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06|回复: 6

巨野县洪庙村农民画家姚桂元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8-9 12: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14-8-9 12:33 编辑

    姚桂元,1947年生 ,山东巨野县人,毕业于巨野师范学校。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地市展览并获奖。

    代表作“国色朝酣酒”于1993年6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获三等奖。

    工笔牡丹“花冠群芳”于1993年12月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并被收藏。

    工笔国画“富贵满堂”于1994年11月7日在山东省美术馆展出并获一等奖。

    新作“锦堂富贵”于1997年11月15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社文司、河南省文化厅主办的“当代中国工笔画大展”中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获奖。

    其简历和作品已编入“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和“山东省美术家大辞典”中。

    现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画院高级画师,

    巨野县政协委员、巨野县美协副主席。



    巨野县洪庙村农民画家姚桂元的画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8-9 12: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村之星:姚桂元
    发布时间:2010-10-08 山东农业信息网

      姚桂元,山东省美协会员,山东省农民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巨野县农民书画协会副主席,巨野县政协委员。
      姚桂元,山东省巨野人,1947年12月出生于城关区洪庙村耕读之家。1965年毕业于巨野师范学校,曾任中小学教师,自幼热爱绘画艺术。70年代初,为解决全家温饱问题闯关东,在黑龙江省农村画家具,题材是大红大绿的花鸟,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一直干了三年,既挣钱养家,又提高绘画艺术水平,增强他以绘画为专业的信心。
      1974年巨野县工艺美术厂招画工,画出口工艺品彩蛋,用鸡、鸭蛋壳画花鸟、山水、动物等,出口到美国、法国、马来西亚、新西兰及东南亚各国,外国人用彩蛋过圣诞节,后来又增加了册页、屏风、挂扇等,以优质产品得到客户好评,桂元进厂工作认真,多次受到领导嘉奖。
      1978年,全国实行改革开放,各行各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冲击了集体模式,农村生产队解体了,实行土地承包合同制,不少工厂倒闭,工人下岗,工艺美术厂停产,画师们回家。桂元给县麟州宾馆画楼壁画时,联合画家王世超、董森、苗崇秀、沈永进等共同商谈,走南闯北搞绘画艺术,先后往泰安等十几个县市画车站、宾馆、商店。增加了收入,开阔了眼界,增强了把巨野书画打出去的信心,决心闯出销售的路子。
      1982年春,姚桂元带画到改革开发的旅游城市曲阜,与鲁宝斋和文奎堂画店经理聂贵鲁先生联系,展销三十余幅中堂画,受到曲阜市书协聂副主席的好评,菏泽、济南几家画店和英雄山市场都为展销,打开销路,年销售3000多幅,解决了画工就业问题。
      以后,又与北京荣宝斋、琉璃厂几十家画廊建立了销售关系,供不应求。从30名画师发展到200多名,人员不足,就自办培训班,动员老师带徒弟,徒弟再带徒弟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绘画人员,又聘请装裱师张中芹专业装裱,形成绘画展销一条龙,同时展销到西安、广州、上海、哈尔滨,作品畅销到国内外,二十多年来走在书画市场发展的前面。
      为了开设绘画艺术窗口,给更多书画爱好者搭起平台,于1987年在县麟州宾馆对过开办了“古麟书画社”,展销名人字画、文房四宝,让更多的人学习绘画专业,同时相互交流,为进一步发展书画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姚桂元也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水平,1992年加入了山东省美协,被评为山东省高级画师,作品多次参加了全国各省市展览并获奖,代表作“国色朝酣酒”于1993年6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获三等奖;“国色天香”于1992年5月在山东省美术作品展中入选并展出;工笔牡丹“花冠群芳”于1993年12月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并收藏;“富贵满堂”、“繁花酬春雨”、“牡丹图”、“和平昌盛”和“富贵图”等作品从 1993年至1997年在山东省展出并获奖。“锦堂富贵”于1997年11月15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河南省文化厅主办的“当代中国工笔画大展”中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获奖。1999年12月23日,所作工笔牡丹在江泽民主席出访法国期间赠送给法国参议长蓬斯莱。2005年11月20日为中南海创作国画作品“国色天香”被中共中央办公厅收藏。姚桂元当选为巨野县第七届、八届政协委员,县农民书画研究会会长、县美协副主席。
      巨野的绘画产业之路,是在改革开发之后探索出来的 ,30年前的人们对绘画艺术、文化市场陌生,农民搞绘画更是奇闻,巨野绘画特色有生活气息、雅俗共赏,师传统、重创新、乡土民情,画出歌颂人民的新生活,作品深受人们喜爱,题材以工笔花鸟为主,牡丹雍容华贵,中国牡丹之乡菏泽,每年谷雨前后牡丹盛开,举办菏泽牡丹国际花会,画师写生创作,作品贴近生活,真实可爱。
      1996年巨野绘画产业已发展二十年,规模达到有史以来最兴盛时期,绘画人员已近2000人,考入美术院校的200多人,走市场的50多人。并涌现出全国书画名家王忠义、张乃兴、原来都在巨野美术厂工作。
      1998年10月姚桂元、黄恩涛、刘昌杰、王世超、沈永进、黄呈晋、刘新义、魏玉坤等几位老师,以巨野县书画联谊会的名义多次召开研讨会,回顾总结二十年来巨野绘画产业的发展成果。向县领导汇报,请示申批绘画之乡,县委、县政府领导非常支持,决定向中国文联提出申请,并成立专门申请小组。
      1999年11月,中国文联组联部部长于健一行五人亲自来巨野考察,参观了洪庙绘画专业村,在姚桂元家画院观看了农民画家们现场作画的全过程。对巨野绘画规模、水平给予肯定和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巨野的绘画在全国已形成规模,典范应该肯定推广。经过连续三次考察后,于2000年12月26日,中国文联正式命名“中国巨野农民绘画之乡”。中国文联党组书记、文化部长高占祥亲自为巨野画乡题词,并发来贺信贺电,全文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高占祥同志的贺信:
    巨野县委、县政府:
      在新千年即将来临之际,巨野县荣获中国文联命名的“中国巨野农民绘画之乡”称号,值此仅以我个人的名义表示热烈祝贺!
      在菏泽市委、巨野县委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形成群体的农民绘画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获得出两个效益,闯出了一条具有巨野特色的农民绘画之路,促进精神文明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子,可喜可贺!
      希望巨野以中国文联命名为新的起点,不断提高农民绘画的艺术水平,为繁荣和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高占祥
                    2000年12月26日”
      中国文联副主席吕厚民、中国书协副主席张海、中国美协秘书长李中贵等10位领导和艺术家来巨野召开命名大会,参加大会的还有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联的领导,菏泽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曹州书画院的领导和艺术家。巨野县委县政府及各乡镇的各级领导和全县艺术界的书画家、于会者两千多人,命名仪式在县麟州宾馆隆重壮严召开。中央电视一台新闻及省、市、县各电视台都作了报导,报刊杂志也刊登了新闻。
      2000年12月16日中央电视一台新闻30分到洪庙绘画专业村姚桂元家采访,并作了专题报导。
      2003年中央电视七台“聚焦三农”栏目来姚桂元家进行建设新农村的访问并作了报导。
      2000年6月中国美协秘书长李中贵同志来姚桂元家看绘画作品。2001年6月20日原山东省委书记谭启龙在山东省美术馆观看姚桂元画展。2002年4月20日原山东省委书记苏毅然和原省人大主任李振来姚桂元家观看绘画创作,并亲笔题写“洪庙专业绘画之村”。2002年3月10日山东省委副书记吴爱英来姚桂元家看画展。2003年5月16日山东省副省长蔡秋芳来姚桂元家看绘画作品。
      2004年12月20日去香港参加国际书画交流展。2006年9月16日姚桂元与县宣传部长张广立、县文联主席尚瑞山去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考察书画市场的发展情况,并进行了绘画艺术交流展。2009年4月2日中国美协秘书长李荣海、山东省美协常务副主席孔维克、山东省美协副主席上官超英来姚桂元家考察绘画产业。
      2006年10月成立了书画一条街,姚桂元、袁忠国、沈永进合作开设“艺虹轩”书画店,进行书画交流展销和文房四宝,书画培训。2008年7月接受山东省委宣传部受中央宣传部工艺美术史篇的采访,采拍包括县工艺美术史,姚桂元、沈永进书画成长史,现实取得的成绩,今后打算,奋斗目标。县宣传部副部长尚瑞山陪同县长刘传谨及省中宣传部领导参观了书画展,肯定成绩,给予表扬。
      2008年12月由山东省委组织部制作的新农村电视远程教育专题报导了姚桂元领导发展农民绘画产业的实况,被山东省电视台评选为2008年度十佳山东省模范人物带头人之一。2010年初,又被山东省委组织部评选为“山东省乡村之星”。
      农民绘画之乡的命名给巨野人民树立了一块永久的丰碑,这块金字招牌将世代相传,流芳千秋,也标志着巨野丰厚的文化积淀,人才辈出,彻底改变了千百年来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历史,农民不但能种地、也能成为艺术家。山东画院副院长、山东美协副主席、国画大师刘宝纯先生说:“了不起”。并给巨野书画作品集题词。姚桂元为巨野绘画产业的发展倡导三十多年,开拓市场,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培养人才,使土生土长的农民彻底改变命运。
      中国的改革开放给农民带来了机遇,农民以画致富,姚桂元也从70年代的土房发展到现在楼房书画展厅,从每月几十元的工资到现在的3000元,原来每幅画只卖几十元钱,现在每幅卖几百元、上千元,很多农民画师盖起了楼房,有的在城市买了楼房,千百年来农民种田为生,靠绘画搞艺术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归根结底一句话“党的政策好”。
      绘画美化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质,也给书画艺术家创造了财富,展望未来,任重道远,绘画艺术的发展会更加繁荣昌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8-9 12: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民妙笔绘丹青
    2007-05-08 08:09:00 作者:□石奇亭 姚朝磊 谢新华 来源:
      日前,记者在巨野董官屯镇张街村一个院落目击到,50多名专业画师在1000多平方米书画大厅里手拿画笔,专心致志描红绘彩,转眼间,一个个人物神态各异、活灵活现;一朵朵牡丹含苞待放,令人叹为观止。
      70多处绘画基地,数十名中国美协、省书画协会会员,2000多名专业画师,数不胜数的画匠,构成了巨野庞大的农民书画群体,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生发出一个特殊的产业,去年销售书画作品30多万幅,产值4000多万元。
      农民画登上大雅之堂步入巨野书画院展室,只见一幅幅麦秆
      画、烙铁画、传统工笔画、现代农民画,一个个铜雕、木雕、漆器艺术品,让人眼前豁然一亮。院长尚瑞山告诉记者:画院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已是全县书画产业的龙头了。
      巨野农民画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有个县工业美术厂,专门画彩蛋、屏风,产品出口欧美。后来厂里不景气,数十名画匠们流散社会,走村串户描迎门墙、绘些富贵娃娃之类的年画。开放年代,一批农民画家携几幅画作去济南英雄山、北京琉璃厂等书画市场出售。但那时多数画作是工笔牡丹、松鹤延年之类,虽然古朴典雅,但了无时代气息。
      如何让农民画提升更高档次?2002年,县里借一年一度的菏泽国际牡丹花会之机,在曹州书画院搞了首届农民书画展,没想到换来的却是讥笑。知耻近乎勇,县里成立了县书画院,以此为龙头,加大与高等院校交流力度,引入新人、新画法、新技巧。
      几年过去了,巨野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工笔技法融入油画创作手法,工笔重彩,人物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小狗小猫纤毫毕现。去年省文博会上,一张小八尺画幅《旺年旺运》,最后5000元成交。
      从“画楼”到“画家楼”
      麒麟镇洪庙村,笔直平坦的柏油路穿街而过,路两旁新建的十几座小楼特别显眼,熟悉内情的人都说,这楼是“画”出来的。
      麒麟镇洪庙村素有农民绘画专业村之称,全村几乎“家家飘墨香,户户绘新枝”,靠绘画,不少家庭年收入数万元,现在一盖就是二层小楼。农民画家姚桂元告诉记者:“新建两幢别墅式小楼总面积700多平方米,一幢居住,一幢当创作室和作品展室。”
      董官屯有个占地20多亩的书画培训基地,又叫鲁西南画院。说培训基地是因为每年招收数百名青年农民进修,这部分人有一些极具画家潜质;说是画院,是它具有展示和推销画作的功能。目前,这个县相继出现了独山镇刘庄工笔牡丹画基地、西薛村人物画基地、陈庄工笔山水画基地等13个初具规模的书画专业基地。
      用好看得见的手“巨野鲁西书画院”院长徐凤秋哼着小曲
      打理着自己的书画店。徐凤秋开店房子是享受县政府5000元补贴去年租下的。像徐凤秋这样由政府租房自己开书画店的,在巨野古城街中段有28家,县政府为此贴进去10万余元。
      县委宣传部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发展文化产业仅靠市场之手远远不够,还应用好看得见的手。巨野农民画家分散在村村落落,县城没有一处像样的书画市场,既不便于交流,又难以聚集各种市场要素。去年,县里将古城街规划为书画一条街。县里还出资请书画家到新加坡等国家考察市场,送出20多人到省美协创作班深造,竭力打造书画大市场,提升全县农民书画创作水平。
      为尽快形成全国书画作品生产销售基地、国际工笔牡丹画产销集散地,县里还将打造“中国农民绘画之乡”和“巨野工笔牡丹”两大品牌,目前正论证建设两条书画专业市场街、四个专业镇、一个专业示范村、一个书画产业基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8-9 12: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民画师画出“工笔牡丹”
    2008-12-03 16:52:00 作者: 



       在巨野县麒麟镇洪庙村,笔直平坦的柏油路穿街而过,路两旁新建的十几座小楼特别显眼,熟悉内情的人都说,这楼是“画”出来的。全村几乎“家家飘墨香,户户绘新枝”,靠绘画,不少家庭年收入数万元,现在一盖就是二层小楼。农民画家姚桂元告诉记者:“新建两幢别墅式小楼总面积700多平方米,一幢居住,一幢当创作室和作品展室。”在他家的小院里,几位农民画师正在聚精会神地创作着工笔牡丹画。这些农民都是姚桂元的徒弟,他们的作品完成后,将由老姚统一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走出国门。
    走进巨野县,记者禁不住被这里庞大的农民书画群体给惊呆了:这里有70多处绘画基地,数十名中国美协、省书画协会会员,3000多名专业画师,数不胜数的画匠,“书画市场或画店中,悬挂或出售的工笔牡丹画,80%都是出自巨野,我们巨野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工笔牡丹画之乡’!”巨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广立自豪地告诉记者,去年销售书画作品40余万幅,总产值6000万元。
         画师姚桂元告诉记者,他第一个在巨野街头挂起“古麟书画社”的牌子,在农闲时节,他和这些徒弟们一起,共同完成工笔牡丹画的创作,根据个人动作强度的大小,按比例领取自己的工资。在他的带动下,巨野农民画师队伍现在已经发展到3000余人,仅80多户人家的洪庙村就有40多个农民画师,如今,麒麟镇洪庙村有了“农民绘画专业村”的雅称。
        在“巨野鲁西书画院”,院长徐凤秋哼着小曲,打理着自己的书画店。“有了这个书画店,俺的画销路更宽广了。”徐凤秋告诉记者,她的两间画店,县政府补贴了5000元钱。像她这样由政府补贴部分房租、把书画店开到县城的,在巨野古城街有近40家,县政府为此贴进去10万余元。
      巨野县委书记刘贞坚告诉记者,发展文化产业仅靠市场之手远远不够,还应用好看得见的手。巨野农民画家分散在村村落落,县城如果没有一处像样的书画市场,既不便于交流,又难以聚集各种市场要素。因此,2006年,县里将古城街规划为书画一条街。县里还出资请书画家到新加坡等国家考察市场,送出20多人到省美协创作班深造,竭力打造书画大市场,提升全县农民书画创作水平。
        “家家溢墨香,户户绘新枝。书画产业,如今已经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支撑点。”刘贞坚对记者表示。       (本网菏泽报道 记者 李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8-9 12: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14-8-9 12:28 编辑

    画乡巨野:农民丹青妙手“种”出文化大产业全国市场80%的工笔牡丹画出自山东巨野农民之手,去年实现产业增加值2.8亿元
    《 农民日报 》( 2013年03月30日   05 版)

        成为工笔画师的村姑正在认真地描摹,给牡丹上彩。

        刘官屯村村民徐凤秋(右二)创办了鲁西书画院,她正在给培训班学员讲解绘画技巧。

        巨野农民画家的作品题材已扩展,不再局限于工笔牡丹。






        本报记者 程天赐 文/图

        周末,逛北京琉璃厂文化商业街,看到一幅价值不菲的工笔牡丹画,问作者出处,原来是山东菏泽巨野县的农民画家。见我面露惊诧之色,店主拿出见多识广的温和底气说,不信你调查看,现在全国知名画店出售的工笔牡丹画80%出自巨野农民之手!

        对巨野农民绘画之乡我早有耳闻,只是不知道竟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和作品销售量。

        在全国20多个数得着的农民绘画之乡中,巨野属于另类的一个。农民画一般是稚拙、夸张、变形见长,描绘乡土生活场景,带着野性、天真和童趣。因其随心所欲、不合规矩的美,被外国人称作“东方毕加索”。巨野农民画没有这些特技、绝招和卖点。

        巨野农民画的是“中国画”,具体讲是传统工笔画。其当家画种工笔牡丹,工整典雅、色彩绚丽、雍容华贵,雅俗共赏;加之工笔画费工费时,农民画师们不计时间成本的投入创作,这大概就是其产量和销售业绩能够在全国画乡中独占鳌头的原因吧。

        巨野县地处鲁西南,作为山东省和全国经济欠发达的后发县区,以书画产业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具有启发和示范意义。

        画笔为“犁”乡间无数生花手

        癸巳春日,牡丹花将开,记者来到“中国农民绘画之乡”、“中国工笔画之乡”巨野县,探访当地农民依靠书画产业发家致富之路。

        当年第一个带着画作闯市场、现任洪庙村农民绘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农民画家姚桂元说:“一名农民画师绘制一张普通尺寸的牡丹需要四天左右,售价六七百元,画得好的售价更高,月收入能达到四五千元,上万的也有不少。个别水平高的农民画家年收入30多万元。”

        姚桂元的邻居王玉强正在建造一栋小别墅,他告诉记者:“新房子是我和妻子埋头作画10年‘画’出来的。建成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居室兼绘画工作室。”

        与洪庙村相距20里的董官屯镇刘官屯村,村民徐凤秋创办了鲁西书画院,30多位来自本县农村和周边市县的学员伏案描红点翠,妙手生花。徐凤秋激励年轻的姑娘们:“从临摹勾线开始,安心练好基本功,将来路会越走越宽。好的画市场上供不应求。”

        徐凤秋和她的第一批学员、本村的农家女孩逯雪伟现已加入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逯雪伟还因画结缘,与来自河南民权县“中国画虎第一村”的小伙子苗祥振结成伉俪。夫妻俩现在都是鲁西书画院的骨干画师兼培训老师。

        书画产业红火,形成了巨大的文化引力场。在巨野县农民绘画培训基地,46岁的永丰街道吕庙村村民江霞,因为开办的小餐馆拆迁,也改行来培训基地学习画画。“画画挺难的,刚开始笔拿不动,慢慢就习惯了。这里培训的氛围好,学画有成就感,觉得自己挺高雅的。”江霞说。

        培训基地对所有学员免费开放,每年培训2000人。“有天赋的学员将来培养成画家,能创作原创作品,作品参加省内和全国画展,成为领军人物;普通学员培养成‘匠’,当画师,根据画家的图谱勾线上彩着色,他们的作品面向中低端市场。我们的绘画人才多,所以才形成产业。”巨野县书画院院长、农民绘画培训基地负责人陈广超介绍道。

        目前,巨野县已形成绘画专业村60个,专业户500多户,书画装裱店70余家;有国家级美协、书协会员12人,省级美协、书协会员47人;常年从事绘画、装裱、销售的人员达9000多人;在全国建立70多个固定销售网点。这些共同筑牢了巨野农民绘画产业的根基。2012年全县销售书画作品80余万幅,实现产业增加值2.8亿元。作品远销全国30多个城市及日本、新加坡、美国、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画乡功臣“乡村之星”姚桂元

        一个画乡的形成,有其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巨野农民善画牡丹,固然得益于菏泽“中国牡丹之乡”,但追溯起来又与某个灵魂人物的传奇经历有关。

        上世纪70年代初,巨野县永丰街道洪庙村农民姚桂元,为解决全家温饱问题闯关东,在黑龙江省农村画家具,题材是大红大绿的牡丹花鸟。三年下来,不仅没饿着,还提高了绘画水平,得到很多人的赞许。这增强了他以绘画为业的信心。

        这时,巨野县工艺美术厂招画工,姚桂元返乡进厂画出口工艺品彩蛋,在蛋壳上画花鸟、山水等,后来又增加画册页、屏风、挂扇。1978年,工艺美术厂因故停产。姚桂元联合下岗画师走南闯北,为车站、宾馆、商店画壁画,增加了收入,开阔了眼界。

        1982年春,姚桂元带着精心创作的工笔牡丹花鸟到改革开放的旅游城市曲阜,与鲁宝斋和文奎堂画店联系,展销30余幅中堂画,受到好评。从此在曲阜、菏泽、济南多家画店打开销路,年销售3000多幅,解决了画工就业问题。接着又与北京琉璃厂荣宝斋等几十家画廊建立销售关系,作品供不应求。

        姚桂元在县城开办了“古麟书画社”,画师从30名发展到200多名。人员不足,就自办培训班,采取老师带徒弟,徒弟再带徒弟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绘画人才;又聘请装裱师专业装裱,形成绘画创作、装裱、展销一条龙的产业化雏形。

        30年前,人们对书画产业、文化市场还很陌生,农民搞绘画更是奇闻。但巨野农民姚桂元和他的伙伴们成功了。更多的巨野农民走上绘画产业致富之路。到1996年,巨野县民间绘画产业全面兴盛,绘画人员已近2000人,全县考入美术院校的200多人,涌现出王忠义、张乃兴等全国书画名家。

        2000年12月26日,中国文联正式命名巨野县为“中国农民绘画之乡”。

        “中国农民绘画之乡”的命名,给巨野人民树立了一块永久的丰碑,这块金字招牌将世代相传,也标志着巨野丰厚的文化积淀,人才辈出,彻底改变了千百年来农民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历史。农民不但能种地,也能成为艺术家!

        姚桂元的代表画作《国色朝酣酒》、《花冠群芳》、《和平昌盛》、《锦堂富贵》等,多次参加全国展览并获奖。如今他是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农民书画研究会副会长。2010年,山东省委组织部授予他“山东省乡村之星”。在洪庙村,他家有两栋两层楼房,前排儿子住,后排留给自己和老伴住。洪庙农民绘画合作社的牌子就挂在二楼大画室内的西墙上。

        画成产业人才瓶颈求突破

        “前天我们接到北京国安集团的500幅工笔花鸟订单,今天南京的老客户又打电话要画,说‘巨野牡丹,特别是你徐院长的牡丹,打遍天下无敌手’!我说,您这是在哄我多加班赶活吧。说真的,现在供不应求。”鲁西书画院院长徐凤秋笑着向记者“诉苦”说,“当然首先画要好。画工笔画很慢,一个人一月画不了几张。所以,我这里再多五六百人画也不愁卖。”

        鲁西书画院现有150多位画师,多是邻近村庄的农家女,除住校外,大多数画师将画领回家中画,可以带孩子、忙家务。但这样容易分心,影响绘画质量和效率。为了稳定画师队伍,徐凤秋为入住画院的妈妈画师免费办理孩子入托,专车接送。学员免交学费,每画好一幅,还根据质量象征性地给予奖励,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该画院2000年创办,2009年被县里确定为农民书画创业孵化基地,已累计培养从事工笔绘画学员1250人,其中自主从事工笔绘画创业者1160人,带动就业3000余人。

        田庄镇吕集村的吕红艳,丈夫外出打工,她来画院画画。“在这儿三年了,开始只是个填涂颜色的画匠,现在成了熟练的画师,平时我也很注重学习书画理论,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

        “来这里学画的人,还可以接触到书画界的名人、高人,因为省、市、县领导对我们都很关照。”徐凤秋指着墙壁上的名师辅导照片逐一介绍。

        目前,像鲁西书画院这样集书画创作、培训、经销为一体的民间画院、书画创作室、书画基地、书画专业合作社,在巨野县永丰、独山、麒麟、董官屯等镇(街)有70多家。尽管如此,高水平的画师仍然紧缺,尤其缺少创作型人才,因而作品多走中低端市场。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冯大中在巨野考察时说,一名画师如果只会“复制”一幅画,那么永远只是一个画匠,只能停留在作坊里,其画作也无法要上价。必须让农民画师加强学习,了解绘画史和绘画技巧,搞创作,出精品,才能赢得万千青睐。

        为了提升画师整体水平,巨野县先后成立了农民书画研究会、巨野县书画院、巨野县中国画创作协会,建设了巨野县农民绘画培训基地、书画产业园,与国家及省、市工艺美院、画院建立培训进修关系。县书画院作为巨野书画产业的龙头单位,从培训、写生、创作、展览、交流、推介几个环节入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高画乡知名度,使画乡品牌得到确立。

        徐凤秋又有了新规划:“画院今后的画作,三分之一走中低端市场的路子;三分之一走收藏路径,以礼品的形式流通;三分之一要向更高的艺术水准靠拢,走创作之路。这最后一部分最难,也是最有意义的。”

        农民绘画之乡巨野,加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8-9 12: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飘香 洪庙芬芳
    时间:2012-07-19 17:41:42  来源:  作者:李海珍
        永丰街道办事处是巨野县有名的绘画专业镇,目前,全办事处有集创作、销售、装裱为一体的大型书画点20余处,常年从事书画创作的农民画师200多人,年创作书画作品3500余幅,年创收400余万元。书画作品远销到日本、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办事处专门定做了印有“永丰绘画”的宣纸,为的就是做大永丰工笔画品牌。洪庙绘画专业村的辐射作用不断增强,先后组织全县书画创作参加者国家级展览10次,参展作品42件,省级15次,参展作品500余件。先后建立了13个有一定规模的书画创作基地。绘画产业已成为全办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新亮点。洪庙绘画专业村则是全办绘画规模最大、绘画人数最多、作品档次最高的典型村,可以说,洪庙绘画专业村是全办事处绘画专业村的典型和代表。
        一、地理概况
        洪庙村位于永丰街道办事处东南部,现有396人,410亩耕地,工笔书画艺术是该村群众的专长,该村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绘画专业村。明洪武年间,郝氏族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之后王氏、姚氏族人也由外地迁入居住。因本村当时有一红色庙宇,逐命名为红庙,后改称洪庙。
        二、书画特色
        该村农民画家姚桂元夫妇自1979年起,首先组织本村6名农民投身绘画事业,成立“古麟绘画社”。姚桂元一方面从事工笔丹青画的大量制作,一方面亲自外出联系销售,他们的画作由于工艺精湛,技法讲究,价位合理,其牌子很快打响。为大力发展农民书画,并使之走向市场,形成产品,永丰街道党委、办事处立足实际,因势利导,指导该村成立了以姚桂元任会长的书画协会,从技术培训、创作装裱,经营销售等方面明确分工,强化服务,实行一体化经营,一条龙运作,其主要做法:一是千方百计提高书画艺术水平,首先聘请知名书画家前来举办书画艺术培训班,鼓励该村及周围村庄的群众积极参加,培养了一批有较高水平的书画创作人才。其次,与大专院校联系,推荐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农民画师进入大专院校深造,全村始终保持有一支较高书画艺术水平的农民画师队伍。二是抓好普及。大多数村民经过培训后,经画师指导,勤学苦练2—3年就可以成为能独立创作的画工,三、五年后功底深厚,技法娴熟,即成为画师。书画协会采取典型带动,结对帮扶等办法,使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书画创作队伍中来。三是积极开拓市场。实行“以销定产,以销促产”的经营策略,书画协会中有10多名工笔画经纪人常年在外联系客商,销售书画作品,不断开拓市场,把生意做到了北京琉璃场,建立了国内销售及代售网络,并通过外贸部门及香港、台湾等地区打开了国际市场,该村的书画产品呈现出了产销两旺供不应求的大好局面,书画产业终成蓬勃发展之势。
        三、获奖书画
        在长期的书画创作实践中,洪庙人继承传统,博采众长,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书画作品呈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无论是工笔、写意、白描等不同手法,都独具特色,尤其是当家画种工笔牡丹,在继承中国传统工笔技法的基础上,借鉴名家创作经验,结合现成工艺手段,精工细作而成。它勾勒严谨,工整典雅,色彩绚丽,充分展现了牡丹雍容华贵的特点。上世纪70年代以来,洪庙村创作的工笔牡丹多次在全国及省级大型书画展中获奖。其中姚桂元,专长牡丹兼人物草虫,代表作《国色朝酣图》于1993年6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获三等奖;同年12月工笔牡丹《花冠群芳》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并收藏;工笔国画《富贵满堂》于1994年11月在省美术馆展出并获一等奖,1997年在文化部“当代中国工笔画大展”中获奖。他本人现为山东画院高级画师、省美协会员、省民族文化学会秘书长。洪庙村的书画艺术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村民喜欢从自己耕耘的土地上寻找想象的空间,探求生命的哲理,他们把在田野撷取的诗情画意,倾注于自己的笔端,创作出一幅幅争奇斗艳的牡丹图,清新活泼的山水画,在他们的作品中最易捕捉生活的气息,泥土芳香。
        四、书画经济
        洪庙村的农民绘画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内容日渐丰富,市场日益成熟,声名鹊起,影响与日俱增。近年来,吴爱英、苏毅然、李振等上级领导多次莅临洪庙村参观指导,在对洪庙村的书画产业给与充分肯定的同时,还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洪庙村的绘画产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这个村已是家家翰墨,户户丹青,有相当艺术创作水平的农民画家近百人,大型绘画点8处,每年创作书画作品1万余幅,年创产值100余万元,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增收2000多元。
        五、洪庙村的书画前景
      洪庙村的书画产业不断做大,已大踏步走向市场,该村的书画作品畅销大江南北,并飘洋过海,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欧美地区,洪庙村靠发展书画产业,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开辟了新的领域和途径。2006年,洪庙村投资40余万元新建了一处画院和一座美术学校,计划以此为依托举办书画艺术培训班,加速提升创作人员的绘画技能,壮大书画创作队伍。县建设局目前正按照绘画专业村的标准对该村进行规划,各种基础设施将逐步完善。同时将加大投入,建设书画展览馆、牌坊、书画艺术长廊等一批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标志性设施,尽快把洪庙村建设成为书画产业发展的基地、特色文化旅游的景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早耳闻巨野县永丰办洪庙村是个农民书画专业村,村里有20几户往日手拿锄头的农民靠手中的画笔盖起了小洋楼。
      永丰办洪庙村距巨野县城很近。从洪庙村北的一个街口下车,马上就可以看到村里很多漂亮的小洋楼,一栋离公路很近的小洋楼说,这家户主叫姚桂元,是洪庙村农民书画的领路人,也是巨野县农民书画的创始人之一。
      走进农民画家姚桂元的小院,一缕淡淡墨香飘出。
      一楼的大厅里挂满姚桂元的书画作品,十几位农民画师正在聚精会神地创作工笔牡丹画。这些农民都是姚桂元的徒弟,他们的作品完成后将由姚桂元统一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走”出国门。
      “别看他们都是普通农民,他们创作的工笔画一‘走’出国门就身价倍增,一般的农民画师月收入都有四五千元。”陪同采访的村干部介绍说。
      在姚桂元家的二楼,我们见到了正在画室作画的姚桂元。今年63岁的姚桂元自幼喜爱书画。上世纪70年代,他进入巨野工艺美术厂成为一名职业画师,以画出口彩蛋、挂扇、屏风出名。上世纪80年代,巨野工艺美术厂倒闭后,他第一个在巨野街头挂起 “古麟书画社”的牌子,把原巨野工艺美术厂的三四十个老伙计集中到一起作画,自己则揣着几个烧饼只身外出找市场。曲阜的奎文堂、北京的琉璃厂书画市场都留下了姚桂元的足迹。经过不懈的努力,姚桂元终于打开了市场。在他的带动下,巨野涌现出一大批农民画师。到2000年前后,这支队伍发展到2000余人,仅80多户人家的洪庙村就有40多个农民画师。2000年11月,中国文联经过实地考察将巨野命名为 “中国农民绘画之乡”,洪庙村也成为巨野县书画专业村。
      姚桂元对记者说,一幅斗方的牡丹,三天的时间就能在农民画师手里画就,卖出价格在200元左右。王玉强、许翠苓夫妇就是姚桂元带出的农民画师,多年来,这夫妇两人在姚桂元的指导下,坚持绘画,勤劳致富,用十年时间画出了一栋楼。说着,姚桂元顺手一指后面的一座快要竣工的楼房,告诉记者那就是这夫妇俩盖的楼。楼盖好后,好好布置布置,成为既能绘画、又能展览的家庭画院。像王玉强、许翠苓夫妇这样靠画笔“画楼”的全村有23户。
    姚桂元如今已是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理事兼省农民书画研究会副会长,经他指导过的农民画师就有上千人。成名后的他依然衣着朴素,不失农民本色。他说:“我不想自己成名成家,因为爱好书画才想在这条道上一直走到老,并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同道者共享这份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8-9 12: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姚桂元谈巨野农民书画:画笔的见证

    (日期: 2008 - 10 - 31 点击率: 4183 )
    ——姚桂元谈巨野农民书画产业发展历程

        姚桂元是巨野县著名的农民画家,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老百姓靠书画纷纷走上了富裕路。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初,姚桂元还是一个走街串户的穷画匠,就是他手中的画笔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来巨野农民书画产业发展的历程。
        走进姚桂元的家,一股墨香迎面而来,几个年轻画师在聚精会神地创作工笔牡丹。姚桂元的家是一座两层小楼,一楼是他和家人的居住区,二楼的三间画室专门供画师们在农闲季节搞书画创作。姚桂元说:“在二十多年前,这样的创作环境是我想都不敢想的。那时,我和村里的很多人一样,还在为生计奔波,只能靠走村串户地描影壁、画年画来养家糊口。但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市场经济的逐渐繁荣,我慢慢产生了‘走出去,闯一闯’的想法。”
        姚桂元说,1987年,他曾到西安走市场卖画。那时候,卖画很难,没有什么文化市场,甚至根本找不到可以卖画的地方。可是现在不同了,文化市场发展了,全国各地都有文博会、文化交流会,卖画的多了,买画的也多了,就在氛围浓厚的文化交流中,不仅自己的创作水平有了提高,而且手中的画不愁卖不出去。
        虽然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市场不乐观,但在随后的几年里,姚桂元坚持“闯”了下去,北京、西安、曲阜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巨野农民绘画也逐渐有了名气,越来越多的农民投入到了绘画行业中去。从90年代中期开始,巨野县对民间绘画进行了大力挖掘和扶持,成立了专业书画基地,在农闲季节对农民进行培训,并积极利用各种渠道向外地推介。2000年11月,中国文联将巨野命名为“中国农民绘画之乡”,巨野还先后成立了书画院,启动了书画一条街,建立了网站,注册了商标,如今已形成了外接市场、内连千家万户的书画产业新格局,往日手拿锄头的农民,如今靠“手中的画笔”一天天富裕起来。
        姚桂元告诉记者:“以前一幅画卖七八块钱,到后来的七八十块钱,再到现在的七八百元,甚至上千元,收入也越来越高。开始一个人一年也就能挣到三四百元到七八百元,现在多的时候能挣五六千元。你看,那些从事书画产业的农民家里也都盖起了楼房。”
        在姚桂元的带领下,现在巨野农民画师队伍发展到2000余人,他所在的洪庙村仅80多户人家,就有40多个农民画师,全县涌现出70多处绘画基地,数十名中国美协、省书画协会会员,数不胜数的画匠,构成了庞大的农民书画群体,去年巨野县销售书画作品30多万幅,产值达到4000多万元。 记者 孙展  菏泽日报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主办:中共菏泽市委宣传部   协办:菏泽市国土资源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6 17:15 , Processed in 0.12511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