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06|回复: 0

试论姚奠中先生的讲习之道——《姚奠中讲习文集·序》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9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4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6-12 14: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试论姚奠中先生的讲习之道——《姚奠中讲习文集·序》(傅如一) 
    傅如一
      今年,是民主革命家、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辞世 70 周年,也是大师健在的弟子姚奠中教授从教 69 周年。章门弟子像黄侃、汪东、朱希祖、钱玄同、吴承仕、刘文典等多人,都是某一学术领域的大师;而以鲁迅为代表的周氏兄弟,以马裕藻为代表的马氏兄弟,以沈尹默为代表的沈氏兄弟,也都很出色。当然,鲁迅的成就已逸出章门之外。他们都秉承大师的人格精神与治学精神,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姚奠中先生是章门晚辈,毕生以弘扬章先生的讲习精神为己任,在教育事业方面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36 年,姚先生在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做研究生,尚未毕业而章先生不幸去世,即应章师母之命为预备班任教。抗战开始后又自办国学讲习班,随抗战形势的变化,先后辗转于安徽、四川、云南、贵州各高校,建国后归于山西大学,从没有离开过大学讲台。其中,以在山西大学的时间最长,从 1951 年至今,长达 56 年。山西大学感念姚先生的功绩,决定在今年八月建立“姚奠中艺术馆”,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地,将先生的著作、书、画等文物一并展出,同时出版一套《姚奠中文艺丛书》,这部《姚奠中讲习文集》就是其中的一种。
      《姚奠中讲习文集》是一部极具讲习特色和学术、教育价值的著作。所谓“讲习”,出于《易·兑卦·象辞》:“君子以朋友讲习。”讲习当然是有讲有习,讲是主导,习是主体。讲者指明方向,教给方法,加以引导,作出示范和榜样;习者则要薪火传承、举一反三、有所前进、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讲与习是人才培养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这就是中国国学所弘扬的讲习之道,体现了人才培养最本质的教育规律。章太炎先生一生讲学每次都是以“讲习”为名。姚先生之所以要将他的文集命名为“讲习文集”,就是对这一传统的继承。
      正因为是讲习文集,它就不可能包罗姚先生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的全部。例如抗战期间写的《大学讲疏》、《庄子通义》等著作和论文,都因多次逃难已难觅存稿,故而本文集未能收录。
      讲习文集虽然没有收录大部头的学术著作,却体现了姚先生教育思想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首先是展示了姚先生“博而后专”的通才教育理念。文集中的论学、序跋、评点、札记、残稿、简史、译稿、诗词、叙记、书信、年表、访谈,凡十二篇, 170 万字,贯通于中国文化的上下五千年,旁通于国学研究领域的文、史、哲、艺。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从先秦诸子、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金元戏曲、明清小说,真正做到了融会贯通。周汝昌先生称姚先生为当代“鸿儒”,实为的评。姚先生最重视通才教育,认为没有渊博的知识,扎实的基础,就不能成大器。古今中外的大学者无一不是通才。近五十年来,我国还没有培养出一位象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郭沫若那样的大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通才教育方面,失之于偏颇,专业知识的覆盖面太窄,这是个深刻的教训。而姚先生以他卓越的科研实践和教育实践,为我们树立了通才教育的榜样。
      能通方有识,有识方有悟,有悟才有灵气,才有自己的喜爱和选择,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专长和特色。姚先生的讲习之道,很尊重弟子们个人对研究方向的喜爱和选择,从不以个人的意志强加于人。只要读一读讲习文集就不难发现,姚先生对《庄子》情有独钟,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他讲授《庄子》的时间最长,可是 1978 年招收新时期第一届研究生之后, 11 名研究生竟没有一人选修先秦诸子,刘毓庆教授选诗经,康金声教授选汉赋,李正民教授选元好问,我选唐诗,特别是梁归智教授,选的是《红楼梦》。而姚先生从个人爱好讲,是不喜欢看《红楼梦》的。但先生不以个人喜爱萦怀,一律加以支持鼓励和细心指导。梁归智的毕业论文《石头记探佚》,就是姚先生命名的。从此,“探佚学”成了红学研究术语中的一个新概念。姚先生在《石头记探佚序》中第一句就说:“我不喜欢《红楼梦》。”真是劈头劈脑、石破天惊、古今罕见 ! 似乎是在唱对台戏,又好像是泼冷水。接下去,先生有一段内心独白:“我们必须有个好学风,那就是在明确的共同的总目标下,充分发挥每一个从事科研工作者的主观努力,充分利用每一个问题上可能得到的客观资料和条件,作出自己的、新的、有益的贡献。我是这样看待一切学术、科研问题的,也是这样指导研究生的。在这里,绝不为个人的爱憎、偏见所左右。”原来先生是在讲特色教育的道理:绝不能以个人的爱憎和偏见作为一个固定的模式去培养人才,否则就会抹杀学生的个性和特色,就不可出现“文彩风流各异姿”的人才多样化的生动局面。试想:如果当年姚先生否定了梁归智的研究方向,那他后来还能成就为一位别开生面的红学家吗 ?
      姚先生弘扬的讲习之道,贵于讲而重于习。贵于讲,是说要讲得精,讲得严谨,同时尽可能讲出新意和见解,讲到恰到好处而后止,“引而不发,跃如也”,给习者留下举一反三的空间。要想讲出新意和自己的见解,讲者也得“习”,不断地围绕教育的内容开展科研,有条件有可能的话,还可以突破教学的内容,去承担国家重大科研课题,这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而对于“讲”,有益无害。在高校,没有科研能力和成果的人是“讲”不出什么名堂的,人云亦云而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孔子的这句名言,后世有许多误解,以为孔子只是转述别人的东西,没有自己的创新。甚至成了一些不写论文的教师的挡箭牌和护身符,这真是莫大的误会。孔子还说过:“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孔子的这两句的中心意思是:不懂的事理不发表意见,懂了的事理别人讲过,则可以转述。这是做人、做学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孔子删诗,或可称为“述而不作”;一部《论语》,却有许许多多创新的理论和观点,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和新见解。只有少数的话,例如“克己复礼为仁”即是转述前人的原话。孔子绝不是一个只知道照本宣科的人。
      姚先生是主张教师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的,文集中的《论学篇》,都是他围绕教学展开科研活动的成果。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大有小,大问题写成论文,小问题写成札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讲”的水平和质量,才能引导学生开展学术研究。刘毓庆教授就是从先生的《葛屦新说》、《衡门新说》受到启发,出版了第一部专著《雅颂新考》,并由此扩大到《诗经》的整体研究,进一步引深为《诗经》学术史的研究。
      姚先生的论文、札记、序跋,甚至包括一些书信,皆有真知灼见,学术价值很高。许多篇章的原创性极强,或提出新问题,或解决老问题;或提出新观点,或破除旧说法;或提供新资料,或否定伪证据。惜墨如金,故篇幅皆短;言必有据,故顺理成章。博学多识,擅于广征博引;慧眼识珠,常于沙里淘金。试举几例如次:文集中收录的年较最早的一篇论文是《由词之音律论苏东坡之知不知音》, 1947 年 7 月 2 日作于昆明。对苏词不甚协律的问题,先生的结论是:“词曲一道,骋词则易破律,守律则易害词,故东坡所为,就音律言之,诚有未至;且以“字音”合“乐音”为准,亦可谓之为不知音。然就文章之核心言,则或正因为不拘于律专于造意,而反增高其价值也。况乎略识曲谱,不害于歌,亦未始不可谓为知音乎。”能辩正思治,否定中有肯定。六十年来,论者虽多,然无出其右。又如《论治诸子》,先生对清代学者的评价是:“清儒于经典而外,旁及诸子。校勘辑轶,以至注疏,一时称盛。其著述大者,如《孟子正义》 ( 焦循,原属经部,今已入子部 ) ,《庄子集释》 ( 郭庆藩 ) ,《荀子集解》 ( 王先谦 ) ,《墨子闲诂》 ( 孙诒让 ) 之属,所长乃在名物训诂、考据之事,寻其义理,每不贯彻。其见于《读书杂志》 ( 王念孙 ) 、《诸子平议》 ( 俞樾 ) ,所谓“豁然冰释”、“怡然理顺”者,亦特在章句之间,不及一书之通旨,一人之学说也。故即搜绍绝学而言,清人之功,为不可没。然其成就,亦适至是而止。”真可谓目光如炬而心细如发,清代学者治诸子的成就与不足,下一步该怎么走,指得清清楚楚。这是六十年前的评估,给后人多么大的启发 ! 在《唐诗札记五则》中,“大漠孤烟直”的“孤烟”究竟为何物,“山东兄弟”的“山东”到底是哪里,先生的结论一语破的,实乃不易之论。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行文至此,心中顿生许多感慨: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每天要阅读到大量的论文,深感当今的学术规范、学术风气,问题严重。许多论文可以说不是用心写的,而是用现代化的手段从网上裁剪拼凑的,缺少自己的东西,更不用说原创性。由此,我愈加感到出版《姚奠中讲习文集》的现实意义很大,因为,这部讲习文集的出版,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更大范围的“讲”,对“习”者的启发和教育一定是全方位的。
      讲有多种形式,并不局限于讲台。给别人的科研成果作序、写信也是讲的一种,而且针对性极强。先生作序极认真,必须在通读全部书稿之后,经过反复思考才动笔。从来没有应付式、“签名式”的序。时下流行一种做法:书稿的作者把书稿带来了,序也代拟好了,要名家看一看,签个名就准备去付印。这样的情况先生碰到过,但从来没有承诺。先生认为:作者的书稿只是“习”,先生的序,则是在“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讲”,要讲出这部书稿的价值、特色和不足,甚至要以此为契机谈一些高层次的学术问题。姚序就是姚序,任何张序李序都是不能替代的。当先生通读全部书稿之后,认为没有多少出版价值,则拒绝作序。认为有价值,还须修改,则列出问题,待作者修改好以后再作序。先生的序有鼓励有期待,但没有溢美之辞,决不误导读者,更不搞商业炒作,体现了真正的名家风范。《书信篇》中有两函给《白朴词选注》的作者韩瑞先生的信,韩先生原先的意思是请姚先生给书稿题写书名,别无他求。可是姚先生还要坚持通读全稿,并提出许多修改意见,认为作者虽然已经“五易其稿”,但还是不够成熟,暂不题书名。后来韩先生将“六易其稿”呈上,先生又指出了几处修改意见,感到作者能改好,这才题写书名。韩先生极为感动,特意在出版的时候,将姚先生的两封信作为插页公之于众。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就是这样地七十年如一日,一以贯之。
      “讲”不仅要精、要严谨,还要看对象,分类指导。《论学篇》中有一篇是给初中老师讲唐诗的讲稿,有一篇是给高中老师讲作品分析的讲稿,《简史篇》是讲给工农兵学员听的,文学史《残稿篇》是 50 年代教本科生用的。对象不同,讲学的内容、方法和深浅各异。当年给我们讲的内容是《汉书艺文志》、《诸子》、《学术史》、文字、音韵、训诂、古代文论,独力开课多门,显然难度和工作量都是很大的。
      所谓“贵于讲而重于习”,是强调讲是引导,习是重心。文集中有《山西历代诗人诗选》和《咏晋诗选》的前言,这两本书都是先生领着我们 11 名首届研究生做的,包括找资料、选作品、作注释、作点评,都要独立完成,最后由先生审阅,指出错误和不足之处,再返回个人修改。如此反复再三而后定。有的干脆要推倒重来。我们常常私下议论,先生如此费心费力,还不如他亲自执笔来得快,但是先生坚持由弟子实践,借以提高弟子的动手能力。我后来带研究生二十年来,也是坚持这样做,学生的东西有的被我改得面目全非,甚至只留下几句,学生仍然感到很高兴,总要琢磨为什么这几句能站住脚,其他的地方差距在哪里。学生能这样想,我愈加感到姚先生培养人才的方法是多么的科学而卓有成效。
      姚先生的讲习之道最为注重人文关怀和人品感化。姚先生年近百岁,白发苍苍,然而健旺硬朗、慈祥宽厚、和蔼可亲、记忆力极强,十分健谈。先生知道我妻子在南方,生活不便,他常常在过年过节倒过来送食物,弄得我手忙脚乱、难以为情。 1986 年评职称,我们留校的五名研究生同时申报副教授,省评委都已经通过,但上面还有阻力,姚先生气愤不平,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破除专业职务评审中的论资排辈》,将这种人文关爱推而广之,讲习文集中保留了这一历史见证。我后来担任省评委答辩组长和做学报主编的时候,对冒尖的年青人特别关爱,个中情结,即源于此。
      文集中的《诗词篇》收集的是姚先生自抗战以来近 70 年的作品,均有系年。姚门弟子视为先生的人格展示,人生轨迹。抗战之初,他和同门柏君在安徽泗县组织抗日游击队,赋《泗县感怀》云:
    儒生流落依戎马,故国飘摇风雨间。
    一片丹心伤碧水,两行红泪哭青山。
    梦中沉痛诗和血,觉后凄凉月满。
    志士英雄应即作,从头重整旧江关。
      悲壮之极,颇具章门遗风。先生的诗从不言个人得失,即便是 1957 - 1977 二十年“左”的日子里,倍受煎熬,但他写的仍然是国家大事,民族的命运和前途。这只有一个信仰坚定、胸怀开阔的大家才能做得到。而诗中那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则成为姚门弟子共同奋进的精神旗帜。
      先生一生治学严谨,唯独于诗词创作则不甚拘泥于格律,与杜甫作七律、苏轼填豪放词相仿佛。杜甫自云“晚节渐于诗律细”,其实到了“终老湖湘”的第五个创作时期,又放开了手脚。例如名诗《登岳阳楼》,第一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平仄上就失对。杜诗七律失对的现象很普遍,后人称之为“拗体”,说是为了表达一种压抑悲怆的感情。可是我看到其他唐代诗人不少的所谓“拗体”,表达的则是欢快喜悦之情。可见平仄上的问题,主要是看重不要以词害意,与情感特色无关。如果是因词而害意,则宁可在平仄上出点格。先生的这一主张是正确的。从古至今,大家每每如此。
      先生作旧体诗词,先歌行而后转作五古,再转而作律绝,最后是填词,这一程序揭示了一条当代人学作旧体诗最为科学正确的创作道路。
      先生点名要我主编这部凝聚他毕生心血的讲习文集并为之序,我想就像当年读研究生点名要给同班研究生讲课一样,是一种“讲”与“习”互动的作业。序的水平高低他是不在意的,而讲习精神、讲习之道则必须一贯到底。
    2006年8月2日于山西大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4-28 19:07 , Processed in 0.10528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