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30|回复: 1

成都“逐虫者”为昆虫痴迷,见到树丛就想往里钻(组图)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6:52
  • 签到天数: 328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6-29 08: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都“逐虫者”为昆虫痴迷,见到树丛就想往里钻(组图)2014-06-29 07:38:48 来源: 华西都市报(成都) 



    蝉蜕
    停在翅翼上的小蝉。
    正在捕食蜻蜓的螳螂。
    展翅的螳螂。


      成都昆虫拍摄团队4人将去亚东丛林探秘,用镜头解密亚东昆虫

      6月27日上午,4名背着“长枪短炮”的四川摄影师坐上了去往拉萨的飞机,吸引他们的不是宏伟的寺庙或者神圣的湖泊,而是边境丛林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昆虫。

      这群为虫“痴狂”的摄影师来自“成都昆虫拍摄团队”,为了拍下昆虫一生中最美的时刻,他们常常会在丛林中一蹲就是几小时。省内的青城山、天台山以及省外的海南、云南,都留下了这个团队专注的身影。 这次,“不知足”的他们还把镜头伸向了少有人去的西藏边境亚东县,希望用为期10天的丛林探秘之旅,填补亚东地区昆虫调查的空白。

      逐虫故事相机随身带 看见树丛就想往里钻

      作为一支业余的专业队伍,为了方便,“成都昆虫拍摄团队”的队员们多在四川省内进行拍摄,只要有树有草,就会有这群人的身影。青城山、天台山是他们“常驻地”。周末的时候,一群人就会结伴上山逐虫。

      云南和海南也是他们青睐之地。“低纬度特别是接近赤道的地方,昆虫的种类更多,颜色也更加丰富。”该团队创始人钟茗说。

      随身带着一部相机,看见树丛就想钻进去拍上几张,这成了队员姚著的“职业病”。

      上周末,他和几个好友到广元的白龙湖钓鱼,鱼竿还没架起,他就不见了身影。“朋友也不找我,他们晓得我肯定是去拍照了。”

      本来是钓鱼,却拍了一天的昆虫,可姚著的收获不小,他向记者展示了他拍到的蟪蛄,小小的绿色身体,晶莹透明的翅膀,看上去十分漂亮,“我拍下了它鸣叫时的姿态,你仔细看每张图的变化,特别有趣。”姚著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满意。

      意外惊喜 天台山拍到阳彩臂金龟

      拍摄昆虫,是件磨耐力、比体力的事儿。为了拍下羽化、出蛹的过程,队员们常常几天几夜的守候。“羽化的过程只有几分钟,生怕错过了。”队员王超说,他曾为了拍一只金凤蝶蛹的羽化,每隔10分钟定一次闹钟。

      最让队员们津津乐道的是,2012年8月27日,他们还在天台山上拍到阳彩臂金龟。当时,一行人正在一处山谷沟里各自寻找昆虫,队员陈献勇在一截枯木上发现了一只巨型金龟子。“足足有12厘米长,太少见了。”已与昆虫打了8年交道的钟茗,意识到这是一只稀有的昆虫物种,一行人如获至宝,狂按相机快门。

      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在看到照片后,确认这是一只雄性长臂金龟,又称阳彩臂金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是首次在天台山拍到活体,也是成都首次拍到雄性活体,而在全世界范围内拍到活体次数少于30次。

      继青城山、峨眉山、雅安发现该物种后,在天台山的发现填补了分布地域空白点,证实了该珍稀物种在四川西部多点分布。

      探秘之旅

      越拍越贪心要去西藏亚东找昆虫

      随着拍到的昆虫越来越多,队员们也越来越“贪心”,拍摄未知的昆虫,成了他们的又一目标。而要拍到这些昆虫,自然要去到鲜有人烟的地方。在西藏工作了近30年的姚著建议,去西藏亚东县。

      亚东县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坡,因悬殊的海拔高度,以帕里为界,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气候:北部海拔在4300米以上,气候寒冷、干旱,而南部海拔大幅度下降,只有2800米。“不同的海拔上有着不同的植被,自然也就有不同的昆虫,这么大的海拔落差,会有多少种昆虫?”姚著十分激动。

      然而,查阅资料,却未发现关于亚东县昆虫的文字和影像记录。“这里到底有哪些生物?它们的分布如何?同种的生物在那个地方又有什么不同?我们希望打破这零的记录,向大家展示一个生动鲜活的亚东。”姚著说。

      为这10天拍摄他们已准备两年

      长焦、广角、微距、中距……作为资深的摄影家,往往摄影包一提,就可以出发。然而这次,他们却不敢潇洒地说走就走,为了这10天,一行人两年前就在开始准备了。

      这次拍摄的地点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而除了领队姚著外,其余三人并未到过如此高海拔的地区,这对于摄影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除了抗寒防紫外线的物资,体能上的准备必不可少,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周末的时候,我们会去爬爬山,提前去一些海拔较高的地方适应适应。”队员奚泾梅说,作为唯一 一名女性,平时又常坐办公室,自从开始计划这次拍摄以来,她更是加大了运动量,每天晚上都坚持跑步或者做瑜伽。“虽然拍昆虫要碰运气,但至少先要有个框架,不能什么都不了解就去了吧。”这两年中,奚泾梅查看了无数介绍林芝、雅鲁藏布大峡谷动植物的刊物,并整理了近20页的文字资料,“同一个纬度,气候、物种或许存在着相似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8-6 11: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向逐虫者们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5-12 07:33 , Processed in 0.14198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