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世界姚氏宗亲网 返回首页

姚文长的个人空间 http://bbs.sjyszq.com/?12914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研究》面授记录(姚文长)

已有 1144 次阅读2017-1-5 10:18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 记录, 语文, 中学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研究》面授记录

教材:无。结合自学《中学语文教学法》,武汉师院、西南师院、北京师院等十二院校中文系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时间:一九八三年七月十八日至八月五日(83年春期)

地点:西南师范学院

讲师:沈遂生

我搞这个课才两年,以前就搞中学教育。原在北方,四川就到过重庆,其它地方也没去过。我今年五十,在坐的有的可能比我大。学校给我三个半天稿讲座,我感到为难。

我只讲四个问题;各种文体的教学,我们用上海的电视片《教学动向》来代替,从明天起,连续看三个晚上。

这个学科是粉碎四人帮后才开始重视的。因此,这门课比较单薄,有好些问题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一、中学语文科的性质和任务:

(一)语文的含义和性质:

1、语文的含义:

有的说是语言、文字,有的说是语言、文学,有的说是语言、文章。

叶圣陶先生根据四九年提出这个名称的情况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因此,语文的含义应是语言、文字。它包含了文学、文章。

2、语文的性质:

工具性。

思想性。

知识性。

文学性。

语文的性质应是以工具性为主,但不是纯工具课。但更不是单纯的思想课、知识课或文学课。

(二)中学语文的任务:

培养阅读、写作现代文的能力,培养阅读浅近的古代文的能力。

此外,还有思想教育,或叫情操道德教育,有的叫审美教育。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几个关系:

(一)语文形式与思想内容的关系:

这个关系,传统叫文道关系。为了避免误会,我们不采用传统提法。

在这一关系中,我们要注意:

1、语文形式和思想内容统一。

在这一关系中,大家统一的看法就是文道统一,即语文形式与思想内容统一。

2、语文教学必须从语文形式入手。

抓住表达思想的字、词、句、段来分析,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海教育局局长黄伟提出:“立足于文,以文悟道。”

(二)语文知识教学与语文训练的关系:

语文知识包括语文教材方面的知识(字、词、句、等)和与语文有关的理论知识(语音、词汇、修辞、逻辑等)。

语文训练包括听、说、读、写。

在这一关系中,我们要注意:

1、语文知识教学要为培养语文能力服务。

用知识教学代替语文训练是不对的。

知识和技能是构成语文能力的要素。知识多,没变为技能是不算能力的。没有知识,通过反复模仿,可能学到技能,但学得慢。

2、语文知识教学要通过语文训练求进行综合教学。

有些人复习语文,就专门复习语文知识,那是不对的。

要通过听、说、读、写超生语文知识的教学,以综合教学为主,已成为语文教学发展的倾向。

(三)培养语文能力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能力包括知识和技能。但不是简单地相加。

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等。观察力是眼睛和窗户,想象力是翅膀,记忆力是仓库。

任何能力是以智力为前提,能力的形成,依靠智力的发展,但又是相互转化的。

在这一关系中,我们要注意:

1、发展智力要通过语文知识和语文训练来进行。

2、发展智力主要是发展思维能力。初中重点形象思维,高中是逻辑思维。

3、注意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听、说、读、写的关系:

这是四项相对独立而又联系的语文能力。

在这一关系中,我们要注意:

1、全面地培养学生听读(接收)和说写(表达)的能力,理解与表达相结合。

一般认为:听读容易说写难。但不全是不是样,各有二重性。听读是被动的,自己无法控制别人,需要尤其是的语言材料,因而难;说写是主动的,自己可以控制,不懂就不用,因而易。

2、在侧重培养读写能力的同时,注意听说能力的培养。

四只脚,有两只长点。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书面语是口语的典范。

(五)教与学关系:

有人说教与学的关系就是讲与练的关系,这不对。讲,不能包括教的全部;学,不只是练。讲和练是两个事,教与学是一个事的两个方面。

在这一关系中,我们要注意:

1、发挥两个积极性,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不是教与学,而是教学生学。因此要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2、千方百计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3、科学训练为主,取代繁琐分析讲解的教法。

分析讲解的教法,是习惯的教法,而不是传统的教法。如师塾就不用分析讲解的教法。

要“精讲多练”,训练是教师指点下的练。现在练得太多,因而有人改为“精讲巧练”。当时提出“精讲多练”是为了反对“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的,在当时是一大进步,如果把它作为教学原则,是不够的。现在改为“巧”,是不是就很好呢?也不见得。

最近,有不少人提出:教师应做导演和教练,应指导学生当好演员和运动员。这就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这样,“困惑则解,事半功倍。”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

北京十三中培养学生“读、画、批、写”,上海育才中学培养学生“读读、议议、写写、练练”,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都是教为了不教。

自学能力包括两个方面:

⑴阅读能力:

要熟练地运用工具书,解决字、词、成语、典故等。

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边读边对课文的内容、形式进行分析;边读边划,把重点、难点勾画出来;边读边写,写出心得,进行评论。

培养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帮助理解,作摘要笔记,编卡片等。

⑵写作能力:

①有见闻,就有所思有所感,及时行成文字,养成习惯。

②每逢动笔,尽力在文字(包括标点)上下功夫,培养他们字斟句酌,咬文嚼字。

③培养学生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

(六)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我们的汉语,是父母语,除了课堂外,随时都要可以学。语文知识的学习,不要局限于课本,要靠课外大量的阅读。

在这一关系中,我们要注意:                                                                 

1、加强课堂教育,同时重视课外的阅读和写作。

2、以课内带课外,(或叫立足课内,放眼课外,即用课内指导课外),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

3、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如听广播等。藏(课堂学习)息(课外学习)相辅。

除以上关系外,还有一些关系,如:启发思维与激发情感的关系等,不详讲了。

我们要看的电视片中,陈钟良讲的《奇特的激光》,这些关系就处理得很好:

1、在语文形式与内容方面,从形式入手,找出关键句子,解决分段、分层:

全篇的分段:性质制造用途。为什么这样安排?这是从现象到本质,符合认识过程。

性质的分层:首先其次第三。为什么这样安排?这是从本质到现象,是因果关系。可不可以颠倒?……。可不可以用设问过度?……。

这里可见,说明文的条理,反映了它内容的逻辑性。

2、发展学生思维与语文训练相结合。

3、教与学的关系处理很好,分不清哪里是讲、哪里是练。

4、课内课外关系也处理得很好。

三、中学语文教材及其改革:

(一)教材史:

本世纪初的二十多年,和封建教育有关。开初的语文,只考八股文的汇编;后来又以文言文为主,如《诗经》、《离骚》。

“五四”以后,1920年,白话文才在中学语文中取得合法地位,也只是小说。

三十年代开始,在叶圣陶、朱自清等的倡导下,才开始建设本民族的科学的语文教材。

四十年代,解放区在语文教材研究方面,取得了好成绩。

解放后,以解放区的教材为蓝本。

1956年——1958年,采用文、汉分科的教材。没有根据读写训练的要求,与本民族的特点不适合。

1958年后,文、汉又合起来。

1963年,颁布大纲后的一套教材比较好,缺点也比较多。篇目不少,不稳定。

1977年开始编写的一套,叫试用课本。现在定下来作正式课本,五年不变。这是建国以来没有先例的。

(二)通用教材的特点和使用:

1、教材的特点:

知识综合,以读写训练为主线。

按体裁组合单元,每单元有明确的要求,重点单元与非重点单元穿插。

分量适中。

知识短文体现了训练的重点。这是经过反复修改的。

加强了语文基础训练。如原来《鸿门宴》的思考和练习中刘项成败的原因就不是语文基础训练,因而删去。这基础训练包括读、写、说、篇章结构等,为语文教师加强训练提供了条件。

这套教材的缺点是写作教材缺乏严格的计划,没有周密的系统的安排。

2、教材的使用:

认真学好大纲,深刻领会大纲精神,掌握大纲内容。教材是大纲的具体化。

通读全套教材,领会编辑意图,掌握编排体系,掌握各册内容。了解重点单元与重点单元、或非重点单元的内在联系,了解注释、练习、知识短文与课文的联系。这样就可以减少语文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充分利用课文的注释、思考练习和附录。对于作家、科学用语,只要注意书上的注释就够了,不要旁征博引。思考练习是有史以来最好的。

充分地了解和熟悉学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计划性和盲目性,吃透两头。

(三)教材改革:

中学的语文教材主要有综合性的和分科性的两大类。

综合性教材是一个课本。如我们现在的教材是这样的;香港的课本,日本的课本,英、德、法的课本也是这样的。

分科性教材如我们1957年用的:文、汉分科。苏联的教材也是这样的。

我们的倾向是读、写分科。现在已有两套这样的教材了:一套是上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的“三三制”重点中学试用教材,另一套是中央教学科学院出版的《语文》。

今后改革的结果是多种教材并存,互相比较,互相竞争。

两类教材各有优缺点:

综合性教材方便教师,但系统性较差;分科性教材对教师要求要高一些,但教材体系完整。

目前教材,阅读偏易,这是综合性教材的缺点。

除了以上分科外,还有其它分科,如文、白分科等。

四、中学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及其选例:

(一)常用的方式方法:

原来只研究教法。近年来,开始注意学生的学法。

教学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有传统的、有革新的、有从国外借鉴来的(如谈话法、提问法、串讲法等)。由于标准不一,分出的方法就有所不同。

1、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分,有读、问、议、讲、练等方法:

读:有朗读(包括领读、跟读、齐读、单人读、分角色读、轮读、轻读、重读等),默读(包括精读、略读、跳读、速读等)和背诵。

问:既是传统的教法,也是目前引起重视的方法。一方面是学生问:让学生预习,去发现问题,老师引导解决。另一方面是老师问:课堂设计,就是要设问。

议:就是讨论。

讲:是一种用得多的方式方法,包括讲解、讲述、串讲等。

练:可分为口头练、书面练;技术性的练、创造性的练。

以上是从师生的活动方面来分的。

2、从处理教材的方法来分,有比较、辩正、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方法:

比较:用相同、相似的作类比,用不同的作对比。

辩正:分辨正误。

归纳:从个别到一般。

演绎:从一般到特殊。

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剖开来研究。

综合:分析之后,一定要综合,有利于加深理解。精读是分析性的阅读,略读是综合性的阅读。

此外还有:单元教学法(一篇带多篇,每单元有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泛读课文),一文多次教学法,一次多篇教学法,先写后读教学法等。

(二)方式方法的选用:

叶老说:“教学有原理、有方法,……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巧于变化。”但不是任意的。选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方法要适应大纲要求和教材编排体例。

②方法要符合教学的目的,有利于语文训练的提高。

③方法要符合学生实际,逐步提高学生要求。

④发挥老师的优势,扬长避短,教学相长。

⑤从自己的教案出发,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不断创造新条件。

要注意选用灵活交错的方式方法,多用问、读、练代替讲。

(三)关于课文教学:

1、对习惯教法的解剖:

①教学内容宠杂,面面俱到。

②教学方法是以老师的主观主义的、繁杂的讲解为主,教学程式化,按解题、解词、分段、归纳段意、归纳中心、写作特点的顺序来讲。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少、慢、差、废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只有利于老师练嘴。

2、对近年来的趋势分析:

①加强课堂教学的计划性、针对性,一课一得,不能面面俱到。

②立足于导,着力于练。

③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④探索、建立新的教学程序。

一般学科的教学过程为:感知教材═►讲述教材═►巩固知识═►复习、练习。它不单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是一个实践过程。

据此,语文课一般分为:预习═►讲读═►练习。吕淑湘主张在课内阅读预习。

有的叫它为: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

还有的说是:自读指导═►精读指导═►练习。

(四)关于作文教学:

1、作文教学过去存在的问题:

①目的任务不明确。

这是几千年科举考试的影响,认为作文是敲门砖。

②作文内容狭窄。

③批改方式单一,只有教师书面批改。

2、近年来改革作文教学的做法:

扩大作文的内容范围。

反映客观事物、反映生活的,阐述评论课文或课文读物、电影、电视节目的以及处理日常生活或事务的都要可写。

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作文训练。

在口头作文的基础上提高书面作文。口头作文的优点是节省时间,便于批发,便于互相交流。

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拟提纲、听写故事、看图作文、改写、速写、缩写、扩写等都要是单项练习。

命题作文与自命题(老师提条件)作文相结合。

加强作文方式方法的指导。

学生作文分四个阶段:观察、构思、表达、修改。

我们要处理好独立思考与老师指导的关系。

作文指导,不只是课内的集体的指导,而应课内外结合,集体与个别结合。

改革作文的批改与评讲。

批改,除老师书面批改外,可以让学生自改、互相改、集体改(注意选有典型性的),也可以老师口头批改,当面批改等。

五、各种文体的教学:(看录像)

(一)说明文教学:

《奇特的激光》

(二)散文教学:

《荔枝蜜》

(三)小说教学:

《荷花淀》

(四)议论文教学:

《魔鬼的笛音》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20 02:22 , Processed in 0.05270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