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72|回复: 0

艺为人得道尊――姚奠中先生访谈录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07
  • 签到天数: 295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6-7 09: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艺为人得道尊――姚奠中先生访谈录
    作者:  李正民 郭胜瑜

      最近,我们拜访了省政协副主席、被省政府授予“泽被三晋”光荣匾的姚奠中先生。请他就古代哲学文学和教育问题发表意见。姚先生现为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是章黄学派著名学者,我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先生虽已92岁的高龄,但思维敏捷、精神矍铄,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问:您的论文选集中有《礼运大同辩》一文,其中指出“大同”学说是“伟大理论”。这一学说对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仍有现实意义?
      答:那篇文章只对大同思想作了些考辩,大同思想的渊源没有更多的阐释。其实最重要要的是“大同”、“小康”两个阶段的提出和以“天下为公”作为“大同”的质定。大同思想是借上古帝王的传说,表达出一种超前的最高社会理想。而“小康”则是立足现实所追求的目标。事实上,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不但大同无从谈起,连小康也难于指望。所以大同、小康学说,只存在于文化思想宝库而已。康有为算是有了一点认识,但仍是纸上谈兵。孙中山提出“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才第一次把大同作为未来的远景,但仍无法操作。邓小平同志把小康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标准,使之具体化,同时提出一系列的措施和指标,不但可行,而且已收到巨大的效果。在中国共产党正确的、强有力的领导下,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之日,也就是“大同”――共产主义社会开始建设的时期。这一道路,现在已经看得很清楚了。
      问:我知道您早年作为章太炎先生的研究生,得章门之真传,尤其于诸子之学深有会心。可否请您谈谈先秦诸子。
      答:(沉默片刻,若有所思)这是七十年前的事了。章先生给我影响最大的是他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他在革命实践中,深感一般革命者对故有文化修养不高,甚至毫无操守,这是个最严重的问题。他很早就写有一篇《革命道德论》,认为无道德而谈“革命”,就是投机。他以天下之重为己任,文化与革命两副重担一肩挑,从无止息。我认为章先生治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学术与革命一致。对革命者来说,特重道德品质。他到了晚年,提倡读《儒行》,原因就在这里。这一点对我影响很大。
      问:先生何以独重诸子呢?
      答:先秦诸子的思想是为当时的现实服务的,他们大多是在春秋战国大动乱社会巨变的情况下,来讨论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章先生不止一次说“学问以语言为本质,故音韵训诂其管也;以真理为归宿,故周秦诸子、其堂奥也。”这是给《国粹学报》编者的信中说的。他还说:“弟近所与学子讨论者,以音韵训诂为基,以周秦诸子为极。”足见他对诸子的重视程度。除孔孟外,荀子是儒家第三位大师,有些人把他说成是法家是错误的。他们都是大教育家。孔子言仁,孟子言仁义,荀子言礼。礼是社会秩序、行为规范,而且必须与时俱进。荀子比较重法,实际是作为礼的补充。诸子多方面研究社会政治问题,其中儒家影响最大。
      问:听您讲学,似于庄子情有独钟。
      答:庄子也讲内圣外王之道,但外王是空话,内圣――内在修养,才是重要的。庄子思想十分精微深刻,看事物绝不绝对化,一般人认为他是相对论,其实看得浅了。他认识到是非、善恶、美丑等等的相对,因而站得更高,看得更全,这就是“道”,“道通为一”。谈庄子,对人生观、世界观会有很好的理解。老庄思想,有些人认为代表楚文化,我认为老庄思想应该说是梁宋文化。梁宋乃天下之中,各种思想聚汇,故产生老庄。老子又是史官,故明于成败祸福之道,然后能秉要执本。
      问:我记得您有一首诗说:“识广胸怀阔,静观气自平。纷繁元历历,化育赞生生。”所谓“静观”,是否受庄子思想影响?
      答:不完全是。我还有首诗,头几句说:“至人惟寂寞,庄周独多情。隐词皆感激,高歌同哭声。”他是愤时嫉俗的。但他能超脱,齐生死,等万物。所以我又说他“体道超常流。“静观”以“识广”为基础,只有静观,力戒浮躁,才能发现纷繁的万事万物,原来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但决非心如止水。你看那纷繁的化育众生,能不令人怦然心动吗?
      问:“化育赞众生”,我原理解为赞美。后来看到您给我的学兄写的一封信,解释这首诗,信中说:“在先生不已的大潮中,需赞助那些有益于人类前进的方面,不论大小多少。这就是我们的职责。”“赞”实为积极的“赞助”之意。相比之下,我所理解的“赞美”,却是一种消极的态度,我深感惭愧。
      答:我那封信中说:总体看来,这首诗的意思就是:“忘我,爱人”四个字。忘我,则一切艰难困苦都不算什么,甚至甘之如饴;爱人,则只要对人有益,就应该去做,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一样。
      问:我从本科生听先生讲课,读研期间对您有了进一步得了解,有拜读了您的论著和诗文。您讲的“忘我,爱人”四字,实在是您人格的写照啊!
      答:让我们共勉吧!现在还是谈太炎先生。章先生治学的突出特点,是根据时代的需要改造传统文化。它与传统的“朴学家”不同。不仅继承,更要发扬光大。他反对把孔子宗教化,认为孔子是“圣之时者”,是有所变通、与时俱进的。章先生有《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与改良派彻底决裂。他反对把孔子神化,而认为孔子时古之良史。他译读西方哲学、社会学著作,主张中国古典哲学要与西方哲学相结合。他研究古韵,也与今之语言结合。原来的拼音字母即由章先生手订。
      问:有人说中国古典文化已经过时了,应当淘汰,您怎么看?
      答:事实恰恰相反!当代是中国文化救世界。《老子》的外文译本已有几百种。西方文明以物质为中心,局限性很大。如何使不同的思想文化协调整合,才是最重要的。传统文化对现代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有人说读书做官就是儒家文化的影响,这是片面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有道则出,无道则隐。儒家做官是看统治者有道无道,原则性很强。小则修己治人,大则内圣外王,是有超时空性的。所谓“学而优则仕”,“仕”即事业,学习时为了工作。仕而优则学,学到老,工作到老。儒家主张的“恕”,很了不起,能容人呀!各民族各宗教都能和平共处,能吸纳各种不同的意见,兼采众长才能集大成。汉以后儒家吸收了各家,已无所谓诸子了。四部中,子部虽有不少著作,已经不能与先秦诸子相比。
      问:记得您曾经讲过,三晋文化中主要是法家,是这样吧?
      答:三晋文化中法家是重要代表,百年称霸产生了法家。战国时期魏国倡行变法改革的李悝,是法家的先驱者,他著有《法经》。商鞅是从魏国去秦国的,吴起也是从魏国去楚国的,慎到是赵国人,申不害、韩非是韩国人,而韩非是法家集大成者。法国的主要目标为富国强兵,法家重势,就是必须有权势。因之只靠一个君主。有能力的君主,常流于集权、极权;无能力的君主,则常被篡权、窃权,秦始皇和二世就是显著的例子。根本原因也在于只靠皇帝一人的信任。法家最值得肯定的是发展生产,信赏必罚,富国强兵。兴于三晋的法家和兴于邹鲁的儒家、兴于梁宋的道家,是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三家,也是直到今天还有参考价值的思想财富。
      问:您的论文选集中有一篇《论治诸子》。其中谈到治诸子应有之基本功夫,我读后很受启发。
      答:其实我谈的基本功夫不仅适用于治诸子,而是关于治学方法的一些体会。比如“入与出”,是说欲见其所见,必登堂入室而后可;欲去其弊,则又必出其藩篱,尽脱其羁绊而后可。关于“同与异”,我认为极异之中有其同,极同之中有其异。求其异所以得其特点;求其同所以观其会通。能异则精深,能通则博大。关于“参验与默契”,韩非子曾说:“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古人之情与今人之情有其同,而古今之时势有其异。有其同,故有可通之理;有其异,故有隔弊之忧。惟其异,故必取于参验;惟其同,故可会以默契。这里不再举例了。
      问:您还曾给我们讲过书注与读书法.您刚才所讲治学之道与读书法应综合运用吗?
      答:关于读书法,我指的仅是读书注之法。最要紧的是对各书之注先明其短长。以其注意点之不同,故有所偏废;然亦因其偏废之故,而有偏长。
      问:这是否就是辩证地看问题?
      答:辩证思想与方法对于指导我们学习、工作与生活,具有普遍的意义,可以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当然包括指导我们如何读书。
      问:人们印象中认为中国文学理论好像没有传统体系,不像西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那样叫得响,您以为怎样?
      答:我的《选集》中有一篇《政教中心和现实主义》,虽没有直接谈这一问题,但实质上就是回答了这个问题,那是从《诗经》谈起的。我认为:汉儒加于《诗经》的迷雾应该彻底排除;但他们借《诗经》而建立的一些新的诗歌论点,却很有可取之处。他们提出的“风雅”、“比兴”、“美刺”、“讽谕”等论点,成为两千多年诗歌评论和创作的最高标准。这是一个强有力的传统,它是以政治教育为中心的,而政教中心就是我国古代诗论的一个主要传统。另外还有言志抒情、好辞尚丽,也是传统中的重要理论。所以不能没有传统体系。
      问:您在《屈原其人其赋》一文中,不同意把屈原称为“文学弄臣”或“人民诗人”、“民族诗人”,而论证了应当称他为“爱国诗人”。您1951年提出的这一论断,至今仍被学界所认同。您在《司马迁的传记文学》那篇专论中,又批判了“司马迁的根本思想是道家”和“他的思想还是以儒家为主”的观点,明确指出:司马迁从古代文化中大量吸取养分来丰富他的思想,绝不止儒道二家。了解了这一点再读《史记》,才可以发现:“唯物的、富有反抗精神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司马迁思想中的主导方面”。研读这些论断,我们真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感受。
      答:那也是1956年以前的旧文了。我们要与时俱进,那些文章只可作为参考而已。
      问:还有一个问题早想向您请教。您的《(史记)律、历本为一书说》这篇考证文章,只用了一千余字,就从五个方面证明了:“后人(也许是褚少孙)割《律历书》中一部分,结合《兵书》的佚文,凑成《律书》,原《律历书》剩余的部分就叫《历书》。”言简意赅,使张宴注与颜师古注之矛盾的历史疑案,如拨云见日,焕然冰释。您还曾对《日者列传》和《龟策列传》中的问题做过精密的考证。纠正了司马贞以来的糊涂观点。请问:您是怎样发现这些问题的?
      答:对经典名著要通读,还不能只满足于看旧注。《史记》130篇,学界多谈传记,而对书、表不够重视。谈传记、主要谈的是项羽、刘邦,以天下的著名人物,像“日者”、“卜者”之类,就忽略了。只有注意到他人未尝注意之处,才可能言他人所未尝言。
      问:关于研究生教育,先生有何新见解?
      答:没有新见。还是先谈章先生。章先生要求学生首先要博。他指导学习十分灵活,学生们和他谈什么都可以,随问随答。学生研究也从不指定题目,任由自选。他平生研究学问十分专注,有时深夜起床,披衣查书。有一次吃馒头时若有所思,要蘸辣椒酱竟蘸了墨汁。
      问:章先生生活问题怎么解决?
      答:章先生晚年为他人写墓志一类文章,是他的生活费来源之一。但他绝不轻易答应,高官显宦来访,常不得进门,只有冯玉祥例外。蒋介石曾派人给先生送来两万余元,说是养老,先生拒不接受。送的人无法交待,于是请他的大弟子们转为请先生讲学,才算解决了问题。这笔由先生讲学挣来的钱,作为办学费用,国学讲习会赖此成立。我们那时什么费用都不交。
      问:我记得您曾讲过,1939年您在安徽泗县柏浦,创办了“蓟汉国学讲习班”,并亲生为师生制定了“教条”,这是师承并发挥了太炎先生的教育思想吗?
      答:正是。连讲习班的名称也是从先生的著作《蓟汉微言》来得。当时制定的“教条”是:“以正己为本,以从义为怀,以博学为知,以勇决为行,以用世为归。”“不苟于人,不阿于党朋之党”,不囿于陋,不馁于势,不淫于华。所谓“教条”,非“教条主义”之“教条”,实为教学的培养目标。
      姚先生的“五以”、“五不”,对我们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愿从先生身体力行。
    (《山西政协报》2005年1月26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8 01:42 , Processed in 0.09879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