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08|回复: 0

姚晓明 我治愈的眼有母亲温暖的目光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6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7-8 18: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晓明 我治愈的眼有母亲温暖的目光
    他是创下1天88台手术记录的光明使者;也是推动全国首个人体器官捐赠移植法的深圳名医。生活中,他为人子、为人父,只是在这个特别家庭里,孩子用驾照字母宣誓死后愿意捐献全部器官,以此继承父亲衣钵;母亲临终捐献角膜,让他每一次手术后,从治愈的病人的眼中看见母亲温暖的目光。他是姚晓明,一个马不停蹄的深圳医者,一个用人生歌颂光明的深圳人。
    深圳新闻网6月14日讯(记者张玲)和姚晓明约好6月7日上午10时30分以后开始采访,记者10点半来到他所在深圳眼科医院8楼角膜病区,发现10时18分手机里有一条他发来的短信。短信里说他要做手术,半小时后8楼见。
    随时准备出发 光明使者曾创1天88台手术记录
    值班护士打开了姚晓明的办公室,让记者在办公室里等,离开前说了一句:姚博士真的太忙了。
    这种忙,在见到姚晓明之前,记者已有所体会。6月5日傍晚,记者发了联系采访的短信,晚上19时44分他回复短信说,“谢谢张玲。刚下飞机。下周13-16号我去丽江的宁蒗县做扶贫复明手术。不知12号是否上班。如是,下午可见面。”
    记者提醒他,6月12日是端午小长假。希望改个时间。
    姚晓明的第二条短信敲定了采访时间:“7号上午可以。8号上午飞郑州开杂志编委会。”
    虽然忙,但是条理清晰,每件事的时间都做了恰当的安排——只是两条短信,已经可以看出姚晓明个人的为人处事风格。
    在等待的过程中,姚晓明办公室里的数个大型行李箱让记者有点出乎意料,贴着上一次缅甸光明行标签的箱子静默不语,却会“说话”:箱子的主人从手术室出来很可能洗把手、换件外套就要拖上这些大家伙到外地去做眼科手术。
    姚晓明说话的速度真的很快,手脚麻利也是他的同事对他的评价。在从事眼科医生20多年之后,56岁的姚晓明仍然处在一个角膜医生最好的年华:动作快,手不抖,高效而娴熟地完成每一台手术,给他手术打下手的护士都喜欢和这样的外科医生合作。效率体现在姚晓明的手术记录,他曾在1天时间里做了88台白内障手术,最快时2分零8秒就完成一台。姚晓明算了一下自己一年的工作量,数字是惊人的1000多台手术。
    在深圳眼科医院的工作日,姚晓明每天早上要查房,每周有两天要出门诊。无论何时,只要接到角膜捐献的电话立刻出门取材(即摘取捐献者角膜的手术)。
    刚刚从手术台下来的姚晓明给记者看了看一个小玻璃瓶里的样品,这是他和研究团队历经8年研制的人工角膜,2008年已经在兔眼碱烧伤动物模型实验中获得成功,下一步,他将致力于将人工角膜的进一步研发。
    母亲临终捐角膜 我治愈的眼有母亲温暖的目光
    姚晓明成功完成国内首例角膜劝捐以来,接触过不少角膜捐献者和家属,最特别的一个案例是深圳狮子会眼库成立以来的第70位角膜捐献者丁剑芬——她,就是姚晓明的母亲。母亲患病去世后,按照她的意愿,深陷悲痛之中的姚晓明请同事将母亲的角膜摘除。眼角膜取下,姚晓明含泪为母亲安装义眼,并深深吻别母亲。
    姚晓明母亲的角膜让六位角膜病患者重见光明,每次,这些病人回来复查时,姚晓明都忍不住观察很久,通过检测仪看到病人的眼睛时,他仿佛又与母亲温暖的目光相遇。
    姚晓明有个儿子,在国外本科学的是经济,硕士时攻读会计。然而,人生的道路峰回路转,儿子的职业生涯,在一次回国后发生了彻底地改变。
    5年前,还在读硕士的儿子回国,陪姚晓明到普陀山,亲眼目睹父亲给当地的患者做白内障手术。儿子回学校后,姚晓明接到儿子的一条短信:爸爸,我要从医。
    姚晓明的妻子也是医生,目前已经退休。他和她,都尊重儿子的选择。姚晓明告诉记者,儿子对公共卫生更感兴趣,现在就在这个领域做研究。
    于是,一段佳话就此谱成:姚晓明一家三口、一家三代皆从医。
    每一天满负荷运转 光明使者马不停蹄
    但是,姚晓明深知从医之路不容易。中国的医疗环境,确实会让医生不愿意“子从父业”。“这是个高风险的行业”,姚晓明说,“高风险体现在,患者的病情越来越复杂。有时限于目前的医疗水平没法治好或治疗不成功。”
    “病人和家属对医生的不信任,这个风险比上一个风险还要大。”姚晓明说。
    “待遇比较低。”姚晓明说,第三个风险中所说的待遇低,不是指绝对数,而是相对深圳的物价、出行成本、生活成本而言。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深圳引入医疗人才很难,“医疗团队整体引进”的设想更是痴人说梦。
    第四个风险,就是“工作压力大”。
    永远马不停蹄的姚晓明,并没有因为种种高风险和压力离开医生的岗位。尽管他刚刚辞去眼科医院角膜病区主任一职,只保留防盲办主任的职务。
    为了不给单位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他每次到外地参与扶贫治疗都尽量选择在周末或节假日。外人觉得他已经忙到不可开交,已经是满负荷运转了,他说自己看待生活和工作是秉持健康向上的乐观态度,不工作的时候他还爱摄影,爱唱歌,爱写歌词。
    哦,对了,他写的歌词,也是以眼睛为主题。
    《美丽的眼睛》歌词:
    黑夜里飞来一颗星星/那是你为我镶嵌的美丽眼睛/从此哟/我不再朦胧/遍地阳光满目彩虹/你打开了我的心灵之窗/我延续着你的生命旅程/你的眼睛我的眼睛/你的眷恋我的憧憬/啊/星星闪闪耀/奉献爱永恒/光明伴一生/一生颂光明。
    随身携带卡片 “一旦出现意外,我自愿将角膜捐出”
    姚晓明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做,他说“我要干到做不动为止”。说这话的时候,他的嘴角上扬,眉眼带着笑容。
    他有点无奈的是,就连很多医生都无法看透生死这一人生命题,愿意捐献器官或者让家属捐献器官的少之又少。他希望推动角膜捐献纪念碑,推动脑死亡立法,推动深圳在驾照上标注是否愿意捐献器官。
    姚晓明的儿子在国外读书,他在国外的驾照上有一个特别标注的字母A。这代表本人愿意捐献全部器官(ALL),除了A的选项,驾驶者还可以选择肾脏(kidney,简写为 K)、肝脏(liver,简写为L)、角膜(cornea ,简写为 C)等的捐献。姚晓明曾经就此形成政协建议,在两会期间递交,希望深圳能在地方立法上开先河,“器官捐献驾驶执照法”,在驾驶者申领驾照时选择是否愿意捐献器官。
    人们对姚晓明的敬意不止于此。
    几乎每个采访过姚晓明的人都知道,他随身携带的一张卡片,上面有这样一段话:“一旦出现意外,我自愿将角膜捐献出来。”
    深圳吉田墓园有一棵百年古榕,取名为“光明树”,是在姚晓明的提议下栽的,所有角膜捐献者的骨灰合葬树下,姚晓明的妈妈丁剑芬2005年9月21日于此长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20 08:32 , Processed in 0.1020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