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留有余地步;
胸中养无限天机。
(姚铁松自题联)
做人需要留一道缝隙
作者:王宇 有一个木匠,手艺极好。在给人家做工时,他习惯在每块木地板之间留一道缝隙。主人一边在心里说他干活不细致,一边又很客气地向他请教原因。木匠慢悠悠地解释说:“木工活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在装修房子时,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老木匠之语,粗听之下,平淡无奇,细品之余,别有深意。木工活要留道缝隙方能取得真正的“美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我们听到坏消息时;当我们的思路被他人打断时;当我们看到别人干坏事时……我们是要力求“美满”,所以绝对不允许他们这么做,于是大发雷霆,横加指责。其实正确的做法还是静下心来,留一道缝隙给他人,给自己,耐心地倾听他们有道理或没道理的话,从中发现一个“美满”的亮点。
其实,做人与处世,和木匠的工艺原理一样,讲究“留一道缝隙”。假若事事工于算计,利益当头,互不相让,凡事追求“美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能紧张、裂变。同样,一个人把所有的行为都目的化,岂能不把自己的理想挤压得变了形状?这就如人生,人生也需要留白。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使自己有回旋的余地。
留一道缝隙,正如古人云:“笔下留有余地步,胸中养无限天机。”也就是说,做事要恰如其分,保持一颗平常心,以宽容心处世,给自己,给他人,给我们大家留一个吻合、和谐的人际空间。 胃中养无限天机 许多年前的一天,某地书协新任的主席(他还是个局长呢)和他的儿子,突然来到某会员家中。
主席首先向儿子介绍眼前的主人,说他虽然年轻,却很有实力,很勤奋,作品很多,他也是我们协会的会员。这着实让年轻的会员受宠若惊。接着,主席告诉会员:他儿子在搞书画装裱,你们可以多联系。
一杯清茶之后,会员赶忙搬出作品,请主席点评。其中,有一草书对联,主席大概是怕儿子看不懂,念道:“笔下留有余地步,胃中养无限天机。”这一念,不能不让会员急中生智了。会员说:“真不好意思,刚学草书。这下联是‘胸中养无限天机’,‘胸’的异体字是上下结构的,‘匈’在‘月’上,我写的还真象‘胃’字,让主席笑话了。”主席听后,不紧不慢地说了声:“哦——”
过后很久,会员和朋友说起这事。朋友诙谐地说:“人家主席的学问就是比你深,你才知道‘胸中’,主席早已研究到‘胃中’去啦!”
——选自《黄堂生的个人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