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姚波

华夏姓氏的集中度研究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06:45
  • 签到天数: 296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6: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夏姓氏的集中度研究(二)

    六、当代各地的特殊大姓

        说到当代的大姓,由于划分标准不同,目前还没有完全一致的答案。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说法,是习惯把那些人口众多的前100个姓氏称为百家大姓,或者简称百 家姓。如果按照这种标准去看,我国现在实际上有许多百家大姓,比如全国百家大姓、各省市百家大姓、各地区百家大姓等等。在这些姓氏中由于统计的方法不同或 许使其中的一些姓氏存在着差异,但把某些姓氏称为大姓却无疑义。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当代大姓的真相,我们不妨对其中的一些作为个案进行重点剖析。

    (一)中国三大姓:王、李、张

        说到中国大姓,按照通常的标准划分,最大的几个姓氏是非王、李、张莫属了。根据前些年的一个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它们的人口都在全国总人口的7%以上,合在 一起有两亿多。也就是说,在每10个人中就有两个人姓这三个姓氏,它们无疑都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姓。在此,我们不妨对它们各自的情况作进一步的到了解。

    1、王姓

        谁是中国第一大姓呢?这在现在已经不是问题,但在公安部的结果公布以前,国内一直有许多种说法,排列顺序也很不一致。据过去的一项人口普查材料表明,王姓 人口接近一亿,是中国第一大姓。另外,有人对北京、陕西、辽宁、上海、四川、广东、福建等7省市的17多万人口的姓氏分布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在被调 查的737个姓氏中,王姓人口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如在被抽样调查的25029个辽宁人中,有3033人姓王,约占调查总数的12.1%,位居辽宁第一 位;在24948个北京人中,有2569人姓王,约占人数的10.3%,位居北京大姓的第一位;在23795个陕西人中,有2436个人姓王,约占人数的 百分之10.2%,位居陕西大姓的第一位;在25239个四川人中,有1552个人姓王,占总数的百分之6.1%,位居四川大姓的第三位;在25092个 上海人中,有1399人姓王,占总数的百分之5.6%,居上海大姓的第三位。

        王姓人口虽然很多,但在历史上称王称霸、建立了王朝并当上皇帝的人并不多,经常被提到的只有西汉末年的王莽和他的新朝、五代十国时期的王建和他的前蜀,以 及同一个时期的王审知和他的闽国,另外最多再加上隋朝末年的王世充和他的郑国。他们在位的时间和所建立的国家都很短,没有给家族带来更多的福寿和名望,相 反却都不同程度地给家族带来了灾难和耻辱。其中如王莽的儿子因为杀死了奴婢,被父亲赐死;王莽的女儿对于父亲篡夺刘氏的政权深感羞辱,最后投火自尽;王莽 自己也身败名裂,众叛亲离,贻笑天下。可以说,显赫的皇权并没有给王姓人家带来多少荣华富贵。

        相反,大约是由于王姓人十分常见的缘故,在不少场合还被当作取笑的对象。比如在古典小说《镜花缘》里,第86回就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一个王姓人家,兄弟八 人,想改名加号,风光一下。他们提出的起名标准是形象不离本姓,风趣外加幽默。有一天,有人对兄弟八个说:我给你们起了八个名字,你们看怎么样:老大,王 字头上加一点,名唤王主,绰号叫做“硬出头的王大”;老二,王字旁边加一点,名唤王玉,绰号叫做“偷酒喝的王二”;老三,名唤王三,绰号叫做“没有良心的 王三”;老四,名唤王丰,绰号叫做“抗铁枪的王四”;老五,名唤王五,绰号叫做 “硬拐弯的王五”;老六,名唤王壬,绰号叫做“歪脑袋的王六”;老七,名唤王毛,绰号叫做“拖尾巴的王七”;老八,名唤王全。这个“全”字,上半部分原本 是“入”,像人非人,绰号就叫做“不成人的王八”。八兄弟听了,虽然觉得被人取笑,但也发现各自的名字都是由姓氏变化而来,字型变化奇诡,诨号形象生动, 佩服来人的机智聪明。

        王家八兄弟起名的故事,本是《敬花缘》中一个叫玉儿的人讲的笑话,在历史上不必真有其事,但听了仍会让人忍俊不禁。王家八兄弟原本想起一个好名字、雅字 号,没想到新取的名字会有这样的后果。不过,这个故事出自小说家言,总是逃不了胡编乱造的嫌疑。但由于笑话中提到的是王家的八位兄弟,倒让人想起了“王 八”这个词,来源就是因为前面提到的前蜀国君王建。王建也有兄弟八人,自己排行第八,人称王八。但他在小时候曾经游手好闲,长大后又以杀猪宰牛为业,还作 过贩卖私盐等事,在一般人看来有些特别,讽刺他是一个忘掉了“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八个字、无情无义的人,叫他“忘八”,或者叫做“王八”, 后来又借指那些鸡鸣狗盗之人。对此,《新五代史·前蜀世家》有明文记载。但在今天看来,王建毕竟曾贵为一国之尊,去世后还被埋进一个很豪华的墓里,生前身 后都风光得很。他的墓在前些年被发现,规模宏大,建筑艺术精美绝伦,现在是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

        王姓能够在王气不振的情况下繁衍成为一个数一数二的大姓,当然有它自己的原因,其中源流众多、历史地位高等都在以前的有关部分中有所涉及。仅从源流上看, 他们中的一些人出自姬姓,发源地在琅琊(山东胶南);另一些人出自子姓,是商朝比干之后;还有一些出自姜姓,是齐国国君的后代;再有一些人出自少数民族, 例如匈奴休屠王之后,就改姓了王姓。由于大多是帝王诸侯的王子王孙,所以才以王为姓。在这些众多来源中,以出自姬姓的王姓人最多,他们都自认是东周灵王太 子晋的后代。太子晋又称王子晋,聪明早慧,未成年就已名闻诸侯。在他15岁那年,晋平公派使臣叔誉人周朝贡,见到了他,相与谈论后大为折服,回国后告诉晋 平公说:“太子晋行年15,才识过人,能盲善辩,我都不是他的对手。”另一位大臣师旷听后不以为然,请求入周见他。两人相见后反复论辩,从天地万物、圣君 贤臣一直谈到立国之道、安民之策,最后才相信叔誉并非危言耸听,并对太子晋说:“瞑臣无见为人辩也,唯耳之恃,而耳又寡闻而易穷。王子,汝将为天下宗 乎?”至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京师洛阳附近的谷、洛二水泛滥,威胁王宫,灵王准备派人壅塞二水。太子晋得知后,认为这不是一个好办法,应该因 势利导,顺其自然,于是便向灵王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这本是一个好主意,但灵王不听,后来还因此废掉了他的太子名位。再后来,他的家人也因此受到牵连,沦为 平民百姓。但为了纪念他曾是王族的身份,便以王为姓,进而发展成为今天绝大多数王姓人所在的支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06:45
  • 签到天数: 296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6: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姓的来源除上述一支外,还有其他一些支派,总是“天子之裔也。所出不一:有姬姓之王,有妫姓之王,有子姓之王,有虏姓之王。若琅邪、太原之王,则曰周灵 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恭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若北京、河间之王,则曰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毕万封(于)魏,后分晋为诸侯。至王假, 为秦所灭。子孙分散,时人号曰‘王家’。或言:魏至昭王彤,生无忌,封信陵君。信陵君生间忧。间忧生卑子。秦灭魏,卑子逃于泰山。汉高帝名为中涓,封兰陵 侯。时人以其王族也,谓之‘王家’。此皆姬姓之王也;出于北海、陈留者,则曰舜之后也。其先,齐诸田,为秦所灭,齐人号为‘王家’,此妫姓之王也;出于汲 郡者,则曰王子比干之后,此子姓之王也;出于河南者,则为可频氏;出于冯翊者,则为钳耳氏所改,出于营州者,本高丽;出于安东者,本阿布思。此皆虏姓之王 也。”又金时完颜氏,汉姓曰“王”,此出自女真族;元代王,或本为耶律氏,避难江西,改姓王,此王出自契丹族。明赐元人姓名:默色特穆尔叫王麟,阿达纳叫 王义,音济布哈叫王忠,奈曼岱叫王存礼,呼顺叫王彪,此诸王则出自蒙古族。又,或为其他氏族、家族所改:五代王镕,本是回纥后裔,为王武陵养子;王殷,本 姓蒋,为王重盈养子;王都,本姓刘,为王处直养子;王宗结,本姓甘,为王健养子。都改从王姓。则此诸王或出自回纥族、或为蒋、刘、甘等姓所改。又,或称: 燕王丹之玄孙嘉,王莽时献符命,赐姓王;一样,隋末王世充,本西域胡支氏,改而为王姓;五代时王保义,即刘去非,“冒姓”为王。又,清代满洲八旗姓完颜、 伊喇等氏,或改为王姓。今天,除汉族外,满、蒙、回、藏、苗、瑶、彝、水、壮、黎、佤、羌、朝鲜、布依、土家、高山、基诺、仡佬、傈僳、拉祜、纳西、景 颇、普米、德昂、哈尼、撒拉、保安、东乡、阿昌、锡伯、达斡尔等30多个民族也都有王姓。

        在发展中,王姓还创造了辉煌的家族文化,诞生了无数政治名人、文学名人、艺术名人、科技名人。如王莽、王建、王审知等都曾是一国之主,王允、王导、王安石 都是名臣贤相,王翦、王离、王浚都是著名将帅,王充、王粲、王羲之、王维、王守仁、王国维等都是享有盛誉的学者、思想家、艺术家,王昭君是女中豪杰,王赣 骏则是第一位华裔太空人。据有人统计,王姓不仅人口居全国第一,而且历史名人也居全国第一位。难怪有人要说:“王氏,天子之裔也。……以其所出既多,故王 氏之族最为蕃盛云。”

       2、李姓

        像王姓一样,李姓也是数一数二的天下大姓,甚至有人说它是世界第一大姓。这是因为它除了在我国人口众多外,在其他许多亚洲国家里,如越南、朝鲜、韩国、新 加坡等,也是如此。由于人口基数都很大,把他们和我国的李姓人口加在一起,就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姓。

        由于李姓的地位和影响放在那里,总是一个天下大姓。在我国各行各业中经常有李家军的说法,随便到一个地方,所遇到李姓人的几乎连成一片,一个单位会出现好 几个李芳。在大学校园里,老师李白在台上讲唐朝李白的诗歌,讲台下的学生李白不断问有关李白的问题,也是曾经出现过的事。另外在历史上,李姓也很有影响, 出了不少著名人物,真可谓群星灿烂,人才辈出,文武双全,不胜枚举。其中文的有李白、李贺、李商隐、李清照,武的有李陵、李广、李牧、李逵,思想家有老 子、李贽,政治家有李悝、李世民。至于李姓人口,目前已有9000多万,并且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人数多,遍布世界各地,并广泛活跃在各个领域。除我国外,越南和朝鲜半岛在历史上都曾经出现过李姓王朝,统治时间很长,繁衍了大量人口。

        二是名人多,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都出现过众多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圣贤大家、社会名流。

        三是来源广,民族多。李姓来源十分复杂,涉及到汉族、匈奴族、氐族、突厥族、朝鲜族、党项族、女真族、回族以及波斯、大食、中亚等国的相关民族。西汉时 期,李陵因反击匈奴失利而投降匈奴,娶妻生子,使匈奴族中多了一个李姓家族。唐朝的少数民族黠嘎斯也自称是李陵的后代,黠嘎斯就是今天的柯尔克孜族。而在 当时,又有更多的少数民族出身的将领以李为姓。其中如奚族人李宝臣,原名张忠志,从安禄山叛军中投奔唐朝后,被赐姓李,改名李宝臣;高车人李叔明,原名鲜 于叔明,官至剑南节度使、京兆少尹、遂州刺史,后上表乞姓,唐代宗满足了他的要求;西突厥别部沙陀族人李国昌,原名朱邪赤心,因军功赐姓李,官至朔州刺 史,后唐李克用就是他的儿子;突厥可汗的族人李思摩,原名阿史那思摩,被俘之后归化唐朝,赐姓李。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在唐朝,就有徐、安、郭、张、董、 罗、阿布、舍利、鲜于、朱邪等16个姓氏的人改姓李。

        在国外,朝鲜半岛上的的李姓人不少是辽东人李成桂的后代。越南的李姓人则有一部分是唐朝李氏政权的宗室,为了避难逃到当地。

        四是影响大。像新加坡前总统李光耀,美国华裔科学家李政道,香港实业家李嘉诚,以及数不清的体育明星、电影巨星、文化名人和科学巨匠,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 了很大影响。以致于外国人来华之后,也喜欢取一个带李姓的名字。像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调查团代表美国人李顿、共产国际派到中国的军事专家德国人李德、 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都是与李姓有关的外国人。

    3、张姓

        张姓的发源地在河南北部的濮阳一带,人杰地灵,文化悠久,子孙众多,在很长时期都处于中华姓氏的显著位置,传统的“张王李赵遍地刘”等说法也以它为首。此外,张姓还有以下几个个重要特点:

        第一,张姓历史十分悠久,相传是黄帝之子挥的后代,在汉代就已发展成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姓,至唐代又名列天下10大姓之一。明代时,张姓人已遍布全国的 1113个县中,其覆盖面占全国州县总数的9396以上,如今已是一个拥有数千万人口、分布遍及世界许多地区的中华大姓;

        第二,张姓因为是大姓,来源众多,分布广泛,仅郡望就有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等,另外还 有百忍、金鉴两个著名堂号。相传唐代有张公艺一家,九世同居共财,远近称颂。事情传到唐高宗那里,高宗亲自前来探望,并向他询问保守家业、和睦宗族的诀 窍,他只写了100多个“忍”字作为回答。高宗从中悟出了治国齐家的大道理,深为感动,心满意足地起驾回宫。此后,张公艺家族为了纪念这件有意义的事,便 以“百忍”作为自己家族的徽号。另据唐代典籍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群臣为玄宗祝寿,多献奇珍异宝,只有宰相张九龄献上一部名为《千秋金鉴录》的书籍。他 在书中详细论述了古今兴亡之道,意在规劝玄宗应在天下太平之时记取历代兴亡的教训,居安思危,永保社稷。事后,玄宗对他这份礼品十分珍视,还专门下诏进行 表彰。从此,张九龄的家族也引以为荣,并以“金鉴”为堂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06:45
  • 签到天数: 296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6: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从古到今,张姓人才济济,共出了63位宰相,56位将帅,此外还有许多富有盛名的科学家、医学家、政治家。比如,周宣王时的卿士张仲就是一位较早的 张姓名人,他曾以孝友著称,辅佐宣王中兴,《诗经·小雅·六月》就是歌颂他的作品。西汉时,汉高祖谋士张良更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他作为韩国贵族之后, 为报亡国丧家之仇,曾经行刺过秦始皇,但没有达到目的。后来参加秦末农民起义军,与萧何、韩信等人一起辅佐刘邦,因公被封为留侯。稍后,张骞奉汉武帝之命 两次出使大月氏和乌孙等国,开通了丝绸之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域少数民族的联系,发展了汉朝与中亚各地人民的友好关系,成为中西交流的友好使者。东汉时, “医圣”张仲景出生于河南南阳,担任过长沙太守,是与神医扁鹊、华佗齐名的医学家,所著《伤寒杂病论》也被称为国医经典。另一位科学家张衡在东汉时发明了 “浑天仪”和“地动仪”,具有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后来到明朝,政治家张居正胸怀大志,勇于改革,创立了一条鞭法,引发了我国经济制度的一场革命,也因此 而奠定了他作为张姓政治名人的历史地位。

    不仅如此,张姓还有许多崇武尚侠的英雄好汉。其中如三国时期的蜀汉大将张飞、抗日名将张自忠、爱国将领张学良等都是名闻遐迩。此外,至于思想家张载、张拭 对儒家理论的贡献,佛学家僧肇(俗姓张)对佛教思想的升华,以及张天师的道教世家、一行(俗姓张)的子午线测量、张之洞“中体西用”理论、张福林的太空探 险,等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或者是功在当世、名垂青史的重大事件。这些,无疑也是张姓人对历史和文化的贡献。

    (二)东南地区的大姓——陈姓和林姓

        在东南沿海和台湾地区,陈姓和林姓人口众多,向有“陈林半天下”之说。在20世纪50年代,台湾文献会曾调查岛内各地的姓氏状况,并按各姓人口多少排序,结果是陈姓和林姓分别居第一和第二位,证实了人们的传说。对于两姓的情况,我们也可以分别来看。

    1、陈姓

        陈姓在东南沿海和台湾地区是绝对大姓,约占福建人口总数的14%,台湾人口的12.2%,广东人口的10.5%,许多著名人物也都姓陈。

        陈姓人的祖先有不少是从河南、经过江西迁去的,后来又繁衍到各地。其中福建陈姓共祖陈实在东汉桓帝时任太丘令,亦即现在的河南长葛。他的后代在后来先后有 七支迁入福建:其一是他的七世孙陈润在西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出任福州尹,后定居下来;其二是陈润11世孙陈迈在唐代任莆田令,任满后留居莆田;其 三是陈实九世孙陈野在西晋末年迁居今福建龙岩;其四是陈实19世孙陈伯恭、陈叔卿、陈叔文、陈叔俭四兄弟在南朝时受封于闽,居福州、泉州、建州等地;其五 是陈实第23世孙陈元光在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入闽,后任漳州刺史,子孙多蕃衍漳州各地,被尊称为“开漳圣王”;其六是陈实第22世孙陈邕在唐玄宗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被谪入闽,居漳州南厢山;其七是陈实第41世孙陈魁、陈璋率家人于宋末入闽,定居汀州、兴化、福州等地。在以上七支入闽陈姓人 中,以第一、五、六、七四支最为显著,他们的后代还有不少人进一步由福建迁居广东、台湾等地,成为东南地区陈姓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如,由福建迁居台湾和海外各地的陈姓人,由于情况大多见于家谱记载,也能够使我们有更多的了解。如据台湾《陈氏族谱》记载,陈樵于乾隆时携四子从厦门港 渡海到台湾淡水河。台北《登嬴文澜渡台始祖族谱》记载,陈文澜于乾隆四十五年(1745)来到台湾,生三子,到1953年修谱时,已传九世、208年,繁衍了660人。

        由于陈姓分布在物产丰富、交通发达、商贸活跃的东南沿海地区,因而使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聪明智慧,在商业经营方面大显身手。例如:爱国华侨陈嘉庚,早年 到南洋去谋生,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很快成为富甲一方的商业巨富,为祖国建设捐赠了大量资金,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华侨领袖;祖籍广东潮安的陈俊有子陈 少雄及陈悦明,曾在香港创立利华民商行及衬衫厂,生产“鳄鱼恤”,1971年上市,是家喻户晓的亿万富翁;台北市人陈国和是日盛集团掌门人,曾留学日本, 平时言行举止稳重,任宝岛银行常务董事,个人财富约有4.1亿美元,与被称为“股市杀手”的证券界龙头陈士元是兄弟;原籍福建晋江的陈觉中在菲律宾创办快 乐蜂食品公司,曾有124家分店,财富超过3亿美元;祖籍福建省的陈志远是成功集团的掌舵人,业务涉及酒店与休闲业、快餐业、房地产发展、工业、金融与保 险业、贸易、赌馆、博彩业、报业等多种领域,也是著名的“收购(兼并)大王”。

    2、林姓

        林姓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姓氏,其来源已见于本书的相关话题中。至于其在东南沿海和台湾地区的情况,也是历史上中原移民的后裔。早在西晋末年时,由于中 原地区发生动乱,林姓的一支从这里迁出,到达福建中部,并进一步繁衍为在当地影响重大的“晋安林”。 “晋安林”的开基祖是林姓始祖比干的九代孙林禄,家谱说他在西晋末年随晋元帝渡江,后来任职于晋安 (今福建福州),为郡太守,是林姓入闽第一人。他的后代除留居当地外,又有人迁居侯官、福唐、长乐、连江、温陵、南安、清溪、德化、惠安、龙溪、漳浦、莆 田等地,分别在这些地方开基,使林姓得以光大于东南沿海一带。今天我国所形成的林姓在分布上南多北少的基本格局,其根源便是由此引起的。

        “晋安林”开创了林姓在东南沿海一带发展的历史,由于在历史发展中分支众多,特别是有些在后来还回迁于北方或台湾等海外各地,以至成为天下公认的林姓最大 支派。如由它分衍而出的侯官林氏,便是清代大政治家林则徐所在的支派;莆田林氏则发源于北螺村,是由“晋安林”第九代林茂迁徙而成的。除此而外,林姓的其 他派生旁支,在家谱里又都以世系相称,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繁衍于今海南省的琼林世系,广东广州一带的岭南世系、浙江杭州一带的浙杭世系、江西南昌等地的江西 世系、台湾云林等地的台湾世系,以及分布在其他地区的连江世系、长城世系等。在这些世系中,莆田世系至唐代时已传八世,琼林世系至南宋时传九世,侯官世系 至元代传24世,瓜瓞绵绵,斑斑可考。至于各个世系传衍的原因,如琼林世系是从“晋安林”传衍20世至林裕时,由今福建福清县赴琼岛做官,任琼郡同知,后 留居当地,落籍为琼山人,传衍至今。此外,又有一个名叫林暹的人在南宋初年由莆田移居琼岛,任安抚使,子孙散居文昌、汀迈、万宁、儋县等地,是琼林世系中 又一个影响重大的支派。

        除“晋安林”以外,原生活在北方的一些林姓人又在唐朝末年随“闽王”王审知南迁,定居在福建各地,以后还发展成为林姓中较有影响的派系。如史称在唐朝末 年,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林延皓、林揆,林嵩、林穆等相率随王审知入闽,分别定居在福州等地,成为“濂江”、“控鹤”、“陶江”、“福全后安”等支派的 开基祖。他们的后代中名贤众多,向有“三代五尚书”、“七科八进士”、“国师三祭酒”之誉,原国民党主席林森、工人领袖林祥谦、日本侨领林同春、旅菲侨领 林玉琛等都出自这些支派,其世系脉络也同样绵远悠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06:45
  • 签到天数: 296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6: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福建林姓“晋安林”的影响下,台湾的林姓人也大都来自福建,其中一支的始祖是明代永历五年的林朝和,来台后定居台南。后来,又有一批林姓人随郑成功来到 台湾,定居在嘉南等地。至清代,据《林氏九牧衍派台湾家谱》记载,林文进于乾隆十年秋来到台湾,在淡水牧牛耕田, “开田园,年复一年,子孙传为习惯。”如今,林姓作为台湾大姓,为了加强族人之间的团结,还组织了多个宗亲会,分布在全岛各地。

        林姓还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姓氏,尤以军事名人众多而著称,像《水浒传》中的林冲,“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十大元帅中的林彪,都驰名中外。其中林则徐是清末政治家,也是家于东南沿海的林姓名人。

    (三)华南地区的大姓——黄姓

        黄姓作为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发源于古黄国(今河南潢川),相传是东夷部落首领伯益的后代,“帝颛顼之苗裔”。因伯益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后 裔中的一支被周朝封为子爵,建立黄国,又称黄子国,直到公元前648年被楚国灭亡。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姓,成为最早的一支黄姓人。

        黄国灭于楚之后,黄姓族人散居四方。在后来的发展中,又有人在西晋末年大举南迁,其中的一支与胡、林、陈、郑、丘、何、詹等姓迁入福建,是入闽的“八大姓 氏”之一。再经过魏晋至隋唐时期的不断迁徙和繁衍,他们又迁到南方其他地区,使分布更为广泛。到宋代时,一位叫黄潜善的人有九个儿子,散处广东各地,以梅 州居多,后发展成为广东大姓。宋元之际,黄姓称盛于闽粤,至明末清初又开始移居台湾,进而播迁海外。如今,黄姓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有一些人还融入 壮、瑶、侗、水、布依等少数民族中,分布在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的许多地方。其中,少数民族中的黄姓有些是历史上黄姓移民的后代,如迁到广西黄洞 的人被称为黄洞蛮,大多发展为后来的壮族,还有一些融入瑶族,在广东沿海的还有人被称为蛋民。

        华南地区还是全国黄字地名最多的地方,像黄石、黄冈、黄山、黄梅、黄洋界等都在这里,其原因就在于这里的黄姓人多,因此多在地名中使用黄字。当然,黄姓人 之所以在这些地区大量存在,相传与唐朝末年的黄巢农民起义有一定的关系。黄巢本是北方人,史书说他 “善骑射,喜任侠,粗涉书传,屡举进士比第,以贩私盐为事”,在王仙芝起义爆发后又起兵相随,逐渐成为农民领袖。他曾攻洛阳,战长安,在攻占安徽之后进入 浙江、江西、福建、广东,东奔西突,如入无人之境,还杀了不少贪官污吏。相传他喜欢黄色的菊花,喜欢杀人,但极少杀害黄姓人。据说有一天,他看见一个农妇 带着两个男孩逃荒,但与众不同的是,农妇身上背着一个能跑会走的大孩子,手里却牵着一个步履蹒跚的小孩子。他觉得很奇怪,就问农夫是怎么回事?农妇说: “大男孩是哥哥死后留下的孤儿,怕被黄巢杀了,所以宁死也要背着;小男孩是自己生的,所以让他自己走。”他听后,内心十分愧疚,就对农妇说:“黄巢专杀贪 官污吏,不伤害贫苦百姓。你今后在住宿的地方挂一根葛藤,黄巢就不会进去杀人了。” 农妇听了他的话,又把它告诉逃难的百姓,于是在老百姓的住处很快都出现了高高挂起的葛藤。起义军看见了葛藤,就不再打扰老百姓,老百姓也因此平安无事地生 存下来。后来,这一片挂满葛藤的“难民营”就被称为“葛藤坑”。
         南方的黄姓人就是这样在战火中生息繁衍,并不断迁移、发展的。

    (四)两广地区的特殊大姓——韦姓

        在广东、广西地区,有很多韦姓人家,像太平天国的军事首领韦昌辉,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韦国清,乒乓球运动员韦晴光,著名歌星韦唯,都是这一地区的韦姓人 士。他们的祖先相传是汉初名将韩信的后代,在韩信得罪后为避免朝廷追杀而改姓韦,经广东南雄珠玑巷进入珠江三角洲或广西地区。

        当然,两广地区的韦姓人并非都是韩信的后代,还有一部分来自京兆杜陵,本来就是以韦为姓。京兆杜陵的韦姓人原是一个非常显赫的家族,曾经孕育出韦道福、韦 虚舟、韦退之、韦皋、韦执宜、韦利器等众多名人,唐中宗的韦皇后也出自这个家族。韦皇后当年曾想效法武则天垂帘听政,执掌皇权,但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 引火烧身,为家族带来灾难,结果韦姓人士死的死,流放的流放,有一部分就流落到当时的岭南地区,即今天的广东。

    (五)西北地区的大姓——马姓

        马姓是中国著名大姓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汉族也有回族等少数民族。其中陕西扶风是汉族马姓的著名郡望,也是马姓的重要故乡。相传,汉族马姓人是这 些以动物名字作为姓氏的人们,大多与他们的图腾崇拜有关。马姓的另一个郡望在山西平阳。据记载,马姓的来源有以下几种:颛顼裔孙伯益的后代,始祖是赵国名 将赵奢。赵奢在战国时以善于用兵著称,因为战功卓著,被赵惠文王封在马服,人称“马服君”,死后还葬在封邑。他的子孙最初以“马服”为姓,后省去“服” 字,单姓马,于是便有了马姓。后来,他们又迁到扶风,进而发展成为望族。历史上曾经出现的许多马姓著名人物,如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文学家马融,蜀汉丞相参 军马谡、五虎上将马超,唐代宰相马植、马周,等等,都是是自这一地区。只是从唐代开始,随着大批来自西方的伊斯兰教信徒迁入,他们把自己信奉的真主穆罕默 德的名字翻译成“马哈木”,或者简写为“马”,并纷纷以马为姓,定居西北,从而使当地的马姓人数量进一步增多,形成大量的马姓。另外在汉代,有一位叫马宫 的人由别的姓氏改姓马。此后,又有一位西域人因入居临洮狄道(今甘肃省境内),也以马为姓,取名马庆祥。再后来,蒙古人月乃和因祖先曾在金末任凤翔兵马判 官,也改姓马,取名祖常。这些人的后代,也都不同程度地使西北马姓的人数有所增加。

        总计在唐朝以前,马姓以出自汉族的人较多,唐朝以后则增加了不少从国外移居的人。特别是由于伊斯兰教在西北各地的迅速传播,使马姓人口急剧增加,进而成为 当地大姓。伊斯兰教是公元7世纪出现于阿拉伯半岛的一种宗教,唐高宗永徽二年(615年)传入我国内地。从此,西北地区逐渐有了来自大食帝国的马姓人。如 今,全世界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口大约有12亿,分布在60多个国家,不少国家还把它定为国教。我国的西北作为伊斯兰教流行的地区,回族、维吾尔、哈萨克、撒 拉、东乡、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民族都加以信奉。尤其是在回族中,俗话说“十个回回九个马”,说的就是这一民族马姓人较多的事实。

        在新中国建立以前,甘肃、宁夏的行政长官就有许多姓马的。例如宁夏的省主席马鸿逵,甘肃的马步芳,都是伊斯兰教信徒,他们的军队也被叫做“马家军”。马鸿 逵在宁夏经营多年,政府要员大多姓马。后来,马鸿逵和两个儿子马敦厚、马敦静逃离大陆,他的马家军也被马姓人氏马全良接管,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带 领西北马姓人进入一个新时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06:45
  • 签到天数: 296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6: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由于我国具有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突出特点,在其他地区、其他民族中也有许多特色大姓,它们在分布上也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如广东的梁、罗、赖、谭, 山西的郭、裴、崔、薛,四川的何、邓,云南的李、徐,以及福建的郑姓、江苏的徐姓、河南的程姓、河北的张姓、江西的胡姓、湖南的谭姓、陕西的赵姓、贵州的 吴姓,等等,都是各地人口相对集中的特色大姓,限于篇幅,就不多谈了。

    七、由郑姓分布看我国姓氏的集中度

        郑姓是一个在我国颇有影响的姓氏,根据户籍资料统计,全国汉族总人口已有10680717人,排在全国大姓的第20位。由于该姓的人口在百家大姓中不是最多也非最少,集中度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个案分析。

        郑姓是一个有2000多年漫长发展演变历史的姓氏,其发展演变史颇为复杂,特别是进入当代以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势头,人口激 增、分布广泛、名人众多、迁移不定、观念淡化等都是主要表现,姓氏影响力也随之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在分布上,由于生活的稳定,人们安土重迁观念的进一步淡 薄,加上就业和生活的需要,许多人开始离开祖辈世代生活的家乡,逐渐在异乡定居下来,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内地流向边疆沿海、从国内流向港澳台和海外各地也 成为一种趋势。在此背景下,其在海内外又表现出有所不同的分布状况。如在我国各地,所呈现的基本是一种较为广泛的分布格局,在这种格局中又以南方的福建、 浙江、广东,北方的河南、陕西、山西等省较为集中。根据有人对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的抽样调查,发现郑姓在被抽查的537421人中所占的比例是 0.78% ,并因此占被抽查出1042个姓氏的23位。根据这一结果,郑姓人口约有930多万。而根据另外一种对174900人的抽样调查结果,郑姓有1756人, 占被抽查姓氏的1.004% ,居第22位。此外,还有一种对570822人的抽样调查,以及把这次抽样与上述两次抽样结果综合在一起的研究成果,其中郑姓在各姓氏中居第21位,占被 抽查人口总数的0.87548% 。上述尽管只是一些抽样调查结果,但所得出的是较为接近的结论。另外,由于从明清开始郑姓陆续有人迁居台湾或被称为“南洋”的今东南亚一带,以及朝鲜半 岛、琉球、日本、欧美等国家或地区,以致其今天已生活在世界许多地方,并在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其姓氏也从而成为有 影响的华人大姓之一。对于上述基本特点,以下即进行一系统考察。

    (一)华北、东北地区郑姓

        华北、东北地区,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等省市,是郑姓人迁居较早和分布较为广泛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对 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研究结果表明,郑姓人口在北京占人口总数的0.797%,在辽宁占0.567%,分别位居两个城市的第22和第31位。 而据公安部户籍资料,全国汉族人口中郑姓在北京93315人,天津73390人,河北504857人,山西194802人,内蒙古113944人,辽宁 276017人,吉林185985人,黑龙江271902人,山东688479人。

    1、山东郑姓

        郑姓人向华北和东北地区的迁徙,以迁入山东的为最早。早在春秋末年,孔子弟子郑国居住的邴邑即在今山东境内,他大约还是目前所知在当地居住最早的郑姓人。 至于在此以后不同时期的郑姓聚居地,历史上主要有北海高密、任城、临淄、泰山、兖州、济宁、刚县、宁阳等,当代又有掖县、临沂、日照、淄博、宁津、益都、 沂南、临朐、枣庄、章丘、揭县、济南、蓬莱、东平、巨野、黄县等地。其中如电影艺术家郑重是掖县人,原炮兵副司令郑惕是临沂人,山东总工会主任郑干是日照 人,原东北义勇军旅长郑兴是淄博人,原东北联军某师政治部主任郑友荣是宁津人,原中共益都县委书记郑心亭是益都人,华东野战军某团政委郑玉杰是沂南人,中 共益都县委书记郑亦尼是临朐人,戏剧导演郑亦秋是枣庄人,山东政协副主席郑纬尼是揭县人,田径名将郑凤荣是济南人,抗日烈士郑增信是蓬莱人,中共郓北县委 书记郑鲁山是东平人,抗越功臣郑宪桐是章丘人,郑宝武是巨野人,医学名家郑麟蕃是黄县人,等等,其籍贯所在的地区都颇为广泛,几乎遍及山东全省。

    2、山西郑姓

        山西省郑姓入迁时间较早,在汉代初年就已知名。如我们在本书《秦汉郑姓寻根》一章中所及的汉武帝舅卫青之父郑季,家于平阳,是山西郑氏知名最早的人。此 后,郑姓又在永济、河东、阳城、祁县、太原、朔州等地获得了发展,并相继出了唐代太子太师郑霸、凤翔节度使郑注、后周韩国公郑仁诲、后唐司徒郑琢、宋代太 仆卿郑本、元代剧作家郑光祖、明朝兵部右侍郎郑崇俭等著名人物。其中郑注家于绛州翼城(今山西翼城枣园村),本姓鱼,时称“鱼郑”,以剪除藩镇割据、兵败 甘露之变而知名。至于当代的山西郑姓人,在血缘上大多与他们有关,在分布上除以上述地区为中心外,又有一些知名人物生活在洪洞、沁源、五台、黎城等地,共 同成为山西郑姓的几大居住中心。

    3、河北郑姓

        河北郑姓的来源最早与荥阳郑氏由中原地区到这里避乱有关,后来又因为一些政治和社会原因不时有人迁居这里。在当代以前,郑姓人在河北已分别居住在魏县、永 年、邯郸、枣强、沧州、涿州、宣化、徐水、河间等地,并有唐代宰相郑愔、五代凤翔节度副使郑阮、元代昭永大将军郑温、明朝兵部尚书郑洛、御史郑铭、清代江 苏巡抚瑞郑瑞、直隶提督郑魁士等人知名于世。其中郑端是今天的枣强人,平时生活简朴,为官清正,所到巡查之处吏民欢迎,因而名闻远近。近代以后,郑姓人又 在滦南、新城、深县、静海、丰南、东光、玉田、蠡县、安新、宽城等地繁衍发展。

    4、北京郑姓

        北京郑姓来源比较复杂,历代迁入、迁出不断,自元朝以后逐渐引起重视。由于这里长期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全国许多地区的郑姓人到这里从事政治、经济、文化事 业。只是因为这些人仍以原有的籍贯相称,去世后也几乎全部归葬原籍,因此,真正以北京为籍贯的历史人物并不多。只是到了近现代以后,留居下来的郑姓人才有 一些以北京为籍贯,在注籍时也以北京籍登记,才使这里的郑姓人显著增加。如在1982年进行全国人口普查时,有人对北京24948人的姓氏使用情况作一调 查,发现其中有198人姓郑,这种结果,使郑姓在北京大姓中成为第22大姓,并占被调查总数的0.794%。当然,居住在北京一带的郑姓人也并非绝对是在 近现代以后才有人知名。如明代大兴人郑永宽由于是皇妃之父,官至都督同知,其子孙也都分别在朝中担任都指挥使等职务,便是一个典型事例。另外,在北京东部 一带,也相继出了明代御史郑己、清朝湖南布政使郑源、山东既墨令郑鸣冈等人著名人物,说明至少在明代时已有郑姓人落籍北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06:45
  • 签到天数: 296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6: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5、东北郑姓

        在东北地区,辽宁省约在宋代以后开始有郑姓人居住,其中大定(今喀拉沁旗)人郑宏及其子郑京、郑子聃等人知名于金代,分别官至金源县令、吏部侍郎,其所在 的家族也是当地早期最有影响的郑姓家族。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满清政府实行向关东地区的移民政策,致使不少生活在山东、河北等地的郑姓人入迁辽宁,其中的一 些甚至还从这里进一步迁到东北的其他地区。如著名的清朝遗老郑文焯原籍山东高密,其祖先在清朝时迁居奉天铁岭(今属辽宁),遂落籍为奉天铁岭人。至于当 代,根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抽样调查资料,在25029个辽宁人中有142人姓郑,占被调查总数的0.567% ,排在辽宁大姓的第31位。这些郑姓人主要分布在大连、沈阳、辽中、安东、建昌、海城等地,家族历史大多能上溯到明清时期,并各有人知名于世。


        另外,在吉林、黑龙江、天津、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也都有一定数量的郑姓人分布。其中在黑龙江穆陵、海伦,吉林舒兰、伊通、珠河等地,还分别有一些出自郑 姓的知名人物。而在吉林省南部和内蒙古不少地方,分别生活着一些出自朝鲜族或蒙古族的郑姓人,他们也都是当代郑姓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华东地区郑姓

        华东地区是郑姓人迁居较早和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据1982年的人口普查资料,郑姓在福建各大姓氏中位居第13位,在上海位居第36位。尤其是在福 建,至今仍有“黄郑排满街”的说法,可见其人口之多和分布之广。另外,在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省,郑姓也都拥有广泛的影响。根据公安部的户籍资料,全 国汉族人口中郑姓在福建有930947人,江苏349106人,浙江1021358人,安徽498713人,江西390265人,上海87016人。

    1、福建郑姓

        今天的福建省之所以成为郑姓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与郑姓在历史上不断地向这里的迁徙和繁衍有关。其中龙骧将军郑昭西晋末年向今福州一带的迁徙,以及中 原地区的人在唐高宗时期和唐朝末年的迁入,我们都已在以前各章的有关章节中提及,而当地的研究者也称郑姓历史上向福建的移民至少有三次。根据相关研究成 果,我们可以发现所谓的三次移民在时间上也与我们此前所述一致,即分别在西晋末年、唐初和唐朝末年。其中第一次向福建的迁移也与当时的移民大潮有关,《建 瓯县志》卷19的“礼俗志”中也记载:“晋永嘉末,中原丧乱,士大夫多携家避难入闽。建为闽上游,大率流寓者居多,时危京刺建州,亦率其乡族来避兵,遂以 占籍。”《福州府志》卷75还对《建瓯县志》中所言中原士大夫流寓为何姓氏作了明确说明:“永嘉二年(308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黄、 际、郑、詹、邱、何、胡是也。以中原多事,畏难怀居,无复北向。”从这些史料可以看出,第一次郑姓入闽的人来自北土中州,即以河南为中心的荥阳郑氏后裔。 至于郑姓第二次入闽,是在唐高宗时,主要迁居闽江流域或沿海平原地区。其原因是由于在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玉铃卫左郎陈政奉命担任岭南行军总管, 率府兵5000人入闽。这次随他入闽的将领相传有58姓,其中就包括郑姓。后来,在五代乱离之际,光州固始王潮、王审知兄弟乘唐末大乱之机率兵转战江西、 广东后入闽,并建闽国,当时也有郑姓人随军,从而形成第三次入闽高潮。在此后的闽国统治福建时境内相对安定,加上其统治者又注意罗致人才,拓展良田,发展 生产,从而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这里也成了动荡年代人才的喘息避难之地。随军和前来避难的人不仅仅是中原士人,还包括“江北士大夫、豪商、巨贾,多避乱于 此”。《全唐诗》卷763也记载:“时中原人士杨承体、郑麟、韩渥、归傅懿、杨赞图、郑戢等皆避乱入闽。”在这些被提到的名人中,郑姓就占了二位。加以当 时“武夫悍卒,气焰逼人,闽人战栗自危,谩称乡人,冀其怜悯,或犹冀其拔用”,本来就是荥阳世族的郑姓人因出身高贵更使福建居民敬仰,以致有不少当地人前 来联宗,从而使郑姓在当地的数量进一步增加。

        历史上不同时期的郑姓人南迁入闽,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郑姓在福建得到了充分发展,以致人口数量大量增加,分布地区不断扩大,进而拥有广泛影响。仅分布上 看,郑姓在福建最早的居住地是在今福州一带,以后又陆续从这里迁往长乐、闽侯、晋江、泉州、莆田、等地。其中在郑姓人内部被称为福州郑氏的分别尊郑昭和五 代后梁宰相郑珏为祖先,莆田郑氏则起源于郑昭裔孙中的“南湖三先生”——郑露、郑庄、郑淑,进而又由“三先生”的后代分衍出泉州郑氏、漳州郑氏等,散居于 福清、永泰、永春、同安、南安、龙溪等地。至于汀州、建州、建宁、宁德、连江、霞浦、崇安、将乐、宁化等地的郑姓人,也都各有源流,并拥有同样多的郑姓人 口和影响。

        再者,从人口数量上看,尽管目前还没有人对福建全省的郑姓人口进行具体统计,但对个别县市的人口统计却有人进行。如有人曾对福安县甘棠堡数十姓调查,发现 郑姓居第三位,其祖先分别在唐宋之际入闽,并与林、苏、陈等姓一起发展成为当地望族。此外,在同安县的44个自然村中,共有郑姓人口11794人;晋江有 郑姓1万余人,福州6万余人,福清13万余人,长乐7万余人。其中福清、长乐两地的郑姓人数量,都超过了当地全部人口的10%。而在福建全省,仅据 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中的25244人抽样调查,就有439人姓郑,占全部被调查人数的1.739%,郑姓也因此在福建大姓中得以占据第13的显要位 置。再者,福建郑姓人还有许多迁往海外各地,是目前拥有海外郑姓人口最多的省份。

        总的来看当代以前的福建郑姓,在分布上早期以今福州为中心,并呈逐渐向南发展趋势,如今则以闽中、闽南为中心。历史上和近现代的福建郑姓人才绝大部分都出 在这些地区,如唐代的文学家郑咸是福州人,宋代的郑樵是莆田人,明代的郑成功是南安人,近代的郑孝胥是闽侯人,现代文学家郑振铎是长乐人,等等,无不如 此。而当郑姓人迁居这里并在各地发展繁衍以后,由于本来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也对各地的文化和经济发展作出过不少贡献。同时,不少人还继承了家族的尊祖 敬宗、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注重家族内部的文化建设,建造祠堂和编修家谱,使家族内部始终保持一种雍睦有礼的和谐气氛。其中如在周宁县浦源村,由于其始祖 朝奉大夫郑尚八世孙郑晋在宋代由荥阳迁来,为纪念先祖而建造了浦源郑氏宗祠,从后历代都进行维修或扩建,1996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地整修。该宗祠造 型 独特,形同古船,其形状相传是因其先祖郑尚的一个梦而来。郑尚当年曾在宗祠旁的柳杉树下小憩,梦见自己乘一巨舟,从者无数,财宝满舵,醒后以为吉兆,遂立 下遗愿,要以此树为船桅,建祠如舟形。后果子孙满堂,人才辈出,成为当地望族。如今,该柳杉树高十丈,干粗六围,树腹中空而枝叶茂盛,被村人奉若神明,称 为“灵樯”。整个祠堂为三进式殿堂建筑,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正厅供奉着其历代祖宗像及牌位,依次陈列着历代珍藏的龙头祖牌,是目前华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 宗祠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06:45
  • 签到天数: 296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6: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外,在福安市前进社区街尾村也有一座郑氏宗祠。该宗祠是由其始祖郑孟忠于元顺帝至正十年(1343年)建成的,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宗祠分为前座、中座、后座及左右廊庑,全长47米,宽12.3米,面积578.1平方米,砖木结构,历史上曾被多次重修。

    2、浙江郑姓

        浙江郑姓的历史颇为悠久,最早大约与西汉初年齐国临淄郑姓的南迁有关,分布在会稽山阴(今绍兴)一带。至唐代,又相继有中原人郑虔、郑至道等人迁居浙江, 其后裔也分布于台州、临海、宁海、仙居、三门、天台、黄岩等地。宋代以后,又有一些其他地区的郑姓人入迁这里。如南宋人郑清之迁居鄞县,郑自牖迁居遂安, 其后裔都发展成为当地郑姓中较有影响的支派。另外,又有来自江西上饶的郑姓人迁居衢州,衢州郑氏迁居金华、建德、温州,遂安郑氏迁居浦阳,等等,也都为浙 江郑姓的发展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后来也在各地有较大发展。总计在当代以前,郑姓已分布于省内的永嘉(温州)、湖州、归安、嘉兴、海盐、平湖、杭州、宁 波、兹溪、兰溪、义乌、处州、括苍、浦江等地,并各有一些代表人物知名于世。如汉代太尉郑弘是山阴人,宋代太师郑清之是宁波人,国子监丞郑彦是严州人,朝 请大夫郑宗强是金华人,郑汝冈是处州人,龙图阁直学士郑伯熊是永嘉人,元代学者郑忠是嘉兴人,明代礼部尚书郑沂是浦阳人,学者郑圭是杭州人,郑伉是衢州 人,御史郑公智是宁海人,清代名士郑宏是海盐人。在这些人中,郑伯熊是南宋著名学者,以开明的政治态度和学以致用的学术归旨闻名于世,也是南宋“永嘉学 派”的代表人物。其弟郑伯英也是浙东硕儒,与其兄并称“大小郑公”。其季弟郑伯海、从弟郑伯谦也都继承家学,名闻一方,被《宋元学案》誉为“永嘉之学宗郑 氏”。此外,浦江郑氏从南宋到明朝“九世同居”,是郑姓史上著名的大家族,明初分财异居后相继迁到福建、浙江、湖广、四川、安徽、广东、江西、河南、云 南、山东、陕西等地,发展嬗变情况在郑姓中有典型意义。

        当代,郑姓在浙江的分布更为广泛,仅在东部地区的人口比例就达到3% 以上,而临海也有2万多人,被认为是郑姓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另外,由于郑姓人迁居浙江较早并分布较广,浙江各地还分布着不少郑姓宗祠。其中除我们此前提到的浦江郑氏宗祠外,知名的还有宁波郑氏大宗祠、诸暨郑氏宗 祠、苍南郑氏宗祠、遂昌郑氏宗祠等。宁波郑氏大宗祠位于镇海区十七房村,始建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又名通德堂,一度被作为兴德小学校舍,近年得 到修缮,将被辟为民俗文化陈列馆。诸暨郑氏宗祠坐落在浣江东岸金鸡山脚下的鸬鹚湾村,谱称其族人是由浦江义门郑氏分衍而来的。该宗祠占地 3亩,是一座典型的“连井三透”结构的建筑,粉墙黛瓦。祠前有“学士”、“孝义”二座拱桥,正门高悬“郑氏宗祠”牌匾,大门两边书“宗风永漾”和“德布春 光”,院内柱上书“一脉真传曰忠曰义,两门正路惟读惟耕”、“诸山有瑞凡鸟飞来能化凤;暨水无尘池鱼跃去可成龙”等联。苍南郑氏宗祠位于东仓,是一座2层 5开间的时尚建筑。遂昌郑氏宗祠坐落在县中的云峰镇长濂村。

    3、江苏郑姓

        江苏郑姓入迁较早,当代以前已散处南京、苏州、无锡、徐州、淮安、吴县、扬州、兴化、江都、江宁、江乘、吴江等地,以后又有较大发展。从入迁时间和血统源 流看,江苏郑姓的来源最早与孙吴名医郑泉和西晋末年荥阳郑庠的南迁有关,其后裔也散处于京师建康(今南京)一带。特别是郑庠,被后人誉为渡江始祖,其后裔 也散处于江苏中南部一带,并繁衍发展为苏州郑氏、扬州郑氏、兴化郑氏等。至南北朝时期,出自荥阳郑氏的郑颐父子迁居彭城,成为徐州郑氏的开基祖。此后,徐 州郑氏又迁居淮安等地,成为江苏郑姓的另一大支派。

        历史上的江苏郑姓名人,主要有宋代太尉郑戬(苏州人)、吏部侍郎郑望之(徐州人)、明代抗清英雄郑为虹(江都人)、清代画家郑燮(兴化人)等,近现代则有 音乐家郑觐文(江阴人)、海洋学家郑重(吴县人)、物理学家郑一善(武进人)、原江苏省长郑谦(溧阳人)、畜牧学家郑丕留(太仓人)、医学家郑思竞(靖江 人)、林学家郑万钧(徐州人)等。在人口上,目前仅知泗阳县有1万多人,兴化市有4000多人,其他各地的情况尚待进一步统计。

        在江苏,也有不少与郑姓有关的建筑或墓葬。如在淮安市王营镇东淮阴区图书馆院内,有一座郑文英墓。郑文英是清朝的藩属国琉球(今日本冲绳)人,也是迁居琉 球的福建郑姓人后代。他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奉命出使大清,在去往北京途中因病去世,埋葬于王家营彤华宫侧(今址)。所葬之地原是废黄河北 岸,与南岸的清江浦相对,是琉球国使者从明代初年以来由东南进京朝贡的必由之道。琉球使臣大多从清江浦北渡黄河,然后北上,日夜兼程半个多月才能抵达京 师。由于交通不畅,明代以来常有使臣病逝在这条进京道上,往往就地安葬,明人李东阳《题寄寄亭》诗中所说“楚地山川南北会,汉槎风月往来频,他年石上看名 姓,多是东曹奉使臣”,所指即此,郑文英墓便是其中之一。该墓在被发现时为东西向,墓中有木棺一具,附近还有碑刻两块。其中之一是原碑,四周刻有图案花 纹,正中铭文是“琉球国北京大通事大岭亲云上郑文英之墓”;另一碑为1936年所立,碑文正中书“琉球国朝京都通事讳文英郑公之墓”,另有“公于乾隆五十 八年奉使来京,十一月十四日道卒葬此。原石半缺,民国二十五年里人重立,兴化金应元书”等字。该墓对于了解研究历史上的郑姓人外迁及琉球国与清朝的关系等 都有一定的价值。

    4、江西郑姓

        江西郑姓在历史上主要由邻省迁来,或者因做官的缘故而留居当地,著名的家族主要分布在弋阳、玉山、上饶、贵溪、抚州、江州、德化、新建、袁州等地。在当 代,郑姓的分布也较为广泛,其中心主要在东北部各地,其中尤以弋阳、石城、泰和、横峰、修水、赣州、瑞金、铜鼓、清江、玉山、兴国、万载、上饶等地为多, 影响也较大。今天的郑姓之所以仍在这些地区知名,并且拥有较多的人口,正是从历史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06:45
  • 签到天数: 296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6: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5、安徽郑姓

        安徽郑姓以沛郡(治今宿州)郑氏形成最早,约为秦汉之际由陈郡或宋城分出,逐渐发展成为当地大族。三国时,沛郡郑氏曾有人随孙策起兵,从此南迁皖南或江浙 地区。历史上,安徽郑姓在主要集中在徽州、池州、宣州、濠州、合肥等地,今天则以庐江、定远、合肥、长丰、宣城、来安、凤阳、英山、芜湖、霍丘、六安、歙 县、祁门、桐城等地的郑姓人较为知名,其中歙县、宣城、合肥、凤阳、祁门等地的郑姓人便是直接由历史上的郑姓发展而来的,其他地区的郑姓则是这些地区迁出 和进一步的繁衍发展。


        安徽各地的郑姓知名人物,在历史上主要有宋代盐铁督监郑昌(宣州人)、元代奉义大夫郑玉(歙县人)、明代剧作家郑之珍(池州人)、礼部郎中郑居贞(歙县 人)、刑部尚书郑三俊(池州人)、漳国公郑亨(合肥人)、名将郑遇春(凤阳人)、清代画家郑汶(徽州人)、科学家郑复光(徽州人)、学者郑相如(泾县人) 等,当代则有哲学家郑昕(庐江人)、艺术家郑榕(定远人)、少将郑兰荪(桐城人)、原安徽人大副主任郑锁(长丰人)、基督教名人郑建业(芜湖人)等。在这 些名人中,元代奉义大夫郑玉父郑千龄,家于今歙县西郊郑村。他本人是元末高士,隐居乡里,不愿做官,创办了师山书院,讲经传学,被尊称为“师山先生”。由 于有恩于乡里,他的子孙在明代成化丙戍年(1466年)为他建造了一座纪念建筑,又名郑氏宗祠。整个宗祠由门坊、门厅、寝堂、享堂和天井组成,总面积 1838平方米,全部是砖木结构,硬山顶、四合院式,空间高大。宗祠门厅七间,进深八步。两边耳室各开一门。享堂面阔五间,深十一步,是族人议事的主要场 所。后面寝堂放祖宗牌位。整个宗祠气势恢宏,是徽州最具代表性的宗祠之一,现被辟为古徽州民俗风情博物馆。

    6、上海郑姓

        上海郑姓入迁较晚,早期也主要分布在今市区四周各县,知名家族有明代嘉定郑氏、清代青浦郑氏等,代表人物有礼部郎中郑闳和画家郑基成等。近代以后,随着上 海的飞速发展,许多郑姓人也由于不同原因相继迁入,并在当地注籍。仅据1982年的人口普查抽样资料,在25092人中有159人姓郑,占被抽样总数的 0.634% ,居当地大姓的第36位。另据当地人对1994年人口资料的抽样调查,郑姓居当地大姓的第32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06:45
  • 签到天数: 296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6: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夏姓氏的集中度研究(三)

    (三)华中、华南地区郑姓

        华中、华南地区,又称中南地区,包括今天的河南和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6省区,是郑姓人的发祥地所在,也是郑姓人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根据近年的 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郑姓在广东大姓中位居第16位,而公安部的户籍资料显示,全国汉族人口中郑姓在河南有785364人,湖北263551人,湖南 324878人,广东1487051人,广西187677人,海南114250人。

    1、河南郑姓

        河南作为郑姓的发源地和宋代以前郑姓的主要居住地区,自古及今都是与郑姓的关系最为密切的省份之一。从总体上看,河南各地郑姓主要出自郑国和荥阳郡,少数由外地迁回,并且各州县之间互有迁徙。

        正如以前各章所说的那样,郑姓人的先祖郑武公东迁郑国以后便生活在以今天的新郑为中心的河南中部地区,在郑国灭亡后又在今河南东部和东南部的淮阳、商丘之 间(亦即宋、陈之间)得姓,使这里成为郑姓人最早生活的地区。在秦汉以后,郑姓又先后在陈郡陈县(今淮阳)和河南郡开封县发展成为望族,进而形成荥阳郡开 封郑氏,成为郑姓早期的核心家族。西晋末年至南北朝隋唐时期,以荥阳郑氏为中心的郑姓人活动在今开封县、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荥阳市一带,并有一些从这里 迁出,进而发展成为各地的郑姓望族,荥阳郑氏也因此而得以遍及天下。而留居在河南的郑姓人,除仍在原居住地继续生息繁衍外,又有一些人迁到省内的宋城(今 商丘)、许州(今许昌)、南阳、汝南、相州(今安阳)等地,进而发展成为各地大族。如今的河南郑姓不仅仍在河南大姓中拥有重要地位,而且还在上述地区以外 的新乡、郑州、洛阳、登封、罗山、潢川、息县、柘城、商城、信阳、确山、灵宝、虞城等地获得了较大发展,使之共同构成河南郑姓的分布地区。

        在河南,宋代以前是郑姓名人最为集中的地区,许多在全国和郑姓中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都出在这里。宋代以后,由于全国的政治中心转移,特别是郑姓人口大量南 迁,才使河南郑姓在全国的地位有所下降。尽管如此,河南郑姓中仍有不少知名于世。如在宋代,开封人郑居中是著名宰相,郑兴裔家祖是外戚之家;明朝,南阳人 郑刚是工部尚书,祥符人郑自璧是著名直臣,内乡人郑培是抗清名将;清代,商丘人郑廉是著名文学家;当代,郑州人郑大林为少将,洛阳郑文翰为中将,新乡人郑 维山为原中顾委委员,罗山人郑远来原为红军独立团团长,柘城人郑廷珍原为抗日名将,郑海霞为体坛名将,等等。

        以人口论,在河南中部的荥阳市,1986年人口普查时有郑姓880多户、3552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0.65%,位居全市大姓的第22位。其他各地的人 口尽管还没有作过确切的统计,但大抵与荥阳市的情况差不多。另外,尤其应当特别指出的是,近年随着“寻根热”的兴起,不少居住在全国其他地区甚至海外各地 的郑姓人都相继到河南寻访自己的祖根。仅荥阳一市,就先后接待了数批这样的团体。

    2、湖北郑姓

        湖北郑姓大多是历史上由中原南迁的郑姓人后代。根据有关方面的研究,湖北郑姓最早在汉朝末年从河南汝南迁入,后来又大量从荥阳郡迁入,以及明清时期“江西 填湖广”时由江西等地迁入。在分布上,人口较为集中的是北部的黄安(今红安)、麻城等地,与河南南部的光山、罗山等地郑姓人一起组成郑姓的一个人口较多的 居住地区。

        历史上,湖北郑姓也出了不少著名人物,其中主要有五代后周人郑建中、宋代状元郑毅夫、翰林学士郑獬(安陆人)、明代吏部尚书郑继之、大理评事郑结(黄陂 人)、良吏郑达(广济人)等。郑毅夫和郑獬都祖籍安陆,属于安陆郑氏,也是湖北最为知名的郑氏家族。至于在当代,郑姓除在上述地区继续发展外,又分布在黄 安、当阳、武汉、孝感、大冶、大悟、通城等地,并各有名人著称于世。

        另外,在湖北还有不少与郑姓有关的建筑。如在湖北武穴城东北有一座郑公塔,相传是唐初一郑姓官吏所建。明成化三年(1467年)重修。塔为石基、砖身、铜 顶,通高30余米,七级八角,层层设檐,端庄凝重,古朴大方。背后山峦相拥,湖水绕前,湖光山色,更衬托出郑公塔的雄姿与秀美。又如在鄂东下郑,还建有一 座郑氏宗祠。

    3、湖南郑姓

        湖南郑姓在历史上以长沙郑氏和凤凰郑氏较为知名,迁入当地时间都在宋代以前。其中长沙郑氏在宋代时有郑应龙进士及第,至清代又有工部尚书郑敦瑾、良吏郑敦 充、名士郑曰敬。凤凰郑氏则以世袭云骑尉知名,代表人物是清代抗英名将、处州总兵郑国鸿。除上述两支外,当地郑姓在近现代以后又于石门、益阳、长沙、浏 阳、新田、邵阳、耒阳、平江等地广为分布。

    4、广东郑姓

        广东省是中南地区郑姓人较多的一个省份。在1982年人口普查时,有人对全省25646人的姓氏使用情况作过调查,发现其中有466人姓郑,占被调查总数 的1.817% ,并因此而名列第16位。从历史上看,广东郑姓大多从宋代开始由福建南部迁入,属于“南湖三先生”中郑露或夹漈先生郑樵弟郑栖之后,以及由上杭迁入的宋太 师郑清之的后代。他们的居住地区最早在东北部和东部,以后不断向西迁徙,到达潮州、惠州、广州、韶州、梅州、海阳、东莞、佛山、归善、番禺、三水、英德、 阳山、新会、中山、顺德等地,其中的一些人还进一步迁到香港或东南亚地区,使广东成为仅次于福建的郑姓外迁大省。进入近代以后,郑姓又有人知名于五华、潮 阳、澄海、海丰、陆丰、海康、阳江、遂溪、恩丰、吴川、宝安、汕头等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06:45
  • 签到天数: 296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6: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郑姓的知名人物,在古代主要有唐代节度使郑愚(广州人)、宋代理学家郑南升(潮阳人)、明代按察使郑安(海阳人)、清代直隶总督郑大进(揭阳人)、实 业家郑观应(中山人)等,近代以后则有电影艺术家郑正秋(潮阳人)、原致公党中央副主席郑守仪(中山人)、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郑群(五华人)等人。

        另外,在广东各地,还分布着不少郑姓宗祠,其中已知的主要有中山上堡郑氏宗祠和濠头郑氏大宗祠、三水大旗头郑氏宗祠、深圳宝安西乡郑氏宗祠和南山大涌郑氏 宗祠、福田向南郑氏宗祠、福田下梅林郑氏宗祠、福田庵前郑氏宗祠、福田塘朗郑氏宗祠、福田涌下郑氏宗祠等。中山上堡郑氏宗祠坐落在三乡镇平岚上堡街,又称 郑氏信道宗祠。该宗祠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面积约500平方米,三开间二进建筑,硬山式砖木抬梁架构;濠头郑氏大宗祠位于石岐城东五公里的火炬区濠头 村,其祖先郑谷彝、郑谷纯兄弟原籍浙江,在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年)从长洲乡(今中山西区长洲)迁来,后人又建了该座宗祠。现宗祠坐落于濠头 村著名的探花牌坊背后,占地2600平方米,是一座砖木结构建筑,曾被当作学校校址,近年在香港、加拿大等地的濠头郑氏宗亲提议下进行了修茸,同时也抢救 性修复了全村其他18座郑氏宗祠中的一些;三水大旗头郑氏宗祠位于大旗头村,该村也称郑村,村中居民多姓郑,最早由清朝广东水师提督郑绍忠出资建造。至于 位于深圳的几座郑氏宗祠,其宝安西乡的宗祠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由乡贤郑姚倡建,供村中子弟读书之用。其他几座宗祠分别位于南山区大涌村和福田 区的下梅林村、庵前村、塘朗村、向南村、涌下村,其中除在涌下村的宗祠属于郑氏三房外,其他都属于郑氏长房。

    5、广西郑姓

        广西主要是少数民族居住地区,郑姓人的入迁途径主要是从东部的广东及北部的湖南而来,在时间上也相对较晚,直到明清时才有廉州和象州等地的郑姓人知名于 世。明代的廉州郑赐、郑音以功名及第,分别中举和进士,郑音弟郑英则以孝义知名。清代的郑献莆出自象州郑氏,晚清时是著名经学家。

        近现代时期,郑姓人的分布除廉州和象州外,又在桂林、宁明等地有人知名,郑姓也因此成为少数民族居住区内不多的汉族大姓之一。

    6、海南郑姓

        海南郑姓多由广东郑姓分出,人口较少,主要居住在北部和东部一带,尤以琼山、文昌、琼海等地较为集中。近现代时,曾有文昌人郑介民任国民政府国防部次长, 郑庭笈任国民革命军49军中将军长。当代,文昌人郑章原任海南省人大副主任,琼山人郑昌中是著名画家,琼海人郑长和是广东剧协副主席。无疑,他们都是当地 郑姓名人的代表。

        近年来,随着海南省的正式建立,全国不少地方的郑姓人也随人才南下大潮迁居海南,从事开发和建设,为郑姓在当地的发展注入了一批新的力量。

    (四)西北、西南地区郑姓

        西北、西南地区是郑姓分布较少的地区之一。据1982年的人口抽样资料统计,在这一地区人口较多的四川、陕西两省中,郑姓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0.848% 和0.580% ,居第26和36位,低于华东、中南地区的人口比例。公安部的最新户籍资料显示,全国汉族人口中郑姓在重庆有253929人,四川737461人,贵州 212626人,云南187138人,西藏696人,陕西246546人,甘肃125750人,青海14840人,宁夏21025人,新疆37839人。

    1、陕西郑姓

        陕西是郑姓始祖郑桓公生活的地方,也是郑姓在郑桓公以前的远祖活动之地,在郑姓历史上占有异乎寻常的意义。其郑姓的来源相传与战国末年帮助秦国开凿郑国渠 的韩国人郑国有关,以后在西汉、北朝、唐代等时期都有不少其他地区的人迁入,并有西汉隐士郑子真(勉县人)、名臣郑宽中(咸阳人)、唐代诗人郑禺(长安 人)、金代宁州知府郑建充(富县人)、明代山西右布政使郑国昌(彬县人)等人知名于世,在近代以前的分布主要有澄城、褒城、汉中、韩城、华县、宁强、西 安、咸阳、保安、南郑、华阴等地,并成为这些地区中较有影响的姓氏之一。当代,外贸部长郑拓彬(澄城人)、铁道部成都局长郑志章(宁强人)等都是陕西郑姓 人中的著名人物。

    2、四川、重庆郑姓

        四川和重庆郑姓的来源有两种,其中一是南郑君的后裔,战国时由汉中迁来,但其在发展中衰落不显,人数相对较少;另一是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由荥阳郡迁入,人数 较多,至今的不少当地郑姓家谱上 都明确记载他们出自荥阳郑氏。据研究,由荥阳郡迁入的郑姓人迁入的原因大约有三个:一是到当地作官,留居当地;二是因获罪 朝廷,被发配到这里;三是因躲避战乱,遁入当地。入迁的他们主要分布在成都、重庆、资中、白玉、南溪、富顺、宜宾、南川、潼南、达州等地,并有多人知名于 世。仅在当代,就有原西藏政协副主席郑英(白玉人)、教育家郑集(南溪人)、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郑必坚(富顺人)、中国电影制片厂顾问郑用之(富顺人)、中 共四川省委委员郑佑之(宜宾人)、画家郑洪流(南川人)、司法部副部长郑绍文(潼南人)、医学家郑铃才(达州人)、书法家郑诵先(富顺人)、中共成都市委 组织部长郑俊(资中人)等等代表人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19 01:35 , Processed in 0.12270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