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20|回复: 0

安徽祠堂、宗祠、家庙文化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9-11 13: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徽祠堂、宗祠、家庙文化




    http://www.jltfdc.com  2012-07-01 19:10:07  互联网

        处于古徽州文化圈中的安徽绩溪,是徽文化区域的腹地。祠堂与牌坊为“古徽派建筑三绝”中的“两绝”,祠堂与牌坊,以建筑实体的硬件形态矗立于徽山、徽水之上,安徽的古祠堂、古牌坊在拂去历史尘埃之后,依然闪烁其不朽的光芒。

        安徽祠堂文化背景
        如诗如画的绿水青山,依势而立的粉墙黛瓦,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这自然与人文的交织是古徽州的画卷也是古绩溪的画卷。而在“粉墙矗矗、鸳瓦粼粼”的大小村落间,最显突的建筑就是祠堂。

        祠堂建筑在民间始于南宋,明中后期至清代渐渐发达。祠堂是村落中宗族的明眸,它端详着村中族人的日常生活,关注着宗族的繁衍发展,审视着族人的行为举止。有关祠堂的定义,它就是族人祭祀祖先的场所。在徽州,聚族而居的村落,以祠宇为中心,凡祠宇都有其名,如绩溪龙川的胡氏宗祠、磡头的许氏宗祠、城内的周氏宗祠……均以一族的姓氏为名,言简意赅。比及六县一府的古徽州,情形大抵如此。

        绩溪县历史上建造祠堂很多。如到民国三十六年(1947),祠堂数增至340余幢。当时绩溪全县人口只有八万一千多人。平均230人就建有一座祠堂,可见当时徽州立祠之风何等盛行。据新编《绩溪县志》统计:乾隆二十年(1755)县境有祠堂115幢。嘉庆十五年(1810)分布全县100个村镇的祠堂有189幢。其中县城59幢,占总数近三分之一。县内38个姓氏建有族祠,大姓分支、人财兴旺皆开宗建祠堂,形成一姓数祠。其中胡氏30个,程氏27个,汪氏21个,章氏15个,周氏9个,王氏7个,邵、陈、冯氏各6个,曹、舒氏各5个,张、吴、许、方各4个,葛、黄、叶氏各3个,李、唐、余、郑氏各2个。
       
        建国后破除封建宗族制度,祠堂未再建造。30多年中原有祠堂屋宇一部分被拆建或改作机关、学校、社队址和企业、商店、粮站、仓库等用房。至1982年,全县尚存祠堂160余幢。

        宗祠之落成,宗(族)谱之完修,都是宗族中的隆重大喜事。一般都要举办庆典纪念的,以郑重其事、载入史册。

        宗祠是一族祖先灵魂的栖息之所,是一个家族共同祭祀祖先,议决族内大事的场所。祠堂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宗祠、支祠。宗祠系某一姓氏后辈为一世祖所建的祠堂。一个村落中的姓氏一般只有一座宗祠,也有少数姓氏建有两座宗祠的(如一村中某姓氏有两个一世祖)。支祠是祠堂下属某一支内为祭祀某一代祖所建的祠堂,它的祠名是突出某一支内的某一个祖宗,以其名字为署名,即××公祠,如龙川村的“六三公祠”、“六九公祠”、“南安公祠”、“大宗堂”、“宫保堂”等等。

        于是祠堂成为家庭系统的一种硬标志,成为一个宗族的精神核心、指挥和调度中心。祠堂重在“祭祀祖先,教育来者”,“追远溯本,莫重于祠”,“无祠则无宗,无宗则无祖”。瞧!祠堂的价值观,被提高到何等重要和显赫的地位。

        续族(家)谱与修建祠堂,相辅相成、不可缺其一。“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从历史的视角看,国无史则无以治,家无谱则无以齐。大凡宗族的族(宗)谱,其宗旨基本一致,均为:序昭穆、别亲疏、尊祖睦族。举一个非常具体的“宗规”为例:清末刊印的绩溪《涧洲许氏宗谱》中的《祖训》中就有12条之多(且每条后有详述,此略之)——
          1、明伦理,2、孝父母,3、敬祖宗,4、重读书,5、正闺门,6、睦宗族,7、务正业,8、早完粮,9、息争讼,10、杜邪风;11、积阴德,12、慎交友。

        祠产收入的一部分,也还用之于开办义学、精舍、书院,补助贫寒学子及将来至省城、京师应试等费用。绩溪上庄《明经胡氏龙井派宗谱》中“祠规”就记载:族中凡是准备参加科考的学童,每年四月中旬都要“齐集会馆会课,祠内供给赴会。”会课,实际上是族内的统一考试,相当于如今的作文比赛。对于族中子弟在科举之路上的进步,上庄胡氏宗祠都有奖赏:其学成名立者,赏入泮贺银一两……入泮者的奖赏只有一两,越往上者,奖赏越多,应试得中,称为登科,奖赏就上升至五十两。如果再考个甲第(一等),赏银就再翻一倍。这是名副其实的以“资”鼓励。

        绩溪宗族乃至整个古徽州,崇文重教风气很浓,尤其在教育上的投资是肯花大本钱的。这当然也是徽商善于经商之外的显著亮点。宗祠有形,却无形地维系着整个宗族的利益,其影响力巨大。徽人常挂在嘴上的“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就是祠堂功能外化后形成的文化风景线。
       
        古徽州祠堂的选址也非常讲究,要得风水之胜,须是村落中的宝地。建筑与环境是不可分开的。村落很美且有特点,祠堂的外观及内涵才能借此得以凸显。

        除开选址的依势造形、讲究天人合一的理念之外,古徽州的建筑三绝中,其内部结构之精巧、刻饰之精美多体现在砖、木、石三雕的艺术表现上,其审美娱众的艺术功能也同样诱人。

        祠堂是聚族而居的古徽州村落中最高大、最辉煌的建筑。一般都有三进:门楼(大都是呈“五凤楼”)、享堂、寝室。祠堂外观的形式感,无论从建筑设计、工艺美术、雕刻装饰都属上乘,均系能工巧匠所为。同时,祠堂的规模、档次,可以反映出一个姓氏宗族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权势、文化、人丁盛衰等方面的不同状况。

        祠堂里供奉的祖先神主,以尊卑为依据,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尊者,包括始祖、创建宗祠时的数代祖先和有功有德的祖先神主,这些神主永远供奉在寝室的神龛之内,永世不迁,供后代子孙恒久崇拜;一类属于卑者,即一般没有什么功德的祖先神主,这些神主“五世则迁”。古人认为,五服之内为亲,五服之外则亲尽。一般无功德的祖先神主,亲尽之后,再继续供奉显然已无多大意义。

        祠堂无论外观还是内涵,都在以自己的存在方式,诠释一时一地的文明。祠堂是宗族的精神家园,是旅外子孙寻根问祖的朝圣之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7 14:35 , Processed in 0.10041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