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17|回复: 1

姚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6-23 20: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穆


      

      姚  穆 Yao Mu (1930.5.13 -) 纺织材料专家。江苏省南通市人,1952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曾任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现任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原西北纺织工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该领域科研和教学,提出基于中国人体皮肤感觉神经系统特点,综合反映皮肤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工程学的着装舒适性模型和透过织物的能量流与物质流的接触界面阻抗理论,开拓人体着装舒适性研究新领域,为特种功能服装研制奠定理论基础。开展纯化纤仿真技术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攻关,设计、研制新型化纤多异多重复合变形长丝—"军港纶"及其加工技术,产品用于驻港澳部队、解放军、公安、武警等部门制服及民用服装。主持和指导了中长绒陆地棉品种筛选及其加工技术研究,有益于巩固我国棉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先后研制纺织仪器16种,起草多项国家标准和军用标准。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省部级奖多项。主编、参编及翻译出版著作18本,主编《纺织材料学》高校教科书,两版共23次印刷发行16万册,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为国家培养博士11名,硕士43名及大批科技骨干。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6-23 20: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姚穆
    编辑

    姚穆,纺织材料学家和纺织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人体着装舒适性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曾任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西安工程大学(原西北纺织工学院、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名誉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渭南师范学院名誉教授[1]、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等职位。姚穆院士在多重加工变形长丝仿毛产品开发应用中有创新,研制成功多种纺织测试仪器,组织制定多项测试标准,为丰富我国纺织原料、军服面料更新换代及纺织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2]



    中文名姚穆


    外文名Yao Mu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南通市


    出生日期1930.5.13


    职    业教授,博士生导师等


    毕业院校西北纺织工学院(西安工程大学)



    主要成就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陕西省劳动模范
    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
    中国工程院院士
    展开




    代表作品中国人民解放军服装面料设计仿毛化学纤维性能的研究


    主要著作纺织材料学、纺织辞海




    目录 少年时期 工作时期
    论文 专著 提出设计 设计过程 所做实验 所获成就 研究影响
    纺织教育 教材建设 重视教育




    1
    个人简历编辑
    姚穆院士长期从事纺织材料学等相关领域科研和教学,

    姚穆指导学生学习[3]


    提出基于中国人体皮肤感觉神经系统特点,综合反映皮肤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工程学的着装舒适性模型和透过织物的能量流与物质流的接触界面阻抗理论,开拓人体着装舒适性研究新领域,为特种功能服装研制奠定理论基础。开展纯化纤仿真技术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攻关,设计、研制新型化纤多异多重复合变形长丝—"军港纶"及其加工技术,产品用于驻港澳部队、解放军、公安、武警等部门制服及民用服装。主持和指导了中长绒陆地棉品种筛选及其加工技术研究,有益于巩固我国棉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先后研制纺织仪器16种,起草多项国家标准和军用标准。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省部级奖多项。主编、参编及翻译出版著作18本,主编《纺织材料学》高校教科书,两版共23次印刷发行16万册,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为国家培养博士11名,硕士43名及大批科技骨干(2008年资料[2])。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
    人物履历编辑
    1930年5月13日 生于江苏省南通市。
    1948-1950年 在南通学院纺织科纺织工程系学习。
    1950-1952年 在西北工学院纺织系学习。
    1952-1957年西北工学院纺织系助教、讲师。
    1957-1960年西安交通大学纺织系讲师。
    1960-1972年陕西工业大学纺织系讲师。
    1972-1979年西北轻工业学院纺织系副教授。
    1979-1987年西北纺织工学院教授、纺织系副主任、院长。
    1987-西北纺织工学院教授、名誉院长。
    2001-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工程大学终身名誉校长。[4]

    3
    人物生平编辑
    少年时期姚穆,1930年5月13日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唐闸镇。1931 年父亲姚烨在北平(现北京)任故宫博物院馆员,1935年,姚穆随母亲到北平居住。1937年日军入侵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颠沛流离,他的6年小学几乎有一半时间只能跟着当小学教师的母亲在居无定所的环境下坚持自学。1942年全家辗转回到唐闸,姚穆就读于私立敬孺实业中学初中部。该校由大生棉纺厂出资兴办,要求学生自强自立,为国家为民族学好本领。老师常带学生参加农业劳动,观察自然,引导学生既能动脑,又会动手。姚穆自立自强的理念,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都在这时得到了培养。1948年他从江苏省立南通中学高中毕业,考取南通学院纺织科纺织工程系。1950年8月升三年级时,在李有山教授的影响下,转学至当时设在陕西咸阳的西北工学院纺织系。
    工作时期1952年大学毕业,姚穆留校任教。刚刚获得解放的这片黄土地,急需各类专业人才耕耘,他下决心在大西北奋斗一生。同时他也深切感到在校期间获取的那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在工作之余发奋攻读,自学了几门未曾学过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基本掌握了英语和俄语,日语和德语也能顺利阅读;他还攻读了一些马列原著和哲学专著,为以后的教学和科研打下了基础。
    20世纪50年代初,西北工学院纺织系因师资不足,有许多课开不出来。姚穆不畏艰辛,通过刻苦钻研相继开出了纺织厂建筑概论等六门新课,赢得了学校领导和师生们的好评。1954年晋升为讲师。
    “文化大革命”中姚穆身处逆境。1978年11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科学的春天”来了。这时姚穆虽已年近半百,但他决心找回失去的青春,以急迫的心情和顽强的毅力,全身心投入教学和科研,逐渐成为我国纺织界的知名学者。
    (以上资料摘自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工与纺织学院官网[5])

    4
    成就荣誉编辑
    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2年晋升为西北纺织工学院教授,1983-1987年担任西北纺织工学院院长。
    1986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国家人事部授予他“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他“科技精英”称号。
    1987年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
    1989年又荣获“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称号。
    1991年任博士生导师,同年获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4]

    5
    主要论著编辑
    论文1. 姚穆等(当时用陕西工业大学纺织系纺织材料教研室名义).毛纤维材料学.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60
    2. 姚穆.棉纤维遮光率的测定.纺织学报,1985,6(7):5-9
    3 .姚穆,李毅,李顺东等.逆温差条件下织物热湿舒适性的测试与研究.纺织学报,1986,7(4):15-19
    4 .姚穆,陈黎曦,周明珍等.机织物热湿舒适性能与其结构参数关系的探讨.纺织学报,1987,8(7):5-12
    5. 姚穆,王府梅,裴豫明.电容式纱线均匀度仪的测量槽的电场分布与仪器的测量误差.纺织学报,1987,8(8):11-14
    6 .姚穆,王晓东.试论等速延伸型和等速牵引型强力机测量的关系.纺织学报,1987,8(10):30-33.
    7 . 姚穆,胡杰.化纤仿毛织物蓬松活络程度的综合评价.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1989(3,4合刊):1-7
    8 .陈惠兰,姚穆.针织物脱散性能的研究.针织工业,1989(6):1-4
    9.姚穆,施楣梧,张一心.织物微气候仪Ⅱ型的研制.纺织标准与质量,1991(6):30-33
    10. 姚穆,刘让同.毛型织物热阻的研究.纺织学报,1991,12(8):4-7
    11.姚穆,刘让同.纺织品热阻的研究.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1991,5(2,3合刊):77-83
    12. 来侃,姚穆,王晓东等.电容式纤维长度仪计量检定方法与标准检具的研究.纤维标准与检验,1992(2):30-38
    13..见:吉田木町,川端季雄编.第21届纺织工程研讨会论文集.日本静冈县裾野市富士教育研究所,1992:156-159
    14 .姚穆,潘雄奇,吕明哲.织物光泽客观测试的研究.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1993,7(3):170-175
    15. 姚穆,施楣梧,张燕等.蛋白质纤维的导热性及其方向性差异.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1994,8(1)8:9-94
    16.姚穆,张一心.棉纺厂纱条条干疵病诊断专家系统的建立.棉纺织技术,1995,23(11):8-10
    17.姚穆,任欣贤,郝凤鸣等.中长绒陆地棉生产工艺及高档纺织品的开发.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1996,10(3):213-221
    18. 姚穆,周锦芳,黄淑珍等主编.纺织材料学(第二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
    29.姚穆,马宁,陆阳等.毛绒纤维标准与检验.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6]
    专著
    • 1 拉科夫A.棉纺学·第三分册精梳工程.姚穆译.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53.


        
    • 2 巴洛夫HT.棉纺学·第三分册精梳工程.姚穆译.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55.


        
    • 3 巴洛夫HT.棉纺学·第二分册梳棉工程.姚穆译.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56.


        
    • 4 巴洛夫HT.棉纺学·第一分册清棉工程.李有山,刘价诚,姚穆译.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56.


        
    • 5 陕西工业大学纺织系纺织材料教研室.毛纤维材料学.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59.


        
    • 6 纺织材料学编写组.纺织材料学.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0.


        
    • 7 姚穆,袁寿男.中国大百科全书(纺织卷)·棉纤维.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188-190[6]


    6
    课题研究编辑
    提出设计服装穿着舒适性是一个牵涉到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纺织加工等多学科的研究课题。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陆军就开始研究军服的保暖问题;40年代已提出一些指标,如服装保暖的CLO值、TOG值;60年代又有人提出服装透湿指数。姚穆1980年带领他的学生迈入这一领域。他考虑了逆温差情况,克服了以前的研究只关注顺温差情况的局限性。
    设计过程姚穆首先研究了人体皮肤各部位感觉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在上海医科大学等单位的协助下,制作了人体各部位皮肤切片十余万张,仔细分析人体各部位皮肤结构的区别以及压力、温度、湿度、刺痛、摩擦等感觉神经元的种类和它们的复合作用,神经传导动作电位的复合作用,初步理清了物理作用、生理作用和心理反应之间的关系。他着重研究了织物的热、湿传导通道的特征,给出了纤维轴向、径向热传导系数及织物—空气界面上热阻抗的测定方法,找出了空气中水汽扩散时的热湿传导、水汽凝结及毛细输送的规律,研究了湿蒸发的动态平衡方程。他还研究了热能传导和水汽质量传输之间相互作用的杜复(Dafour)效应和索莱特(Soret)效应。
    所做实验为了建立起着装人体客观测试和主观评价之间的联系,他先对服装热湿传递暖体假人的参数设置、测试方法和效果评价做了一系列研究,建立起了织物物理参数与暖体假人参数之间的联系,建立并验证了生理、心理测试系统。将织物的物理测试和人体穿着服装的环境物理测试、人体心理测试统一起来,并对织物的接触冷暖感进行了实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此外,姚穆及其助手们还对服装穿着的压力舒适性、运动舒适性和接触舒适性(包括手感、摩擦、刺痒、触冷感等)也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为完成服装穿着舒适性研究的定量测试,姚穆还组织研制了一批测试仪器,建立起一系列测试方法。这些测试仪器有:织物透水量仪、多自由度变角织物光泽仪、织物微气候仪、织物表面接触温度升降快速响应仪及织物红外线透射反射测量装置等。在此基础上,组建了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功能服装面料实验室。
    所获成就姚穆关于服装穿着舒适性研究的学术论文,除在国内外各学术性、技术性期刊上发表外,还在一些国际会议上宣读。在1989-1998年间的“中日大学间合作研究——衣、食、住及环境”共13次研讨会上,作为中方项目负责人,姚穆组织了数十篇论文宣讲,引起国外许多学者瞩目。1992年,他被接纳为英国纺织学会(FTI)成员。
    (以上资料摘自西安理工大学博客[3])
    研究影响奠定技术基础
    姚穆在“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纯化纤呢绒工艺及设备”中,担任“纯化纤呢绒质量考核指标、检验方法的研究”负责人。1990年12月该专题通过了国家鉴定。1991年9月,他荣获“七五”国家攻关重大成就奖牌和奖状。在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化纤短纤维仿毛产品精细加工技术”中承担“仿毛化学纤维性能的研究”,该专题于1996年3月通过了中国纺织总会科技发展部组织的鉴定。他系统地设计和组建了阳离子改性涤纶、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高收缩涤纶的切片聚合、纺丝、牵伸、纺织、染整等整个工程系统,为新型仿毛化纤设计、织物设计奠定了技术基础。
    研究理念
    通过对纯化纤仿毛技术的研究,姚穆总结了毛纱及毛织物的结构特点:毛纱的结构特点是纱线外层纤维保留卷曲,纱内各根纤维则粗细不同、刚度不同、卷曲不同,毛纤维有骠光无极光。毛纱的这些结构特点,使得毛织物具有挺括、弹性、滑糯、丰厚等独特的手感和良好的光泽。毛织物的结构特点是纱线之间挤紧,而纱线内纤维之间蓬松。毛织物的这种结构特点源于毛纤维表面的鳞片使得纤维顺向、逆向摩擦系数不同而产生的“缩绒性”。1996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部聘请姚穆为军需科技特邀顾问,将中国纺织大学王善元教授牵头承担的“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多重加工变形长丝”的科研成果用于开发生产97驻港部队服装面料。为解决化纤没有缩绒性的问题,他使长丝中各根单丝具有不同的热缩率,使加捻织布后收缩率高的纤维挤向纱线芯部、收缩率低的纤维散向纱线的皮层,形成似毛纱的蓬松结构。同时,由于单根长丝的细度各不相同,挤向芯部的单丝粗硬而卷曲少;留在皮层的单丝细且卷曲多。这样纤维就类似具有鳞片的山羊绒,既能保证织物不“软烂”,又能保持织物手感好。新型化纤长丝中单根纤维截面形状各不相同,皮层纤维截面为五叶形,没有大于8微米的平面,且有5条沟槽。这样的化纤长丝反光柔和,无极光,并且可导汗、透湿、快干。芯部纤维的截面为圆、椭圆、多角等形状,可保证纱线有必要的刚度和抗疲劳性。这种结构的化纤长丝无法用一步纺生产,为此他又设计了纺丝新工艺,产品取名为军港纶。
    为了研制新一代系列军服面料,姚穆研究了军港纶的织造、纺织品自动电晕辐照及处理技术等。形成了白丝生产至成衣、原液色丝生产至成衣、交缠复合纱生产至成衣三条工程化生产系统,同时制定了原料、半成品、中间产品、成品的整套试验方法、检测仪器、质量指标、评价方法以及质量的保证、控制、反馈系统,使得全部辅料、附件等都能与面料性能相协配。
    社会和经济效益
    目前共有46家工厂(不包括服装厂)合作生产军港呢,仅在1999-2000年的两年时间就累计生产军港纶系列面料8600万米,创产值29亿元,利税6亿元。该产品已用于解放军各军种兵种、驻港部队、驻澳部队的军服和公安、武警、税务、检察、法院等部门的制服及民用服装。多异多重复合变形纱、带丝圈和丝弧的多异多重复合变形纱、纱线退绕张力盘、一种毛涤复合纱等4项技术,先后在1998年和1999年获得专利。“特种变形化纤仿毛系列织物”项目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进步一等奖,全军后勤重大科技成果奖,第十一届国家发明博览会金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上资料摘自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工与纺织学院官网[5])

    7
    社会影响编辑
    为使纺织原料和产品的评价科学化、客观化,四十多年来,姚穆主持和参与研制了几十种测试仪器和测试标准,不少仪器和测试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他参与研制的YG135型条干均匀度测试分析仪于1998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姚穆主持“棉花质量公证检验测试系统”的研究,攻克了原棉短绒率测试等技术难题。以他为顾问研制的我国第一台直接测试棉花黏性的仪器,可有效地用于解决棉纺织厂的配料和产品质量控制问题。以他为顾问研制的棉花物理性能自动测试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棉花选种、商检、纤检、供销及棉纺企业的棉纤维快速检验。他主持研制的YG132型信号发生器标准规,成为我国纺织专用仪器计量校准的基准。[5]
    姚穆多次主持、参与起草有关纺织材料、纺织品等国家标准、军队标准和部颁标准,其中14项棉纤维试验国家标准作为“棉纤维试验方法(二)”获得199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5]

    8
    社会评价编辑
    纺织教育姚穆从事纺织教育工作半个世纪以来,始终没有离开过讲台。他对教学一丝不苟,孜孜不倦。他学识渊博,教材内容新颖,理论联系实际,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学生都愿听他的课。他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过25门课程,经常同时开出三四门课。即使在担任院长期间,每周授课也在10学时以上。他惜时如金,寒暑假也不休息,经常工作到深夜。
    教材建设姚穆非常重视教材建设。20世纪50年代初,在李有山教授主持下参与翻译苏联学者拉科夫的《棉纺学》和巴甫洛夫的《棉纺学》。他主讲的课程都编有讲义或教科书,有《毛纤维结构》、《棉纤维材料学》、《纤维物理学》、《纤维高聚物固体物理学》、《纺织实用色彩学概论》、《皮肤感觉生理学》、《纺织仪器学》、《纤维结构测试技术》、《化纤仿毛技术》等。1995年,他应约为《机械工程手册(第二版)》审修了《纺织仪器》。1982年3月,应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纺织卷》天然纤维分支副主编。他又参与编写《纺织词海》。以他为首主编的《纺织材料学》第二版获国家纺织工业局1998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
    除本科生外,1979年以来,他为国家培养了43名硕士,18 名博士,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各方面的骨干(2009年数据[7])。1999年他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博士生指导教师。
    重视教育姚穆不仅重视正规的学历教育,也热心短期的业余教育和科学普及工作。20世纪80年代后期他先后组织了6期全国性纺织材料学教师研讨讲习班,参加者近400人次。纺织工业出版社组成了纺织材料性能测试技术丛书编审委员会,姚穆任主任。他还经常应各地区、各单位的邀请去讲课或做辅导报告。
    50年来,姚穆为我国纺织工业和纺织教育做出了贡献,也为师生们树立了榜样。
    (以上资料摘自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工与纺织学院官网[5])



    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
    1994年
    1995年
    1997年
    1999年
    2001年
    蔡道基
    姚穆
    2003年
    2005年
    2007年
    2009年
    2011年





    参考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4 12:46 , Processed in 0.11708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