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世界姚氏宗亲网 返回首页

姚文长的个人空间 http://bbs.sjyszq.com/?12914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古代汉语》(下)面授记录(姚文长)

已有 607 次阅读2016-11-24 12:33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 古代汉语, 面授, 记录

《古代汉语》(下)面授记录

教材:参阅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齐齐哈尔市师范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齐齐哈尔教育学院、佳木斯师范专科学校、绥化师范专科学校、齐齐哈尔师范学校、呼兰师范学校、呼盟教师进修学院协作教材《古代汉语》上、中、下册。

时间: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二十至十二月一日(82年秋期)

地点:宜宾教师进修学校

讲师:周绪全

■这次面授只讲语法。语法部分,从虚词开始,头绪纷繁,有横线,也有纵线。为了让大家听起来有条理,我们印发了一个简表,请你们先看一看。

语法我们一共分五个问题来讲,即实词、虚词、词序、省略、句式五个问题。

一、实词的活用:

词类的活用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现象。一个汉语研究者叫高本汉,在不容时发现这种现象,就说:“词无定类。”

我们认为:在古汉语里,某词组属于某一词类,还是比较固定的。如:衣、冠常作名词,饮、食常作动词,高、大常作形容词。各类词充当句子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这就说明:古代汉语的词是有常性的,“词无定类”的说法是不确切的。

在古代,字少,书写困难,这要求精简。因此,有些词就临时充当了和它们经常用法不同的别的成分,这就叫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用作状语:

古汉语中,名词常用在动词前面作状语,它有多种修饰作用。如:

柳宗元《封建论》:“周有天下,裂土而瓜分之,设五等,帮群后(君长),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瓜”、“星”、“轮”、“辐”的修饰作用是表比喻。

《鸿门宴》:“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兄”表示对人的态度。

《廉颇蔺相如列传》:“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廷”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这类修饰作用的翻译,在前面加“在”、“自”、“从”等介词。

苏轼《石钟山记》:“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这类修饰作用的翻译,在前面加“用”、“拿”等介词。

《指南录后序》:“予分当引决。”“分”,fèn,名词,修饰助动词,表示情理。(译:我按情理应当抽刀自杀。)

■注意几点:

⑴名词活用作状语与名词作主语的区别:

名词活用作状语与名词作主语容易混淆,它们的区别是:在动词前的名词,是动词陈述的对象,即是主语;不是陈述对象,即是状语。

⑵方位名词、时间名词作状语不算活用:

我们说的名词活用作状语,是指一般的名词,不包括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如:

《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外”不是活用。

《国策·齐策》:“长驱到齐,晨而求见。”“晨”不是活用。

古汉语中,“岁”、“月”、“日”三个词常作状语,当它们作状语时,意义与其它成分有所不同,但也不是活用。它们的用法有三种情况:

第一、用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前,表示行为的频率或经常,当“岁岁(每年)”、“月月(每月)”、“日日(每日)”讲。如:

《庄子·养生主》:“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狱中杂记》:“将出,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

第二、用在形容词或者表示性质变化的动词前,表示情况逐渐发展,当“一年一年)”、“一月一月)”、“一日一日)”讲。如:

《田单列传》:“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王败亡。”

《诸葛亮传》:“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第三、“日”在句首主语之前,表示追溯过去,当“往日”讲。如:

《左传·昭公十六年》:“日起请夫环,执政弗义,弗敢复也。”(译:往日,韩起请求要环玉,当政的人不讲义气不给,他也不敢再请求了。)

2、用作一般动词:

古汉语中,名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用作动词,作谓语。如:

《孟子·滕文公上》:“荡荡乎,民无能名(称赞、形容)焉。”“名”,用在助动词后。(助动词,包括能愿意动词、介词组的“见”“为”“被”)。

《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行君道)。”“君”,被副词修饰。

《梦溪笔谈·采草药》:“三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芽”被副词修饰。

《战国策·赵策》:“鄂侯争之急,辩之疾,故脯(做成肉干)鄂侯。”“脯”,后面带上宾语。这里“脯鄂”两个名词连用,既不是前者修饰后者,也不是后者补充前者,不是偏正关系,又不是并列关系,则考虑前者活用。

《国语·越语》:“请勾践女女(作…女奴)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三个后面的“女”,带上补语。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用鱼网打到的)鱼腹中。”“罾”,同“所”字结合。“所”字是不同名词结合的,一旦结合,应是活用作动词。

以上是从形式来看,还要从上下文来看。翻译时,也得根据上下文来确定用什么词来翻译。

3、使动用法:

某个名词不仅仅是活用作动词,这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的,这叫名词的使动用法。如:

《中山狼传》:“先生之恩,生死而骨肉也。”生,使…复活;肉,使…长内。

《谏逐客书》:“却宾客以业诸侯。”业,使…成就霸业。

《廉颇蔺相如列传》:“舍相如广成传舍。”前一个“舍”,使…住宿。

4、意动用法:

名词活用作动词,并表示主观上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

《……》:“贫者席地而卧。”席,把…当作席子。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药,把…看成药。

■注意:

名词使动、意动,在形式上一样,怎样区别呢?

使动,是在客观上、行动上,主语使宾语产生那样的效果。

意动,是在主观上把宾语当成什么,而客观上并没有产生那样的结果。

(二)形容词的活用:

1、用作一般动词:

形容词带上了动词的语法特点(如有了宾语等),就是形容词组活用作动词。如:

《冯婉贞》:“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使动)我也。”远,远离。

《指南录后序》:“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不可惊动,北亦未敢遽轻中国(中原)。”轻,轻视。

2、使动用法:

特点首先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另外还有主语使宾语具有形容词表示的性状的作用。如:

《中山狼传》:“出图书,空囊橐。”空,使…空。

《国语·越语》:“其达士,絜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絜,使…絜;美,使…美;饱,使…饱。

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之)。”贫,使…贫。

3、意动用法:

首先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并表示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形容词表示的性质状态。如:

《邹忌讽齐王纳谏》:“吾之妻美我者,私我也。”美,认为…美。

《韩非子·五蠹》:“斩故者受赏,而高慈惠之行,……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荐绅之饰;富国以农,距敌恃卒,而贵文学之士。”高,认为…高;美,认为…美;贵,认为…贵。

■注意:

形容词使动、意动,在形式上也一样,怎样区别也在主、客观上。如:

⑴《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小,认为…小,意动。

《孟子·梁惠王下》:“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斵(zhuó)而小之,王则怒,以为不能胜其任也。”小,使…小,使动。

4、用作名词:

形容词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就近于实体的概念,就具有名词的性质,即活用作名词,或叫名物化。如:

《隆中对》:“思贤若渴。”贤,作“思”的宾语,是指“贤能的人”。

《口技》:“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妙,作主语,是指“美妙的声音”。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还可以理解为“定语兼代中心词”。

(三)动词的活用:

1、使动用法:

一般的不及物动词不带宾语,它异乎寻常地带是了宾语,而动作是主语使宾语发出的,叫动词的使动用法。如:

《鸿门宴》:“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

《史记·陈涉世家》:“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忿恚,使…忿恚。

《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使…来,招徕。

《荀子·天论》:“养备而时动,则天下不能病(之)。”病,使…病。

■注意几点:

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但很少见。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负,承担,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负。(秦曲,双宾语。曲,形容词作名词,理曲的责任。)

是否是使动,要根据上下文来区别。如:

《论贵粟疏》:“非能耕而食之。”食,使…食,使动。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食之则甘,嗅之则香。”食,不是使动。

2、为动用法:

在古汉语中,有的动词不涉及支配宾语,而是有为宾语服务的意思,这叫为动用法。如:

《病梅馆记》:“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泣,为…泣。

《史记·陈涉世家》:“苟死,死国可乎。” 死,为…死。

《庄子·骈拇》:“伯夷死名于首阳山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死,为…死。

3、用作名词:

动词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时,则有指称事物的意思,具有名词的性质,这叫活用作名词,或叫动词的名物化。如:

《指南录后序》:“死生,昼夜事也。”死生,偏义词,指死亡的事,作主语。

《三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飞奔的马,作宾语。

(四)数词的活用:

数词组活用一般是活用作动词。当其数词在句子中带上了动词的特点(带上宾语、补语,与能愿动词合用,受副词修饰),就叫数词组活用作出了动词。如:

1、《孟子·梁惠王上》:“‘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一,统一,与能愿动词“能”合用。

2、《左传·僖公三十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存有二心,带上补语(或宾语)。

3、《尚书·大禹谟》:“任贤勿贰。”贰,受副词“勿”修饰。

■总结:

1、概括起来,词类的活用可分为动化和名物化两类。

动化:指非动词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点。

名物化:指非名词具备了名词的语法特点。

2、在词类的活用中,要注意与一词兼类分别开来。

一词兼类:指不管什么词,都要是该词的经常的功能。

词类活用:指在特定的环境中的临时性的功能,其变化后与原义密切相关。

二、虚词:(重点)

在任何一篇文言文中,虚词使用最频繁,用法也复杂,同一虚词有不同的用法和功能。如果我们对常用虚词的透彻地了解,就不能透彻地了解句子和文章。

按传统的分法,我们把虚词分为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和副词五类。

(一)代词:

具有代替和指示作用的词叫代词。它除了指代人和物外,还可以指代行为和性状。如“輮使之然”的“然”字,是兼语式复杂谓语,指代行为和性状。

代词可分为三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1、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

常用于第一人称的代词有:吾、我、予、余。上古吾、我同音,予、余同音,故此相通。如:

《国语·越语》:“夫上党(高原)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车。”我、吾:表复数,作主语。

《国语·越语》:“余何面目以视天下乎?”余:表单数,作主语。

《国语·越语》:“果行(果敢地执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谁能这样)吾君也,而可无死乎(“死”后省“之”,而可以不为他死吗)?’”吾:表复数,作定语。

除上述之外,还有朕、台()、卬(yǎng)这几个表示第一人称的,但只见于《尚书》、《诗经》、《楚辞》中,不太重要。

第二人称:

常用于第二人称的代词有:汝、女、尔、若、乃。上古这些字都要是“泥母音,读音相近而通。如:

《石钟山记》:“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汝:第二人称。

《论语·季氏》:“且尔言有过矣。”尔:第二人称。

《论语·为政》:“由,诲女知之乎?” 女:第二人称。

■附:尊称和谦称:

我们国家是文明礼貌之邦。我们汉族自古以来,对人则用尊称,对己则用谦称。

常用的尊称有:君(本义是国之主,后发展为尊称)、公(由爵位变来)、子(男子的美称)、叟(长者)、殿下(宫殿之下,称公子、太子)、陛下(宫殿的台阶下,称皇帝)、左右(对方左右的人)、执事(对方手下的管事人)、足下、夫子(老先生)、丈人(长者)等等。另外就是称字、称官爵。

常用的谦称有:寡人(寡德之人)、不谷(不善)、孤(无人赞助)、臣(本义是奴隶)、仆、妾(女奴)、愚(愚蠢)、鄙人(见识浅薄的人)等等。另外就是称名、称某。

第三人称:

古汉语中无专业的第三人称代词。有“他”字,但是旁称,指“别的”。“之”、“其”、“彼”都是借用来表示第三人称的。它们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下面我们分别讲讲:

之:甲文作 ,即 形省。

A、本义是“往”、“到”。如:

a《史记·陈涉世家》:“辍耕之陇上。”

b《鸿门宴》:“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为学》:“吾欲之南海,何如?”

d《李朔雪夜入蔡州》:“诸将请所之。”

B、与“兹”、“是”读音相近而通,“这”、“那”之意。如:

a《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屈贾列传》:“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c《捕蛇者说》:“言之,貌若甚戚者。”

d《游褒禅山记》:“唐浮图慧褒如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C、借作第三人称代词,作“他、他们、它、它们、她、她们讲。如:

a《国语·越语》:“(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之”,作宾语。

b《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之”,作宾语。

c《童区寄传》:“吏护之还乡。”“之”,作兼语。

d《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疑范增与汉王有私,稍杀之权。”“之”,作定语。

■由于第三人称的“之”是由指示代词的“之”演变来的,所以很难分别,特别是指代事物时。如:

《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之”,一般讲为第三人称,但也可以理解为指示代词。

D、活用作第一、二人称代词。如:

a《左传·宣公二年》:“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之”,作第一人称:我们俩。

b 《触龙说赵太后》:“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之”,作第二人称:您。

E、作结构助词。

作结构助词的“之”是由指示代词的“之”虚化而来的,大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字,但它有时翻译不出来。如:

a《左传·隐公元年》:“都城百雉(三丈),国之害也。”

b《战国策·齐策》:“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堂,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

■以上“之”,作结构助词,用于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是定语的标志,译为“的”。

c《孟子·滕文公上》:“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

d《孟子·梁惠王上》:“王如知此,则无望乡民之多于邻国。”

■以上“之”,作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是主谓词组的标志,不译。

e《韩非子·五蠹》:“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臿(chā农具),以为民先,股无完胈(肌肉),胫不生毛。”

f《公输》:“宋何罪之有?”

g《孟子·告子上》:“惟奕秋之为听(只听奕秋的。为,虚化)。”

以上“之”,作结构助词,用于前置宾语与动词之间,突出宾语,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也不译。

h《韩非子·何氏璧》:“子奚哭之悲也。”

i《游褒禅山记》:“(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鱼虫、鸟兽,往往亦有得,)以其求之深而无不在也。”“

j《石钟山记》:“(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以上“之”,作结构助词,用于动词和补语之间,是补语的标志,可译为“得”。

F、作语气词。

作语气词的“之”是指示代词的“之”虚化而来的,只起凑足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如:

a《史记·陈涉世家》:“怅恨久之。” “之”,用于时间副词之后。

b《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之”,用于时间副词之后。

c《失街亭》:“如所守无失,则是取长安第一功也,戒之。” “之”,用于不及物动词之后。

■这些语气词,也能找出它们的指代对象。

综上所述,“之”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其:甲文作 ,篆文作

A、本义是簸箕。未找到例句。

B、借作指示代词,“这”、“那”之意,只能作定语。如:

a《韩非子·难一》:“或问儒者曰:‘方是时也,尧安在?’其人曰:‘尧为天子。’”“其”,远指,“那个人”。

b《捕蛇者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其”,近指,“这种”。

C、借作第三人称代词:

它是由远指的“其”演变而来的,与“之”字一样,可以代人、代物。如:

a《战国策·齐策》:“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其”,作定语,“他的”。

b《论贵粟疏》:“夫腹饥不得食,肌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有其民哉!”“其”,作定语,“他的”。

c《五人墓碑记》:“敛资财以送其行。”“其”,作兼语,“他”。

d《史记·滑稽列传补》:“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其”,作主谓词组的主语,“她”。

e《石钟山记》:“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其”,作数词的定语,“其中的”。

f《狼》:“其一犬坐于前。” “其”,作数词的定语,“其中的”。

D、活用作第一、第二人称代词:

a《国语·越语》:“寡人不知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其”,第一人称,“我的”。

b《墨子·尚同上》:“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 “其”,第二人称,“你们的”。

E、作语气词:

它是由指示代词虚化而来的,表示委婉的推断。可灵活地译为“大概”、“恐怕”、“还是”、“难道”,或者不译。如:

a《左传·隐公元年》:“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其”,表测度,“大概”。

b《方腊起义》:“不然,徒死于贪吏耳,诸君其筹之。”“其”,表祈使,可译为“还是”,也可不译。

c《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若果行此,其邦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其”,表反诘,译不出。

d)韩愈《杂说》:“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前“其”,表反诘,“难道”;后“其”,表祈使,“还是”。

综上所述,“其”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彼:

A、指示代词:“那”、“那个”之意。如:

a《论语·季氏》:“危而不持,则将焉用彼相矣。”

b《孟子·梁惠王上》:“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B、借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他们”。如:

a《孟子·滕文公上》:“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

d《左传·庄公十年》:“彼竭我盈,故克之。”

注意:

A、关于“彼”:

当“彼”与“此”、“是”对举时,是指示代词,“这”、“那”之意。

当“彼”与“我”对举时,是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意思。

当“彼”与“己”对举时,是旁称人称代词,“别人”的意思。

B、关于人称代词:

在古代汉语里,所有的人称代词都要是单、复数同形。区别时要根据上下文来区分。如:

a《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吾”,单数;“汝”,复数。

b《出师表》:“愿陛下亲之,信之。”两个“之”,复数。

但也有人在人称代词后加上“侪”、“辈”、“曹”、“属”等表示复数,它们与现代汉语的“们”字是不同的,它们还有“一班人”、“一批人”、“一辈人”的意思。如:

c《中山狼传》:“天生汝辈,固需吾辈食也。”

d)杜甫《戏为六绝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综上所述,“彼”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2、指示代词:

用来指示人或事物的代词叫指示代词。可分为远指、近指、特殊指和无定指四类。

远指:

常用的远指代词有“其”、“彼”。“那”、“那个”的意思。

其:(前面已讲)

彼:(前面已讲)

近指:

常用的近指代词有“之”、“是”、“斯”、“兹”、“此”。“这”、“这个”的意思。

之:(前面已讲)

是:

A、作指示代词:

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谓语。如:

a《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仲尼闻是语也,曰:‘由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前一个“是”,作定语,“这些”;后一个“是”,作介词的宾语,“此”。

b《孟子·梁惠王上》:“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是”,作主语。

B、作判断词(系词):

国内语言学界一般认为上古无判断词。我们系的林绪兰与徐德安认为,上古已有。如:

a《论语·微子》:“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b《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此是何种也?”

c《孟子·告子上》:“钧是人也。”

d《刘帮·手敕太子文》:“吾以尔是元子,早有立意。”

e《史记·商君列传》:“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

f《孔雀东南飞》:“数万是大家子。”

g《木兰诗》:“不知木兰是女郎。”

人们说:“例不十,不宜立;例外不十,不宜驳。”我们认为在先秦,“是”字主要是作指示代词,但已经开始用作判断词了,到汉代,逐渐我起来。王力先生《汉语史稿》353页说:判断词是由用在主谓之间的复指主语的“是”演变而来的。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C、作结构助词:

用在前置宾语的动宾之间,无词汇意义。如:

a《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恶,惟力是视。”

b)曹操《求贤令》:“唯才是举,吾得南用之。”

■这种用法,也是由指示代词转变而来的,可看作复指强调。

D、作连词:

这也是由指示代词演变而来的。现代汉语通常组成:“由是”、“是以”、“是用”、“是故”,古汉语只用一个“是”。如:

a《史记·吕太后本纪》:“邢法罕用,罪人是希(幸)。”

b《荀子·哀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穷其马。是舜无失民,造父无失马。”

综上所述,“是”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斯:

A、作指示代词:“此”、“这”之意,作主语、介词的宾语等。如:

a《五人墓碑记》:“而五人亦得加其土封,……斯固百世之遇也。”“斯”,作主语,这。

b《典论论文》:“盖君子省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斯”,这种。

c《诸葛亮·答法正书》:“为治之要,为斯而著。”“斯”,作介词的宾语,是句子的状语。

B、虚化作连词:“那么”、“就”的意思。如:

a《孟子·梁惠王上》:“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斯”,那么。

b《孟子·滕文公下》:“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斯”,就。

综上所述,“斯”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④兹、此:

这两个字用法简单,只作近指代词,“这”、“这里”的意思。如:

a《论语·子罕》:“文王既没,文(文德)不在兹乎?”

b《李贽·答耿中丞书》:“然则不学无术者,其(恐怕)兹孔子之学术欤!”

c《指南录后序》:“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此”,这种地步。

综上所述,“兹”、“此”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特殊指:者、所、焉、诸。

①者:《说文》:“从老省,从自省声,别事词也。”

A、指示代词:

当“这…”。从《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可见,“者”与“之”同法相同。它常用于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之后表示复指强调,不与前面的词结合。如:

a《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者”,用于人名后。

b《论贵粟疏》:“车骑者,天下武备也。”“者”,用于物名后。

c《登泰山记》:“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者”,用于地名后。

d《愚公移山》:“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者”,用于偏正词组后。

e《战国策·赵策》:“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者”,有虚化趋势,译不出,但未失其复指作用。

f《战国策·赵策》:“彼吾君者,天子也。” “者”,有虚化趋势,译不出,但未失其复指作用。

这种用法,中学教材编者认为是助词,表提顿;王力先生同其他一些人认为是语气词,表提顿。这两种说法,实际是一样,语气词实际是助词的一种,都只表提顿。我认为,值得研究。居于句首,可以说得上“提顿”;居于句末,提示什么?也不能停顿。如:

a《鸿门宴》:“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这个人。

b《孟子·告子上》:“(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者”,这种东西。

c《商君书·恳令》:“令之厮,舆、徒、童者必当名。”“者”,这些人。

由此可见,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之后的“者”,不一定有提顿作用,而明显地具有复指强调的作用。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再举三个例:

a《郑伯克段于鄢》:“制,巌邑也。”

b《邹忌讽齐王纳谏》:“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c《论语·季氏》:“今由与求相夫子,远人不服而来之。”

这三句,没有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后加“者”,同样也可以表示提顿,却没有复指强调的作用。由此可见,在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之后加“者”,主要作用是复指强调。这种“者”,是指示代词,不是助词,也不是语气词。

B、指代性的结构助词:

附在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之后,构成“者”词组。如:

a《国语·越语》:“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者”,附在动词后,作宾语。

b《国语·越语》:“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者”,附在形容词后,作兼语。

c《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者”,附在数词后,作主语。

d《韩非子·五蠹》:“言耕者众,执耒者寡也。” “者”,附在动宾词组后,作主语。

f《游褒禅山记》:“(有志者,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者”,附在主谓词组后,作主语。

关于指代性结构助词,有三个问题需要讨论:

、关于“有”字的宾语后面的“者”:即“有……者”式。

王力先生认为:是表提顿的语气词。

我们认为:有提顿的语气,但有实在的指代意味,这种“者”字前面的名词已致力化,同“者”字组成“者”字词组。如:

甲、《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有颜回者”,不译为“有颜回”,应译为“有个叫颜回的人”。

乙、《庄子·逍遥游》:“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有冥灵者”,不译为“有冥灵”,应译为“有种叫冥灵的龟”;“有大椿者”,不译为“有大椿”,应译为“有种叫大椿的树”。

丙、《庄子·逍遥游》:“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波也。”“有冥海者”,不译为“有冥海”,应译为“有个叫冥海的地方”。

丁、《战国策·齐策》:“齐人有冯谖者,贫之不能自存。”“有冯谖者”,不译为“有冯谖”,应译为“有个叫冯谖的人”。

戊、《庄子·列御寇》:“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玉使秦。”“有曹商者”,不译为“有曹商”,应译为“有个叫曹商的人”。

、关于用在结果分句后的“者”:即“……者,……也”式。

王力先生认为:是判断句的标志。

我们认为:这种“者”与前面的句子或词组结合得很紧,也有指代作用,一般是指代事,可译为“……的原因”。如:

甲、《孟子·公孙丑下》:“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乙、《荀子·劝学》:“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所寄托者,用心躁也。”

丙、《韩非子·五蠹》:“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也。”

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关于“者”字词组作定语:即“……者(中心词)”式。

“者”字词组是以“者”字为中心的名词性的偏正词组。一但“者”字词组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之前或后,中心词就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者”就退居第二位了。如:

甲、《诗经·东山》:“蜎蜎(卷缩)蠋(蚕)烝(久)在桑野。”“者”字词组,用在名词前作定语。

乙、《史记·屈原列传》:“如楚,又因(用)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者”字词组,用在名词前作定语。

丙、《石钟山记》:“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者”字词组,用在名词后作后置定语。

丁、《战国策·齐策》:“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者”字词组,用在名词后作后置定语。

C、作语气词:

它是由指示代词虚化而来的。如:

a《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通弼,辅佐)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者”,不代人,不代事,表停顿语气。但要找,也还能找到指代的对象“……的国家”。

b《史记·楚世家》:“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者”,不代人,不代事,表停顿语气。但要找,也还能找到指代的对象“……的话”。

c《史记·陈涉世家》:“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译:好多哟,陈涉作了王多么阔气!)”“者”,不代人,不代事,只表感叹语气。

d《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者?”“者”,不代人,不代事,只表反诘语气。

e《鸿门宴》:“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者”用在时间词后,表停顿语气。

f《报任安书》:“曩者,辱赐书。”“者”用在时间词后,表停顿语气。

综上所述,“者”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②所:

《说文》:“伐木声也,从斤,戶()声。”

A、作象声词,读,如:

《诗经》:“伐木所所。”

B、作名词,当“意”讲。如:

a《触龙说赵太后》:“恣君所使之。”

b《卖柑者言》:“而独不足子所乎?”

c《汉书·周亚夫传》:“此非不足君所乎?”

C、与“局”、“处”读音相近而相通,作名词,当“处所”讲,如:

a《陈涉起义》:“又间今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次所”,临时驻扎的地方。

b《促织》:“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的耶?”“猎虫所”,捉蟋蟀的地方。

c《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所”,地方。

D、虚化为指代性结构助词,常用在动词、形容词、词组之前,组成“所”字词组。如:

a《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其北陵,文王所避风雨也。”“所”,指代地方,“……的地方”。

b《国语·越语》:“三江环之,民无所移(迁移)。”“所”,指代地方,“……的地方”。

c《国语·越语》:“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所”,指代事物或人,“……的”。

d《国语·越语》:“非其身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所织则不衣。”“所”,指代事物或人,“……的”。

e《韩非子•五蠹》:“故法之所非,君之所取;吏之所诛,上之所养也。”“所”,指代事物或人,“……的”,作主语、谓语。

f《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皆礼之,此所以(之)乱也。”“所”,指代事物或人,“……的原因”,作谓语。

g《商君书·更法》:“(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此两者所以居官而守法,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所”,指代事物或人,“……的原因”。前一个“所”字词组作出了主语,后一个“所”字词组作出了谓语

h《典论论文》:“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所”,指代事物,“……的”。前一个“所”字词组作出了定语,后一个“所”字词组作出了宾语

i《活板》:“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所”,与“为”配合,表被动,译不出。

j《赤壁之战》:“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所”,与“为”配合,表被动,译不出。

“所”字词组,是以“所”字为中心词组的偏正词组,用来指代地方、人或事物,当其指代的对象出现在其后,则它就退居第二位而成为定语。如:

a《史记·剌客列传》:“所善荆卿可使也。”“荆卿”出现,“所善”,为定语。

b《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璧,天下乐共传宝也。”“宝”出现,“所共传”,为定语。

c)《指南录后序》:“二贵酋名曰馆伴(名义上说是来馆陪伴),夜则以兵困所寓舍。”“舍”出现,“所寓”,为定语。

附:关于“者”、“所”:

a“者”、“所”的相同:

都可以作指代性结构助词。

都可以同动词、形容词、词组组成词组。

都可以指代人、或事物。

都可以在句子中作主语、谓语、定语等成分。

b“者”、“所”的不同:

首先是位置不同:“者”在动词、形容词、词组之后,“所”在动词、形容词、词组之前。

其次是表示的意义不同:“者”词组指代的是行为的主动者,是施事者;“所”词组指代的是行为的对象,是受事者。

c)“者”、“所”结合:

“者”、“所”配合为“所者”词组,相当于“所”字词组,“所”为主,“者”为辅。如:

《韩非子·五蠹》:“所养者非所用,所用者非所养,此所以乱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宝”出现,“所共传”,为定语。

E、作语气词:

它是由指代性结构助词虚化而来的,一般表假设语气,多用在誓词中。如:

a)《论语·雍也》:“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译:我如果做了不正当的事的话,老天惩罚我,老天惩罚我!)

b)《国语·越语》:“范蠡请退(隐退),王曰:‘所不掩子之恶、扬子之美者,使其(我自己)身无终(好结果),没于越!”

c)《左传·宣公十七年》:“所为此报,无能涉河。”(译:如果我不报这耻辱, 我不过黄河。)

王力先生称“所”字的这类用法为“假设连词”,我认为不妥,没有根据。

F、通“许”,用在数量词之后,表约数,可理解为副词。如:

a《史记·滑稽列传》:“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

b《史记·留侯世家》:“良殊大惊,随(用目光)之,父(老年人)去里所,复还。”

c《史记·李将军列传》: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

综上所述,“所”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③焉:

它既是指示代词,又有介词的意义,相当于“于其间”、“于之”、“于是”。有的《汉语》书上说它是“兼词”,我们把它当作“特殊的指示代词”,是因为它不单作兼词,还可以作人称代词、作语气词、作疑问代词。

A、作兼词:

用在句尾,作用等于“于(介词)+之(代词)”。如:

a《礼记·檀弓》:“昔者吾舅(公公)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b《冯婉贞》:“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

c《精卫填海》:“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马桑树),有鸟焉。”

B、作语气词:

由于它作兼词常用在句末,有表语气的意味,后虚化为语气词。虽然是纯语气词,无所指代,但也有指出来,让人注意的意味。如:

a《劝学》:“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南方”已指出处所,“焉”无所指代。

b《愚公移山》:“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c《指南录后序》:“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间于以上两类不好分,分不清者两可,可译,可不译。

C、作人称代词:

用于及物动词之后作宾语,作用同“之”,可译为“他”、“它”。如:

a《捕蛇者说》:“谨食之,时而献焉。”“次所”,临时驻扎的地方。

b《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

D、作疑问代词:

(后面再讲)

综上所述,“焉”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④诸:

“诸”字主要作兼词,相当于“之于”、“之乎”之意。用在句中是前者,兼具代词“之”与介词“于”的作用。用在句末是后者,兼具代词“之”与语气词“乎”的作用。如:

A、用在句中:

a《左传·僖公四年》:“昭王之不复(回来),君其(还是)问诸水滨。”“诸”用于复句句中。

b《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宋芮司徒生女子,赤而毛,弃诸堤下。” “诸”用于句中。

B、用在句末:

a《孟子·梁惠王下》:“齐宣王问:‘汤放桀,武伐纣,有诸?’” “诸”用于句末,“这样的事吗?”

b《论语·子罕》:“有美王于斯,韫(皮箱)椟(木柜)而藏诸?求善贾而沽(卖)诸?。”“诸”用于句末,“他吗?”

综上所述,“诸”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无定指:或、莫。

①或:

A、作肯定性的无定指代词:

只能作主语,用来指人、指物。可译为“有的”(有的人或有的东西)。如:

a《孟子·滕文公上》:“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xǐ,五倍),或相什百,或相千万。”“或”,指物。

b《登泰山记》:“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或”,指峰。

c《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或”指人。“或”前出现先行词“左右”,就指其中部分。

d《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或”,指事。连用表并列,能并存;容易误解为连词。

e《欧阳修·朋党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或”,指人。

B、作选择连词:

译为“或者”、“或许”。如:

《史记·封禅书》:“其神或岁不至,或岁数来。”“或”,连用表选择,不能并存。

C、作句中语气词:

起补足音节的作用。如:

“莫之或欺”是“莫欺之”:没有我欺负他。

综上所述,“或”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②莫:

A、作肯定性的无定指代词:

只能作主语,用来指人、指物。“没有谁”、“没有什么”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别”、“不要”(副词),更不能讲作“没有”。如:

a《韩非子·五蠹》:“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莫”,指人,“没有谁”。

b《庄子·养生主》:“奏刀騞然,莫不中音。”“莫”,指物,“没有哪个声音”。

c《史记·屈原列传》:“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莫”指人。

d《左传·宣公二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莫”,指事。“莫”前出现先行词“善”,就指“善事之中”。

e《劝学》:“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莫”,指事。“莫”前出现先行词“神”、“福”,就指“神中”、“福中”。

B、副词:

这种用法是汉代以后才兴起的,直接用“莫”修饰谓语,表示禁止,失去指代意义,相当于“勿”、“别”、“不要”。如:

a《史记·商君列传》:“秦王裂商君以徇(示众)曰:‘莫如商君反者。”

b《岳飞·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莫”字的这两种用法要注意区别。如:

a《公输》: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宋”是先行词,“莫”作主语,有所指代,是第一种用法。

b《赤壁之战》:“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莫”,作状语,表禁止,是第二种用法。

综上所述,“莫”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3、疑问代词:

用来提出问题或表示疑问的代词叫疑问代词。

上古疑问代词可分为三系,各系的语音有分别,指代内容也不同。

汉代后混同,只有“谁”代人、“何”代事较分明。

①第一系:

谁、孰,古属“禅”母字,代人。

谁:古今无变,用不着翻译。

孰:

A、指人或指物:

“孰”前无先行词时,指人相当于“谁”、“哪个”,指物相当于“什么”,表示疑问或反问。如:

a《捕蛇者说》:“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孰”,指人,“哪个”,表疑问。

b《论语·八佾()》:“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件事如果能容忍的话,那么还有什么事不能容忍呢?)“孰”,指物,“什么”,表反问。

c《韩非·外储说左上》:“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孰”,指物,“什么”,表疑问。

“孰”前有先行词时,相当于“哪一个”、“哪一件”,表选择。如:

a《韩非子·定法》:“申不害、公孙鞅,此二家之言孰急于国?”

b《论语·先进》:“师(颛孙师)与商(卜商)也孰贤?”

c《论语·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B、同“与”连用,用来比较人物的高下或事情的得失,意思与“何如”相近。如:

a《战国策·齐策》:“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美”,表比较的方面。

b《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将军孰与秦王”,作宾语,省掉了比较方面。

这种用法是由表选择的“孰”虚化而来,理解和翻译可按选择的意思。

综上所述,“孰”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②第二系:

何、胡、奚、曷,古属“匣”母字,代事物,相当于“什么”。“何”字用法多些,可作宾、定、状语;“胡、奚、曷”用法比“何”少些,一般作状语,有时作状语。如:

a《韩非子·难一》:“令渔耕不争,陶器不窳,舜又何德(动化,施展德行)而化?”“何”,作宾语,“什么”。

b《孟子·滕文公上》:“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前一 “何”,作介词的宾语,“什么”;后一“何”,作谓语,“怎么”。

c《商君书·更法》:“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前一 “何”,作“古”的定语,“那个”;后一“何”,作“礼”的定语,“那种”。

d《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通啥)皆取诸宫中而用之?” “何”,作状语,“何不”、“怎么不”。

e《墨子·公输》:“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矣言之于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两个“胡”,都作状语,“为什么”。

f《韩非子·难一》:“十日而海内毕矣,奚待明年?”“奚”,作状语,“何必”、“怎么”、“为什么”。

g《孟子·滕文公上》:“曰:‘奚冠?’曰:‘冠素。’”“奚”,作宾语,“什么”。

h《战国策·赵策》:“曷为与人称帝王,卒就脯醢之地也?” “曷”,作“为”的宾语,“什么”。

③第三系:

安、恶、焉,古属“影”母字,代处所,可译为“哪里”、“怎么”。

A、安、恶、焉音近而通,通常作状语,表反问。如:

a《国语·越语》:“如寡人者,安与知耻!”

b《孟子·滕文公上》:“今也,滕有仓禀府库,则(就)是厉民而日养也,恶得贤!”

c《孟子·滕文公上》:“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d《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它们也有作宾语的,但较少,置于介词或动词之前。如:

a《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通附)?”“安”,用在动词前,作动词的状语。

b《劝学》:“学恶乎始,恶乎终?”“恶”,用在介词前,作介宾词组的状语。

c《孟子·梁惠王上》:“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恶”,用在动词前,作动词的状语。

(二)介词:

介绍名词、代词或词组与动词发生关系的词组叫介词。

介词同所带的宾语构成介宾词组,作状语或补语,对谓语起修饰或补充作用。

介宾词组可以表示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比较等意义。

1、古汉语的介词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

在先秦,介词都有动词的用法。如:

《战国策·韩策》:“昔齐桓公九合诸侯,未尝不以襄王之命。”“以”,动词。

《战国策·齐策》:“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以”,介词,引进工具。

《论语·述而》:“夫子为卫君乎?”“为”,动词,“帮助”。

《论语·述而》:“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介词。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与”,动词。

《史记·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与”,介词。

《卜辞通篡(743片)》:“癸卯卜,行贞(问):王步自雇(地名)于 地名),亡(通无)巛(灾)。”“于”,动词,“到”。

我们要注意区别介词和动词。

介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能组成介宾词组,才能作状语、补语。

动词,不但能充当句子成分,而且主要是作谓语。

有此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介词,在古汉语中是动词,还没有虚化。“把”、“被”就是这样。如:

《史记·刺客列传》:“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zhèn杀)之。”“把”,动词,“抓住”。

《促织》:“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被”,动词,“受到”。

2、古汉语的介词有两个特点:

介宾词组作补语细现代汉语多,特别是“于”字。如:

《公输》:“子墨子闻之,起于鲁。”“于鲁”,作补语。

《天论》:“繁启蕃长(万物蓬蓬勃勃地生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 “于春夏”、“于秋冬”,作补语。

《孟子·梁惠王上》:“我非受其财而易之以羊也。”“以羊”,作补语。

介词常常省略,介词的宾语也常常省略。如:

《促织》:“试与它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鸡”前省略介词“以”。

《史记·项羽本纪元》:“项羽大怒,曰:‘旦日晌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为”后省略宾语“我”。

4、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乎、自、从、因、由、向等。

下面我们着重讲于、以、为、与四个。

于(於、乎):

作动词:(前面已讲)

②作介词:有四种用法。

A、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到”、“从”、“在…方面”。如:

a《国语·越语》:“越王勾践栖(退守)于会稽之上。”“于”,可译为“在”,介绍地点,作补语。

b《战国策·齐策》:“孟尝君就国(回)于薛。”“于”,可译为“到”,介绍地点,作补语。

c《孟子·滕文公上》:“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 前一 “于”,“从”;后二“于”,“到”。

d《墨子·公输》:“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于”,“在…方面”。

B、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向”、“给”、“对于”。如:

a《左传·隐公元年》:“亟请于武公,公弗许。”“于”,“向”。

b韩非子•五蠹》:“今主人之于言也,说(悦)其辩而不求其当也。”“于”, “对于”。

c《捕蛇者说》:“余将告于蒞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于”,可译为“给”,作补语。

C、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一般用在形容词后。如:

a《国语·越语》:“子苟赦越国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b《捕蛇者说》:“孔子曰:‘苛政(通征)猛于虎也。’”

D、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可译为“被”。如:

a《孙子·虚实》:“善战者致(调动)人而不致于人。”

b《史记·屈原列传》:“内感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E、与“是”字合用,组成“于是”。可作连词,表承接;也可作介宾词组,表示“在这里”、“在这时”。如:

a《鸿门宴》:“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于是”,连词。这种用法极少。

b《捕蛇者说》:“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于是”,介宾词组。这种用法多。

F、与“至”字合用,组成“至于”。由“于”组成的介宾词组作“至”的补语,“至”有“到”的意思,“于”字就译不出。如

……》:“至于今二十年矣。”

综上所述,“于”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以:

它是一个用法最多、最灵活的虚词。杨素达《词诠》里总结了二十二种用法,《古汉语虚词》里有十八种用法。我们摊子它归纳为四种:

①作动词:

A、单独用,当“用”、“认为”讲。如:

a《屈原·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使用、任用。

b《论语·宪问》:“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以”,使用。

c《战国策·齐策》:“……皆以美于徐公。”“以”,认为。

d《战国策·赵策》:“老臣以媪(ǎo)为长安君计短也!”“以”,认为。

e《宫之奇谏假道》:“宫之奇以其族行。” “以”,率领。

B、与“为”字结合,组成“以为”或“以…为…”,可译为:“认为”或“要(用)…做…”。如:

a《史记·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认为。

b《战国策·楚策》:“子以我为不信(语言真实),吾为子先行(带路)。” ——认为。

c《战国策·赵策》:“必以长安君为质,其乃出。”——“要(用)…做…”。

②作介词:

当“以…为…”的“为”字换成一个动作性较强的动词时,“以”字的动作就显示得微弱而虚化。此时有五种情况:

A、介绍工具、对象,当“用”、“把”、“拿”讲。如:

a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以”,介绍工具,“用”。

b《战国策·齐策》“券徧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以”,介绍工具,“把”。

c)《孟子·滕文公上》:“以有若(人名)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的礼节)事之,强曾子。”“以”,介绍工具,“用”。

B、介绍条件、依据,当“凭”、“靠”、“根据”讲。如:

a《指南录后序》:“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身份)行(前往)。”“以”,介绍条件,“凭”。

b《左传·隐公元年》:“问:‘何以战?’”“以”,介绍根据,“靠”。

c《察今》:“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以”,介绍根据,“根据”。

C、介绍方式、标准,当“按”、“以…而论”讲。如:

a《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以”,介绍方式,“按”。

b《孟子·万章下》:“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 “以”,介绍标准,“按…而论”。

D、介绍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a韩非子•五蠹》:“今则不然,以其有功于爵之,而卑其士官也。”(译:现在不这样,一方面因为知识分子有功而封给他们官位,另一方面认为做官的人卑鄙而轻视他们。)“以”,介绍原因,“因为”。

b《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以”,介绍原因,“由于”。

E、介绍时间、方向,可译为“在”、“从”。如:

a《登泰山记》:“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至于泰安。”“以”,介绍时间,“在”。

b《墨子·迎敌词》:“敌以东方来,迎之不坛。”“以”,介绍方向,“从”。

F、与其它词合用:

介词“以”还常常和助词结合为:“可以”、“足以”;和动词结合为:“有以”、“无以”;和指示代词结合为:“是以”、“以此”、“所以”等。如:

a韩非子•喻老》:“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可”,可以;“以”,介词,“拿”,“以”后省“之”。

b《史记·项羽本纪》:“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足”,能够;“以”,介词,“用”、“靠”。

c《孟子·梁惠王上》:“(杀人以梃与刀,)有以异乎?”“以”,介词,“用”,“以”后省“之”。“有以异乎?”有什么用来区别吗?

d《愚公移山》:“河曲智叟无以应。”“以”,介词,“用”,“以”后省“之”。“无以应”,没有什么用来回答。

e《庄子·养生主》:“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是以”,即“以是”、“因此”。

f《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发。’以此知之。” “以此”,即“从这里”、“因此”。

g《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所以…者”,“所”字词组。

作连词:

A、连动词、词组:

用在两个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间,就失去了介词作用而虚化,表目的或结果。如:

a《左传·隐公元年》:“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车二百乘”是“伐京”的方式,一般人认为是状语,但动作性很强,可认为是连动,与“伐京”并列,“以”可译为“来”、“用来”,表目的。

b《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夫人朝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以”可译为“来”、“用来”,表目的。

c《国语·越语》:“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以”可译为“以致于”,表结果。

B、连形容词、词组:

用在两个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之间,与“而”字用法相同。如:

a国语•晋语》:“狐偃惠以有谋,赵衰文以忠贞,贾佗多识以恭敬。”“以”可译为“而且”,表进层。

b《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以”可译为“而且”,表进层。

C、连状语与谓语:

用在头等语和动词谓语之间,与“而”字用法相同。如: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以”可译为“地”,表性状。

D、连分句:

用在第一个分句之前,表原因。如:

a《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以”可译为“因为”、“由于”,表原因。

b《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以”可译为“因为”、“由于”,表原因。

作副词,通“已”,“已经”“停止”的意思。如:

a《史记·陈涉世家》:“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可译为“已经”。

b韩非子•五蠹》:“公私相背也,乃苍颉固以知之矣。”“以”通“已”,可译为“已经”。

c《……》:“无以,则以乎?” “以”通“已”,可译为“停止”。

综上所述,“以”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为:

介词“为”是由动词“为”虚化而来的。

①作动词:

A、本义是用手牵象,作“做”讲。如:

孟子•雍也》:“子游为武城宰。”“为”:做。

B、由“做”引申为:当作、作为、成为、算作、算是、是。如:

《论语·微子》:“夫执舆者为谁?”“为”:是。

C由“做”引申为:帮助。由“帮助”虚化为“给”、“替”。

②作介词:

“为”字作介词比“以”字简单,它通常介绍对象、原因和目的。

A、介绍对象:

a国策•齐策》:“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为”,介绍对象, “给”。

b《孟子·滕文公上》:“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为”,介绍对象,“给”。

B、介绍原因: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取消)冬,地不为人之恶远也辍(限制)广,君子不为小人这匈匈也辍(改变)行。”“为”,介绍原因,“因为”、“由于”。

C介绍目的:

《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为”,介绍目的,“为了”。“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意思。

D、表被动:(讲句法再讲)

作语气词:

“为”居句末,由介词虚化,表反问。如:

a论语•季氏》:“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这种用法,因现“何”组成“何…为…”,可理解为“为…何…”的倒装。

综上所述,“为”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与:

①作动词:

介词“与”也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

①作动词:

 “与”有“给与”、“参与”、“对付”之意。如:

A文天祥传》:“乃书《过零丁洋》一诗与之。”“与”:给。

B、《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蹇叔之子与师。”“与”:参与。

C、《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取君之中驷,与彼下驷。” “与”:对付。

②作介词:

“与”字作介词有两种用法。

A、介绍目的:

由“给与”引申为“替”、“为”。如: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今子与我取之(指国家),而不与我治之;与我置之(指社稷),而不与祀之,焉可?”“与”,引进人物,“给”、“为”、“替”。

B、介绍对象:

由“参与”、“对付”引申为“同”、“跟”。如:

《国语·越语》:“执其手而与之谋。”“与”,引进对象,“同”、“跟”。(可沿用)

作连词:

用在两个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是由介词虚化而来,相当于“和”。如:

A《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匿之。”

B、《赤壁之战》:“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

作语气词:

由连词组“与”用在句末与所连接而虚化。表疑问或感叹。如:

A、《渔父》:“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表疑问

B、《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表感叹

综上所述,“与”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三)连词:

连词是由介词、副词、指示代词虚化而来的。

1、连词与介词的区别:

由介词虚化而来的连词,都有介词的用法,并且二者不易区分。

它们的区别在于:连词只起连接作用,不充当句子成分;介词能和它带的宾语一起充当句子的状语或补语。如:

《论语·微子》:“明日,子路行以告。”——“以”,介词,“以”后省“之”。

《冯婉贞》:“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以”,连词,“来”。

《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以”,介词,介绍目的,“因为”。

《史记·留侯世家》:“为其老,强忍,下取履。”——“以”,连词,“因为”。

《游褒禅山记》:“遂与之俱出。”——“与”,介词,“同”。

《列子·汤问》:“吾与汝毕力平险。”——“与”,连词,“和”。

2、古汉语连词的特点:

古汉语连词也有两个特点:

同一个连词,往往表示多种关系和意义,作用很灵活。“而”字最能体现这一特点。如:

《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后而白章。”——“而”,表并列,可不译。

《公输》:“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智。”——“而”,表转折,“却”。

《邹忌讽齐王纳谏》:“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而”,表顺承,可不译。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而”,表递进,“而且”。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二贵族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而予不得归矣。”——“而”,表因果,“因而”。

《国策·齐策》:“长驱到齐,晨而求见。”——“而”,表修饰,译不出。

用于词或词组之间较多(现代汉语中不需要的地方也用上了),用于分句之间的反而很少,即使用,也不配对,复句的关系多用“意合法”。如:

《捕蛇者说》:“吾徇徇(惶恐不安地)而起。”—— “而”,表修饰,可不译。“而”。

《捕蛇者说》:“虽鸡狗不得宁焉。”——“虽”,表让步,“即使”。不配对。

《论贵粟疏》:“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转折复句,分句间不用连词,而用意合。

古汉语常用连词:

古汉语常用连词有:与、及、而、且、则、况、矧、但、抑、虽、然、苟、若、如、籍、弟、令、故。其中有不少的现在还在用,这类连词,翻译时可以沿用。

下面讨论几个重要的用法较多的连词:

而:

A、“而”的本义是胡须,名词。

B、作连词:

除上面讲述之外,还有用在主语、谓语之间,有时有表示转折、假设的意味,有时只是一般的连接。如:

a《战国策·赵策》:“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而”,用在主、谓之间,表转折。

b《左传·襄公三十年》:“子产而死,谁其嗣之?”——“而”,用在主、谓之间,表假设。

C《国语·越语》:“子而思报父母之仇(qiú,相当、匹敌),臣而思报君之雠(chóu仇敌),其(哪里)有敢不尽力者乎?”——“而”,用在主、谓之间,一般连接,不能译出。

D《五人墓碑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为易其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用在主、谓之间,一般连接,不能译出。

C、作第二人称代词:

它是由“而”、“尔”同音假借而来。

综上所述,“而”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且:

A、作副词:

这种用法,主要是起修饰作用,有时也有关联作用,当“将要”、“尚且”、“姑且”讲。如:

a《段太尉逸事状》:“罪且及副元帅。”——“且”,时间副词,将要。

b)《鸿门宴》:“不者,菲属且为所虏。” ——“且”,时间副词,将要。

c《段太尉逸事状》:“清州野女赭人且饿死。”——“且”,情态副词,尚且,有关联作用。

d)《西门豹治邺》:“西门豹曰:‘喏,且待之须臾。”——“且”,情态副词,姑且、暂且。

B、作连词:

当它用在两个词或两个分句之间,丧失其修饰作用而只有关联作用时,虚化为连词。当它用在句首或段首,有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表示“再说”。有人说是“更端词”、“提挈助词”我认为不必。如:

a《孟子·滕文公上》:“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且”,连两词,“一面…一面…”。

b《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且”,连两词,“既…又…”。

c《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遗憾),且终不令灌促孺独死,婴独生。”——“且”,连两分句,“而且”、“并且”。

d《韩非子·难一》:“且夫以身为苦而后化民者,尧舜之所难也。”——“且”,用在句首,“再说”。

综上所述,“且”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然:本义是燃,动词。

A、作指示代词:

因同音而假借,当“如此”、“这样”讲。如:

a《孟子·梁惠王上》:“河东凶亦然。

b《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这种用法,还常常组成“然则”、“虽然”。这是两个词连用,“然”是指示代词,“则(既然…那么)”、“虽(虽然)”是连词。如:

a《孟子·滕文公上》:“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b《孟子·梁惠王上》:“王曰:‘舍之!……’,对曰:‘然则废衅(同隙)钟与?’”——“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c《孟子·滕文公上》:“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汉国之道)也。”——虽然”,“虽然这样,但是……”。

d《庄子·养生主》:“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虽然”,“虽然这样,但是……”。

B、作连词:

用“然”指示,总与前面的意思密切相关;但用在两个分句之间,就无的指代而虚化,只有关联作用,成为连词,当“然而”讲。如:

a《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岂不遽止,然犹防川。”

b《国语·越语》:“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这种用法,也还是有“如此”、“这样”的意思,也可不译出来。

C、作形容词尾:

这种用法,可译为“地”。如:

a《孟子·滕文公上》:“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

b《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C《捕蛇者说》:“蒋氏大戚,汪然出涕。”

综上所述,“然”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则:

可以作副词,但用得最多的是连词。

A、作副词:

当“就”讲;有时兼表判断,当“就是”、“是”讲。如:

a《国语·越语》:“此则寡人之罪也。”——“则”,就是、是。

b《岳阳楼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就是、是。

以上两例主要是修饰作用,但也有连接主谓的作用。

B、作连词:

连词是由副词虚化而来的。当它用在两个分句之间时,就失去了修饰作用,只有关联作用,虚化为连词,只有承接作用。细分有以下几种情况:

a)表时间上的承接:当“就”、“便”、“于是”讲。如:

《活板》:“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前“则”,就;后“则”,便、于是。

b)表事理上的承接:当“就”、“那么”讲。如:

《孟子·滕文公上》:“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则”,表假设,推测结果,“那么”。

《韩非子·难一》:“贤舜,则去尧之明察;圣尧,则去舜之德化。”——“则”, “就”。

d)表原有情况刚被发现:有“原来已经”的意思。如:

《韩非子·难一》:“韩献子将斩人,郄献子闻之,驾往救之。比至,则已斩矣。”——“则”,“原来已经”。

综上所述,“则”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苟、如、若:

这是一组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相当于“如果”、“假如”、“假使”等。如:

a《国语·越语》:“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b《孟子·滕文公上》:“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c《赤壁之战》:“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大事。”

注意:

A“苟”还可以作副词,当“苟且”讲。

B、“若”还可以作第二人称代词。

综上所述,“苟、如、若”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四)语气词:

语气词又叫语气助词,是用来表示陈述、疑问、推测、祈使、感叹等语气的。

1、学习语气词要注意两点:

文言文的语气词与现代汉语的语气词差别很大:

很多古汉语语气词现在不用了。如句首、句中语气词。

古汉语语气词往往是一个词表多种语气,同时常常与疑问副词、否定副词、疑问代词及叹词配合使用。

文言文的语气词常常连用。两个、两个以上的语气词连用,最后一个决定全句的语气。如:

《游褒禅山记》:“何可胜道也哉!”“也”,陈述。“哉”,感叹。

《师说》:“其可怪也与?”“也”,陈述。“与”,疑问。

《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焉”,陈述。“耳”,陈述。“矣”,陈述。三词组连用,加强肯定。

2、语气词的分类:

语气词按其位置可分为句首语气词、句中语气词、句末语气词三种。

句首语气词:

夫、盖、唯:

句首语气词主要有“夫”、“盖”、“唯”三个,多与发表议论有关,因此又叫发语词。如:

a《国语·越语》:“夫吴之与越也,仇(匹敌)雠(仇视)敌(敌对)战(战争)之国也。“

b《典论论文》:“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毛病)。”

c《书经·秦誓上》:“唯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

关于“夫”:

A、与其它词组合:

“夫”还可以组成“且夫”“故夫”“若夫”“今夫”,这时,“夫”仍然是表示语气,翻译不出来;“且”表另起,“故”表因果,“若”是“至于说到”;“今”不表“今天”,是表示另起一端,大约相当于“现在说到”。如:

a《庄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b《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此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两个句首语气连用

c《岳阳楼记》:“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有些书上解释为“象那”,不对。)

d《论语·季氏》:“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地名)。”

B、作指示代词:

作为句首语气词的“夫”,是从指示代词虚化而来的。作指示代词时,一般充当定语,表示“那”,但指示性较轻,不一定译出来。如:

a《左传·宣公二年》:“公嗾夫獒焉。” ——“那个”

b《国策·齐策》:“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可不译

句中语气词:

句中语气词常用的有两个:“唯”(维)、“也”,主要是引出谓语,无词汇意义,不翻译。如:

a《书经·吕刑》:“蚩尤唯始作乱,延及于平民。”

b《诗经·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c《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

句末语气词:

句末语气词按其作用,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

陈述语气:

在叙述一件事情时,说话者的语气平顺,就是陈述语气。常用来表示。如:

a《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三丈),国之害也。”——“也”,用于判断句末,表示判断语气的加强肯定,不译。

b《韩非子·五蠹》:“古者,大夫(男人)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也”,用于叙述句末,表示加强肯定,不译。

c《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报道一种新情况,“矣”,可译为“了”。

d《国语·越语》:“今越国亦节矣。”——报道一种新情况,“矣”,可译为“了”。

e《国策·齐策》:“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耳”,用于叙述句末,表示限止,可译为“而已”、“罢了”。

f《劝学》:“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yégàn)。”——“焉”,指出来让人注意,不译。

疑问语气:

说话人对一件事提出问题,询问对方或表示自己的态度。它包括询问、反问、测度。询问是有疑而问,等待回答的语气;反问是无疑而问或明知故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语气;测度是介于二者之间,表示将信将疑,象是询问,实是推测的语气。文言文中常用(与)、)、。如:

a《战国策·齐策》:“孟尝君曰:‘冯公有亲乎?”——询问句,“乎”,“吗”。

b《战国策·赵策》:“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译:梁王怎么能够平安无事地了结呢?)——反问句,“乎”,“呢”。

c《论语·季氏》:“无乃尔是过与?” ——测度句,“与”,“吧”。

d《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特指问句(相当于反问句),“与”,“呢”。

e《庄子·盗跖》:“柳下季曰:‘今者阙然数日不见,车马有行色,得微(莫非、恐怕)往跖耶?”——测度句,“耶”,“吧”。

f《庄子·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至极邪?”——询问句,“耶”、“邪”,“呢”。

g《孟子·滕文公上》:“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剥削)陶冶;陶冶亦以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反问句,“哉”,“吗”。

祈使语气:

说话人向听话人提出要求,表示请求、命令或禁止的语气。常用表示。如:

a《左传·隐公元年》:“不及黄泉,无(勿)相见也。”——“也”,与副词“无”配合,表祈使。

b《商君书·更法》:“拘礼之人,不足以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以论变。君无(勿)疑也。”——“也”,与副词“无”配合,表祈使。

c《战国策·齐策》:“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 ——“乎”,表请求,“吧”。

感叹语气:

表示说话人惊喜、赞叹、悲伤、愤恨年语气。常用“夫”、“乎”、“哉”等表示,可分别译为“啊”、“呀”、“啦”。如:

a《荀子·五霸》:“杨朱哭衢涂曰:‘此夫过举跬步而觉跌千里者(…的深谷)夫!’” ——“夫”,表悲伤,“啊”。

b《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乎!吾无罪!”——“乎”,表悲伤,“啦”。

c《五人墓碑记》:“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是何等的痛苦啊)!”——“哉”,表悲伤,“啊”。

(五)副词:

副词是表示形态、性状的词,主要作状语或补语,有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作谓语。它与形容词比,主要意义较虚独立性不强,这是古今汉语相同的。

副词可分为否定副词、范围副词、程度副词、情态副词、时间副词、表敬副词六种:

1、否定副词:

对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给予否定的副词叫否定副词,常见的有“不”、“弗”、“毋”、“勿”、“未”、“非”。

不、弗,表示一般的否定。如:

a《史记·屈原列传》:“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

b《左传·庄公十年》:“小惠未,民弗从也。”

毋、勿:

A、表示禁止、劝阻,相当于“别”、“不要”,常用作“无”。如:

a《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勿”,表劝阻。

b《史记·项羽本纪》:“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毋”,表劝阻。

c《战国策·齐策》:“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无”,表禁止。

B、有时也逐一般否定。如:

a《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勿”,一般否定。

b《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畏秦,欲毋行。”——“毋”,一般否定。

未:

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相当于“没有”;也表一般否定。如:

a《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未尝君子之羹。” ——“未”,“没有”。

b《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未”,一般否定,“不”。

非:

A、用于判断句名词谓语前,否定主谓关系,可译为“不是”。如:

a《韩非子·难一》:“耕、渔与陶,非舜官也。”

b《典论论文》:“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

B、用于动词、形容词前,否定行为或性质,可译为“并不是”、“并不一定”;有时用于假设,可译为“若非”、“若无”。

a《荀子·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非”,“并不是”。

b《国语·越语》:“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若非”。

c《左传·僖公四年》:“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非”,“若无”。

否:

A、与“然”对举,表示“不”、“不是的”,常作独字句。如:

《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须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食褐。’”

B、用在肯定与否定相迭的句子里。如:

《中山狼传》:“丈人附耳谓先生曰:‘有匕首否?’”——“有匕首否?”,“否”,可不译,译为“有匕首吗?”;也可以译为“有匕首、没有匕首?”

2、范围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范围、数量的副词叫范围副词,常见的有“皆”、“举”、“俱”、“备”、“咸”、“尽”、“毕”、“凡”、“率”、“悉”、“仅”、“但”、“徒”、“独”、 “止”、“直”、“第”、“特”、“啻”、“惟”。

皆、举、俱、备、咸、尽、毕、凡、率、悉:

这几个词,古今变化不大,可译为“都”。如:

a《战国策·赵策》:“周烈王崩,诸侯皆吊,齐后往。”——“皆”,“都”。

b《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州由是天祸。”——“俱”,“都”。

c钴鉧潭西小丘记》:“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举”,“都”。

仅:

这个词,古今变化大:“只”、“不仅”、“刚够”之意,和现代汉语同;“几乎”、“将近”、“差不多”之意则是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如:

a《战国策·齐策》:“狡兔三窟,仅得免死耳。” ——“仅”,“刚够”。

b《张中丞传后序》:“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仅”,“差不多达到”。

但:

这是个范围副词,与现代汉语的“只”字相当,不是转折连词。如:

《指南录后序》:“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但”,“只”。

徒、独、第、特、止、直、啻、惟:

这几个词,都作“只”讲。如:

a《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徒”,“只”。

b《柳宗元·愚溪对》:“今吾独招愚者居焉。”——“独”,“只”。

c《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君第重射(射壶、赌注),臣能令君胜。”——“第”,“只”。

d《诸葛亮传》:“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惟”,“只”。

3、程度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所达到的程度的副词叫程度副词。常见的有“至”、“甚”、“极”、“殊”、“愈”、“弥”、“益”、“少”、“颇”。

至、甚、极、殊、愈、弥、益:

这七个词,从古到今用法变化不大。如:

a《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卓王孙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与一钱也。” ——“至”,程度高,“非常”、“很”。

b《黔之驴》:“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甚”,程度高,“非常”、“很”。

c《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君第重射(射壶、赌注),臣能令君胜。”——“第”,“只”。

d成语:“欲盖弥彰。”——“弥”,“更”。

少:

 “少”通常作副词,作“稍微”、“略微”讲,与古代“稍”字不同。古代“稍”字,是时间副词,“渐渐”之意。“少”很少作形容词。如“

《战国策·赵策》:“太后色少解。”——“少”,“稍微”。

颇:

古汉语中,“颇”有两种意思:其一是:“很”、“甚”表示程度高。现在保存这种用法。其二是:“稍微”,表示程度低。现在不用了。如:

a《指南录后序》:“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 ——“颇”,表示程度高,“很”、“相当地”。

b《论衡·别通》:“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颇”,表程度低,“稍微”。

4、情度副词:

表示发生动作行为时的情形、状态的副词叫情态副词。常用“诚”、“殆”、“乃”、“亦”、“宁”、“岂”、“且”、“固”、“盖”等表示。

诚、殆、乃、亦、宁、岂:

a《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关键时刻)也。” ——“诚”,表确定,“真是”、“实在”、“确实”。

b《赤壁之战》:“且彼据长江之险,民为之用,殆未可伐也。”——“殆”,表推测,“恐怕”、“大概”。

c《史记·陈涉世家》:“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乃”,表承接,“于是”、“就”。

d《汉书·张衡传》:“精思傅(通赋)会,十年乃成。”——“乃”,表承接,“才”。

e《赤壁之战》:“蒙冲斗舰乃以千数。”——“乃”,表承接,“竟然”。

f《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古陶器)全。”——“宁”,表选择,“宁可”、“宁肯”。

g孟子·梁惠王上》:“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岂”,表反问,“难道”、“哪里”。

且、固、盖:

这三个词组古今变化大。

A、且:

在连词里讲过。

B、固:

作情态副词,有“本来”、“坚决”、“当然”之意,与现代汉语的“固然”不同。如:

a《肥水之战》:“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人入卫京师,谢安固却之。” ——“固”,“坚决”。

b《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本来”。

C、盖:

用在句首作语气词前面已讲。

用在句中作情态副词,当“大概”讲。如:

《史记·周本纪》:“西伯盖(句中)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句首)益《易》八卦为六十四卦。”

5、时间副词:

表示发生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快慢、连续、频率等的副词叫时间副词。常见 有“今”、“昔”、“曩”、“方”、“正”、“适”、“已”、“既”、“尝”、“欲”、“将”、“且”、“遂”、“辄”、“亟”、“稍”、“曾”、“复”等。

这些词中,有些古今差别不大,有些古今差别较大。下面举几差别较大的,如:

a《隆中对》:“今操已拥百万之众。”——“今”,不是“今天”是“现在”。

b《报任安书》:“曩者辱赐书。”——“曩”,“过去”、“从前”,现在未用。

c《方腊起义》:“民方苦于侵渔,果所在响应。” ——“方”,“正”。

d《中山狼传》:“相持既久,日晷(guǐ,日影)渐移。”——“既”,“已经”。

e《商君列传》:“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辄”,“就”、“马上”、“立刻”。

f《左传·隐公元年》:“亟请于武公,公弗许。”——“亟”,“多次”。

注意:

曾、曾经——尝:

“曾”、“曾经”现在虽然沿用,但古代主要用于表情态,表出乎意料的情态,如:

a《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曾经”,时间副词,“曾经经历”。

b《列子·汤问》:“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曾”,情态副词,“还”。

古代汉语中表示现代汉语的“曾经”,多用“尝”字。如:

《岳阳楼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曾经”。

再——复:

这两个词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

“再”,古汉语是数量词,“第二次”、“两次”之意;现代汉语才是副词。

a《论贵粟疏》:“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再”,“两次”。

b《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第二次”。

古代汉语中表示现代汉语的“再”,用“复”字表示。如:

《诸葛亮传》:“愿诸君勿复言。”——“复”,“再”。

现代汉语的“复”是“重复”之意,“再”之意只保留在成语里。如:

死灰复燃、一去不复返。

6、谦敬副词:

表示对别人尊敬、对自己谦逊的副词叫表敬副词。常见的有“请”、“谨”、“敬”、“幸”、“惠”;“猥”、“敢”、“辱”、“窃”、“伏”等。

这些词常用在对话中,现在保留的只有“请”、“谨”二字。现在没用的可不翻译。如:

a《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臣请”,“让我”。

b《史记·陈涉世家》:“徒属皆曰:‘敬受命。’”——“敬”,“恭敬”。

c《诸葛亮传》:“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効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敢”,不译。

d《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窃”,“私下”。

三、词序:

词序是指词在句子中的次序。

(一)正常词序:

古今词序基本是一致的:主语前,谓语后;动词前,宾语后;定语、状语在前,中心词在后;中心词在前,补语在后。

古今词序不同主要表现在宾语的位置和数量词的位置两个方面。这是两种特殊正常词序:

1、宾语的正常位置:

古代汉语中,不但动词能带宾语,介词也能带宾语,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宾语前置,这是正常的。

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宾语不一定前置,只有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才前置。如:

a《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何有”即“有何”。

b《韩非子·难一》:“方此之时,尧安在?”——“安在”即“在安”。

c《战国策·赵策》:“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曷为”,即“为曷”。

d《韩非子·显学》:“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孺墨之诚乎?”——“谁使”即“使谁”;“谁”是兼语。

在有“不”、“未”、“莫”否定词的否定句中,宾语前置。如:

a《庄子·知北游》:“狂屈(人名)中(心中)欲告我而不我告。”——“不我告”即“不告我”。

b《庄子·盗跖》:“丘虽不吾誉,吾儿不自知耶?”——“不吾誉”即“不誉吾”

c《庄子·秋水》:“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莫己若”即“莫若己”。

2、数量词的正常位置:

古汉语中,数量词修饰名词时多放在后面,修饰动词时放在前面。如:

a《木兰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十二卷”在名词“书”后。

b《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以乘(四)韦(熟牛皮)先,牛十二,犒师。”——“十二”在名词“牛”后,无量词。

c《诸葛亮传》:“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三”在动词“往”前,无量词。

(二)倒装:

所谓“倒装”,是为了达到种修饰目的而把句子的正常词序颠倒过来。

1、动宾倒装:

为了强调宾语,在动词之前加“是”、“之”、“之为”,把宾语提前。如:

a《孟子·滕文公上》:“鲁颂曰:‘戎狄是膺(打击),荆舒(楚)是惩。’”

b《左传·僖公四年》:“岂(我)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c《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如子之言,我且之用之使之论;我何以报子?”

d《左传·宣公二年》:“我之怀矣,自诒(留给)伊慼,其之谓矣。”

e《曹操·求贤令》:“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2、介宾倒装:

为了强调介词的宾语,把宾语提前。如:

a《孟子·滕文公上》:“江汉濯之,秋阳暴之,皜皜乎不可尚(超过)已!”

b《荀子·议兵》:“楚人鲛革、犀兕为甲,畅通无阻如金石。”

c《韩非子·五蠹》:“圣人不期修(守)古(古法),不法常可。”

3、定语和中心词倒装:

为了突出中心词,把定语后置。如:

a《史记·刺客列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

b钴鉧潭西小丘记》:“其石之突怒僵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4、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谓语可提前。如:

a《孟子·滕文公上》:“大哉尧之为君!”——感叹句

b《孟子·滕文公上》:“君哉舜也。” ——感叹句

c《论语·颜渊》:“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 ——疑问句

四、省略:

省略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句子省掉某一个或几个成分。

省略的条件,古今是相同的:一是对话省,二是承前省,三是蒙后省。

省略的内容有五种:

(一)主语的省略:

这是说,在逻辑上应有主语,而形式上没有主语。如:

1《曹刿论战》:“公曰:‘小大之狱,(吾)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此)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对话省

2《史记·刺客列传》:“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他们)皆亡。” ——承前省

注意:省去主语句与无主句是不同的。无主句是句子没有主语,找了找不出来。如:

1《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主句,主语找了找不出来。主语是泛指的,随便哪一个都行。

2《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无主句,主语找了找不出来。主语是泛指的,随便哪一个都行。

3《左传·僖公三年》:“三年春,不雨,夏六月,雨。”——无主句,主语找了找不出来。述说自然现象。

3《捕蛇者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无主句,主语找了找不出来。用“有”表呈现。

(二)谓语的省略:

在对举的句子里,当一个句子用了动词谓语,另一个句子相近或相同的动词谓语就可以省略。如:

1《左传·隐公元年》:“制,巌邑也,虢叔死焉,它邑唯命(是听)。”

2《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都不过)五之一,小(都不过)九之一。”

3《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相告)。……小大之狱,须不能明察,必以情(断理)。”

(三)介词的省略:

主要是:“于”、“以”。如:

1《战国策·齐策》:“民扶老携幼,迎君(于)道中。”

2《战国策·燕策》:“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四)宾语的省略:

动词或介词的宾语都可省去,翻译时可用“之”等补上。如:

1《鸿门宴》:“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之)一生[不熟]彘肩。”——动词宾语的省略。

2《庄子·养生主》:“吾见其为(之)难,怵然为(之)戒,视为(之)止,行为(之)迟。” ——介词宾语的省略。

3《战国策·齐策》:“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此)告。” ——介词宾语的省略。

4、《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公使(人)谓之曰:‘尔何知[你知道什么]!中寿[如五六十岁死],尔墓之木拱矣!。” ——兼语的省略。

(五)定语修饰的中心词的省略:

即用定语兼代中心词。如:

1《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的人)或引相如去。”

2《过秦论上》:“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之人)云集,赢[]粮而景[通影]从。”

3《左传·隐公元年》:“公曰:‘多行不义(之事),必自毙,子姑待之。”

五、句式:

古今汉语的句式基本相同。

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可分为: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

根据谓语的性质分,可分为:叙述句,即动词谓语句;描写句,即形容词谓语句;判断句,即名词谓语句。

关于古汉语的句式,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意念上的被动句:

这种被动句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如:

《狱中杂记》:“又以其氏以不孝讼其子,左右邻(被)械系入老监,号呼达旦。”

(二)形式上的被动句:

用一定的词汇形式表示被动。现代汉语加“被”字,古汉语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动词后面加介词“于”引进主动者,另一是在动词前面加助动词“见”、“为”、“被”等表示被动。如:

《孟子·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华夏族,汉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加“于”表被动。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勇气闻于诸侯。” ——加“于”表被动。

《韩非子·五蠹》:“仁义脩则同则见信,见信则受事。” ——加“见”表被动。

《商君书·更法》:“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反对)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訾于民。” ——加“见”、“于”表被动。

《韩非子·五蠹》:“有疏则为强国制矣。” ——加“为”表被动。

《史记·屈原列传》:“数十年,竟为秦所不。” ——加“为”、“所”表被动。

《鲁仲连传》:“以万乘之国被困于赵。” ——加“被”、“于”表被动。

但“于”、“见”、“为”、“被”等字,并不是被动句的标志。如:

《左传·襄公八年》:“寇不为害,民不罢病,不亦可乎?” ——有“为”字,但不表被动,是主动句。

《韩非子·显学》:“公曰:‘是故力多则人朝,力寡则朝于人。” ——有“于”字,但不表被动,是主动句。

《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有“见”字,但不表被动,是主动句。

《荀子·赋》:“功被(普及)天下。” ——有“被”字,但不表被动,是主动句。

(三)特殊的动宾关系:

动宾之间不是一般的支配关系,即不是使动、意动关系,我们叫特殊的动宾关系。翻译时往往应加上适当介词。如:

《左传·宣公二年》:“提弥明。”——目的关系,“死”,为动,“为之死”。

《韩非子·内储说上》:“人之涂其体,被濡衣而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方向关系,省略介词“向”,“走向火”。

《曹操·严败军令》:“故赵括之母,乞不。” ——因果关系,“因括失败而受坐”。

《史记·项羽本纪》:“吾宁,不能。” ——方式关系,省略介词“以”,“以智来斗”、“以力来斗”。

(四)判断句式:

古汉语的判断句,多通过词序或借助其它词来表示,一般少用判断词“是”、“为”来表示。如:

《赤壁之战》:“刘备,天下枭雄。”——通过词序来表示。

《孟子·滕文公上》:“夫以百亩之不为己忧者,农夫也。”——借助助词“也”来表示。(“者”,复指强调,与判断关系不大。)

《战国策·齐策》:“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借助助词“也”来表示。

《韩非子·五蠹》:“从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而衡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借助助词“也”来表示。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借助副词“非”兼表判断。有时用“皆”、“乃”、“必”、。“即”、“则”来表示。

《左传·隐公元年》:“颖考叔为颖谷封人。” ——借助判断词“为”来表示。有时用“是”、“唯”来表示

《孟子·公孙丑上》:“尔为尔,我为我。” ——借助判断词“为”来表示。

《战国策·赵策》:“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士也。” ——借助判断词“为”来表示。

《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借助判断词“是”来表示。

(五)疑问句式:

古汉语中,常用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构成凝固的疑问格式来表示疑问。这些凝固格式可分为六种:

①“不亦…乎”:

可译为“岂不是…吗?”表反问。如:

A、《论语·学而》:“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

B、《韩非子·五蠹》:“外内称恶,以待强敌,不亦殆乎?”

C、《国语·越语》:“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②“无乃…乎”:

“无”,动词;“乃”,副词。可译为“恐怕…吧?”表测度。如:

A、《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劳师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B、《国语·越语》:“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③“何以…为”、“何…为”:

“何”,代词;“以”、介词;“为”,副词。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或“要…做什么?”,表反问。“何”可换为“安”、“恶”、“奚”。如:

A、《论语·颜渊》:“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文彩)为?”

B、《史记·淮阴侯列传》:“大丈夫定诸侯,戏为真王,何以假(代理齐王)为?”

C、《庄子·逍遥游》:“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鸿门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④“如何”、“若何”、“奈何”:

可以译为“怎么?”“怎么办?”。其中“如”、“若”、“奈”,在古代音近相通,有“处理”的意思。如:

A、《战国策·齐策》:“孟尝君曰:‘市义奈何?”

B、《三国志》:“今绍方来而弃之东,绍乘人后,若何?”

C、《……》:“明耻教战,珠江杀敌也,伤其乃死,如何勿重?”

⑤“如(若、奈)…何”:

可以译为“对…怎么办?”,表询问。如:

A、《左传·隐公元年》:“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B、《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C、《滑稽列传补》:“巫妃、三老不来还,奈之何?”

“如(若、奈)之何”:

可译为“怎么能?”用在动词前,表反问。如:

A、《左传·成公二年》:“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B、《论语·微子》:“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名分),如之何其废之?”

(六)特殊描写句:

用定语和中心词作谓语,来描写主语的句子叫特殊描写句。如:

A、《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B、《促织》:“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

(七)副词谓语句:

古代汉语中,有的副词,特别是程度副词、表态副词,常作谓语。如:

A、《战国策·齐策》:“由此观之,王之敝矣。”

B、《赤壁之战》:“破曹军矣。”

C、《史记·陈涉世家》:“天下苦秦矣。”

D、《封建论》:“其不查变也矣。”

补讲两篇文选:

一)《书褒城驿壁》(略)

二)《报刘一丈书》(略)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20 02:54 , Processed in 0.06757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