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68|回复: 0

“草根作家”生长的空间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07:18
  • 签到天数: 32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8-12 08: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草根作家”生长的空间
    □杜 浩


        近日,经济日报出版社推出的新职场小说《错位》《鱼石》《阴谋与阳谋》均为草根作者原创作品,并在该社与“天涯读书”联合举办的“财经、职场”主题征文大赛中获奖。当今网络阅读与传统出版相结合已成趋势。经济日报出版社因此有意在向市场推出优秀原创职场小说作品和潜力作者方面,进行有意义的尝试。
        《错位》《鱼石》《阴谋与阳谋》的三位作者,均为长期从事文学创作的草根作者。他们创作的源泉来自于自己所亲历的工作和生活,因此作品读来很真实,写作手法也很大众化,非常适合有职场经历又热爱文学阅读的读者品味。
        这些“草根作者”,生活于社会基层,长期浸淫于自我熟悉的生活,有着直观、真实的生活和情感的体验。这样的生活经历,对文学的感悟以及包含的文学创作因素,使我想到近日看到《现代快报》上的一篇同样反映“草根作者”“草根作家”文学成长的文化报道。
        这篇报道介绍说:江苏太仓有一名叫姚彩亚的送水工人,原在农村老家时就对文学十分喜爱。十多年前,他来到太仓,成为一名送水工。每周,他都会抽空去太仓图书馆借一本书,不断“充电”,加上对文学的热爱,姚彩亚至今已经公开发表几十篇文学作品。2008年,姚彩亚加入太仓市作家协会,萌生把自己十多年打工经历写出来的想法,谁知这一写竟“根本停不下来”。姚彩亚白天送水,经常扛着几十斤重的水桶爬楼梯,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晚上回到家里,等家人睡着了,他才开始构思写作,因为坚持写作,这几年姚彩亚几乎没有在“晚上11点前”和“凌晨4点后”休息过。6年里,他完成了《江南寻梦》和《穷村破事》两部长篇小说。前一部30万字,已修改完成;后一部20万字,还在修改中。姚彩亚说,自己对文学出于纯粹的热爱,不会因为生活困难而改变,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将写好的两部小说出版,让更多人读到。
        《现代快报》刊登这个报道后,引起北京一家出版机构的注意。这家出版机构负责人说,2012年,北大一名保安曾出过一本书,名叫《站着上北大》,讲述自己从一名北大保安,奋斗多年考上北大中文系的励志故事,这位“送水工作家”的经历也很励志,他们公司愿意免费出版这两本书,让更多读者读到。
        哪里有人的意愿和表现这种意愿的方式和技巧,哪里就可能出现文学艺术。报道介绍的这些“草根作者”的文学写作之路,印证了这句评论的朴素和正确。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力量,往往来自社会基层,属于草根阶层,这些“草根作者”的文学写作的环境和条件,应该说都是不利甚或困难的,但他们坚守自己的文学追求,不放弃自己的文学信念,怀着对自己所表现的文学对象的深厚情感,坚持写自 己所感悟和体验的生活,或者普通人的职业生活,带着朴实、真切、自然的生活气息,具有出于这个“草根”社会阶层的作者的特有的文学表现力,表现出“草根作者”独特的文学精神。
        “草根作者”作品的质朴性、鲜活性,让人想到当下文坛上的一些作家,还有一些著名作家,他们过的是一种贵族式的生活,物质条件非常好,根本不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谋生,仅仅是看看网络、看看电视,过着“二手”生活、“三手”生活,他们虽然处在“作家”的位置上,但文学需要的生活状态、情感状态却不能到位,很难再写出更好的作品。
        “草根作者”是文学生长的力量。所幸的是,他们开始得到社会的、媒体的和文学出版机构的认可和扶持,有了更多的文学生长空间。这种扶助和支持,是一种职责和使命使然,更是一种文学态度的反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2-23 18:47 , Processed in 0.10328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