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10|回复: 0

姚奠中先生的最后时光(图)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10
  • 签到天数: 294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6-12 16: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奠中先生的最后时光(图)

    --2014-01-17 04:14

    (姚奠中先生次子)


    父亲去世以后,很多领导,各界人士,同事、弟子和学生们,通过不同的渠道,用各种形式,对我父亲表示了沉痛的哀悼。尤其令我感动的是,在遗体告别仪式上,他的弟子们,包括有七八十岁的,有四五十岁的,都抢着去扶灵,都去守护,甚至跪倒在父亲的遗体前。1号的时候,习总书记又通过省委,传达了对我的父亲的哀悼和对家人的慰问,后来刘云山、赵乐际、朱镕基又分别表达了对父亲的哀悼。我们觉得,这不仅是对我父亲这样一位百岁老人,一位教授,一生致力于国学的学者的尊重,更是对中国教育文化、传统文化的重视。

    父亲去世,我们很悲痛,同时我们为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内心无比幸福。我父亲一身正气,他实实在在践行自己所做的承诺或者说是信仰。他是典型的知行合一和言行一致。他做学问,是为提升自己的人格,是为国家,为人民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不是为了炫耀自己。

    12月27日凌晨5点多,姚奠中先生从身上解掉输液的管子,用手指着床对面的椅子,要坐到上面去。那是姚家自1997年搬家后便一直陪伴着老人的椅子,这十几年来,他天天坐在上边读书看报。大家小心翼翼地把父亲扶了过去,没承想,几分钟后,姚先生的脉搏就停止了跳动。“父亲走得特别安详,就像睡着了一样。”“在遗体告别时,姚先生没有化妆的嘴唇还是那么红润。”姚家几位子女至今仍然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他们无法相信,最敬爱的父亲就这么走了。


    偶感风寒


    2013年岁末,太原一冬天没下一场雪,气候特别干燥,感冒生病的人也多了不少。尽管每天只在院里走一走,已有101岁高龄的姚奠中先生还是不小心感冒了。


    姚先生身体素质一向很好,平时偶尔身体不适也是吃点最普通不过的药丸就好了。但这次感冒来得有点缠人,他惯用的羚翘解毒丸吃了好几天,感冒只是稍稍见好。


    12月10日下午4点,与姚先生交往多年的小老乡——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姚奠中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贾克勤来姚老家中拜访,感冒尚未痊愈的姚先生接待了他。贾克勤此番带来了好消息:家乡稷山县姚奠中艺术馆搬迁后正在装修中。将来艺术馆建成后,不仅会展出姚先生的大批字画诗词,还将成为国学、书法研究教育基地,惠及家乡父老。


    聊到兴处,姚先生随口背诵了一首郭沫若的《调寄满江红·读毛主席诗词》,让贾克勤惊叹不已。近百字的诗词,百岁老人张口就来,不打一点磕儿。第二天一早,贾克勤就和姚先生的次子姚二云一起驱车去了稷山。路上,两人聊到姚先生的身体时,贾克勤还赞叹地说:“照老爷子现在的精气神,再活十年没问题。”谁知才到晚上,姚二云就接到了妹妹姚力芸打来的电话,说父亲喘得厉害,她很着急,已经把姚先生送到了医院。


    12月12日下午4点,姚先生年届八旬的学生陈霞村如常来看望老师,看到老师因为感冒精神状态不是很好,便跟他简单交流了一下自己的吃药心得,说自己平时感冒了吃藿香正气胶囊和莲花清瘟胶囊就很管用。老人含笑点头说会试试。13日上午,陈霞村不放心,又给姚家打去电话询问老师的病情,家人告诉他,已经把老人送到了山西大医院。


    住院检查


    省卫生厅的领导和医院上下对姚先生的病情非常重视,立刻组织了高规格的专家会诊。姚先生已经101岁高龄了,虽然身体一直没有什么大毛病,但各项检查挨个做下来,发现肺部感染,各个器官已经衰退,很多指标都不合格。为慎重起见,院方安排姚先生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忻州市委书记董洪运还特意从北京请来了两位专家会诊。在重症室,姚先生非常不快,说我就是个感冒,用得着这样吗?他坚决要回家,但院方和子女都不同意,在子女的坚持下,将姚先生又转回到普通病房。


    姚先生一生严谨治学,生活上也是一丝不苟。“虽然平时都有保姆照顾,但父亲用惯了的生活用品都是亲自收拾,整整齐齐摆在自己熟悉的地方。睡觉时衣服也要整得很舒服。一住院,这些习惯都打破了,老人很难适应,身上多处安着监测仪,几乎每晚都睡不好觉。”姚二云说,医护们的例行查房对父亲来说也成了负担。一方面他不想被打扰,另一方面也很过意不去,总觉得因为自己,害得护士们睡不成觉。住院的每一天,对姚先生来说都是一种煎熬。开始几天,姚先生坚持每天自己下地,要来报纸读报,还跟身边的人念诗、讲故事。但住院半个月了,病情不但不见好,反而每下愈况,姚先生说什么也不住了。一向谦和的他对子女们多次发脾气,他说:“我是庄子之徒,我又不怕死,顺其自然就好了”。“如果不让我回家,我就不吃饭,要吃饭回家吃。”子女们再三商量,又请教医生,决定顺从老人的意思。什么是孝顺,孝不如顺,不如遂了父亲的心愿。


    安详离世


    12月26日,太原的天气格外冷,达到入冬以来的最低温,最高温度只有-2℃。当天下午,姚先生如愿出院了。医院专门派出医生、护士带着医疗设备随车跟到姚家。此时姚先生的头脑还非常清楚,调侃医生们:“你们是推销呼吸机的吗?怎么老让我戴这个东西。我不想参加这个活动,我需要安静,我要回家。”在救护车上,姚先生还从担架上坐起来,告诉身旁的护士们:这就是山西大学了。到家后,姚先生一下子松懈下来,但精神状态已大不如前,没坐一会儿就休息了。


    12月27日凌晨5点多,姚先生从身上解掉输液的管子,用手指着床对面的椅子,要坐到上面去。那是姚家自1997年搬家后便一直陪伴着老人的椅子,这十几年来,他天天坐在上边读书看报。大家小心翼翼地把父亲扶了过去,没承想,几分钟后,姚先生的脉搏就停止了跳动。“父亲走得特别安详,就像睡着了一样。”在遗体告别时,姚先生没有化妆的嘴唇还是那么红润。姚家几位子女至今仍然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他们无法相信,最敬爱的父亲就这么走了。


    得知消息后,多位省领导先后到姚先生家中吊唁。


    近两千人参加了追悼会


    不相信姚老离去的人还有很多。


    11月下旬,《姚奠中》的作者王东满去看望姚先生时,老人还精神矍铄,亲自找了两本自己的书送给他,并兴致盎然给他题写了四尺对开的四个大字“燕处超然”。


    王东满刚把字装裱好,挂在家里没几天,就接到一位报社编辑的电话,说姚老走了。他连呼不可能,还骂乱说这种话的人太缺德。但随后接二连三接了几个内容相同的电话后,王东满在家里就泣不成声了,没想到,一个月前和姚老的那次相见竟成了永别。


    12月初,山西省社科院院长李中元带着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去拜访姚先生,准备拍一部《姚奠中》的文献纪录片。那时姚先生精神饱满,思维敏捷。姚家儿女们已经欣然同意让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和摄像师在学校小住几日,近距离拍摄父亲的真实生活。谁知这件事成了永久的遗憾。


    12月31日,姚奠中追悼会在龙山殡仪馆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俞正声、刘云山、孙家正、韩启德,省委书记袁纯清、省长李小鹏、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赵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申维辰以及家乡父老等敬献的花圈摆放吊唁厅两侧。海峡两岸著名学者、书法家、姚先生的弟子们书写的数百副挽联遍布吊唁厅四周,姚先生的亲属、生前好友、社会各界人士近2000人自发地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了姚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


    父亲具有如此大的社会影响力,虽然早知父亲是学林耄宿,桃李满天下,但还是出乎姚家人的意料。“这让我们非常感动,能身为父亲的子女,我们感到非常幸福。”姚二云说。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表示慰问


    次日便是新年,姚家却依然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尽管家中仍然不断有人来访,姚力芸却再无多余的精力接待,她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父亲的书桌前,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似乎从未离开……


    下午3点50分,家里的电话骤然响起。姚力芸强打起精神去接了电话,是山西省委办公厅打来的。电话那端,值班领导向她转达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姚先生逝世的哀悼,以及对亲属的慰问。挂掉电话,姚力芸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没有想到,国家最高领导人能够致电吊唁自己的父亲。那一刻,她连日来几乎枯竭的泪水再一次流了下来。


    1月2日上午10点,姚力芸又接到了山西政协老干局打来的电话,这次是转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以及中组部部长赵乐际携中组部其他领导,表示了对姚先生逝世的哀悼和对家人的慰问。


    2012年6月6日-17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章太炎、姚奠中师生书艺展”,刘云山曾专程赶去观看。当时在展厅负责接待的贾克勤事后详细跟姚力芸描述了当天的情景:“他看得很仔细,几乎是一幅作品一幅作品地看,整整看了一个多小时,还主动提出和工作人员合影,最后专门叮嘱我们,要好好宣传姚先生,把他的学术艺术发扬光大。”“所以,那天接到转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的慰问电话,我心里既感动又亲切。”姚力芸说。


    1月3日晚上9点,姚家的电话再次响起,还是省委组织部委托省政协老干局,转达了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对姚先生逝世的哀悼和对子女的慰问。


    朱镕基是姚力芸最为敬重的中共领导人之一,已经耄耋之年的他能来电慰问,姚力芸心里感怀良久,不能自已:“我们确实没想到,父亲这样一位退休多年的国学教授的离去,会受到国家和社会如此高的尊重和如此多的爱护。这充分肯定了父亲的人品、人格,以及他多年来的坚守。同时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央领导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


    如今,父亲去世不到一个月,姚力芸已经开始为“姚奠中基金会”2014年的几个新项目奔忙了。“父亲一生豁达,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国学教育,身为姚家子女,我们唯有拼己所能,倍加努力,去完成父亲的遗愿。”


    本报记者 贾丽

    山西晚报对本次追思会进行了全程网络直播,并开通互动参与平台,邀请网友通过微博微信参与。众网友纷纷留言,表达了他们的追思之心、崇敬之情。


    1


    @初五的月亮:自姚老先生故去后,看了有关先生的很多报道,才知道原来山西还有这样的大师,完全够得上国宝级别。现在社会上知道文娱明星的人很多,而对这种真正的大家却鲜有人知,值得我们反思。


    2


    @Azurexiejin:“以正己为本,以从义为怀,以博学为知,以勇决为行,以用世为归。不苟于人,不阿于党,不囿于陋,不馁于势,不淫于华。”姚老“教条十则”被我奉为经典。


    3


    @泠仲:惊闻国学大师姚奠中先生仙逝,悲痛!姚先生书画作品2013年11月中旬刚刚赴台湾展览,先生就离我们而去!悼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4-28 01:07 , Processed in 0.1156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