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长”、“相济”,是姚鼐文论的核心。他所谓的“义理”,指的是立言之旨,即文章的思想观点,当然指儒家的经义,尤其是程、朱理学;所谓“考证”,就是要求材料确凿,实事求是;所谓“文章”,就是要求研究行文的字句和章法,力求将文章写得明白畅达,富于韵味。这种“三合一”的理论,较全面地概括了文章的各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肯定了文章艺术技巧的重要,不同于道学家“作文害道”的主张;另一方面则矫正了汉学家独以考核为重的偏颇,体现了姚氏理论的全面公允。这对革除当时“芜杂俚近”语录体和“繁碎缴绕”的笺注式文风,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即连当时反对桐城派的人,亦不能不予以首肯。 姚鼐为什么要如此强调义理、考据、文章三者“兼长”、“相济”呢?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权威性的《中国文学史》认为:“欲合‘义理’、‘考据’、‘文章’为一,……是与清中叶的统治思想适应的,……是要使传统古文更有效地为封建统治服务。”直至80年代仍有如此主观臆断的评论。我们仔细研读姚氏关于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相济”,“兼长为贵”,“兼收为善”等论述后,即不难发现姚氏之所以提出“三合一”主张,是为了克服当时文学创作上的种种弊端,从而使文学创作达到“文之至美”的境界。硬把一个文学家对文学创作规律的认知,与封建政治混为一谈,揪辫子,打棍子,戴帽子,俨然一副“文革模式”,显然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我们说,以政治批判代替文学评价来对待姚氏“三合一”主张,不仅不能对姚鼐及对整个桐城派作出正确评价,而且势必影响到对整个古典文学的研究,乃至对整个民族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 三、“神、理、气、味、格、律、声、色”说,是姚鼐文论中的艺术特征论,即“八字诀”。它是古文创作诸要素的客观要求,具有较强烈的客观性和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神”,既指作家的主观精神,更是指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描写,要达到传神入化的境界。“理”,是指文理、脉理,即行文的客观真实性和内在逻辑性。“气”,指文章的气势。“味”,指文章的风味、韵味、含蓄有味。“格”,是指各种不同文体的体裁、格局,如序跋、诏令、碑志、杂记、辞赋、哀祭等等。“律”,指行文结构的具体规律、法则。“声”指文章音调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色”,指文章的辞藻、文采,“文章之精妙,不出于字句的声色之间”,平淡、自然,是文章最佳的色彩。 四、阳刚、阴柔说,是姚鼐文论中的艺术风格论。对刚柔两种文学风格的论述,渊源久远。姚鼐既继承了前人的这一系列论述,又将阴阳刚柔的文学风格论阐述得更为明确而全面,具体而透彻,作出了重大发展和突出贡献。他最早提出“文章之美”在“有得乎阴阳刚柔之精”,或“得于阳与刚之美”,或“得于阴与柔之美”。他对刚柔关系作了颇为辩证的阐述,首先肯定“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继而强调“二者之用,亦不能无所偏优于其间”。他认为因时代不同、作者不同、题材和体裁不同,故使风格异彩纷呈,各具特色;他认为风格之美,归根结底是“本乎天地”,得之于阴阳刚柔的“天地之道”,即客观世界的自然规律。他认为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是:“道与艺合,天人合一”,也就是要求人的主观世界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作家的天赋才能与主观的努力相统一。这种看法,跟近代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原则,应该说基本上是不谋而合的。 毋庸置疑,姚鼐的文学理论具有集大成的特色。它有相当完整的体系性和周密的理论性,不只是对戴名世、方苞、刘大kui(从木魁)等桐城派文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整个中国古代文论和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为了广泛传扬其文论,以义法为宗选编《古文辞类纂》,计71卷,且在四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无一日不讲此书,无一日不修订此书”,以致该书成了姚门数百弟子为 文的范本,又经其弟子之弟子或膺服、私淑者的更为广泛深入的传播,遂形成天下文人宗法桐城趋之若骛,古文能以桐城地域名派当在情理之中。曾国藩在其《欧阳生文集序》中,称道方、刘、姚善为古文辞后,说:“姚先生治其术益精。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学者多归向桐城,号桐城派。”于是,早有“桐城家法”之实的“桐城派”自此有了正式命名。 文关利害 丰韵绝作 姚鼐在《海愚诗钞序》中称:“非关天下利害,兹不著”。通读姚鼐作品,不难发现这“关天下利害”,是贯穿其作品的一条主线,即其古文思想内容的核心。 首先,他关注国事。如在《方母吴太夫人墓表》中,他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爱国之情重于母子之情的母亲形象。吴太夫人之子任尚书官职,每次受命外出常“恋侍膝前”,“太夫人必正色责其速行急国事,不得少伫;逮既出门而为涕泣焉。”作品以其前后的鲜明对比,在读者面前活现出一位爱国母亲高大形象。也许有人会说,这种“急国事”是急于为封建统治的国家效劳。须知,那时候的国家就是封建统治的国家,不管是“国事”还是民生,都无法撇开封建国家的。我国封建时代那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者,人们绝不会因为他们所爱的是封建的国家,而抹煞或贬低他们的爱国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