真鸟,这就如上面说到的一样了。(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在武梁祠的画像上还有榜题:“老莱子,楚人也,事亲至孝,衣服斑连,婴儿之态,令亲有欢,君子嘉之,孝莫大焉”,还标有“莱子父”、“莱子母”字样。

      这些都说明,作为孝子的老莱子,在民间广泛地传播着,且历史相当悠久。虽然老莱子孝行的做法,被后世认为有做作之嫌,甚至有些令人讨厌,但是其主旨很明确,就是千方百计让高寿的父母享受到生活的愉悦,希望永远保持像婴儿和父母相处的那种令人愉快幸福的感觉,使得父母之心常驻于年轻之时,常葆青春之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6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09: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董永:卖身葬父(1)


      这是最为大家熟知的故事,因为被改编为《天仙配》等形式而广为流传。此为《二十四孝》中的第八则故事。

      [汉]董永,家贫。父死,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路遇一妇,求为永妻,俱至主家。令织缣三百匹乃回,一月完成。归至槐荫会所,遂辞永而去。

      葬父将身卖,仙姬陌上迎。

      织缣偿债主,孝感动天庭。

      【评说】

      董永,是东汉时期人,家里贫困。父亲死了,董永将自身卖了,预借贷款而安葬。等到他去打工偿还时,在路途中遇到一位女子,自求作董永的妻子。两人便一起来到主人家里。主人责令他们织成三百匹细绢,才可以返回。“缣”(),细绢。终于一月完成,两人回到当初槐树荫下相会的地方,女子就辞别董永,离去不返。

      听此故事,今人会想起黄梅戏《天仙配》,还有那婉转动情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等的戏歌。其实这个故事早在曹植的《灵芝篇》中就有记载,后来在《搜神记》中也有记载,是魏晋之间流传的故事。明代传奇有《织锦记》,地方戏中的《天仙配》则又不断演绎着这一动人的故事。

      如果从《孝经》的角度来看,这一孝行的主题有两个:一是《丧亲章第十八》所说的道理,亲人死了“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董永作为孝子,为了尽此孝行,竟然将自己“卖身贷钱”而葬父,这是很感动人的,甚至感动了天庭之神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6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09: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董永:卖身葬父(2)


      二是此故事又合乎《感应章第十六》所说的,至孝而“天地明察,神明彰矣”,孝行换来了上天的回报,有仙女下凡,自求为董永之妻。

      董永故事的发生之地,一直被认为是湖北的孝感。《孝感县志》里有记载:董永年幼丧母,家庭贫寒,佣耕而事养父亲,“父没不能葬,贷钱里富人裴氏,约身为奴偿之”。在这广为流传的真人真事之上,民间艺人又进行浪漫主义的再创造,孝子的孝行感应了上天的七仙女,下凡与之结为夫妻,度过了一段男耕女织、生儿育女的美满生活。随着文艺形式的创造,董永的形象也深入人心。

      今天孝感还留有许多有关董永的文物古迹。根据有关材料介绍,孝感城北门外有一古碑,碑身由青石砌成,下面是巨石凿成的(,传说中的一种动物,象龟),其上立有两米高的石碑,碑文为“汉孝子董永故里”七个正楷大字。此碑是董永故里的见证。

      这里还有董公墓。孝感城关东南五公里处有一董永湖,湖边汤家老屋村的北面有两座并立的古墓,左边是“汉孝子董公永先代之墓”,右边是“汉孝子董公永墓”。两墓皆有高耸之石碑,为清代所立。此被称为“古孝感八景之一”。

      孝感还有董永的“孝子董公永祠”,在城关小东门处。原祠正堂立有董永塑像。据《孝感县志》记载,孝子董永祠最早建于城关北门,明代迁至文庙东面,与唐代忠臣张汴合祀,改名“孝祠”。清代改建于文昌殿西北门,立匾为“孝子董公永祠”。现孝子祠在董永公园内,祠内以浮雕形式展示民间传说的16个孝子、孝女的故事,集孝子事迹于一祠。

      董永公园在孝感城北傅家冲南端,相传为董永卖身的傅员外的家址。公园占地72亩,以仿古建筑为主,根据神话故事设置了瑶池仙境、槐荫古树、理丝桥、升仙台等景观,展示了董永孝敬老人、勤劳朴实、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6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09: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巨:为母埋儿(1)


      《为母埋儿》,又名《为母弃儿》等,讲述了孝子郭巨的孝行。此为《二十四孝》中第九则故事。

      [汉]郭巨,字文举。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子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金上有字云:“天赐黄金,郭巨孝子,官不得夺,民不得取。”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

      黄金天所赐,光彩耀寒门。

      【评说】

      汉代有个叫郭巨的人,或说是今山东长清县人,或说是隆虑(今河南林县)人,或说是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

      郭巨家贫,有个儿子三岁。郭巨的母亲常分减自己的饮食而给孙子吃。郭巨就对其妻说:“贫穷困乏不能供养母亲,儿子又分吃老母之食,何不抛弃这个小子?儿子可以再生,母亲不可再有了。”“盍”,就是“何不”的意思。《二十四孝》的其他版本上为“盍埋此子”,或作“盍弃此子”,一个“埋”字,意思更加显豁。

      于是挖地掘坑三尺,这时却从土中获得黄金一釜。“釜”,古代六斗四升为一釜。金子上面写着字,意思是:“上天赏赐黄金,给郭巨孝子,官员不准抢夺,民众不准分取。”

      这则故事是荒诞不经的,但是一个孝子的深情跃然纸上。当在孝敬母亲、关爱儿子的天平上只能倾斜一方的时候,他选择了做孝子,而舍弃了做慈父。

      此故事又重复地申说一个主旨,即行孝是会感动天地的,是会获得好报的;在挖地获得黄金一釜之后,既不用埋儿,又可以孝养老母,一个难题因孝而产生,也因孝而圆满解决。

      此故事虽然荒诞,但是对于今人未必没有启示。如今每家只生一个孩子,孩子是家中的“皇帝”、“宝贝”,父母对孩子是做牛做马都可以,但是往往把年迈的双亲、甚至是夫妇双方的四位亲人冷落了。当然反过来也不能只是为了老人一头,而忽视孩子。因此忙忙碌碌的现代人,要寻找一种智慧来求其平衡:既对父母不失其孝,又对孩子不失其慈。这也是一道不易解的难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6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09: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巨:为母埋儿(2)


      山东省长清县孝里铺的孝堂山相传是郭巨故里,据传“郭巨埋儿”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笔者虽心向往一游,但终未成行。看到一些材料的介绍,更是为其魅力吸引。

      孝堂山,其实是一座高约30米的土山,古代曾称作巫山。因为这里有一座石祠郭氏祠堂,即东汉孝子郭巨的墓祠,因而自南北朝以来,这座土山就著称于世,且山名因之更名为“孝堂山”。

      先看其祠堂结构,有关材料说:石祠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面阔3.8米、进深2.13米,高2.63米,墙厚0.2米,全部用青石砌筑而成。屋顶两面坡的石板刻出脊背等形状,作单檐悬山顶式。前面正中置八角形石柱,高86厘米,上下端刻成斗形,与后墙间置跨度2.13米的三角石梁,负载着重达20多吨的屋顶,并将石祠分为东西两间。就祠内题记和画像风格判断,建筑年代约为公元一世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

      再看此中的文化层积,有关材料介绍:祠的各种建筑构件上雕刻有垂帐纹、菱纹等简朴的装饰,石壁和三角形石梁上还雕刻有精美的图画,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天文星象以及朝会、出行、迎宾、征战、献俘、狩猎、庖厨、百戏等,十分丰富。雕刻手法多采用平地线刻法,风格劲利,在汉画像石中独具一格。

      祠内还保存着许多汉唐以来的游人题记,其中最早的是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和永康元年(167年)的两则题记。在石祠的山墙外侧,刻有北齐武平元年陇东王的《感孝颂》,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书法艺术价值。

      郭巨墓祠由于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所以自宋代著名的金石学家赵明诚把它录入其著作《金石录》后,后人又多有著录。虽然有关建筑的确切年代仍是千古之谜,至今众说纷纭,但依然是研究我国建筑史的宝贵实物资料。

      又听闻孝里镇正在热热闹闹地评选“孝里镇十大孝子”,此也可以悟通一个地方的文化传承是如此绵绵不绝的,那么也可以进而晓悟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更是不绝绵绵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20 20:29 , Processed in 0.11451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