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39|回复: 1

你有读书先读序跋的习惯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07:18
  • 签到天数: 32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7-10 22: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有读书先读序跋的习惯吗

    时间:2014-02-27 20:31 作者:姚老庚

    何为序?何为跋?如何写?写什么?多有不甚了解。有的序,洋洋洒洒上万言而不得要旨。有的跋,东拉西扯走偏锋,读来令人捧腹。

    过去,我到书店买书时有一个习惯,总要站在柜台前读完该书的序跋后,才决定取舍;借来一本书,也总是迫不及待地先看完序跋,再拜读正文。我觉得这样做,可以大致摸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经过,了解书的内容梗概和脉络,读起来心中也就有数。尔后读外国书,知道索引之必要与导言之有益。笔者好笔耕,多年的媳妇也熬成婆,也到有人请写序的资格了。序实在不好做,仓促成稿,心羞惶惶,才知不易。自不量力想做到论精微而畅朗,真的不知从何着手,在爬梳大量文献材料的基础上,矮纸斜行闲作草便有引出下文权当闲聊了。

    史学家吕思勉曾从“序”的字义出发,阐述了序文的内容和作用。他说:“书之有序,其义有二。一日:序者,绪也,所以助读者,使易得其端绪也。一日:序者,次也,所以明篇次先后之义也。”序本义:《说文解字》中都指认“东西墙谓之序”。序跋,序跋:文体名。序与跋的合称。序也作“叙”,或称“引”。又称叙文、叙言、序言、序文、题记、弁言、导言等。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宗旨、编辑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及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置于书籍或文章前面,置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而出现在碑帖、字画前后的则称为题跋。短小优美,可读性很强。有如今日的“卷头语”、“引言”、“前言”。

    序文是相当古老的一种文体而且不乏力作。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诗经》中已有序,庄子的《天下》篇也已具有序文的雏形。据说“序”始于孔子的赞《易》。序在古代多放在书的后面,序跋的内容、体例大致相同,因而可合称序跋文。一般的书有序无跋,如觉得序意未尽,后面仍可有跋。虽然是一回事,但在语言上却略有不同。因为跋或后序、题后之类实际是对序的再补充,所以都更为简劲峭拔,不像序那样详细丰富。是说明书籍著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勾勒出了作者思想的发展脉络,同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跋作者往往将写作序跋当做抒情言志、表达见解、展现自我的手段,发展了序跋文体的功能,提高了其文学价值。

    序有自序和他序之分。自序偏于说明著作宗旨、撰写经过、编写体例等;还可就书中的重点和难点,作简要的阐述,自序有时也称前言。他序则常常要对作者、作品作介绍和评论,或对书中的观点作引申和发挥。自序和他序可以并用,不同的观点还可以展开争鸣。他们把序比喻为“游园的向导”,所以有的书也称序为导言。承担着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图书内容的任务,引领你走进该书并感受其中的魅力。因此,序的第一要义,应是坦率、诚实、中肯,要对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为人作序者,要深入了解作者,认真地研究原著,不能凭道听途说的材料或浮光掠影的印象去敷衍成篇。

    序和跋不仅能介绍概括书籍的内容起引路作用,它本身也是一篇篇独立的文章,让读者从中得到审美的享受。好的序跋,往往是用最精炼的语言,简单扼要地向读者说明问题。得意之笔、精华所在。大凡名家,总在某一方面学有专长。由名家作序,可以帮助读者深入堂奥,也有利于扶植人才。然而,只要有真知灼见,即使不是名家,同样也有作序的资格。序风是文风的一个方面。有少数人碍于情面,逢面作“序”,由于没有认真读过原稿,只好七拉八扯罗列琐事,凭空结撰或兴之所至地铺演轶闻,结果序和正文常常是风马牛不相及,有序等于无序,这实在是一种不良文风。

    序大都是夹叙夹议。偏于叙的,有散文的特点;偏于议的,有论文的特点。散文也好,论文也罢,都要言之有物。散文要以材料的丰富和文笔的多姿见长,论文则要以论点的深刻和分析的透辟取胜。在各种应用文体中,序是具有较大的文学价值或史料价值的。《诠赋》篇论述赋这一文体的时候,就提及“序”的作用:“序以建言,首引情本”,序跋的内容大体包括四个方面:一、说明著述或整理、刊刻的缘由和旨趣。二、介绍作者和作品。三、评论和阐发作品。四、由所评介的作品生发出各种见解及抒发种种心境。序跋的作用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使读者易于了解作者和作品;二是使读者获得与作品相关的学问、知识,了解作者的各种见解和心境。序跋对于读者来说犹如一把钥匙,用它可以开启书中世界的大门,又如一扇窗户,可以窥见与作品有关的广阔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07:18
  • 签到天数: 32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22: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序与跋在内容上是有所区别的,序一般重在对全书做总体说明,跋则一般只是有感而发,内容较灵活,或议论,或考订,或抒情。但二者作用大体相似。序跋具有很强的杂文气质。跋是书的名片,又像书的旁白。它说的是书内之事,又叙说许多书外的世态。文字轻灵而长肌肉,没有什么框套约束,形式活泼,信笔写来,仿佛与人促膝谈天,多是出自内心感叹。长短不拘,庄谐杂出,随意漫笔,千姿百态,不拘一格。一份欣赏,一番点评,一段思绪,一卷书气,一种兴味,一些舒雅,写的是书人、书话、书事,又是世态人情和生命感触。随感而发,乘心而游,是一种写作过程的美。短的序跋则只有几十字,一二百字自有独到之处,常能在三言两语之间,点出一本书的精要之处。长的序跋可达数千字,数万字。如顾颉刚的《古史辩》自序长达六万字,而冯友兰的《三松堂自序》竟超过二十五万言。故序跋的文字以期窥斑而见豹之功力多精警凝炼;渊美雅隽,富有文采。文学家唐弢在《晦庵序跋》中说:“序在中国古代是应用得相当广泛的文体……至于梓印书文,一卷行世,自不免前序后跋,抒其所见,言之有物,成为一篇篇美丽的散文,一个个深邃的感情的渊薮,令人反复讽诵,莫逆于心”。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如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即是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白居易的《琵琶行》等,前面都有一段序。序次,序列,依次序排列、排列次第:顺序,秩序,次序,工序,程序,序数。序论:依次论述,按某种档次排列,档次。叙述,叙说;引出,草拟,给……作序;序和论,即史传文的引言和结尾的评论,依次论列;序文:作者对作品的引言,通常用以说明下面要说和写的主题和范围、宗旨和经过,别人所写的对作品的介绍或对本书内容的评论。序言:开头、在正式内容之前的;序幕:戏剧第一幕之前的一场戏,用来介绍人物的历史、剧情发生的起因或暗示全剧的主题,比喻某件事情的开始阶段;序曲,歌剧、清唱剧、芭蕾舞剧等开场前演奏的乐段,一般由交响乐队演奏,用这种体裁写成的独立器乐曲。

    序和跋,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不仅是书籍存在的一种形式,其实也可以作为人生的隐喻。用中度和柔性的语气予以表述,打捞生活轶闻,推介文学作品,品鉴艺术情思,钩沉文化意趣,都可谓要言不烦,高屋建瓴,独树一帜。一篇清隽优美的散文,口叩之中非经,非典,非史,非子,非集,自成一种闲书而已。然而庄语足以警世,旷语足以空世,寓言足以玩世,谈言足以醒世,妙语足以惊世。序跋中有许多文学珍品,读序跋可谓一种文学欣赏。序和跋是书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正文,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但近年来读到的一些序跋,总觉得它们似乎已经消失了这种作用。有的序跋不痛不痒,读来毫无引导作用也无误导作用;有的序跋与正文风马牛不相及,不读倒罢,读起来往往一头雾水;更多的序跋则是言过其实的吹捧,读来大倒人的胃口。所以现在我基本上不再读序跋了,却也盼着:序跋如果能回归原有之面目,那该多好啊!

    邮    编:545300

    通讯地址:广西融水县融水镇福星路154号

    工作单位:融水苗族县林业局木材检查站

    作    者:姚伟林      笔  名:姚老庚

    电    话:0772—5130796    qq:3466336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2-23 18:50 , Processed in 0.09802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