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16|回复: 0

我所了解的姚奠中先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07
  • 签到天数: 295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6-3 10: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2-3-31 13:57 编辑

    我所了解的姚奠中先生


    刘毓庆

      我从姚奠中先生学习、研究,前后已20年,对先生的学行,有一定的了解,今略述如下。

      姚奠中先生原名豫太,字奠中,工作后以字行。山西省稷山县人。生于1913年,出身于书香门第。少年时才华出众,未上高中便直接考入了山西教育学院国文系。但因无高中文凭,不到半年,被迫休学,经不少曲折,才考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不久因慕章太炎先生的学行,遂转入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并考取章太炎先生招收的唯一的一次研究生,名列7名中的第四。时年22岁。1936年章太炎先生去世后,先生即开始了教书生涯。先是在章氏国学讲习会预备班教中国文学史,随后又先后执教于安徽泗县中学、安徽第一临时中学、安徽临时政治学院、安徽师范专科学校、四川白沙女子师范学院、贵阳师范学院、云南大学等院校。9年之间,辗转5省,转换7个学校。1943年春起,任副教授,1948年秋起,任教授兼国文系主任。1949年后任教于贵州大学、山西大学,曾任系主任多年。现为山西大学教授、古典文学研究所所长。从80年代起、曾担任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五、六届山西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山西省委主任委员、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山西省书法协会副主席,元好问学会会长、山西省古典文学学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等职。他是全省和全国优秀教师,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被收入英国和美国的国际名人传。姚先生多才多艺,治学为人皆不局于一隅。因而他在大学讲坛,讲授课目相当宽。有文学史,有哲学史,有通史,有经、史、子专书,有诗、词、文选,有文字学,有文艺学,以至书法篆刻。他的著作,也是从文学到历史,从哲学到书画篆刻艺术,范围很广。著有:《中国文学史》、《庄子通义》、《中国哲学史讲稿》、《庄子内篇间释》、《先秦文学》、《汉魏迄唐文学》、《中国史略》、《中国古代文学家年表》、《中国短篇小说选 》,主编:《山西历代诗人选》、《咏晋诗选》、《唐宋绝句选注析》、《词谱范词注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还有论文百余篇,部分收入《姚奠中论文选集》。1992年出版了他的大型书画作品集《姚奠中书艺》,并又在太原和北京进行了个人书艺展,引起不小轰动。人们称他的诗、书、画、印为“四绝”。

      尽管姚先生是国内著名的学者,但在他的身上,我们看不到学究气,而是正气与书生气。所谓正气,就是堂堂正正、不畏惧于邪恶势力的凛然之气;所谓书生气,就是读书人的单纯与热情。正气与书生气的结合就是“血性”,这便是先生学行的一大特点。他有章太炎先生的传统,不肯冷眼旁观时势,国家的前途与民族的命运,始终横于胸中。早在中学时期,就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为“反日”,写了剧本《万宝山》,并进行了演出。为“反会考”,被阎锡山政府逮捕入狱,监禁了三个月。“七七”抗日战争开始后,怀着“志士英雄应即作,从头重整旧江关”的雄心,投笔从戎,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后目击军政黑暗,自己难以发挥作用,遂转上“教育救国”道路,在安徽柏浦创办了菿汉国学讲习班,手定教规十则,要学生“以从义为怀”,“以勇决为行”,“以用世为归”。1940年在大别山的立煌师范,为反对无理干扰教学,曾将作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临时担任安徽教育厅长的方治,从教室中赶走。1943年在安徽师专,为反对安徽主席李品仙侮辱教师,罢课抗议,起草集体辞职书。1947年在贵阳师院,困反对军统特务作院长被解聘,被迫由贵阳迁至昆明 。

      他的为学,犹太如他的为人,对不平之事,不能冷漠视之,因而文多有感而发,行文中藏有锋芒。如为驳廖季平、胡适否定屈原存在之说,而撰写了《屈原的有无问题》;为驳孙次舟、闻一多关于屈原为“弄臣”或“奴隶”之说,而撰写了《屈原其人其赋》;为批驳日本学者稻烟耕一郎等又一次提出的屈原有无问题,而撰写了《旧事重提》。《论治诸子》一文之作,有感于从胡适、冯友兰以来,从思想上研究诸子的学者,多喜以西方哲学的体系、概念、术语为框框,来套中国学说,形式上新颖可喜,然往往取粗遗精,失掉诸子的真精神,且已形成一种通弊。因而予以分析批判,提出了研究诸子应有的基本态度与方法。《书注与读书法》之作,有感于经传以下书注之流弊,古籍之难读,有“使民族精神竟坠于地”之叹,提出了注释应必备的功能。《试谈作为文学家的庄子》一文之作,有感于50年代初期以后“左”倾思潮泛滥,文化界对庄子贬抑多而研究少,甚至斥庄子思想是“可耻的寄生阶级的没落思想。”因而特别强调了庄子的“革命性”及其批判精神。认为庄子对现实所采取的批判、甚至否定的态度,“是二千年中仅有的”,庄子的思想是“同情苦难的人民”的。由于姚先生的“血性”,故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遭到了“革命”的大批判。

      先生学行的第二个特点是,凡事看大局,抓要害,不纠缠于枝节问题。对人对事对学术问题都是如此。如有一同志,平时对先生怀有妒嫉,甚至诽谤先生。当他遇到晋升问题时,很惧怕先生的职权。只要先生持否决意见,自己的希望就会彻底落空。可出乎意料,先生不但没有反对他,而且还对他的工作做了客观的评价,给予了一定的肯定,表现出了少有的大度。在学术问题上,更是如此。只要翻翻《姚奠中论文选集》就知道,他的文章简明、精辟、深刻,一般不作长篇大论。大至于理论问题,小至于具体作品,他抓的都是具体问题中最要害的“点”,说透为止,绝不浪费笔墨。既能将简单的问题深化,也能将复杂的问题三言两语点透。比如关于汉代人提出的“风雅、比兴、美刺、讽谕”等诗歌理论的问题,两千多年来,人们在此上花费了不少精力,总觉得将“风雅”“比兴”并列,性质有些混乱。而先生则说:“风雅”是创作的准则,“比兴”是创作的方法,“美刺”是写作的态度,“讽谕”是作品的目的。而这几个论点又围绕着一个中心——政教(《政教中心和现实主义》)。说的既简括,又明了。柳宗元的《江雪》,一般分析者,总是在“翁”身上作文章,研究他是隐士、高人?还是“穷苦的渔民”?为此争论不休。而先生却抓住了一篇的题目说:“诗题是《江雪》而不是《渔翁》,可见压在他(指柳)心头的,主要是冷酷的环境”,“着重点可能是一个人在严酷的环境中,坚持奋斗的精神”(《〈江雪〉浅析》)。《战国策》中《冯谖客孟尝君》一节,论者多以为此篇是扬冯抑孟,有的分析文章竟长达三四千字。而先生则说,此篇主要是写“知遇之感”的。仅四个字,便对文章的主旨作了精辟地概括。就是那篇以《杜甫的服色》 为题的短文,在集子中算是最偏僻的题目了,可它却与唐代的制度联系着。在讲授中国文学史时,他往往也是如此,能用很简炼的语言,概括一个时代文学的特点或一篇作品的要旨,给人以极深的印象。如用“智慧、冷静、忠厚、单纯”八个字,概括韩信的性格;用“裙带关系的力量”,概括《卫将军骠骑将军列传》的主旨;用“文人大力学习乐府传,大力创作五言诗”,概括建安诗坛的特点;用“诸子衰歇,史传大成”八个字,概括汉代散文;用“王静、孟淡、高雄、岑健”,概括唐代四位诗人的诗歌风格;这些都是非常精辟的。

      从习惯中发现问题,从不合理中寻找合理,这是先生学行的第三个特点。在生活中,在学术上,他都是凭着自己的思考来支配行为的,很少受世俗习惯或思潮的左右。如在"文革"中,"四人帮"大力宣扬儒法斗争,而且掀起了浪潮。先生当时在大学的讲台上,却表现得极为冷静。尽管多年的政治迫害,使他失去了当年的单纯,但这却不能阻挡他思考。他看到了此中的政治倾向。因而不从俗,不阿世,在言论上多与当时报刊论调相违,如:时论说儒法斗争如何激烈而持久,先生则说:“与法家斗争的不一定是儒家,与儒家斗争的也不一定是法家”;时论说王安石如何革命,如何进步,先生则说“王安石虽变法,但也搞宗派”;时论说洪秀全多么伟大,先生则说“洪心胸狭窄”。在学术研究上则更是如此。如王之涣的《凉州词》,一般论者只在那里欣赏“黄河远上”的壮景,而先生却从中发现了问题,认为“黄河”不能“上”,只能“来”或“去”。经过严密地考证,说此句当是“黄沙直上白云间”。篇名不应是《凉州词》,而当是《出塞》(《王之焕》〈凉州词〉的真面目))。王昌龄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一诗,多少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入吴”的是诗人和他的朋友,而先生则说送客不可能送一夜,而且诗人当时就在吴,不可能从吴地入吴。因此此句的主语是“雨”,夜雨降落吴地,弥漫江上。次日“平明送客”,主语则是诗人(《唐诗札记五则》)。《孔雀东南飞》中,在焦家做主的是母亲,在刘家做主的是儿子。如果从孝道来说,为什么焦仲卿听从其母而刘兄却可以不听?从礼教“三从”来说,为什么刘母从其子而焦母却可以不从?这看起来是很不合理的。一般论者是从人物性格上分析这种矛盾。而先生则从礼教与宗法制度两个方面,找到了这种矛盾的合理性。认为从礼教的角度讲,对媳妇“父母不悦,去”,这是儿子的义务。是合于“礼”的。从宗法的角度讲,“夫死从子”,子支配着家产,连刘母吃的都是儿子的饭,自然在女儿去留的问题上,她无法作主了。因此这个悲剧是在礼教与宗法制度的统治下造成的(此说是先生当日在课堂上讲的,《选集》中《论〈孔雀东南飞〉》也讲到了)。这些地方都能充分表现出先生的功力和见地来。

      先生更值得钦佩的一点是,自我牺牲精神。1955年后,先生为莫须有的朋友历史政治问题所牵连,到1957年又被误打为右派,一直被冷遇了20多年。1978年后获得平反,本来由其在学术上长期积蓄的能量,完全可以完成他学术上的一些宏伟计划。然而接踵而来的则是社会上的各种兼职,以及培养研究生的任务。他几乎难有完整的时间坐下来。按说他为了自己学术上的地位名望,完全可以谢绝社会邀请,闭门著书。可是他没有,为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他牺牲了自己利益,不仅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培养学术接班人上,而且总是积极参加社会有关活动,以给那些慕名而来的团体与个人,精神上鼓励和支持。自1978年到1993年间,先生共培养了20名研究生,他们大部分已成为高等院校和文化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其中有的已出了好几部学术专著。而这些专著中,多多少少都能看到先生从学术观点到治学方法上的影响。我想先生对此也一定感到欣慰。

      今年,姚先生已年过八旬,但精神矍铄,不减当年。字画苍劲,文章老辣。我们衷心祝愿先生健康长寿,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作者:山西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副教授)

    (《古典文学知识》1995年3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6 01:29 , Processed in 0.09892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