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莉:观《永远的陶行知》有感2013-05-20 10:42:20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4月20日,有幸在石化工人电影院观看了话剧《永远的陶行知》。众所周知,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更是一位坚定的民主战士。他为我们中国的现代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毛主席称赞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观看话剧,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这位“伟大的人名教育家”“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去半根草去”的高尚品格、“爱满天下”的博大胸怀,以及他“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整部话剧以“三段式”的结构呈现。最初的《晓庄的钟声》,表现陶行知创办晓庄乡村师范学校,以实践其“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之后的《古圣寺的春意》,表现抗日战争时期,陶行知创办育才学校,弘扬创造精神;最后的《上海滩的晚霞》,则表现陶行知为育才学校迁沪鞠躬尽瘁,为民主奔走呼号,最终因病逝世的感人事迹。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生活决定教育,生活的环境就是教育的环境。 “社会即学校”来源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学生、教师也可以多起来。“社会即学校”是与“生活即教育”紧密相联的。有很多事情学校没真实环境做不了,失去真实感,效果差之千里。“社会即学校”的根本思想是反对脱离生活、脱离人民大众的“小众教育”,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观看了话剧中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我不禁自我反思。我们常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做不到,忽视了乐学,学生对上课缺乏兴趣,学习就会变得很被动,教师固然能用强硬的手段甚至用填鸭式的方法逼学生学,但这样只会造成学生厌学,对掌握知识,提高成绩没有任何帮助。同时教师自己也不会快乐,整天为了学生学不好而苦恼。我想如果我能够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知识更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多给学生说的机会,让他们在课堂上实现英语语用,他们一定会喜欢上英语课的。 另外,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分层教学。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受教育环境是不同的,一个班级中总有那么几个学困生。老师应该更多的关注那些学困生,让他们感受的老师的关爱、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也有利于全班学生的发展。时间久了,这部分学困生也学得快乐了,那么老师教学教得也轻松。 从陶行知先生身上,我懂得了作为一名教师,没有对学生的爱、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爱是无法教育好学生的。今后,我也要向陶行知先生学习爱学生、爱工作,成为一名受学生喜爱的教师!(作者:钱圩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