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4|回复: 0

姚家楼素描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2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8-10 15: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家楼素描
    标签: 姚书铭心情       

    生 命 碎 片

    我零星的日记,依稀自己生命的碎片。
    我的日记本,有许多装帧很漂亮的。只可惜,这日记总是断断续续,不知为何记着记着就荒废了,犹如我荒废的人生。
    我还有一些日记本,随着家的搬来搬去,就遗失了。任凭生命碎片散落在尘埃里,与落叶一起腐烂,我并不忧伤。
    一个干冷干冷的冬天,我的妻子从三亚打来电话,说她有一盘校庆的录像带,放在阳台的壁橱,她叫我找出来,复制一些碟片。我登上梯子,在壁橱顶层的纸箱里,果然找到她的录像带。我同时发现,纸箱里头,还有一个日记本——小32开,黑塑皮,烫金字,上部烫着“DIARY1993”,下部烫着“陕西电视台广告经济部”。我于1992年8月经过竞争承包商洛电视台广告经济部,这个笔记本当是92年底,我去省台参加广告年会时的赠品。
    打开尘封的日记,第一句是:“今日新年第一天!”。从这个感叹号,可以看出当时豪情旺盛,仿佛有把新年的每个细节都记录清楚信心。然而,仿佛毕竟是仿佛,真实的真实是,日记从元月1日起,记到元月5日,就废止了。也许有原因,也许没原因,我一生有许多不明原因的结果。这个365面的日记本,竟然留下360个空白面。我的人生,就这样有许多的空白。
    好在这个日记本,并不全部空白。我坐在搭于壁橱的梯子上,开始阅读这五面日记。一面记录着一个日子,有晴,有阴,有吃,有喝,有会议,有合同洽谈,有电视摄制……在元月4日的记录里,有这样一个段落:“夜,哥从师专来。阴历癸酉年二月一日,是婆的三周年忌日,父亲要求届时回家,按传统习惯谢孝。”这条信息,只38个字,却解开了一个心结,一个纠缠了很长时间的心结,一个我对于婆的十分愧疚的心结!
    姚家楼里把祖母叫婆。我婆名叫冀竹叶,是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四月七日生人。她以一双变形的小脚,走过大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朝代。大清给予婆的,是疼痛的童年。她五岁时,小脚丫子就在一条又臭又长的布条中扭曲得不成样子了,这裹足的疼痛,不仅伴随着她的童年,而且叫她隐疼一生。民国给予婆的,是两任丈夫,第一任姓范,第二任姓姚。她在范家生下一个儿子,丈夫就病故了,她改嫁后依然把那个儿子抓养成人,并叫他依然姓范,延续范氏的香火。她为姓姚的丈夫生下两个女儿和三个儿子,第一个儿子脾气很不好,一生无婚;第三个儿子很乖,但没来及度过完整的童年,就夭折了;中间的那一个儿子,是她一生加熬煎最多的,这就是我的父亲。中华人民共和国给予婆的,是一堆孙子孙女,父母生养三男四女,我是其中的一个。父亲工作在外,常年很少回家,母亲在农业社劳动,我们兄弟姐妹7个,其实是在婆的怀里长大的。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婆的塌了的腰,我们就是蜷曲在这干瘪的腰窝里,享受着春天般的温暖。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婆的弓一样的背,我们几乎都是驮在她的脊背上,长出人生的第一个牙!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婆的树根一样的手,我们就是被这枯糙的手牵引着,迈开人生的第一步。然而啊然而,我们对于婆的最不该忘记的事情,却被我们忘记了——那就是婆的忌日。
    婆的坟,在姚家楼的后坡跟儿。这座黄土堆起的坟墓,其实是不完整的。父亲埋葬婆时,在坟头那儿,预留下一个镶嵌石碑的空间。然而,还没等石碑补上去,父亲就去世了。于是,那个空间就那样预留着,仿佛风中的一道伤痕。一个清明节,我等孙子辈回老家扫墓,眼睛都被这道伤痕严重地撞击了。我们的心,都纠结着,很疼。于是,产生了一个想法,把父亲没有做完的事情做完整,给婆立一块墓碑。但是,作为墓碑,人的生卒年月,是最起码的要素。兄弟姐妹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记得婆的生日,却都记不得婆去世的年月日了。我们在婆的怀抱长大,婆活着,没想到孙辈的福;婆死后,孙辈们连她的忌日也不记得了。我们这些孙子,是怎么当的呀,惭愧!跪在婆的坟前,看着竹质的火纸化为灰烬,我们不仅发出一声长长的哀叹: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对不起的人,是婆啊!
    忽然,在尘封的日记里,我竟然发现了关于婆的文字:“阴历癸酉年二月一日,是婆的三周年忌日”,那么,婆去世的准确时间,是庚午(1990年)二月一日。
    捧着黑塑皮日记本,我惊喜——终于找到了关于婆的记录,这记录很短,却可以推出婆去世的时间;我悲伤——自己对于婆的恩情的遗忘,这恩情是重于泰山的;我遗憾——自己没有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把许多该记的事情记录下来。当初少年时,自视记忆力好,一部长篇小说读后,就能把情节复述出来,于是觉得有这么一副好脑子,记不记记日记都无所谓。曾几何时,我的记忆力衰退了,原来以为铭刻在脑子里的许多东西,都日渐模糊,就连婆的忌日,也想不起来了。我终于信服了那句谚语: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我被一种难以述说的感情包围着,不禁眼泪花花的了。
    婆生于1901,卒于1990,按虚岁,享年90岁。在那90个春夏秋冬里,她经历了怎样的潮起潮落?她咀嚼着怎样的酸甜苦辣?她心里隐藏着怎样的喜怒哀伤?作为孙子,我说不清楚,我所能够拾起的,只是一把她生命的碎片。这碎片不属于金质的,自然不能放射出耀眼的光华。婆的名字叫竹叶,这是一把被岁月揉烂的竹叶的碎片,依稀可见的,仅仅一些淡淡的弱者生命的脉络。
    2014-8-6
    姚家楼子的BLOGhttp://blog.sina.com.cn/yaoshum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5-13 20:47 , Processed in 0.09792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