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06|回复: 0

中国纺织材料学界的拓荒者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6-23 19: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纺织材料学界的拓荒者
                              ——写在姚穆院士执教58载暨“国际纺织前沿科技论坛”之际  
         姚穆院士
         教育部部长周济与姚穆院士亲切交谈
         姚穆院士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  提起姚穆,人们就会想起香港回归时曾显我军威的“军港呢”和抵御非典病毒的“非典服”,熟悉他的同事和学生的脑海里就会浮现一个在纺织材料科学领域锲而不舍、默默耕耘的清瘦身影。  姚穆是我国纺织材料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工程大学名誉校长、教授。今年是姚穆在陕西执教的第58个年头。4月12日,西安工程大学将举行姚穆院士执教58载庆典暨“国际纺织前沿科技论坛”。4月4日,庆典举行前夕,记者终于约到了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姚穆,在他的办公室采访了这位在我国纺织材料科学领域成绩卓著的科学家。  春光明媚的午后,阳光透过玻璃窗户照到办公室的沙发上。坐在我们面前的姚穆穿着一件朴素的深蓝色夹克,脚上是黑面布底鞋。3个小时的采访,年届80的姚穆从他的纺织情结谈起,回顾了在陕西执教58个春秋的沧桑变化和自己为纺织事业的奋斗与身处那个特殊年代的艰难。谈起过去他显得很平静,只有说起承担的重要课题和接受国家的重托全身心地投入去完成任务时,从他的眼神里才能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兴奋与快乐。谈话中,姚穆谦和的话语,淡定的神态,使你如置身于平静的水岸,浮华之气悄然散去,不得不被他对国家的贡献,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一种敬重仰慕之情油然而升。             立志纺织志不移  扎根西部终无悔  姚穆,1930年5月13日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唐闸镇。学龄时适逢抗日战争初起,社会动荡不安,家庭居无定所,六年小学几乎有一半时间靠跟做小学教师的母亲在家自学。聪明好学的他按时升入了中学。初中就读于唐闸镇私立实业敬孺初级中学,高中毕业于江苏省立南通中学,1948年考取私立南通学院纺织科纺织工程系。在大学,姚穆是班里的优秀学生。1950年8月升三年级时,在纺织科学界老前辈李有山教授的动员下,他和刘介诚、王鼎泓等五位同学转学至当时设在咸阳的西北工学院纺织工程系。  1952年,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毕业留校任教的姚穆,胸怀满腔报国激情。当时正逢我国第一个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西北国棉一厂建厂,姚穆一面实习,一面和工人们一起调试机器,听着欢快的机器声,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他暗下决心要为国家的纺织事业奋斗一生。刚刚解放的大西北,急需各类专门人才,于是他在工作之余发奋攻读,短短几年内,自学了几十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熟练地掌握了英语和俄语,日语和德语也能顺利阅读。为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掌握正确的方法论,他还精读了许多马列原著和哲学专著,为以后的教学和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西北工学院纺织工程系因为师资缺乏,姚穆一个人承担了棉纺织厂设计、空气调节工程、纺织材料学、棉纺学(精梳工程部分)、纤维材料实验和纺纱实验等六门课,同时还兼任学校实习工厂负责人。没有现成的教材,他们就自己编写,然后油印发给学生。他讲课思路清晰,通俗易懂,学生们都爱听,也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其他老师的一致好评,很快被破格晋升为讲师。  正当他踌躇满志想大干一番的时候,一场历经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搁浅了他的理想,把他推入了人生的逆境。他被作为当时的“三个半”权威的半个权威受到管制,下放到工厂劳动改造。回忆起那段艰难岁月,姚穆并没有怨恨生活的劫难,他说那些年的劳动改造让他学会了钳工、土木工和挡车工技术,当搬运工还锻炼了体力。他说搞科研很需要生活各方面的积累,要懂得十八般武艺。对一个人来说,在一线学习实践对完善一个人对事物的全面认识很有好处。  姚穆说他是幸运的。在工厂下放劳动改造期间,工人师傅们不管他是什么反动学术权威,而是把他当作共同战斗的战友,经常找他请教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说是劳动改造,姚穆却和下放在一起的同事们组成了技术攻关小组,技术革新干得不亦乐乎。在西北国棉五厂,他们在一起把纺机锭子的转速从13000转/分提高到18000转/分,技术成果还得到了推广。他们搞单晶炉实验,用三个月的时间就研制出了第一台单晶炉。下放到咸阳国棉二厂,他又一头扎进改造梳棉机和车间静电除尘的研究中。为了解决车间的除尘,姚穆和他的伙伴到当时西安北郊由前苏联帮助建造的水泥厂参观学习,感到那里的除尘设备效果不理想后,就自己动手研究设计,终于研制出了小样机,还被推荐到全国巡回展出。  虽然身处逆境,姚穆却始终乐观面对,沉浸在自己喜爱的科学研究的世界里。他说自己很感谢当时的工宣队。在林彪、“四人帮”当道的时候,为了把他保护起来,他们有意把他下放到远离西安的宝鸡陕棉十二厂。为了不让造反派来找麻烦,厂里的工人师傅们每过一个月就给学校写来表扬信或者敲锣打鼓送来喜报,汇报他的表现,表扬他劳动的情况,支持他安心他在厂里搞技术革新。  1978年,“四人帮”倒台,“科学的春天”来了,西安工程大学(原西北纺织工学院)也在纺织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这所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学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是西北、西南地区唯一一所纺织高校,是纺织工业部直属三大高校之一。姚穆终于回到了纺织材料研究领域。重新走进了他熟悉的校园和实验室,他从心里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喜悦和轻松,走路的脚步更快了,他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去,在纺织材料科学的道路上去攀登。  1982年姚穆晋升为教授;1983-1987年任西北纺织工学院院长;1991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1986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荣获“人民教师奖章”,并获国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科技精英”称号。          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呕心沥血著书荫后人  执教58年来,姚穆除了给本科生上课外,还先后为研究生讲授过25门课程,而且经常同时教授三、四门课,每周授课10学时以上,就是在担任院长期间也是如此。每年他都有繁重的科研任务,还有各种社会兼职,经常出差外地。为了不耽误教学,列车铺位、机舱、船舱都是他备课或构思论文的场所。他常常不顾旅途疲劳,走下车、船、飞机就直奔工作场所或课堂。在姚穆的时间表里从来没有节假日,平日也经常工作到深夜。许多讲稿、书稿和论文都是加班加点完成的。  姚穆一生从事纺织材料研究,但他的衣着却永远是人群中最朴素的一个,从不讲究吃穿。在学校师生的眼里,他总是穿着最朴素的衣服,脚蹬一双解放鞋;出差在外,住最便宜的旅馆,包里有时还装着自带的干粮,出行中不讲“身份”是他的一贯风格,虽已年届八旬,可仍然每天在教室、实验室和办公室里忙碌,有做不完的课题和工作。  在学校实验室、在部队研究所、在企业车间,姚穆经常是顶酷暑、冒严寒,进行科学实验。一次次重来,一次次修改,一步步接近成功。他把自己获取的学科前沿知识和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当中,拓展了学生的眼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他经常带领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赢得了众多企业的赞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姚穆是纺织材料学界的名人,却从来没有架子,朴实的外表,平实地做人,认真地做事。不管是领导,还是老师、学生都喜欢与他接触。办公室里经常有学生来请教问题,不管多忙,他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认真地给学生画图讲解。他指导研究生每一篇论文,从重要的学术思想到研究方案的确立,从理论阐述到试验装置,从数据采集到数据处理,他都要亲自过问,反复校核。但在论文发表署名时他又往往把同事和学生放在前面。30年来,除本科生外,他已经为国家培养了43名硕士、18名博士。1999年他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博士生指导教师。  学生们爱听姚穆的课。因为他对待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学时都一丝不苟,合理安排。他们说站在讲台上的姚穆文思泉涌,旁征博引,生动风趣。姚穆的记忆力惊人,在课堂上经常能指出某某人的观点在某某书的第几页,令学生惊叹不已,以至于很多同事和学生称他为“百科全书”。一位听过他的《纳米技术与纺织》学术报告的学生这样描述他:“姚老师身着灰色夹克,脚穿步鞋,讲到兴头上,手脚比划,表情丰富,让人深受感染,真是知识也醉人啊!”  呕心沥血,桃李满园。姚穆以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精神,教育、激励、培养了一批批纺织界的栋梁之才。  香港理工大学纺织与制衣学院研究部主任、博士生导师李毅教授是姚穆的学生。在谈到自己的老师时动情地说:“姚老师是我的恩师。记得大学三年级时,为报考研究生方向去请教姚老师,深感他学术态度严谨、知识渊博、逻辑清楚、思维敏捷。在他面前,我就如一个孩童。考上姚老师的研究生后,我为有这样一位老师而自豪。后来不论是到英国里兹大学读博士,还是被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工业研究院羊毛研究所聘为研究员,我所取得的成绩都得益于在研究生期间打下的深厚功底,得益于姚老师的悉心培养。”  他培养的学生武汉科技学院副校长徐卫林教授,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省市科委的重大科研项目20余项,并且在与澳大利亚DEAKIN大学合作进行国际羊毛局的重大科研项目。研究项目中有机超细粉体的研究以及在纤维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达到了国际前沿水平,首批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  学生施楣梧博士,现已是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材料与工效研究室主任,士兵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高分子材料、纺织材料、军用纺织品及战场防护和救生装备研究。近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6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总后勤部科技银星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是我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上世纪50年代初,姚穆留校担任教师时,纺织材料学在我国高等学校还是一门新开设的学科。教材建设任务首当其冲。在李有山教授的带领下,姚穆参与翻译了苏联学者A.Ⅱ.拉科夫的《棉纺学》和H.T.巴甫洛夫的《棉纺学》。“文革”结束初期,学校当时和其他院校一样,师资队伍青黄不接,年近半百的姚穆亲自挂帅,组织了一批力量编写新教材。姚穆的要求是“给学生一碗水,老师一定要有一桶水”。一本43万字的《纺织材料学》,搜集了3000万字的基础资料,汇集了全国高校的相关专家,共组织召开了19次学术讨论会。  从教以来,姚穆先后编辑出版了《毛纤维材料学》、《棉纤维材料学》、《纤维物理学(热学、电学、光学性质)》、《纤维高聚物固体物理学》、《纺织实用色彩学概论》、《皮肤感觉生理学》、《纺织试验仪器学》、《纤维结构测试技术》、《化纤仿毛技术》等20余部教材和讲义,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1982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聘他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纺织卷)》天然纤维分支副主编;他和工程院院士梅自强共同主编了大型工具书《纺织辞典》;1995年,他应约为《机械工程手册(第二版)》审修了一章《纺织仪器》,以他为首主编的《纺织材料学》第一版1988年获纺织工业部全国高等纺织院校优秀教材奖;第二版获国家纺织工业局1998年度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已成为该学科的经典之作。该教材融材料科学理论、纺织工程技术、纺织材料新发展于一体,建立起了现代纺织材料理论新体系。该书先后出版了两版,刊印18次,发行18.1万册,获得中国纺织总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1月,作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出版了第三版。他牵头的“纺织学科建设”教改项目1989年荣获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服装不但要御寒  还要舒适  进入上世纪中叶,用于制衣的纺织品不再仅满足于保暖和御寒,进而对人体的舒适性有了要求。美、英、德等国从上世纪40年代起已开始了织物舒适性的研究,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是空白。  服装穿着舒适性是一个牵涉到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纺织加工等多学科交叉的庞大研究课题,国内外学者虽有不少人研究,但大多局限于某一较小的范围。为了使这一研究领域有突破性的进展,姚穆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着手准备,即使在极左的逆境中也痴心不改。服装舒适性研究当时在我国既没有理论基础,也没有实践基础。他先后学习了物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规划出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  人类皮肤的感觉与神经细胞分布有什么关系?姚穆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联合,开始进行人体皮肤感觉神经细胞分布测试研究,他们制作了人体各部位皮肤切片300余万张。为了感觉身上的神经密度,姚穆和他的学生就在自己的身体上反复实验,终于初步理清了物理作用、生理作用和心理反应之间的关系,编著了《皮肤感觉生理学》等书。  织物穿在身上为什么会有刺痒感?它的舒适度与温度有什么关系?与织物纤维的硬度的关系是什么?人对冷热温度的感觉为什么会有先后?为了研究这些问题,他和他的研究生用自己的身体一次次做实验,找出了其中的规律,建立起了织物物理参数与暖体假人参数之间的联系,建立并验证了生理和心理测试系统。织物究竟是怎样进行热与湿传导的?在一次次的研究中,姚穆发现了织物的热、湿传导通道的特征,给出了纤维轴向、径向热传导系数以及织物-空气界面上热阻抗的测定方法,找出了空气中水汽扩散时热湿传导、水汽凝结、毛细输送的规律,建立了湿蒸发的动态平衡方程,还研究了热能传导和水汽质量传输之间相互作用的Dafour效应和Soret效应。  在完成服装穿着舒适性研究的定量测试中,姚穆还组织研制了一批测试仪器,建立了一系列测试方法,这些测试仪器有:织物透水量仪、多自由度变角织物光泽仪、织物微气候仪、织物表面接触温度升降快速响应仪与织物红外透射反射测试装置等。在这些仪器研制的基础上,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功能服装面料实验室在西安工程大学(原西北纺织工学院)诞生。  姚穆的服装穿着舒适性研究学术论文除在国内、外各种学术性技术性期刊上发表外,还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宣读,在长达10年(1989-1998)的“中日大学间合作研究——衣、食、住及环境”13次研讨会上,作为中方项目负责人姚穆组织了数十篇论文宣讲,引起国外许多学者的注目,为中国人在这一领域赢得了荣誉。1992年他被接纳为英国纺织学会成员。  进入21世纪,姚穆在人体着装舒适性方面的研究,至今仍然是我国极地服、宇航服和作战服等特种功能服装面料设计与暖体假人设计等方面的理论基础。他主持指导了中长绒陆地棉品种筛选及其加工技术研究,巩固了我国棉纺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军港呢”展我军威 “非典服”奉献爱心  香港回归前夕,为了展示我驻港部队的英姿和军威,1996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特聘请姚穆为军需科技发展的顾问,并交给他负责研究设计新一代军服系列面料的任务。新一代军服要求面料挺括透气,易洗快干,不易褪色。服装缝制要求纽扣两年内不掉落、不能有任何开缝。  怎样达到这些要求,姚穆在总结以往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终于协助参加并发明了具有现代高新技术的多异多重复合变形的新型长丝织物——“军港纶”。面料问题解决了,如何确保军服从原料选择、纺纱到服装制作全过程的质量,保证每一个细节都不出错,在那一年多的日日夜夜里,姚穆和他的攻关小组24小时轮流值守,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他们先后动员了40多个工厂企业,从面料的研发到服装的完成,把所有的技术变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经纺、织、染、整等工序,加工出了分别适合于夏季、春秋季和冬季穿着的军服面料及配套的里料、衬料、辅料等,还设计出了包括成衣加工在内的整套加工工艺系统,保证了军需任务高质量如期完工。香港回归那天,我国驻港部队穿着挺括舒适的军服,展现了中国军人的威武英姿。  目前“军港纶”和“军港呢”已注册商标,仅1999和2000年两年就累计生产面料8600万米,创产值29亿元,利税6亿元。产品已用于解放军、驻港部队、驻澳部队军服和公安、武警、税务、检察、法院等部门的制服以及民用服装。1998年,该项研究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第十一届国家发明博览会金奖;2001年,该项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姚穆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3年,“非典”病毒肆虐神州大地。当姚穆被总后勤部领导邀到北京,神情沉重地告诉他“非典”严峻的形势和SARS病毒的危害,被感染人群有1/3是医护人员。为了防止SARS病毒的侵入,在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不得不穿着不透气的防毒服工作,六个小时下来,裤管里能出3公斤左右的汗水。得知这一情况,作为纺织材料专家的姚穆心急如焚。他睡不好,吃不香,为了研制出能够隔绝病毒的材料,他与军需装备研究所的专家们加班加点,设计方案,突击试验,只用了三周时间,就研制出了医用防护服,并很快通过了国家鉴定。他们将研制成功的新型医用防护服送到了“非典”防治一线的小汤山医院、301和304医院使用,并赠送给陕西医护人员80余套。  据专家鉴定,这种新型防护服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国家标准,其病毒防护效率高达99%以上(国家标准为70%),可重复使用15次以上,尤其适用在较高污染环境的“非典”治疗病区使用。后来,他们又根据不同人群的防护要求,研制出不同防护等级的抗非典护防口罩、防护服、手套、靴子等系列防护用品。            报效国家担重任  服务地方洒汗水  为了对纺织原料和产品的评价更加科学化和客观化,多年来,姚穆努力在这一领域耕耘。他研制了几十种测试仪和测试标准,许多仪器和测试方法现已在国内得到广泛使用。他主持研制的毛纤维细度的集中性和离散性指标快速测定分析仪,1985年荣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一等奖,YG081型纤维长度仪1991年获陕西省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XF-3006B型纤维表面电性能测试仪1991年荣获陕西省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YGl35条干均匀度测试分析仪1998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九五”期间,姚穆在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主持了“棉花质量公证检验测试系统”项目的研究,攻克了原棉短绒率测试等技术难题;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直接测试棉花黏性的仪器,有效地解决了棉纺织厂的配料和产品质量控制难题;多次主持起草了有关纺材、纺织品等国家标准、军队标准和部颁标准。1984年,受纺织工业部、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委托,在姚穆的指导下,北京和上海先后建立了两个最高纺织仪器计量测试系统,他参加研制的YGl32型信号发生器标准规,已成为我国纺织专用仪器计量校准的基准。  身处陕西这个国家重要的轻纺基地,姚穆经常到一些企业去,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有一年春节,西北国棉五厂测试一台进口设备遇到困难向学校求助,姚穆得知后不顾发烧的病体及时赶到现场指导,帮助厂里完成了测试任务。  陕西长岭纺电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纺织电子产品研制生产基地。企业负责人说,他们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第一代国产条干均匀度仪研制,到如今条干仪、棉纤维性能测试仪等多项系列产品的研制生产,都有姚穆的辛勤汗水,他为企业成为亚洲最大的纺织电子产品研制基地作出了巨大贡献。  西安的纺织城是纺织企业集中之地,近年来由于纺织业的下滑,这个昔日机器轰鸣的城区沉寂了。如何面对新的形势重振纺织城,作为西安纺织城改造的总顾问,姚穆积极建言献策。目前西安市政府已经出台了《纺织城地区振兴发展规划》。根据规划,通过数年的振兴改造,纺织城地区将成为现代服务业高度聚集、就业岗位充实、最宜人居、最具活力的城市新区。  为咸阳产业经济的发展把脉,为科技创新支招。姚穆院士认为,咸阳产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延长产业链,形成布局合理的产业集群,向终端产品要效益,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姚穆是一个纺织材料专家,不仅投身纺织新材料的研究,同时也十分关心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节水、降耗,尤其是新型天然纤维纺织材料、新型再生纤维纺织材料、新型再生纤维以及可再生生物质原料生产合成纤维等可再生生物质资源材料在纺织品方面的应用。  如今作为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除了承担教学、重大的科研课题以外,仍然和过去一样抽空到工厂,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他的足迹已经遍及国内纺织企业,被大家誉为“科技雷锋”。                    老科学家的希冀  2009年元月6日,中国纺织服装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国内外纺织科学精英会聚一堂,共同研究探讨当前世界纺织新材料发展的形势和未来趋势。会上,姚穆用大量的数据和图表阐述了近200年以来,特别是近30年来纺织材料总量在全世界猛增,天然纤维比例明显收缩,化学纤维特别是合成纤维比例明显剧增的现实,指出了在纺织材料领域再生生物材料相应发展、高性能纤维迅猛发展、产业用纺织品将有重大发展的未来发展趋势。  他说:“今后40多年,产业用纺织品已是纺织行业唯一要大发展的行业,联合国组织世界3000名专家分析做出预测,2050年,世界产业用纺织品纤维总用量要提高到10倍。”姚穆说,纺织品里面,目前使用天然纤维的比例还太大,而且天然纤维中还是以棉、毛为主,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局限。近几年来化纤,如涤纶、锦纶也有使用。但产业用纺织品今后很大的大发展还是可循环、可再生的天然纤维,如麻纤维这一大类,另一个就是高性能纤维。  说到纺织类人才培养,姚穆提出:“现在各大纺织院校还没有专门开设产业用纺织品的专业,现在应当尽快地调整专业目录和培养计划,满足快速发展的行业需求。纺织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已是纺织产业发展的重大迫切需求,要加快建设纺织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纺织产业生产的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是发展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迫切需要的战略性材料,是发展大飞机、导弹、航天器、军事装甲、士兵防护、风能发电、海上采油、汽车轻量化和治理大气污染等方面的重要材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严格保密、控制和禁运的重点技术领域。我们必须加快发展。”  “我国虽然是纺织大国,但还不是纺织强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纺织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产品档次低和附加值不高;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高技术含量的产业用纺织品比例偏低;技术装备落后,高端纺织机械设备部分需要进口;资源、能源和水的消耗量大,废水、废气等的污染物排放量大,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上述问题已成为纺织产业继续发展必须突破的重大障碍。我们应当尽快部署产学研结合组织队伍进行攻关。”  2009年新年刚过,作为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姚穆上书陕西省有关部门,提出了“重视产业用纺织品研发,迎接国际增长形势,转变单纯初加工结构模式,提升我省纺织产业水平”的建议。他从全球半个世纪以来纺织业的发展和未来趋势,为陕西的纺织业发展转型建言献策。他在建言书中写道:建议省发改委、科技厅及有关部门支持和建设我省“产业用纺织品重点实验室”或“产业用纺织品工程研究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向国家发改委申请建立国家级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字里行间,力透着一位老科学家的爱国深情。  如今,姚穆院士已经在西安工程大学执教58个年头,在他的带领下,学校秉承“负重奋进、实业报国”的办学传统和“厚德弘毅、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各项事业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目前,学校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纺织服装为特色,工、理、文、管、经、法、教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较强办学实力的普通高等学校。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们祝愿姚穆院士健康长寿!我们也祝愿西安工程大学明天更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4 07:16 , Processed in 0.10072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