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40|回复: 0

姚忠宝:墨痕心迹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7-18 12: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忠宝:墨痕心迹
    来源:爱临沂网作者:琅琊风云榜2014-05-05

    这是一段跋涉于三江源头的苦寂之旅。
    一个爱好书法的军人,
    一位自学成才的书者。
    岁月荏苒、军旅倥偬。
    他在千里之外的高原书写着人生的豪迈。
    这是一程对圣地先贤的膜拜与追逐。
    一管毫、一方砚、一片情……
    在生活中寻真,
    在执着中求远。
    他以一颗游子之心挥洒出浓浓的乡情。
    《兰陵王.琅琊风云榜》之“姚忠宝:墨痕心迹”带您走近青海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姚忠宝,为您讲述一位书法家的艺术人生。
    上榜人物:姚忠宝
    人物简介:姚忠宝,临沂市沂水县人。字希之,笔名鲁沂人,古琅琊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书协副主席兼评审委员会主任,青海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1995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作品曾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第五届、第七届中青展、第六届全国展、首届兰亭奖等全国专业书法大展,并获得全军书法一等奖。
    上榜理由:作为一位出身沂蒙山区的书法家,蒙山沂水赋予了姚忠宝朴纳的灵性,青藏高原又给予了他豪放的风格。从事书法艺术创作数十年来,姚忠宝走出了一条没有师承,自学成材的求索之路。不仅如此,姚忠宝还是一位把书法艺术实践和书法理论相结合的书法家。他的论文入选全国第三届书学研讨会,填补了青海省书法理论在全国书法研究中的空白。书论、散文及相关文章多次入选发表全国专业期刊。作品先后被多家专业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人物格言:书法是一门清苦的艺术。学习书法要耐得寂寞,方能等得花开。


    2013年11月,初冬的洗砚池内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作为一个“二王”书法的虔诚追随者,眼前的这位中年人对王羲之故居内的一草一木、一碑一帖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数十年来,他曾不止一次的来到这处幽静而神圣的园子里。而每一次的寻古探幽,似乎都能带给他不一样的感动和启发……
    姚忠宝:我到羲之故居,每次来每次都有很多收获。不单是王羲之的字对我有启发,就是在这个羲之故居刻了很多碑的这些前辈们还有好多大家对我字都很有启发。你像这个碑,这是咱们当代书法大家,前任中国书协主席的启功先生的字。他这个字其实也是属于王字一脉,写得非常硬朗,非常漂亮。尤其是我每次过来看他这个字的时候,对我启发很多,学到了不少东西。你比如说像这个“居”字,我写的话就不一定是这样写。你看他写的把这个一撇一横拉的很长,在点画上呢然后在这个里面,这个“古”就显得比较集中一点,这样你看他把这个字写出来以后,感觉效果就很好了。
    他,就是我们本期节目的嘉宾姚忠宝。沉浸于先贤的笔墨中,前人的心香一瓣、翰墨情怀,都让他陶醉其中、流连忘返。而每一次来到这池如墨的碧水旁,都能让姚忠宝内心产生出一种“朝圣”的情愫。
    姚忠宝:每一次来每一次有新的感觉。就那种朝圣的感觉始终是在心里头充满着。到这里来以后,就好像感觉有一种灵气,吸纳灵气,使自己心里头感觉很充实。
    在中国书法极富内涵的线条语言中,书写的过程,即是一个个集聚着文化传统、人文精神的方块字神奇复活的过程。而姚忠宝的书法,则充满了独特的感性意识。一笔一划间,随着线条的律动,文字化为宣纸上充满活力的精灵。轻盈、洒脱、张力十足。
    数十年间,姚忠宝走过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大多数书法家的蹊径。他的艺术成长没有师承却又博采众长;他久居西羌边陲却又深得“二王”正统精髓;初冬的书圣故里,我们《琅琊风云榜》栏目组采访到了这位塞外书法家,为大家讲述这位不一样的书法家身后不一样的执着和感悟。


    姚忠宝印象之一:自学成才的书法家
    书法不是画,但要有画的意境和诗意,这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及的。就像我从幼时学习书法便开始练习的写春联。每年春节前夕都是我最忙碌的时候,将笔置于心中,将精神凝于笔端。不管每天要写多少春联,沉下心来,不激不厉。以旷达的心境,自然会流露出诗情画意。
    ——姚忠宝.砚边碎语
    说起自己数十年的书法创作路,“春联”始终是姚忠宝绕不开的一个情结。写春联,不仅是他每年春节前的必修课,甚至是他走上书法路最初的动因。
    姚忠宝:二三年级开始,自己家里头就学着写春联,有些周围的邻居,还有家里的亲戚家,这样看着我写春联以后,他们拿来以后让我给他们写,我一看写春联呢可以节省纸,自己可以拿着别人的纸我自己可以练字,这样我就有的是他们送来的,有的是我就主动的跟他们要。
    五十八年前的春天,姚忠宝出生于沂水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十八年后,姚忠宝投笔从戎,来到离家乡千里之遥的青海西宁当起了一名通讯兵。
    从临沂到西宁,姚忠宝的命运和环境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而唯一没有变化的是他手中的毛笔和每年春节前那喜庆的春联。
    姚忠宝:当兵,到了部队开始是给部队大门上写春联。再以后呢领导家里头也写春联;在以后当了干部了,到机关以后呢,这个每年就提前很多时间,给人家写春联。所以说吧,春联成了我写字的整个过程,好像一个情结。一直到了好多年以后,还在不断的写春联。然后到了省书协当了副主席以后,这个地方上每年这个慰问啊,扶贫呢,到老乡家里头也写春联。所以我从学书法到后边,这个多少年来,将近五十年时间,实际上就是一个春联情结。春联也确实是我呢练了字,也学了字。和春联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为大众服务了,自己呢也收获了很多。
    自学书法,如不明理,等如走进迷宫之中,不知哪个方向通往出口。而明理的开端在于如何理解自己周围字帖的长处,懂得取长补短,择优录取。
    ——姚忠宝.砚边碎语
    在姚忠宝心中,家乡最向往的地方除了王羲之故居外,当属城北祊河沿岸的书法广场。徜徉于这个有着近千副古今各派大家作品的广场内,他的心中不免感慨万千。由于没有固定的老师相授,身边各种字帖便成为姚忠宝最好的老师。而在过去那个信息闭塞、字帖匮乏的年代,往往一个店铺名,一个广告牌都能让他流连驻足。
    姚忠宝:走到大街上,看到哪些地方有些门牌啊写的好以后,有时候流连忘返。来回地看,看多少遍。每次过来路过都要在这个地方看。有些记忆犹新,多少年过去了以后,东西到现在还记得。比方说有一家那个牙科,上面写得字。那几个字吧牙科那个字吧写得非常漂亮,题的小门牌嘛。所以我就每次到那个地方看,过去每次看。拐个道多走几步,我多走一点路我也要过去看一看。
    相对于字帖的缺乏,更让姚忠宝感到困难的是自学时常遇到的迷惘。和很多科班出身、名师相承的书法家不同,姚忠宝的书法路走得异常艰辛而坎坷。
    姚忠宝:你比方说就是我学习的过程中,开始就是学的楷书,楷书一招一式相对运笔,啥都比较慢一些。可是等到我从楷书转到行书的过程中,我就遇到这方面的问题了。我想写行书,就是说呢没有老师指导,这时候行书是怎么写法?我又心里头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后来咱们懂了以后知道行书是楷书的简洁写法。可是当时不懂啊,完了之后就觉得应该把楷书写得快点。或者再加上速度比较什么的笔画,是不是就是行书啊?然后写出来以后,然后参加人家展览,就没有入选。没有入选的原因是什么?自己也不知道。后来才慢慢的通过了解比较才知道,那时候是因为有楷书的笔画,有行书的笔画,还有草书的笔画,这组织起来就是属于四不像。


    姚忠宝印象之二:独辟蹊径的书协主席
    时人多谈形成自己书法风格,且不知书法风格来自于古人的多重对话,来自于长期对经典法帖的浸淫之后自然形成的。
    ——姚忠宝.砚边碎语
    凭借着自己坚持不懈的书法练习和探索,姚忠宝在青海的书法界渐渐有了自己的名气。1995年,姚忠宝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01年,姚忠宝当选青海省书法家协会第三届副主席……
    而上任伊始,姚忠宝这个书协副主席的一个讲座则让青海文化界炸开了锅。
    姚忠宝:因为现在这个地方,经济比较滞后,文化上也相对滞后一些。人的思想呢,比较保守。在对书法的认识上,有些偏颇。他们就是很多人认为老书法家的字就是传统,所以很多人他们就在学当地那几个人的字。实际上当地那些书法家的字呢,他已经时间长了以后已经离咱们中国书法传统这个呢,已经有了一定的距离。所以我就在省上组织的一次,就是在这个青海省博物馆组织的一次学术讲座上,我就专门谈了一个青海书法的现状。做了一个讲座。上千人参加。我的讲座上面其中有一个讲法,就是没有大师覆盖的青海书法,是比较封闭,比较保守。这样的话呢是影响到人们的眼界的。
    姚忠宝的讲座立刻在青海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找到姚忠宝,指责他贬低了整个青海省的书法水平。面对大家的质疑,姚忠宝没有进行过多的反驳,他只是按照自己全新的理念开办了一个书法培训班。当两年多的时间过去后,这个书法班的成绩为他做了一个最好的解释。
    姚忠宝:当然不是绝对的不学身边人的东西,身边人的有些确确实实是扎扎实实地学了法帖的东西,学了传统的东西,是可以学习。但是你必须要自己能够识别。这样改变了过去只学当地人的书风,这个做法促进还是比较大的。通过办班以后,两年零四个月的学习班,完了之后呢就是我们统计了以后,一共就是有29人次入选国展。两年零四个月的学习班,有29人次入选国展。这个成绩还是比较大的。



    姚忠宝印象之三:孜孜不倦的传道者
    扑面而来的,通常缺乏深度,短暂且不耐寻味。不经意间弥散而来的,反而更加悠长,更能泌人心脾。可谓善意寻春不觉香,香在无觅处。书法亦然。
    ——姚忠宝.砚边碎语
    2013年11月18号,姚忠宝受邀来到临沂大学,和书法系的同学们一起交流自己的书法心得。
    姚忠宝:咱们汉字这个笔画就那么点笔画,是吧?然后就是一个结构、笔画、章法,就是这么几个问题。这就是你从开始学的时候,你越细,他的效率就越高。你一开始就粗糙,到最后他也不行。所以养成精益求精,抓求细节上。你比如说像这个字,你像和这些字相比较,它这个字就不细。前面这一部分它就不细,前面这一部分它就显得比较紧,靠上了。尽管这一笔非常好,但是这个地方它都和这个字不舒展……
    姚忠宝:书法教学这一块呢,主要是开始,我是觉得呢,就是咱们自己学字的时候,学书法的时候,走了很多的弯路,做了很多的探索。主要是想把自己的,自己学习的这个实践,不要浪费了,我觉得也是。因为咱们辛辛苦苦这么多年的探讨,然后呢,用在教学上,我觉得还是很有效果。
    或者因为早年自己尝过没有老师引导的痛苦,如今的姚忠宝特别重视书法的传承和教学工作。近些年来,不仅拜入他门下的弟子众多,姚忠宝自己也非常乐于到各个高校、书法培训班做些讲座、演讲。相对于沿海内地的书法家们所做的工作,姚忠宝认为自己在青海的书法普及传承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
    姚忠宝:在青海那边,我刚才说了是个多民族的聚集区嘛。但是就是从写书法来讲得话吧,除了有一部分藏族朋友写他藏文以外,其他的呢也有个别的写阿文。但是他和咱们传统意义上的汉字的方块字的书法呢不太一样。但是作为长期在一块生活,在一块儿交流来讲呢,他互相影响是比较大的。你比方说这个西宁市的东关住的回民比较多,他们就受这个汉文化的影响,很多人喜欢书法。并且形成了一个收藏群体。把一些老书法家的有些人专门叫到他们家里头去,按照青海人的那个喝着伏茶啊,然后探讨交流这个书法。然后就是书法家们写上一些书法作品,他们就进行收藏。通过书法也促进了民族感情,也交流了文化。
    许多见过姚忠宝写字的人说,不仅欣赏姚忠宝的字是一种享受,就连看他写字也是一个感悟艺术、精神愉悦的过程。屏气,下笔。中锋行笔,侧锋急驰,或藏或露,或奇或正,或疏或密……短短几分钟的行云流水背后蕴藏着半个世纪坚韧不拔的功力。
    五十年来,姚忠宝走过了一条不同寻常的求索之路。这条路有风雨,也有阳光;有彩虹,也有泥泞。尽管已是身处异乡,但一路走来的姚忠宝仍然对这座已经离开的城市有着太多的不舍和牵挂……
    姚忠宝:这是说我有这种家乡情结,所以你看我在写书法的时候,我始终把我的名字,有起号的有起字的。我的号一开始的时候叫沂石,鲁沂,鲁沂人。都和咱们山东,沂蒙山区,沂河都分不开。现在初步定到明年春暖花开的三月份搞一个展览,主要是当兵出去以后整整40年了嘛,回来以后主要是向父老乡亲们,把自己学习书法的这个情况给父老乡亲们做个汇报,让父老乡亲们给我多批评,本意就是这样的。
    人物点评:池墨泼飞云,紫毫挥广宇。一勾一划,笔蕴半生求索。落纸云烟,尽显人生酣畅。从书圣故里到三江之源,姚忠宝始终恪守着中国书法的传统之道,始终秉承着沂蒙儿女的淳朴坚韧。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4 08:42 , Processed in 0.09750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