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世界姚氏宗亲网 返回首页

姚文长的个人空间 http://bbs.sjyszq.com/?12914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外国文学》(上)面授记录(姚文长)

已有 1186 次阅读2017-1-21 10:25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 外国文学, 面授, 记录

《外国文学》(上)面授记录

教材:《外国文学五十五讲》上册,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时间:一九八三年七月十八日至八月五日(83年春期)

地点:西南师范学院

讲师:沈代新、杨思聪

第一章  古希腊文学(沈代新讲)

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最早的文学,是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的文学。古希腊文学的发展,是和社会发展一致的。它的发展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其文学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第二阶段:即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其文学主要成就是悲剧、喜剧和文艺理论。

第三阶段:即奴隶社会没落崩溃时期,其文学主要成就是新喜剧。

一、希腊神话:

神话讲的是神和神化了的英雄故事,它是古代人民通过自己的幻想,对社会和自然现象的艺术反映,它表达了人们征服、改造自然的愿望和理想。

(一)神话的产生:

知是产生在人类社会的童年时代,人的生产力非常低下、人的智识非常贫乏的时期。因此,人不能用科学的知识来认识、解释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只能凭他们自己的生活体验,想当然来解释这些现象。他们认为神在支配着这一切,一切都是神的化身。除了认识自然外,他们还想征服、改造自然,因此,按理想想象出神化了的英雄。这就是神话的产生。

(二)神话的分类及其内容:

神话可分为两个部分: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1、神的故事内容:

关于开天辟地、神的产生、神的世系:

 

 

 

 

 

 

⑵关于奥林匹斯的众神统治:

关于神的日常生活:

关于人类的起源和生产知识的传授:

普罗米修斯造人,把天火偷给人间,传授生产知识;农神得墨特尔传授农业知识。

2、英雄传说内容:

关于民自然作斗争的:如赫拉克勒斯、奥得赛。

关于侠义性的:扶弱救小,剷除强暴,与社会斗争有关。如特洛亚。

3、神话的艺术成就和意义:

成就:

在创作方法上,神话是现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有现实主义因素和浪漫主义因素。

在表现手法上,神话是人神同形同性,富有艺术魅力。

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神的形象。

⑵意义:

是认识古希腊的宝贵资料,是希腊艺术的土壤。

二、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反映的是特洛亚战争。这个战争是确有其事的。特洛亚相当于土耳其的一个地方。战争经过了准备、战争、搬师回程各十年,共三十年的时间。最初,只有一些片断的反映这次战争的诗,后来由盲人荷马收集整理。

(一)荷马史诗的情节和主题:

1、《伊里亚特》的情节与主题:

情节:

见《语文函授辅导》第三期3840页。

主题:

通过特洛亚战争的描写,歌颂了英勇善战、维护集体利益、为集体建立功勋的英雄人物。它从正面歌颂了英雄的英勇善战、杀人劫货和强烈的集体观念;用谴责胆小鬼、怕死鬼和自私自利者,从侧面烘托了英雄形象。

2 、《奥德赛》的情节与主题:

情节:

见《语文函授辅导》第三期41页。

主题:

歌颂了在自然斗争和社会斗争中英勇机智、坚毅顽强的英雄,表现了人定胜天的思想及小可以胜大的思想。

(二)荷马史诗所反映的社会特点:

荷马史诗反映了公元前9世纪至8世纪希腊社会的情况,它广泛地反映了希腊从原始社会过渡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情况和当时希腊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它是希腊古代生活的“百科全书”,是研究古希腊的宝贵文献。人们把荷马史诗反映的时代叫“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

“荷马时代”的特点如下:

1、进入了青铜时代。

2、进入了父系为中心的时代。

3、是一夫多妻到一夫一妻的过渡时代。

4、社会制度是奴隶民主制。

5、阶级和私有制开始萌芽。

6、工、农技术比较发达。

7、重视祭祀和葬礼。

8、重视体育活动。

(三)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

1、结构单纯严谨,具有高度的概括力。

2、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要了解阿喀琉斯、赫克托尔、奥德赛(俄底修斯)的个性。

3、语言形象、准确,体现了口头文学的特点;常用比喻和重复的手法。

三、古希腊戏剧:

古希腊文化是以雅典为中心的。当时的社会制度是奴隶民主制。这样的制度下,工商业发展了,人的思想活跃了,戏剧便在这时发展起来。农牧区来源于酒神祭祀时的颂歌。

(一)悲剧:

1、悲剧的特点:

取材于古希腊希腊神话,反映古希腊的民主斗争,歌颂为民主和正义斗争的英雄。

主人公是神、英雄或不平凡的人,是正面的人物,结局可悲而道义是正确的。

冲突是人和命运的冲突。

形式方面,歌舞多,有对话,有合唱队,同时入场的只有三个人。

2、三大悲剧的诗人:

埃塞库罗斯:代表作《普洛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代表作《俄荻浦斯王》。

欧里庇得斯:代表作《美狄亚》。

(二)喜剧:

1、喜剧的特点:

取材于现实生活,对时事政治进行讽刺和批评,具有政治讽刺性。

形式方面,常用夸张手法,看起来滑稽可笑,实际很严肃。

2、喜剧的诗人:

阿里斯多托分:代表作《阿卡奈人》。他是喜剧之父。他的喜剧是旧喜剧,不同于米南德的新喜剧(风俗喜剧)。

 

第二章  中古欧州文学和但丁(杨思聪讲)

一、概述:

(一)中古社会分期:

1、历史分期:

在公元476年,由于北方蛮族入侵,古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了中世纪,即封建社会。其历史分期为:

511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初期。

1215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的中期。

1617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的晚期。

这是历史的分期,不是文学分期。

2、文学分期:

所谓中古欧洲文学,是指前两个时期。

(二)中古文化的特点:

中古文化的特点是基督教会垄断了文化领域。骑士文学也十分流行。

在教会文学统治下,欧洲中世纪的文学是最落后的、最黑暗的时代。但是,人民的文化、人民的文学并未绝迹,仍在顽强地发展。

(三)封建文学:

1、教会文学:

《圣经》的介绍:

《圣经》分《旧约》和《新约》两部分。

《旧约》内容是公元前十三世纪到公元三世纪的事件,叙述世界人类的起源以及法典、教义、格言等。

《新约》内容是耶苏的传说,言行,基督教的早期发展情况等。

教会文学的内容:

①宣扬上帝至上。

②宣扬禁欲主义和出世主义。

2、骑士文学:

骑士文学的特点:

骑士文学在欧洲中世纪是最流行的,它是描写骑士冒险和爱情的贵族阶级的文学。

骑士文学的主人公是骑士。骑士是封建的武士,他们以忠君、护教、尚武为行为准则,以为贵妇人赴汤蹈火为荣誉。

骑士文学的代表作:

封建文学主要是英、法、俄三国文学,而骑士文学则以法国为主。普洛旺斯的《破晓歌》是其代表,语言清新而优美。恩格斯评价高。

骑士文学的进步性:

骑士文学又叫骑士抒情诗。产生于11世纪,到13世纪逐渐衰微。

骑士文学有其进步性:

骑士锄强扶弱,多多少少反映了人民的思想。

骑士忠君,有一定的爱国主义成分。

骑士文学是最早的浪漫主义作品,它开始注意细节和人物心理刻画,初具长篇小说的规模。

(四)人民文学:

1、英雄史诗:

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大不如荷马史诗。

早期的英雄史诗,基本未受基督教的影响,以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为代表。

晚期的英雄史诗,以法国的《罗兰之歌》为代表,此外,应记得有西班牙的《熙德》、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国的《伊戈尔远征记》。

2、城市文学:

城市文学的产生:

它的产生,同发展中的城市斗争和城市的工商业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城市文学的特点:

总的讲:是反映市民的愿望。

具体讲,有以下几点:

多是民间创作,取材于现实生活。

揭露讽刺贵族、僧侣,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精神。

歌颂市民阶级的聪明、机智的才能,充满乐观精神。

嘲笑市民的利己、自私、狭隘。

主要手法是讽刺,风格简单朴素,语言生动、鲜明,时有粗俗。

⑶代表作:

法国的《列那狐传奇》。

二、但丁的《神曲》:

但丁是世界第一流的作家,是黑暗的中世纪的一颗明珠,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个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的一位诗人。他在他的代表作出了《神曲》里总结了中世纪的文化,同时透出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一)《神曲》的创作背景:

《神曲》是作者处于厄运之中的发愤之作。

但丁有两件不幸之事:一是失恋,二是政治上的挫折。

(二)《神曲》的结构、人物和主题:

1、结构:

《神曲》分地狱、净界、天堂三部分,它们的中心分别是罚罪、涤罪、至善者升天。

2、人物:

维吉尔象征的是理性和哲学。

贝亚德象征折是信仰和神学。

3、主题:

反映新旧交替的时代,个人和人类怎样从迷惘和错误中经过苦难和考验,达到真理和至善的境地。

(三)《神曲》意义和它的二重性:

1、《神曲》进步意义:

《神曲》的进步意义在于它透露了新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揭露教会和僧侣阶级的罪恶。强调政教分离的必要性,反对教皇掌握世俗的权力来干涉政治,这就新时代的要求,动摇了神权的绝对权威,拉开了文艺复兴反教会、反封建的序幕。

第二、谴责党争,渴望统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忱。但丁在《神曲》中谴责了党魁们为自己党派的利益,置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而不顾,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但丁通过意大利伯罗伦萨的分崩离析的局面的描写,对党魁们的谴责,以及意大利光荣历史的回忆,寄托他们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思想。这是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割据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先驱。

第三、惩罚暴君、贪官污吏的罪恶。鞭策新兴资产阶级的贪婪。这也是人文主义的思想。

第四、崇尚古希腊、罗马文化:歌颂人的聪明才智,反对蒙昧主义;要求感情自由,有反对禁欲主义的倾向。

2、《神曲》的地位:

《神曲》是意大利中古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中古文化的艺术总结。

3、《神曲》的二重性:

但丁思想的二重性,决定了他的名著《神曲》的二重性。表现在:

第一、在主题思想上,要求个人和人类到达真理和至美地境地,到达这一境地的方法是苦修苦炼,这是宗教的道德观念;而他那不通过教会,只自身修炼便可入天堂,则是人文主义的思想。

第二、在题材上,诗人用天堂、地狱,忏悔、罚罪,灵魂受苦,充满宗教条例,这完全是宗教的一套;但有不少古希腊、古罗马的故事,这却是文艺复兴的思想。

第三、在对待爱情上,主要是禁欲主义,他把禁欲者放在天堂,把那些纵欲者放在地狱受罪,这是教会的思想;但同时对弗朗赛斯加与保罗寄予同情。

第四、在创作方法上,象征和寓意是《神曲》的血脉,这是中世纪文学常用的手法。但在《地狱》篇的一些描写,却反映了意大利和佛罗伦萨的社会现实,这就使《神曲》有了现实主义的因素。

总之,《神曲》反映了但丁是新一代第一个诗人和旧时代最后一个诗人的全部特征;它以高度的文学艺术,成为划时代的作品。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沈代新讲)

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运动,它是从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的新兴资产阶级的运动。它先发生在意大利,然后影响到全欧洲。这个运动的性质和目的是为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喊大叫,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下面讲六个问题:

一、文艺复兴运动:

(一)文艺复兴运动的社会条件:

在十世纪到十六世纪,欧洲的国家先后产生了资本主义的因素。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在许多国家出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打破封建主义的束缚,在政治上联合王权、联合农民和城市平民以反对封建贵族、反对封建教会。但资产阶级具有两重性:它是有产者,它不能真正地联合农民和城市平民,有时对封建统治屈膝。在思想文化上,把矛头对准反动的宗教统治,主攻方向是天主教。在这方面,资产阶级采用了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两种形式。

(二)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天主教用神压人,用神为统治阶级服务。资产阶级要生存,就必须反对神。但自己又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于是从古代文化中寻找思想武器。十六世纪,有不少学者从东方带着不少古希腊文艺来到意大利,另一方面,又从地下发现了古罗马的文艺。他们找到了“人”,找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找到了有利于他们生存发展的东西,于是,他们用“人”反对“神”。这样,他们就大量收集、学习、研究古希腊、古罗马的文艺,由是,古希腊、古罗马的文艺就再生了。这就是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发展的过程: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全欧洲。

文艺复兴的性质,决不是文化的单纯复兴,而是资产阶级借助古代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来建立自己的思想文化体系。

二、人文主义和人文主义文学:

(一)什么叫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又叫人道主义。开始叫人文主义,到十八世纪才叫人道主义。虽然它们是一个东西,但在不同的时期,其内容是不同的。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的新的思想观、新的思想体系,是文艺复兴的思想武器,它主张以“人”为本,反对神权统治。人道主义主张的则是“和平、民主、博爱、平等”。

(二)人文主义文学的内容和特点:

1、以“人权”反对“神权”。它包括在理论上的人神斗争和在文艺上的人神斗争,他们反“神学”变为“人学”。

2、以“人智”反对“神智”。推崇理性和科学,反对愚昧主义。

3、以“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4、反对封建割据,主张国家统一。

前三点是从文艺上讲的,后一点是从政治上讲的。还有两点:

5、提倡平等、博爱、仁慈,反对封建压迫,反对等级制度,反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新罪恶。

6、反对神秘梦幻的宗教文学,提倡面向现世人生的写实文学。

三、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文学:

(一)概况:

意大利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得最早的国家,它是人文主义不是发源地,也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发源地。但丁是人文主义的先驱,也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先驱。

彼特拉克的抒情诗集《歌集》,主要抒发诗人对劳拉的爱情和哀思。

薄伽丘的短篇小说《十日谈》,反封建、反教会,提倡人性、人道,宣扬幸福在人间。

这些作品,开创了新文学的先河。

(二)《十日谈》:

1、《十日谈》的主要内容:

⑴揭露教会的伪善和愚昧主义。

⑵揭露教会的禁欲主义和虚伪。

⑶肯定和歌颂爱情生活,主张爱情自由,婚姻平等;反对门当户对,反对父母包办的婚姻制度,反对封建礼法。

2、《十日谈》的局限:

描写了色情,宣传了色情;宣扬了狡诈、欺骗。

四、法国人文主义文学:

(一)概况:

法国人文主义文学有两种倾向,好以七星诗社为代表的贵族倾向和以拉伯雷为代表的民主倾向。

《巨人传》是资产阶级文学史中第一部长篇小说,为欧洲长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对欧洲长篇小说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二)《巨人传》:

1、《巨人传》的内容:

《巨人传》写了祖孙三代巨人的情况。这三代巨人是封建统治者,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的代表。

2、《巨人传》的主要思想:

⑴宣传了巨人思想,就是资产阶级思想,也就是人文主义的思想。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宣扬了享乐、享受的思想。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肯定了人的生活享受。

反对侵略,热爱和平、热爱人民。

反对教会权威。

宣扬了全面发展的新人思想。

宣扬了不断探求、追求,在探求、追求中获得真理、知识和爱情。

⑵揭露了教会的伪善和危害。

⑶反对经辽教育,宣扬人文主义教育。

⑷描写了理想社会,宣扬了理想社会。

五、西班牙的人文主义文学:

(一)概况:

这一阶段的欧洲人文主义文学进入了繁荣时期,主要成就是戏剧,代表作家是维迦。他写的戏剧据说有千部之多,现能找到的有几百种,代表作是《羊泉村》。

此外,在小说方面,创造了“流浪汉小说”。无名氏的《小癞子》是其代表作。

在小说上成就大的是塞万提斯,他的代表作是《唐·吉诃德》。

(二)《唐·吉诃德》:

1、《唐·吉诃德》的主题和思想意义:

⑴主题:

通过唐·吉诃德行侠冒险,滑稽可笑的行为和他悲剧的结局,无情地揭露讽刺了骑士制度和骑士文学。

⑵意义:

它不仅是对骑士制度和骑士文学的讽刺,而且反映了十六世纪—十七世纪西班牙的黑暗社会现实。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揭露了封建贵族阶级的腐化、堕落、残酷和暴虐。

第二、揭露了专制政权的反人际关系的本质。

第三、揭露了封建的道德观念、婚姻制度和男女的不平等。

第四、描写了人民的苦难,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厚同情。

2、分析《唐·吉诃德》的形象:

⑴可敬可爱的一面:

第一、他热爱自由、平等,反对奴役、压迫。他认为自由是人类最宝贵的赠品,奴役是人类最大的迫害。

第二、他同情被压迫的妇婴。

第三、他认为人类知识应全面发展,认为人应该勇敢、文雅、大胆。

第四、他主张开明、严肃的政治,要严洁奉公,不要偏听偏信。

第五、他向往理想社会,反对现实的黑暗社会。

⑵可笑可悲的一面:

他把虚妄当作可能,把幻想当作现实,脱离现实,一味地凭主观愿望办事。

六、英国的人文主义文学:

(一)概况:

英国的人文主义文学受西班牙文学的影响而发展。作家是“大学才子派”,主要成就是诗歌、小说、戏剧。影响最大的是莎士比亚。

(二)莎士比亚:

1、莎士比亚的创作分期:

莎士比亚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5901600):

这一时期写有3首长诗、154首十四行诗、9部历史剧、10部喜剧和3部悲剧。主要成就是历史剧。

历史剧:

A、历史剧的特点:

a)在主题思想方面:

反对封建割据,反对内战,反对分裂,谴责暴君和封建主;歌颂国家民族的统一,歌颂开明君主,歌颂中央王权。

b)在人物形象方面:

塑造了一系列历史形象,其中最好的是暴君、虐王的形象。此外,还有福斯大夫的形象、骑士形象。

c)在艺术成就方面:

具有史诗的宏伟规模,反映广阔现实;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有丰富的戏剧情节。

B、历史剧的代表作:

9部历史剧中有名的是《亨利四世》。剧中成功地塑造了福斯大夫的形象。

喜剧:

A、喜剧的特点:

a)在主题思想方面:

以爱情、婚姻、家庭为题材,歌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家庭和谐;歌颂爱情的忠贞纯洁,坚定不移;反对封建势力、封建道德观念和社会的风俗习惯。

在文学史上莎士比亚喜剧具有独特的风格:其他人的喜剧都是以揭露讽刺为主,莎士比亚的喜剧是以歌颂正常的健康的爱情为主

b)在人物形象方面:

塑造了一系列年青男女的艺术形象,其中最好的、最感人的是妇女。这些妇女形象既有共性(忠于爱情、美貌、智慧、争取婚姻自由、敢于反抗、敢于斗争,超过男的,对丈夫贤淑,甚至委曲求全,非常胆大,善于诙谐的言谈等),又有个性。

c)在艺术成就方面:

用各种手法来增加喜剧因素,渲染喜剧的气氛。如:误会法:

女扮男妆,引起误会。如《第十二夜》的女主人就女扮男妆。

相貌相同,引起误会。如《第十二夜》、《错误的喜剧》中的弟兄。

其它,如掉包、戏中戏、民歌、民间舞蹈的采用,都增加了莎士比亚喜剧的气氛。

B、喜剧的代表作:

莎士比亚这时期的十部喜剧中,五部比较有名,人们把它们叫作“五大喜剧”。其名称是:《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无事生非》、《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

“五大喜剧”中,以《威尼斯商人》为代表。对这个戏剧的主题,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说农牧区的主题是揭露金钱的罪恶;我们认为,它是歌颂坚贞的爱情、无私的友谊和仁爱的精神,对贪婪、凶残、嫉恨进行批判。

《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夏洛克形象。

这个戏有三条线索:

主要的一条是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的矛盾线索。

这是重友谊、讲仁慈与贪婪、凶残的矛盾,是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的矛盾。

第二条是巴萨尼奥与鲍细娅的爱情线索。

鲍细娅按其父旨,用三个匣子(金匣、银匣、铬匣)选婚,求婚者选的匣子中有鲍细娅画像者中。巴萨尼奥在鲍细娅的暗示下选中了画像,正当他们洞房花烛时,安东尼奥遇难。他们马上停止了婚礼,去打救安东尼奥。这里歌颂的是爱情、友谊,并没有揭露金钱的罪恶。

第三条是罗化佐与在卡西的爱情线索。

悲剧:

A、悲剧的特点:

其悲剧有喜剧的特点。

B、悲剧的代表作:

三部悲剧中以《罗米欧与朱丽叶》为代表。

第二时期(16011607):

这一时期写有7部悲剧和3部喜剧。这时期的悲剧是悲中加悲,喜剧是喜中多悲。总之,这一时期的情绪是忧郁悲愤。这是他创作成熟时期。

四大悲剧:

A、“四大悲剧”的名目:

《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是莎士比亚这一时期的“四大悲剧”,此外还有悲剧《雅典的太门》。

B、“四大悲剧”的主题:

反映了人文主义的理想和丑恶的现实不可调和的矛盾,描写了人文主义者的斗争经历与死亡的悲剧结局。

C、“四大悲剧”的特点:

第一、突出死亡。

第二、塑造成了一系列成功的艺术形象——巨人形象。

好人巨人有哈姆莱特、奥赛罗,反面巨人有伊阿古、麦克白,不好不坏、又好又坏有李尔王。

第三、用各种手段渲染悲剧气氛。

用死亡、用流血、仇杀来渲染恐怖气氛;用女妖、鬼魂的出现来渲染阴森恐怖的气氛。。

在四大悲剧中重点掌握《哈姆莱特》:

A、要掌握它的思想内容:(见指导书21页)

B、要掌握它的形象和艺术特点,特别是哈姆莱特的形象:

哈姆莱特是人文主义的典型。

a)哈姆莱特歌颂人,肯定人,肯定人的权威、智慧、理性,说明了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b)哈姆莱特崇尚理性,重视事实,很少主观臆断、轻举妄动,是一个富有理性的人。

c)哈姆莱特有美好的生活理想,有坚贞的爱情,真实的友谊,平等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哈姆莱特知识渊博,才智过人,能文难武,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新人。

从以上四点,可以看出哈姆莱特是一个人文主义者。

他虽然出生帝王,却是人文主义形象:他有“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是国家的希望和花朵,是人伦的典范,是举世瞩目的中心。”

他敏感,感情容易冲动,喜欢思考。

开初,有父王健在,他又是大学生,认为人文主义理想容易实现,是一个“欢乐的王子”。

不久,父死母嫁,坏人篡夺了王位,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受到打击,他变成了“忧郁的王子”。忧郁是他的主要特点。

当他知道父亲被害时,就立志报仇,但他却左思右想,一再拖延时间,他便是一个“延宕的王子”。延宕的原因是人文主义不相信人民、不相信群众,只相信个人的力量。

当他用“戏中戏”判断叔父确是奸贼之后,人就成了一个“行动的王子”。但他的行动仍是个人奋斗,孤掌难鸣。

哈姆莱特的性格和悲剧性的结局,说明了人文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第三时期(16071613):

这一时期写作主要是传奇剧。剧中充满传奇性和偶然性。代表作是《暴风雨》。

2、莎士比亚化:

福斯太夫式背景。

生动、丰富的情节。

塑造既有共性、又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

生动、丰富的个性化语言。

第四章  古典主义文学(杨思聪讲)

一、概述:

古典主义是首先发生于法国,后普及全欧洲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它在创作上以古希腊和古罗马为典范,因此叫古典主义,它又称为新古典主义。下面只讲法国的古典主义,法国的古典主义也只讲戏剧。

(一)古典主义的产生:

1、古典主义产生的政治基础——法兰西绝对王权:

法兰西绝对王权是专制政治下的阶级妥协的产物,是加强中央集权、反对分裂割据的工具。下面讲几个问题:

法兰西绝对王权的形成。

⑵王权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

绝对王权对控制文化采取的措施:

利用资金、津贴,建立作品检查制度。

创设法兰西学院。

2、古典主义产生的哲学基础——苗卡尔的唯物主义。

3、古典主义产生的文学基础——文学发展的原因和民族传统的影响。

(二)古典主义文学的发展:

古典主义是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之间的桥梁。它在法国一出现,很快成为法国文学的主要潮流。

1、古典主义文学的分期:

第一阶段(开始时期):十七世纪三、四十年代,代表作家高乃依。

第二阶段(全盛时期):十七世纪六、七十年代,代表作家莫里哀、拉辛、拉封丹、布瓦洛。

2、古典主义的奠基人高乃依的《熙德》:

《熙德》是古典主义的奠基作。它取材于中古西班牙英雄史诗《熙德》和维迦的《羊泉村》。

《熙德》的故事情节:(见书)

《熙德》的人物形象:

堂·罗德利克是高乃依理想的贵族英雄形象。他在替父报仇时犹豫;因为报仇会得罪未婚施曼娜,不报仇又有违父命。最后,理性战胜了感情,获得了“熙德”的称号。

施曼娜也体现了古典主义文学的理性特点。她爱堂·罗德利克,但他是杀父仇人。她根据理智,大呼“以血还血”。后因国王晓以大义,她又以理智——大的利益战胜家庭利益,与堂·罗德利克结了婚。

《熙德》的主题思想:

它通过男女主人公的形象,体现了一切服从国家、民族利益的崇尚理智的思想。

3、拉辛的《安德洛玛刻》(又叫《昂朵玛克》):

《安德洛玛刻》情节:(见书)

《安德洛玛刻》的矛盾冲突:

《安德洛玛刻》和《熙德》一样,是感情和理智的冲突。不同的是《熙德》以理智战胜感情为结局,歌颂了圣明的君主,歌颂了理智的胜利;而《安德洛玛刻》则是揭露和抨击了情欲纵横的贵族丧失理智,以人物的死来解决矛盾。

《安德洛玛刻》主题思想:

《安德洛玛刻》通过感情和理智、个人欲望和国家利益的冲突,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了那些情欲横流、丧失理性的贵族人物。从宫廷情杀事件,反映了贵族社会的腐朽、堕落。从而指出,政治上的腐化、生活上的堕落,必将给社会带来灾难。

(三)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

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歌颂英明君主,拥护中央集权,主张国家统一。

2、崇尚理性的原则:

宣扬国家义务,克制个人感情。

3、模仿自然、效法古代:

自然是通过理性净化的客观事物。

4、要求艺术形式完美规范:

戏剧恪守“三一律”:即一个完整的情节,一个地点,一天内完成。

用高雅的体裁,如悲剧、颂诗、史诗等。

用崇高的悲壮的诗语,卑俗的体裁,如喜剧。

用日常用语。

(四)古典主义在艺术上的局限:

1、崇古以致拟古,把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学看作是亘古不变的楷模,这就限制了现实主义的多样化。

2、重视理性的普遍性、永恒性,轻视了个性的千变万化,造成了人物定型化、类型化;缺乏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只有一些有共性而无个性的形象。

3、由于过分强调单一集中,缺乏广阔的生活画面。

4、太直太露。

5、过分典雅,脱离人民。典雅包括题材和语言两个方面。

二、莫里哀和他的《伪君子》:

(一)生平和创作:

莫里哀是十七世纪的重要作家,是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始人。其创作可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6451658):是认识世界、积累材料时期。

第二个时期(16591663):是古典主义开创时期。

第三个时期(16641667):是他创作的极盛时期。代表作有《伪君子》、《堂璜》、《恨世者》、《吝啬鬼》。

第四个时期(16681673):是他创作的晚期。

(二)《吝啬鬼》介绍:

1、剧情简介:(见书)

2、阿巴公形象分析:

阿巴公是资产阶级原始积累时期暴发户、拜金主义的典型。在他身上,贪婪、吝啬相辅相成。他爱钱如命,一毛不拔。平时不吃饱,吃马料;嫁女嫁给不要嫁妆的老头;十个客人,做八个人的饭菜;钱被盗,则急得要疯;让儿子娶寡妇。他因为钱,泯灭人性,破坏天伦。总之,他是一个贪婪、吝啬的期暴发户、拜金主义的典型。贪婪、吝啬的极端欲望,使他灭绝了天伦、灭绝了理智、灭绝了廉耻、灭绝了起码的道德。他的形象,揭露了当时社会,爱情、幸福、天伦之爱等,无一不在金钱、贪欲的淫威下,全部遭到破灭;揭露了在资产阶级家庭中只剩下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三)莫里哀的代表作《伪君子》:

1、《伪君子》产生的社会背景:(略)

2、《伪君子》的主要情节:(见书)

3、答尔丢夫人物形象分析:

答尔丢夫是一个宗教的骗子,伪善的典型。他伪善的特征是社会中流行的崇高言行与实际卑劣的欲望相对立。具体表现如下:

⑴虚假的苦修士,真正的酒肉徒。他贪吃、贪睡。

⑵表面上守身如玉。骨子里淫欲攻心。他贪色。

⑶口说轻财行善,胸藏一颗贪心。他贪财。

⑷慈悲为本、迷惑人心,阴险狠毒、犲狼本性。

他这些特性,从他的两次跌宕中表现出来:一次是奥尔恭的儿子揭发答尔丢夫他调戏欧米尔时,二次是奥尔恭亲自看到答尔丢夫向他妻子调情时。

总之,答尔丢夫是一个穿着宗教外衣的骗子,贪吃、贪财、好色、阴险、狡诈、狠毒是他的本性。上帝是他手中的工具,虚伪是了达到罪恶目的狡猾手段。

这一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十七世纪,法国的专制统治越来越反动,封建社会越来越反动。“政体会”是核心。答尔丢夫是当时整个上层社会的缩影,是高度概括的典型,是封建贵族、反动教会,以法庭、宫廷为背景的流氓、恶棍的代表。集流氓习气于一身,深刻再现了路易十四时期整个社会的荒淫、虚伪、奸诈、倾轧的典型,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

4、《伪君子》的艺术特色:(不考)

⑴恪守并熟练地驾驭古典主义的一般创作原则。

⑵性格喜剧。

⑶精巧谨严的艺术结构,清晰分明的戏剧层次。

⑷对古典主义有突破,表现在:

①喜剧中插入悲剧的因素。

②吸收民间喜剧的表现手法,加强了喜剧效果。如:打耳光,桌下藏人等。创造了独具风格的近代喜剧。

5、《伪君子》的局限:

⑴缺乏广泛的社会生活背景。

⑵人物性格单一,缺乏丰富性。

(四)莫里哀的成就:

莫里哀是上承文艺复兴文学,下开启蒙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在喜剧上,是莎士比亚后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戏剧作家之一,他把欧洲喜剧提高到真正现代喜剧的水平,对欧洲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对意大利的哥尔多尼……等。

第五章  十八世纪启蒙文学(杨思聪讲)

一、概述:

(一)启蒙运动:

1、名称的由来:

启蒙运动是十八世纪欧洲的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运动,是资产阶级文艺复兴反封建、反教会的继续和发展。资产阶级认为,社会之所以黑暗,是因为封建的天主教和封建统治把人民的理性堵塞了,人们的思想被搞得混浊愚昧,应当用理性、用建立地理性上的知识去照亮人们的头脑,这是十分必要的。所以用文化科学知识支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头脑,这就是启蒙运动的来由。

2、启蒙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略)

3、启蒙思想的基本内容:

⑴政治思想方面:

启蒙运动批判的目标主要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及有关的意识形态。用全人类名义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的口号和主张,还进一步提出了资产阶级的理想国。

宗教方面:

启蒙思想家更进一步、更无情地揭露了教会的腐朽,用泛神论、无神论来代替上帝、天国、地狱等迷信观点。提出了信仰自由、各教容忍。它从根本上否定了上帝的权威、宗教的存在。

启蒙思想家的武器:

它用“理性”来横扫封建社会的各个角落。

启蒙运动的“理性”,实际上是一整套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由“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以及反对封建专制、反对教会的一系列内容组成。

人文主义的“理性”,是认识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鼓吹对幸福生活的享受,对知识的追求。它是不用古典主义 “理性”的。

古典主义的“理性”是克制自己以服从王权。

(二)启蒙文学的基本特征:

1、以反对封建、反对教会为文学的基本内容,也就是宣扬启蒙思想为基本内容。

2、以资产阶级为作品的主人公。

3、在文学形式上,广泛采用各种体裁,创造了新的文学形式。如哲理小说、正剧等。

二、各国的启蒙文学:

(一)法国的启蒙文学:

法国的启蒙运动时间最长,声势最大,影响最远,堪称欧洲启蒙文学的典范。

法国启蒙运动文学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750年以前,代表作家是孟德斯鸠和伏尔泰。

第二阶段:1750年以后,代表作家是狄德罗和卢梭。

1、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

这是一部由150封书信组成的书信体小说。它反映 十八世纪法国哀朽腐败的状况,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面。是法国启蒙文学最早的一部作品,它提出了启蒙运动文学涉及的全部内容。

2、伏尔泰和他的《老实人》:

伏尔泰:

伏尔泰的影响最大,被称为领袖和导师、“泰斗”,是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他是哲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学家、作家、文学家,是启蒙思想家中的保守派。

伏尔泰的文学思想是留恋古典主义,把拉辛视为楷模,把莎士比亚视为乡村小丑、野蛮戏子。

《老实人》:

《老实人》的情节:(略)

《老实人》的中心思想:

广泛地反映了欧洲黑暗的社会现实,反映了当时的丑恶,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罪恶,同时理想出一个理性王国——黄金国。

《老实人》的主要对点——讽刺:

三言两语,引人发笑,达到讽刺的目的。

3、狄德罗和“百科全书派”:

狄德罗:

伏尔泰、狄德罗和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三大领袖。狄德罗的思想在二人之上,影响却不如另外两人。

狄德罗的小说有《修女》(书信体或自由体小说)、《拉摩的侄儿》(对话体小说)。

“百科全书派”:

《百科全书》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喉舌。狄德罗是《百科全书》的主要编辑和撰稿者。他从1750年开始编辑,大量地宣传了启蒙思想,对封建文学、宗教思想进行了全面地批判。

参加“百科全书”的编辑工作、有着共同启蒙思想的人士,在历史上称为“百科全书派”。

4、卢梭:

卢梭是对近代影响最大的一个。他不受官家束缚。他发明了简谱。

他对欧洲浪漫主义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首先,他把感情强调到统治地位,表现在他的书信体小说《新爱洛其思》中。

其次,他提出了“回到自然”的口号,在他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中反映了这一观点,教育小说《爱弥尔》也是这一口号的体现。

5、博马舍:

博马舍的代表作是《塞维勒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姻》。

(二)英国的启蒙文学:

英国的启蒙运动文学的特点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批判封建残余,有的也批判资产阶级的阴暗面,以图用“启蒙思想”对社会进行改变,激励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以使资产阶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它的成就是长篇小说,有三个代表作家:笛福、斯威夫特、菲尔丁。

1、笛福和他的《鲁滨孙飘流记》:

笛福:

笛福是英国的第一个启蒙文学作家。他不顾任何清规戒律,积极歌颂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他创造了长篇小说的新体裁,被称为欧洲的“小说之父”。

《鲁滨孙飘流记》:

①情节:(略

②形象分析:

鲁滨孙是资产阶级理想的英雄典型,在他身上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朝气蓬勃的精神。他的品格有以下三个方面:

A、具有不安于现状,不断冒险,积极进取的精神。

鲁滨孙出生于幸福家庭,却要去航海;第一次航海,成绩可观,却要第二次航海;第二次航海被俘,却遇难不回,进行第三次航海;第三次在外地开辟了一个很大的种植园,荒岛生活二十八年之久,回来后又海外经商。

鲁滨孙厌恶的是坐享其成,他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取精神和冒险精神。虽然他为的是牟私积利,但与坐享其成的食利者是不同的。

B、热爱劳动,具有实干精神。

鲁滨孙孤岛生活体现了这一性格。

C、真正的资产者。

鲁滨孙说:“我们的工作是经商,我们的目的是赚钱。”恩格斯说:“鲁滨孙是一个真正的资产者。

在孤岛上,他的占有欲仍不减,有乐观主义精神。荒岛是新生殖民地的缩影。

鲁滨孙的冒险精神、实干精神、占有欲和殖民地思想,都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特性。

2、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

这是一部讽刺小说。

3、菲尔丁的《大伟人魏尔德传》和《汤姆·琼斯》:

(略)

三、歌德:

歌德是十八世纪后半期到十九世纪初期的一位伟大的德国诗人和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很多,有诗歌、小说、剧本、散文。代表作是诗歌体悲剧《浮士德》。他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少年维特之烦恼》:

1、创作背景:

社会简况:

“狂飚突进”运动时期。

“狂飚突进”运动:

“狂飚突进”运动是德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是德国先进知识青年对德国落后腐朽的封建关系的强烈反抗。

“狂飚突进”运动的特点:

他们针对封建专制制度对人们生活、思想的严重压抑和摧残,针对封建等级制度、门阀观念、包办婚姻等,进行愤怒抨击,无所顾忌。

他们秉笔急书,出刊结社,宣扬民族感情,提出文学革新,在文学上自成一派。

他们崇尚自然,鼓吹全性解放、感情自由,要求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自然、平等的关系。

他们向往革命,但又害怕暴力革命。

2、故事情节:(略)

3、维特形象分析:

维特的性格特征:

①追求新生活。

②崇尚自然。

③向往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博爱。

维特烦恼的由来:

他不满意社会,社会也不见容于他。他与社会产生了深刻的矛盾,他一走到哪里,哪里就向他投以鄙弃的和仇视的目光。他想斗争、拼搏,又感到势单力孤、力不从心。这就形成了少年维特的烦恼。

他的烦恼,概括了当时德国青年的面貌,表现了他们强的一面和弱的一面。

维特烦恼的表现和结局:

表现在与绿蒂的爱情上。这爱情是建立在同性相求上。他无视当时的封建门阀,这就决定了他的悲剧性的结局。最后他自杀了。

维特形象的意义和局限:

意义:

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了罪恶的封建社会,指出了反动的封建社会必然灭亡,推进了狂飚运动的发展。

局限: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

(二)《浮士德》:

《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17731831年完成。

1、浮士德形象分析:

浮士德探求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五个阶段:

①知识悲剧(学者悲剧):

浮士德在书斋学习五十年,过着中世纪学者的生活,所以于国、于家、于自己无益,这就产生了知识悲剧。从《夜》到《魔女之厨》,共六场。

②爱情悲剧:

浮士德与玛甘泪的恋爱悲剧,反映了资产阶级个性自由与封建专制的矛盾,说明私生活并非个性自由的最终目的。这是资产阶级追求禁欲解放、个性自由的重要标志。

③政治悲剧:

它代表了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悲剧,说明为封建王朝服务,不合符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改造社会的宏旨,只能造成政治的悲剧。这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一方面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不断探索;另一方面软弱,对封建势力屈服。

④美的悲剧:

海伦象征古典美;欧福良代表拜伦,象征浪漫主义。他说明古典艺术、古典美已经远离时代,古代的东西不能复活,用对古典美的追求来开辟一条通向理性王国的道路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不是启蒙思想家追求的真谛。

事业悲剧:(略)

浮士德探求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意义概括:

浮士德上天入地,纵贯五千年,广延三界(天堂、地狱、人间),从生活各个方面对人生道路的探索,包括了资产阶级启蒙时期,欧洲知识分子几百年的探索,摆脱了低级的官能享受和恋爱幽会的羁绊,批判了封建王朝和反动教会,也否定了向古代寻美的途径,然后寻求到资产阶级的高度思想——启蒙思想,即用劳动去创造幸福。

因此,浮士德是资产阶级上升阶时期,进步知识分子,特别是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艺术概括。他的追求,表现了不断追求、勇于实践的精神。最后结论是“每天每日去开拓新的生活”,这是以浮士德为代表的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

浮士德的核心思想是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

浮士德的二重属于性:

一方面不满现状,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另一方面有妥协、软弱的意识,有迷恋生活、耽于享乐、停步不前的思想。但积极方面是主要的。

2、摩非斯特的形象分析:

⑴资产阶级否定精神的化身。

他代表疑虑、否定、毁灭的精神,他自称“凡物都是有成必有毁,……恶便是它的本质。”

⑵作恶、造善力之一体。

他从作恶的动机出发,得到了相反的结果。他想使浮士德沉沦,结果促使他不断进取。

作者批判现实的代言人,

作者利用他揭露、批判现实,特别是批判资产阶级海外掠夺,说他们是海盗、走私、战斗三位一体的东西。

在西师组织看的外国影片:

《安娜卡列尼娜》

《复仇的王子》(《哈姆莱特》)

《红与黑》

《双城记》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20 04:27 , Processed in 0.05761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