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08|回复: 0

姚鼐与《万松桥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07:07
  • 签到天数: 295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7-4 09: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卫华:姚鼐与《万松桥记》来源:中国文明网黄山站 时间:2012-07-30 
      去南屏,人们选择的时间多在黄金旅游周时。这时的南屏景致颇具特色,五月正值油菜丰收之际,西武盆地里最显眼的当属万松林,远远望去,一大片金黄的油菜地,中间那突兀的绿色葱茏,不用说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要问南屏,当地人肯定会指引你,那里就是万松林,前面就是万松桥。
      如果是十月来南屏,稻谷收割过后,你会发现,那一簇连成一堆的青绿色,在它的前面有那么一座古桥。青石板的石桥,潺潺的流水,伴着秋风吹拂着岸边的垂柳,武陵溪水悠悠淌过平静的土地,水上不时有一只只悠闲自在的鸭子游过,你会觉得这里的色彩绝对地饱含沧桑。历史好像在这里划过一道弧线,那座石碑不偏不倚地就立在桥头。
      这是一座三孔石拱桥,横跨在武陵溪上,桥上有石栏、石柱,桥间中孔上方嵌有“万松桥”三个大字,规格方正。取名“万松桥”,是靠近万松亭的缘故。万松桥,如此颇具规模的徽州本色的桥梁,怎么不会有人来赞颂呢?
      当然,我们的眼光会关注桥头的这块碑文。随意地读来,我未曾注意什么,立足之后发现,这座碑如果刻制时注意了行文的方式,那么就会更加古朴。这或许是今天的修葺者,忘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文字的记载方式是无法改变的,文化的氛围往往影响着传承。
      如果大师看到如此,也会微微摇头,然后才会颔首离去。《万松桥记》是清朝桐城派大师姚鼐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六月所作,时至今日有200多年的历史了。黟县的文化在当时看来,当然远远不如桐城派如日中天,不过黟县有幸,遇到了这位大师晚年时来到了黟县,留下了《西园记》与《万松桥记》,存留在《惜抱轩全集》。
      文中所记的是表现当年南屏深受水灾的情形,“徽州蛟水发,叶村之南山崩塌,坏田庐,毁桥岸”的情景。南屏当地的商贾集中出资,倾力建造了这座石桥,意图锁住“蛟水”,以保证农田不受水淹,横跨武水上的木桥不再被大水冲垮。河道冲刷,淤泥囤积两岸,这里也就成为南屏的水口,树木葱茏,那些百年的樟树、枫树就是见证,这里成了进出南屏的必经之路。
      西武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翻过西武岭就是祁门的柏溪。在这里,曾国藩率清军与太平军激战,进进出出,当地的庙宇、村舍等等常被烧毁。南屏不例外,这武陵溪就成为守卫南屏的最好屏障,它就类似护城河。
      姚鼐曾经两次来到黟县,一次是青年时代送恩师刘大魁赴任黟县教谕,一次是40多年后,花甲之年,他应弟子叶有和盛邀,到南屏访友讲学。光绪五十三年夏,他在歙县紫阳书院讲学授业,来南屏时目睹洪水泛滥,山崩田塌,当时南屏村口万松亭前的木桥“为大水决去”,叶氏弟兄“以为忧,出财修之”。嘉庆七年九月桥建成,长十二丈,广一丈六尺,颇具规模,今日看来,也是壮观的石桥。
      姚鼐素知古黟民风纯朴,村民多义,其恩师刘大魁先生曾多次谈到“古黟之民莫不好义”,如今见门生兄弟此善举,非常感动,欣然提笔,为桥作记。只是可惜当年的石碑不见,这是旅游开发修葺石桥,再立的碑。
      不知怎的,为什么没有按照原来的模式去刻碑,难道是因为要迎合现代游客的阅读要求?文化的传承是有规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9 04:34 , Processed in 0.09614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