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38|回复: 0

百岁鸿儒“参考”情深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07
  • 签到天数: 295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6-4 18: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岁鸿儒“参考”情深
    ——怀念我的导师姚奠中先生
    2014-02-26 16:41:59 来源: 艺术家提供作者:王一娟

    摘要:2013年12月30日7时许,天色未明。 匆匆来到报刊楼,在信报箱中取出当天最新一期大字版《参考消息》,放进我的行李箱。我要乘坐早9时15分的高铁列车,把报纸带到太原,带给我的导师姚奠中先生。这应该是先生最后一次收到弟子给他手送的《参考消息》了。我是多么希望能够继续为先生寄送《参考消息》,让这份报纸…


      2013年12月30日7时许,天色未明。
      匆匆来到报刊楼,在信报箱中取出当天最新一期大字版《参考消息》,放进我的行李箱。我要乘坐早9时15分的高铁列车,把报纸带到太原,带给我的导师姚奠中先生。这应该是先生最后一次收到弟子给他手送的《参考消息》了。我是多么希望能够继续为先生寄送《参考消息》,让这份报纸给我的导师传递更多的信息。可是,先生走了,12月27日晨,他走完了101岁的人生旅程,在家中辞世。今天,我要去太原为先生送行,为先生送去最后一张报纸,而更多的报纸,从此已无处投递。
      到达太原先生家中,我将这份新出版的大字版《参考消息》恭敬地放在先生灵堂前,向先生作最后的告别。
      常怀天下事(小)
      三年前,当听说先生将自己多年的积蓄100万元捐献成立姚奠中国学教育基金会时,心里既激动又感佩。当是时,媒体上到处可见一位著名国学大师身后因财产问题,其家人、秘书及学校闹得沸沸扬扬的传闻,而先生早已在2007年即将其珍藏的价值何止数千万元的书画作品捐赠给了山西大学,此次又将多年积蓄再次捐出。这样的境界实在让人敬佩。2010年12月26日,姚奠中国学教育基金会成立庆典在山西大学举行,我和几位媒体朋友一起,乐颠颠地从北京来到太原。
      庆典活动之后,我到先生家看望先生。先生对我说:“上午的会怎么来了这么多人?这是一件小事嘛。这些钱我用不着,孩子们也不用,应该让它发挥作用。”先生又笑着说起一件往事:“文革时有人来抄家,发现我和老伴的来往信件的写的都是给谁谁寄了多少钱之类的内容,他们觉得很奇怪。哈哈。”先生笑得很开心。
      在先生的书房里,我看到了熟悉的报纸《参考消息》。我很惊喜,也很高兴地告诉先生,我现在的工作,就是这张报纸的编辑。先生也很高兴,说《参考消息》他每天必看,办得很好。先生的女儿力芸说:“《参考消息》已经订了几十年了。前一段爸爸骨折住院,每天都得让人给他送《参考消息》,一天都不能落。”
      先生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他经常对我们说,作为一个有知识的人,不能只在书斋中生活,而应该有一份社会关怀。先生的这种家国情怀承自先生的导师章太炎先生。章太炎先生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国学大师,1936年,姚先生以优异成绩考取了章太炎先生主办的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成为章太炎先生门下七名研究生之一。先生说,章先生的学术不仅是三百年朴学的总结,也是两千多年传统文化的总结;不仅总结过去,更重要的是面向当时的现实,放眼于开辟未来。章先生对人民、对国家、对民族前途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是需要我们承继的。
      正因为如此,先生关心时事,关心社会,关心民生。先生身在太原,世界局势的变化却无时不在他的视野中。《参考消息》就是先生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的窗口。先生的女儿力芸姐说,逢有客人来,爸爸常常说起中东局势,说起钓鱼岛之争,可谓古今中外,无所不谈。力芸姐说:“《参考消息》和《光明日报》,我们家订了几十年,一天也没落过。其他报纸有时换一换,而这两种报纸,是雷打不动。”她说,近一两年中国和日本因钓鱼岛起纷争,先生每天都要看《参考消息》上刊登的相关报道,并找出他抗日战争时期写的长诗《一年纪事》,2011年时又重新书写了一遍,今年催着我们把这首长诗印出来。
      我问先生为什么每天都要看《参考消息》,先生说:“不看报纸,怎么知道国家在世界上的位置?”而《参考消息》这张“以外媒的视角看中国”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报纸,无疑满足了先生的阅读需求。先生说的国家,当然指的是中国。作为一个中国人,要爱自己的国家,首先要了解她,知道她的过去和现在,为的是她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先生生于1913年,历经烽火与战乱,深知当全民族遭遇劫难时,任何个人的痛苦都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1937年,日本侵略者逼近江南,章氏国学讲习会停办,先生逃难到南京、安徽等地,1938年,先生在安徽泗县加入了抗日游击队,并写下了七律《泗城感时》,表达了对祖国风雨飘摇的心痛之感:
      儒生流落依戎马,故国飘零风雨间。
      一片丹心伤碧水,两行红泪哭青山。
      梦中沉痛诗和血,觉后凄凉月满寰。
      志士英雄应即作,从头重整旧江关。
      先生的长诗《一年纪事》也是写于这一年。这首诗是先生1938年亲历抗日战争“我在现场”的鲜活记录,从“去年元旦日”,“齐心赴国难”写起,到岁末“无术纾国难,慷慨我心悲”收结,全诗510字,以叙事的手法,记录了这一年的曲折经历和爱国情怀。红学研究专家梁归智师兄称先生此诗“颇似诗圣杜子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和《北征》,尤具‘诗史’和‘传记’价值”(《姚奠中诗歌书法鉴赏》)。可谓知者之言。了解了先生的这些经历,读懂了先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赤子之情,就不难明白先生为什么如此关心世界大事,关心中日关系,关心钓鱼岛主权,关心《参考消息》。
      先生每天的功课是读书、看报。读书是为了修己,提高自己;看报是为了解世界、国家大事。坐在客厅里与这位100多岁的老人聊天,听他谈过去,说现实,有如沐春风之感。先生与时代同步前进,他随时都在关注着国家和世界大事,关注着人类的命运。每当国家遇到地震等灾难需要捐款时,他总是山西大学捐款最多的一位。
      2013年12月23日,先生因患感冒住进医院。住院期间,先生仍然每天看《参考消息》,家里人为他照了一张在医院里看《参考消息》的珍贵照片。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先生心中依然记挂着国家,关心着社会。
      以用世为归(小)
      山西大学中文系是姚先生执教时间最长的地方。因为先生在诗、书、画、印等诸方面的成就,人们称先生学者、诗人、书法家、画家、篆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这些称号对先生来说当之无愧。红学家周汝昌先生称:“姚先生于学具识,于道能悟,于艺亦精亦通。”又说:“身为鸿儒,而通于艺者亦造上乘。”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冯其庸在给先生祝贺百岁寿诞的诗中写道:“雄才博学百年身,四海堂堂第一人。我敬寿翁千盏酒,梅花愈老愈精神。”略举一二,便可知先生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先生的一生,无论是求学治学,还是诗书画印;无论是教书育人,抑或是参政议政,都在践行着由古圣先贤三千年薪火相传而来的真儒精神。
      在这诸多的称号中,先生自己最认可自己是一位教育家。从章氏国学讲习会第一次登台讲课,到生命的最后旅程,先生始终以自己丰富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春风化雨般教育和影响着身边的人。即使在抗战时期,在流离逃难的间隙,先生仍然不忘章太炎先生的教诲,组织青年人学习国学,在国学讲习中鼓动爱国热情。1939年春,先生与同为章门弟子的柏逸荪在安徽大柏圩创办“菿汉国学讲习班”,菿汉,是章太炎先生的笔名,是大汉的意思,有“振大汉之天声”之意。先生的用意十分明确:当此国难之时,延续华夏文化学脉尤为重要。先生亲自为学校手拟十项教条:以正已为本,以从义为怀,以博学为知,以勇决为行,以用世为归。不苛于人,不阿于党,不囿于陋,不馁于势,不淫于华。先生身体力行,以图正风救世。这十则教条也是先生毕生坚守的立身原则。先生说:“自己要正,这是根本。其次,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必须怀抱正义,哪个是正义的,就应该服从哪个;但如果你知道的很少,有些问题弄不清楚,当然也不行,所以要‘以博学为知’,多了解情况,多学习。认识清楚了,就应勇敢、决断地去做。前面所有的一切,最后的归结就是对社会有用。弄了半天,对社会一点好处、用处没有,那算什么?” “不苛于人,不阿于党”都是提倡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做一个有骨气的知识分子。
      先生具有广博的学识和宽阔的胸怀,这和他关心世界格局、喜欢读书看报有很大关系。先生做学问不为空论,不故作高深之论,不追求所谓的著作等身,而是像孔老夫子一样,述而少作,着力于解决中国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他把学问内化成个人的品德和修养,使之成为人生修养的一门课程,变成观察、认识分析现实的一种眼光与智慧。“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荀子语)。正如山西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刘毓庆师兄所说:“在姚先生广阔的胸怀中,没有私利存在的空间,他眼中没有个人利益,而是看到事物的变化,处处以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重,以大局为重。”
      有一次我问先生,他认为的幸福是什么,先生回答说:“平常就是福。国家的安定是最了不起的福。”闻听此言,我们既惊讶又敬佩。因为在问这个问题之前我和同去的师姐曾经猜想:不知先生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先生脱口而出的回答出乎我们的意料。先生心里想的是国家、社会,根本没有个人的任何考虑。先生完全超越了世俗的层次,拥有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忧无惧超然物外的情怀。汉代大儒董仲舒说:“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心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说的不正是先生吗!
      先生晚年始终关心两岸关系发展,在他去世前一个月,即2013年11月11日,他刚刚参加台北孙中山纪念馆主办的 “登高望远——海峡两岸百岁书画大家姚奠中·张光宾作品展”。先生虽未出席开幕式但为台北孙中山纪念馆捐赠了作品,并通过电视就两岸关系做了长达十分钟的讲话。他高瞻远瞩,以一个中华文化老人的身份指出:“我们从春秋战国起就形成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车同轨,制度是一样的;书同文,文字是一样的;行同伦,行为、人伦关系是一样的,这几个‘同’就了不得。中华文化从来以团结为主,几千年历史里尽管有分裂、有变化,可是很快地都克服了,团结起来了,这是别的民族没有的。几百年来,这个民族虽然有些矛盾,有些分合,但从历史上来说,平常的很,不算什么,两岸归根还是合作起来。两岸这个提法也很好,两岸就是国内的两岸、一家的两岸,这不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是民族团结的一个象征。两岸的关系,现在处于一个新起点。我希望我们这个民族,进一步全面的团结。文化上先行,政治随着文化也前行。”此次展览在宝岛台湾产生很大影响,马英九、连战、吴伯雄等台湾地区领导人纷纷发贺电、贺作。
      学圃育花繁(小)
      在我的心目中,先生是恩师,是慈父,更是一个可爱的老头儿。围坐在先生身边,听先生讲他年轻时的故事,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不仅如此,借由《参考消息》这张报纸,我和我的导师又有了编者和读者的一层关系。先生是《参考消息》的忠实读者,而我是报纸的一名编辑。每当我在订货选稿的时候,在编排稿件的时候,心中常想,我这样的编辑思路不知导师是否首肯?离开校园二十多年之后交给导师的这份答卷不知是否合格?为此,每当值班的时候,都会认真思考,小心定夺,力争把外报外刊中最精彩、最重要的内容在有限的版面中尽可能多地展现出来。因为我知道,先生每天都在等候这张报纸,都在审阅这份报纸。
      2013年7月的一天,先生的女儿力芸姐打来电话,说先生由于视力下降,看不太清楚《参考消息》了,她想给先生订大字版的《参考消息》,可在太原打了许多电话,都告知无法订阅,于是问我有没有办法。我当即表示,此事交给我就好,我出钱为先生订一份大字版的《参考消息》。报社领导得知先生几十年坚持订阅《参考消息》,决定向先生赠送大字版《参考消息》,以表达对百岁老读者的尊崇和敬意。先生在收到大字版《参考消息》后很高兴,欣然提笔为《参考消息》题写报名。百岁老人慷慨题字,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纸墨宝,更是先生对阅读了几十年的《参考消息》的一片深情。
      先生驾鹤西去,令我们无限悲伤。“为国为民一生宏愿,育人育德万世流芳。”先生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来承继。
      静夜无眠,写就一首小诗,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
      花落春仍在,人去园未空。
      化育三山外,绿满天地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8 04:01 , Processed in 0.10160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