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05|回复: 0

姚奠中先生的课堂教学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6:40
  • 签到天数: 296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6-1 09: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奠中先生的课堂教学
    刘毓庆

    1970年代中期,我作为时代的幸运儿,经贫下中农的推荐走进了大学。因为一心想做文学家,自然首选是中文系。而我上学的那一年,分配在我们县的招生指标中,只有山西大学中文系一个名额,其余那些名牌大学,几乎不招文科生。我没有选择,只有报山大。
    进了山西大学,虽说由山里娃变成了大学生有点兴奋,但也有几份遗憾。因为人的理想永远是超越现实的。但这遗憾不久便被庆幸所代替,因为认识了姚先生。
    我同屋的王雪保同学,他是姚先生稷山的老乡。那时我们是以小组为单位的用餐。一天中午,开饭了,却不见王雪保的影子。等大家都吃完了,他才回来了。他不但没有抱怨同学们不等他开吃,而且还兴奋地说:“我见到姚奠中先生了!”接着滔滔不绝地讲说起了见到姚先生的情景。一看便知,他被姚先生的学问征服了!其实,姚先生的名字,我入学不久就知道了,只知道他是章太炎先生的关门弟子,是中文系的台柱子,别的就不清楚了。雪保手舞足蹈地大吹,我虽有几份羡慕,但多少也有些怀疑,因为他们毕竟是是老乡嘛。后来听了姚先生评《水浒》的一场报告,才彻底打消了我的怀疑,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从此也成了先生家的常客。此后轮到姚先生上课了,当时有两个班,姚先生因为王雪保和我的原因,所以选择了我们这个班。而且在此后的日子里,只要课程安排断了链,姚先生总会顶上去。因此姚先生成了给我们上课时间最多的一位老师。
    教育部有个规定,要求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政策,因为我有亲身体会。说实在,如果没有本科阶段姚先生的启迪,我很难有后来的学术进展。姚先生上课不带教案,空着手上讲台。只是在布置作业时,才从口袋里掏出手掌大的小本或小纸条来,抄在黑板上。他坐着讲课,有时也站起来做些姿势,以帮助学生理解授课内容,显得非常自然;操着一口晋南方言,而却别有风味,特别是朗诵诗文时,声情并茂,如同亲临其境;时而提问,时而作答,时而开怀大笑,时而声色俱厉,每到关要处,总会斩钉截铁,决不拖泥带水。记得给我们上的第一节课是唐诗,讲的第一个作者是李白。李白、杜甫这是妇孺皆知的名字,在这之前,《李白诗选》、《杜甫诗选》我不仅读过,而且抄过。王瑶先生写的《李白》的小册子我也认真看过。我想先生会讲些什么呢?如果是讲李白的生平、思想、诗歌艺术等,对我来说意义就不大了。但因为是第一节课,我还是去听了。出人意外的是,先生首先讲的是“李杜优劣论”。关于李白与杜甫的评价,在那个年代最盛行的是郭沫若的观点。郭沫若写了一本叫《李白与杜甫》的书,这本书对李白评价很高,对杜甫却时时贬抑。因为当时毛泽东主席说过他喜欢李白不喜欢杜甫,这自然影响到了学术上对李、杜的评价。而姚先生开口便说:“李白和杜甫谁优谁劣的官司,打了一千多年了,一直到现在的郭老(这是那个时代对郭沫若的普遍称呼),还在继续打。明朝的杨慎,拿李白《早发白帝城》的诗,和杜甫《最能行》中‘朝发白帝暮江陵,顷来目击信有徵’两句诗比较,说杜甫远不如李白。是不是这么会事呢?如果但看这两句,杜甫确实不如李白,但要看杜甫诗上下句子,就完全不是那么会事了。”讲到这里,他站起来拿起粉笔,一口气在黑板上写下了下面的诗句:
    欹帆侧柁入波涛,撇漩梢濆无险阻。
    朝发白帝暮江陵,顷来目击信有徵。
    瞿塘漫天虚须怒,归州长年行最能。
    接着,姚先生拉长调子用富有情感的声音,将诗朗诵了一遍。然后解释说:“欹帆”是斜着船帆,“侧柁”是转侧着船柁,漩是向下旋的漩涡,濆是涌起的高浪。姚先生说:“这里不是写水,不是写船,而是写人。帆,斜着;柁,侧转着,冲入波涛之中。遇漩涡,从旁撇过;遇高浪,从浪尖掠过。这是多不么高超的行船技术!在这里杜甫生动地描写出了老练的水手在汹涌的急流中,‘撇漩梢濆’履险如夷的行船技巧,歌颂了水手不畏险阻和丰富的生活经验。而李白,却写的是他自己。这能说杜甫不如李白吗?这两首诗的性质不一样,李白诗是抒情的,杜甫是记事诗。要从社会意义上来说,杜诗比李诗的意义还要大一些。但这也不能说杜诗就比李好。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要具体分析。”这个开场,紧紧地吸引了我。以下的情况便不必细说。特别是他在讲杜甫诗时的表情、动作(他起身弯腰,双手做掌柁状,学着出水手转柁撇漩的样子),以及拉长调朗诵时的声音,我至今记忆犹新。
    在中文系师生中盛传,姚先生讲文学史是一绝。确实他的文学史课对我的启发,是我此后的学习中未曾有过的。中国文学史时间长,内容多,每一个朝代都有成群的作者、成堆的作品;每一个名头稍大一点的作者,生平、思想总会有纠绕不清的问题在内。我也听过别的老师讲,往往緾到一个问题中拔不出来。一学期结束了,课程才进行了一多半。埋怨给自己安排的课时少,内容进行不完。姚先生则从来没有这样的怨言,他手里好像有一把披荆斩棘的大斧头,能把一切纠绕的瓜葛斩断,一路向前,决不在细节问题上纠緾。时间安排少时,他可以用三、四个课时把文学史讲完。如果时间充裕时,他可以先点明要点,然后从容讲说,略中有详,多而不乱。如讲屈原,用“任、疏、放、迁”四字概括屈原的一生,并围绕这四个字讲述其经历;讲汉代散文,用“诸子衰歇,史传大成”八个字概括其发展情况;讲汉代文学,用“赋地位强,散文大家多,诗成就高”三句话概括这个时代的诗、赋、文创作;讲魏晋南北朝文学,用“散文变成骈文,大赋变成小赋,五言诗创作兴盛”三句,概括这个时代的文学变化。当时上课的时间很少,一年有半年的时间是开门办学,下工厂,到农村,与工人农民一起搞运动。课程安排随时都有可能变。这就使得教学计划只能做短考虑,不能做长打算。正是在这种情况,突出地显示出了姚先生的水平。不管给多短的时间,他都能完整地讲完一个内容,而且重点突出,信息量大。如讲王安石(王在当时被定为法家人物,讲宋代文学不讲他,那会被当作政治问题的),他便以“王安石所处的时代和文坛”、“王安石的政治措施与文学道路”、“王安石身后的诗文发展”为节目,通过王安石这个点,把宋代的诗文发展线索构勒出来。讲宋词,则以“辛弃疾与宋词”为题,然后以“词在北宋到南宋期间的发展”、“辛弃疾和他的词”、“宋词的衰落”为节目,既介绍了宋词发展、衰落的过程,也突出了重点的作家作品。讲元杂剧也是一样,以“关汉卿和杂剧”为题,以“戏剧的来源和发展”、“关汉卿代表元杂剧的最高成就”、“元杂剧的其他作家”为节目,在突出关汉卿的基础上,把戏剧的来龙去脉介绍清楚。
    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对文学史的简要表述,并不是只作抽象地概括,而是让作家自己出来说话,让作品说话。材料在他手里完全变活了。如在“词在北宋到南宋期间的发展”一节中,他把北宋一百多年分为三个时期。他讲第一个时期说:
    第一个时期的代表作家有晏殊、寇准、宋祁、欧阳修、范仲淹等。这些人是什么人呢?晏殊是宋的第一家,他做过同平章事兼枢密使。寇准也做过同平章事。宋祁稍差点,做过工部尚书。欧阳修是参知政事、枢密副使。范仲淹也是。这些人在政治上看起来都是比较好的。但他们的词都是些伤春、悲秋、离愁、别恨的东西。情调都是婉约的,风格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如晏殊《浣溪沙》词:“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可以看出他的生活。这里有愁,但是单愁、闲愁。很能代表他的情调。但和晚唐的艳情曲子不一样。艳情曲子是写糜烂生活的。欧阳修的《蝶恋花》词说:“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前两句写生活环境,后两句写悲伤。他和晏殊差不多。在这种风气下,词的艺术技巧是提高了,但内容空虚得很。范仲淹有些不一样。他的《渔家傲》说:“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他那时在陕北做宣抚使,抵御西夏。要说情调还是低沉的,但与前面那些词已经不一样了。打破了艳情、闲愁一套,把词的身价稍提高了一点。
    这样,用简短地一段话,便把宋初代表性词人的政治地位和词的风格及时代风气,清晰地凸显出来。他不是像一般人那样,把涉及到的作家,生平事迹讲一大堆,结果冲淡史的主线。一节课上完后,我们笔记本上记满的是作品,和对作品的三言两语的评点。这使我从中学会了抓重点、抓主线。师生们之所以称他是“一绝”,是因为这里体现了他的学问、见识,只有高屋建瓴,对中国文学史达到烂熟的程度才能做到。
    当时最通行的有三种文学史著作,一是游国恩等先生编写的《中国文学史》教材,二是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三是社科院文学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这三部文史的量都不小。按一般人的思路,姚先生要简要地讲述文学史,只要在这三部书任何一部的基础上缩简一下就可以了。其实大错。姚先生完全与他们不一样。从上面他讲北宋词第一期的例子已经可以看到他的特色,这里我们不妨再举一个小片段。先前有一位老师给我们讲过汉魏文学。像乐府诗、建安时代三曹、七子的诗歌,都给选讲过一点。但这一段文学史则没有讲。姚先生知道后,要给我们补这一课。但时间有很有限,自然只能简略。他讲到建安文学时说说:
    东汉末年最后一个皇帝是汉献帝,他的年号是建安。此时已到了三国。建安文学的代表是三曹、七子(略三曹七子姓名)。这一时期文学有一个特点:文人大力学习乐府诗,大力创作五言诗。学习乐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杂言写,一种是用乐府有原题写五言。文人学习乐府可曹丕的《上留田行》为例:
    居世一何不同!上留田。富人食稻与粱。上留田。贫子食糟与糠。上留田。贫贱亦何伤。上留田。禄命悬在苍天。上留田。今尔叹息将欲谁怨。上留田。
    “上留田”是演唱时的衬辞。这不是学民歌,是在改民歌,把思想内容变了。没有了汉乐府《东门行》中所表现的抗争精神,但生活内容还是有的。文人学乐府,一方面把五言诗向前推进了,一方面也反映了一些社会生活。受乐府诗的影响,这一时期诗歌的特点是,技巧较高,内容充实。后来人称作“建安风骨”。
    像如此简要的概括不仅少见,而且他所抓的点,也和一般文学史大不一样。“文人大力学习乐府诗,大力创作五言诗”,这两句话也确实抓住了这个时代诗歌创作的特点,可这却是一般人不谈的。
    其实,姚先生不只文学史课精彩,他的古代文学作品选讲课,似乎更有特色。我们从小学到中学,老师每讲一篇语文课文,都要把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大段大段地抄在黑板上让学生记。到大学后,老师虽已不再在黑板上抄了,但还免不了念,学生还是要大段的记。姚先生的作品选课,彻底改变了这种模式。记得一次讲《窦娥冤》,他在同学们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开始了对作品的分析。他先把每一部分中的人物名字撮出来,如“楔子”下撮取:蔡婆、窦天章、端云等;第一折下撮取:窦娥(端云)、赛卢医、张驴儿父子等。在撮取人物的同时,串讲情节和人物间的关系。这都比较好理解。出人意料的是,他在讲完每一部分后,都只用两个字作概括。楔子和四折戏五部分,分别用“债逼”、“遭横”、“蒙冤”、“冤死”、“昭雪”来概括。共用了十个字,便把一部戏的情节发展和内容准确地概括了出来。接着他提了五个问题,即:主题是什么?主题思想是什么?主要矛盾是什么?主要线索是什么?最后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随后稍作停顿,开始对这几个问题展开分析。在分析中,他也不时地引述他人的观点和不同的说法,然而关键问题却要言不烦,非常简明。归结起来,每个问题的要点只有三言两语。如:
    主题——写被压迫人民的冤苦和斗争。
    主题思想——反映了当时人民在阶级与民族双重压迫下的暗无天日。
    主要矛盾——一般穷苦人民和依附于黑暗势力者的矛盾。
    主要线索——窦娥的遭遇。
    目的——对黑暗势力进行鞭挞,引起人民的共鸣、共愤。
    在讲完上述问题后,姚先生又对剧本的文字特点作了分析,指出了关汉卿本色当行的特点。整堂课,有描述,有分析,有思考,有推理,有动情处,有沉思处,如于混沌无头绪处点晴开面,让人顿觉了然于胸。尽管在今天看来留着那个时代的烙印,但几十年后仍能记起当时情景,不能不说是当时强大震撼力所致。
    用两个字概括段意,这是姚先生的一个特色。如讲小说《错斩崔宁》,他对故事情节的概括是:“赀助——戏言——窃杀——冤死——得情——雪冤”。讲《孔雀东南飞》,他则用:“受苦——受斥——暂诀——大归——途盟——见母——拒媒——受胁——仪喧——死诀——诀母——双殉——灵异——告诫”来标明情节发展。再分别用“被弃”、“受聘”、“死情”概括三大段的意思。简洁明快,没有一个费字。通过这个过程,已使学生把故事情节深深地记在了心中。他这样概括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尽管从严格意义上讲,有时两个概括稍有勉强,但并不影响记忆,故也无大妨。这种方法对我影响很大,后来我就把这种方法用到了教学之中。
    姚先生讲课习惯提问题,但并不要求学生回答,而是要引起学生思考,然后自己给予回答。像前面所提到的讲《窦娥冤》时就是这样。讲《孔雀东南飞》更是典型。他先对情节做简要概括,指明这个故事的性质,是一个家庭爱情悲剧。接着提出了如何分析课文的问题,交待了分析的步骤和重点。他说:“首先分析故事情节,其次抓主要矛盾,其次分析主题,分析意义,分析人物。”随后在对矛盾的分析中,他提出了两个问题,说:
    这个故事有两个主要矛盾,在第一个家庭中主要矛盾是婆媳矛盾,在第二家庭中主要矛盾是兄妹矛盾。矛盾的主动方是焦仲卿的母亲和刘兰芝的兄长。有人认为他们代表统治阶级;还有人从经济观点出发,认为这是市民阶级内部的矛盾。这两种观点都不正确,我认为这是中产阶级内部的矛盾。焦仲卿的母亲并不是坏人,不是凶恶、残暴的,可她却是直接逼死儿子与儿媳的。刘兰芝的哥哥也不是坏人,可他却是直接逼死妹妹刘兰芝的。问题是:为什么在第一个家庭中,是焦仲卿母亲做主,儿子焦仲卿说话却不算数?而在第二家庭中,刘兰芝的母亲反而说话不算数了,而是儿子在那里主事呢?如果从孝道来说,为什么焦仲卿听从母亲,而刘兄却可以不听?若从古代的“三从四德”来说,为什么刘母从儿子,而焦母却可以不从?
    先生提出这问题后,稍做停顿,同学们开始相互低声的讨论起来。我当时就在想,这是否和他们的性格有关呢?焦母凶,刘母善?仲卿懦弱,刘兄刚强?在我们思索不能获得满意的答案时,先生开始分析了。他说:
    有人说是性格问题,认为焦仲卿太软弱,不敢反抗母亲。可是你看他回答母亲的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他一点也不软弱,而且还很刚强。对这个问题,我们要从封建礼教和宗法制度两个方面来看。在第一个家庭中,起支配作用的是礼教,而礼教是支持婆婆的。《大戴礼·本命篇》说:“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妬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七去”又叫作“七出”。《礼记·内则》还说:“子甚宜其妻,父母不说(悦),出。”这在当时成了一种社会意识,社会力量。在这种情况,焦仲卿不但不能帮媳妇,而且还有责任帮父母休掉媳妇。
    在第二个家庭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宗法制度。《仪礼·丧服传》说:“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个“从”并不是听从,而是跟从,指生活依靠。这是和财产联系在一起的。在财产问题上,丈夫死后,继承权在儿子,不在母亲。刘兰芝被休弃回到娘家,这个家其实是哥哥的家,她回去吃的是哥哥的饭。在这种情况下,母亲说话是没有力量的,因为连她吃的也是儿子的饭。这就是哥哥作主的原因。
    所以,这个悲剧是封建礼教与宗法制度共同造成的。
    这个分析确实太精彩了!可惜到现在,能认识到这一点的人也不多。这只要上网浏览一下关于《孔雀东南飞》的教案便会明白。
    讲文学史,先生对涉及到的作家作品,是直探其与史的相关内容,其余则略而不论,决不喧宾夺主,所以显得简洁明快。讲作品,先生也不像一些学者那样作长篇大论,一篇课文讲几个小时甚至更多。而往往是三言两语将问题点透,使人如醍醐灌顶。他经常强调要“由博返约”,在这些地方最能体现出这一特点来。如讲汉乐府《上山采蘼芜》,他抓的是妇女的地位与故夫的性格,说:“妇人被弃,但没有一点怨恨。这反映了一个社会问题——妇女地位的低下。男子弃妇后悔,不是感到自己不诽谤该弃,而是觉得新人不如故人能赚钱。简单地几句对话,画出了他唯利是图的灵魂。”讲李后主的《破阵子》,他抓的是李煜的为人,说:“‘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这是概说;‘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作烟萝’,这是环境;‘几曾识干戈’,是写自己;‘一旦归为臣虏’四句,写他的遭遇。南唐在十国中是比较大的,国土也很富庶。先后三个君主四十多年。李后主在位十五年,是很平安的。也很会享受,连唐代的大皇帝也不如他。这首词是李后主对自己的总结。‘几曾识干戈?’他确实是这样的人。他比自己是‘沈腰潘鬓’,这哪里像个皇帝?在亡国之后,想到的不是家国、人民,而是与宫娥垂泪离别的难过情景。有这样的君主,国岂能不亡?”讲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他抓的是“得士”二字,说:“这篇文章最能代表王安石的风格。他的理想就贯穿在文章里。但问题也正出在这里。他认为齐国得一士就可以制秦,这是他的理想,也正是他失败的原因。强调个人英雄,不注意社会力量。”讲《错斩崔宁》,他抓的是故事的“冤案”性质,指出这是由玩笑导致的命案。他说:“在黑暗统治下,一句玩笑都会出人命,官吏的腐败和草菅人命于此可见。”又说:“崔宁是个蚕农,是谁陷害他呢?小说没有说,也说不出,这正是问题的所在。因为造成这个冤案的不是某个人,而是社会和官府。人说他与陈二姐‘同行同止’,就认为是他俩杀的人。在这里是社会意识在起作用。其实他们只是‘同行’,并没有‘同止’,到官府就变成了‘同行同宿’,并由此推出了杀人的结论,最终造成了冤案。这所反映的是官府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这样简略的分析,重点突出,让人印象深刻。一篇课文,总结出了十个、八个重点,这等于没有重点。只总结出一个重点,这才是真重点。但这要求必须抓得准,这正是体现水平的地方。
    今年七月,是恩师奠中先生百岁华诞。“百岁”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种希望,对先生则是现实。这里体现出的不仅仅是身体素质,更是学问修养与人生境界。修养和境界会体现在方方面面,他从容自得的教学风采,即是一个方面。近来学友们写了不少关于先生的文章,但关于先生课堂教学内容的还没有见到。故撰此文,以飨读者,并为先生寿。


    Copyright 2006 yaodianzho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06003219号
    联系电话:(0351)3303538
    E-mail:zizhulin6@126.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14 01:10 , Processed in 0.10095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